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满唐华彩 > 第583章 庙号

满唐华彩 第583章 庙号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5 19:44:11

第583章 庙号

“朕死后,会是什么样的庙号?”

问出这句话的时候,李隆基感到很可悲。

他这一生都凌驾于万物,自诩为人世间最接近于神的存在。可到头来,不仅丧失了权力,还连自己的谥号都不能决定,需要由旁人定夺。

“若非是你篡位,朕必要废除了这‘子议父、臣议君’的陋习。”

“也许吧。”薛白道:“也许正是因为有我,使你得了一个恶谥。”

“咳咳咳咳。”

李隆基一怒,牵动了伤口,裹布上已溢出血来。

具体给什么样的谥号是官员们的事,薛白懒得去想,此事表达的是一个态度,对李隆基的喜恶。而李隆基想要确定的,正是薛白继承了皇位之后能否继承他的遗志。

他的遗志是什么?

——唯我独尊。

他活着的时候高高在上,死后也不能坠落。

薛白没有上前帮忙按着李隆基的伤口,颇为冷漠地看着血团蔓延开来,渐渐浸满了裹布,开始向下滴。

“嗒。”

血滴的声音,把李隆基从长生美梦中拉了回来,喃喃道:“回想这些年,朕待你不算差吧?”

“是。”薛白对这一点还是承认的。

“朕有很多子孙,你是最像朕的一个。朕早就想过这次会输,但输了无妨。先天之变,朕铲除了太平公主,真正掌握了大权,遂有了大唐盛世。你真的很像朕……这是朕给你的最后一件赏赐。”

李隆基经过唐隆政变而成为太子,再经过先天政变改变了他与太上皇之间的权力结构,恰似薛白一步步登上皇位的过程。

当年的他,也像今日的薛白一样年轻英武。

看起来,确实像是他在传承。

“够了。”薛白受够了李隆基的傲慢,“这从来都不是你的赏赐,你不过是因你的昏聩与倦怠而失去了一切,大可不必再粉饰你的无能。”

“朕无能?”

李隆基气极而笑。

他用最后一丝力气挣扎着坐起来,这让他本就衰老的脸庞更加没有血色。

“你竟敢否认,你拥有的一切,全都是朕的赏赐。”

“你身上流的血脉来自朕,你能活下来是因朕的宽恕,你爷娘犯下那样不可饶恕的罪,朕却还把你从奴婢一步一步拉扯为监国太子。”

“你本是刀俎上的一块鱼肉,却忘了自己是如何活下来的,忘了当初是怎么样在朕面前极力讨好,求朕赏赐你一个微末的官职。”

“这一切的恩宠与赏赐来自于朕的昏聩与倦怠?你此言何等忘恩负义、丧尽天良?!”

一番话下来,李隆基如回光返照般,脸上浮起了异样的红晕,他抬起手指着薛白,再一次施加数十年的天子威严。

他站在权力顶点的那些年,国事托付于李林甫,奉天下人之膏血来供奉他,世间最美的杨玉环相伴左右,彼时,薛白还不是与那些佞臣们一样迎奉讨好?

他真的永远无法从那段时光里走出来。

薛白依然不以为然,道:“那不是赏赐,财宝、官爵,都是世人一分一厘的缴纳,你不过是代为分配,但,你不公。你视天下为私财,以世人膏血满足你一己之私欲,你活该。”

李隆基错愕了一下,看向薛白,哑然失笑。

“皇帝不就是这样吗?天下,本就是皇帝的私财!朕的不孝子孙们,包括你,你们争先抢后想要的不就是朕的私产吗?朕是皇帝,坐拥天下,富有四海,这万里疆域上的所有一切,每个人、每块金银,全都是朕的!”

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他没想到竟还要他来教薛白。

“你连这都不懂,你竟还敢争朕的皇位?”

“我只知道,天下为公。”薛白道:“民为贵,君为轻,得丘民者而为天子。”

“够了,朕不要听这些无谓之言,你大可等朕死了,与那些个迂腐书生畅聊你招揽人心的权术。”李隆基道:“但你给朕记住,你能成为天子,不是因为得丘民之心,只因为你是朕的孙子。”

“我不是。”

“你敢否认?”

李隆基大为惊讶,甚至忘了自己正处在垂死的状态。

瞪大眼盯着薛白看了一会儿之后,他讥笑一声,道:“是为了气朕,你才这般说啊。”

薛白道:“气你没有意义,相反,是因为你快要死了,我才坦诚告诉你,我不是你的孙子。”

“你不承认也没用,改变不了你身体里流淌的血脉,也改变不了你与祖父的女人阴私和合的事实……哈哈哈,你看,你连所做所为都这么像朕。”

说着,李隆基发疯般地笑了起来,直到笑到气竭才停下来。

说了这么多话之后,他再也无力再支撑身体,颓然倒在榻上。

倘若他现在就死去,倒也算是小小地发泄了一通。

薛白道:“你我都很清楚,我不是李倩,只是个不择手段想要篡夺大唐社稷、无所不用其极的外姓人。”

“原来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就是李倩。”李隆基躺在那儿,喃喃说道,“虽然朕也不想承认,但这就是事实。”

“你确实想过复辟会失败,而咬定我就是李倩,这是你应对失败的后路,甚至还下了一步闲棋来让我相信,你是故意在私下里对张汀、高力士说你早就知道我是李倩,还假意要保护我的儿子。”

“咯咯咯咯。”

李隆基发出了一阵怪笑,道:“看来,朕与张汀的谋划,你都知道了。”

他却是不以为耻,仿佛还很得意。

“都是叛徒,他们这么快就向你招认了。”

“可惜,我一个字都不信。”薛白道:“你若真的想保护我的儿子,便不会派李璬去禁苑。你自私到无法把权力交给李亨,又懦弱而不敢豁出一切,妄想自欺欺人以掩饰你的可悲。”

“咳咳咳咳。”

李隆基情绪起伏,也牵扯到了他的伤口,他痛得不停嘶气,呻吟。

一个白发苍苍的伤重老人躺在那挣扎,是一种颇为可怜的形象。

可在薛白眼里,这份苍老不值得他尊重同情。

李隆基年轻时的热血昂扬、英明神武、慷慨义气等等一切美好纯粹的品质,就是在变老的过程中,渐渐被醉生梦死的物欲浸泡、腐蚀,最后消失殆尽。最后只留下了自私、傲慢。

他在权欲里迷失,越老越坏。

“我从来就知道我不是李倩,哪怕连我身边人都信了。但那不过是权力的驱动罢了,权力能改变世间太多事,不仅能让人当孙子,还能让人当猪狗。可我走到今天,是为了掌握权力,而不是被权力掌控。”

薛白说着,走近了些,看着李隆基挣扎的样子,道:“五十年的皇帝生涯,你最终还是被权力掌控了。”

“有本事,你昭告天下,你不是李倩。”

“好。”

李隆基目露讥嘲,忍着痛苦摇头,笑道:“嘴真硬,你不敢,你今日再怎么在朕面前放肆,出了这道门,你始终还是朕的孙子。”

“放心吧,终有一日我会告诉天下人我的名字,让他们知道我不是继承于你。到时,世人会发现我的权力来自于我的贡献。”

“贡献?放屁。”李隆基啐道:“你不必吓朕,你的鬼话朕一个字都不会信。”

“你知道我会这么做。”

“你祭奠谁?告诉朕,你的父祖叫什么名字?薛灵?薛锈?你要把他们追封为皇帝,供奉在太庙,让世世代代的人们颂扬他们的功绩吗?”

说到后来,李隆基甚至有些兴奋。

果然,薛白说不出来到底能祭奠谁,他活在这个世上,就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

在这个最看重出身门第的世上,每一个‘士’开口介绍自己,第一句话就是自己是谁的子孙后代,孤儿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

李隆基认为薛白的一切都是他的赏赐,正是这个道理。

“你是朕的孙子,而且是最像朕的那个,你连挑女人的眼光都和朕一样,认命吧,你改变不了的。”

“我与你不一样。”薛白道:“你那引以为傲的所谓功绩,不过是躺在先人的功劳薄上,听从名臣的建议。你一生最了不起的地方,不过是你生来就是天皇贵胄,是兄弟几人里最出色的一个,仅此而已。而我,最引以为傲的,则是我从一介微末,一点点走到这一步,我迫不及待想要告诉世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最后一句话,莫名地激怒了李隆基。

也许是天生的立场导致他就是讨厌这句话,薛白话音未落,李隆基已想要伸出手去掐他的喉咙。

“孽畜!”

薛白淡定地退了两步。

李隆基的上半身摔在了榻下。

薛白也不去扶他,而是自顾自地说道:“你就当我疯了。但我把你们都除掉之后,忽然就浮起了这个心愿。我不想假冒别人的名字而活,哪怕在世间没有父母亲人,我也想当我自己。为了权力,我无所不用其极,做了很多的妥协,但我很想试试能否让权力为我妥协一次。就像我方才说的,我想掌握权力,而不是被它掌握。”

这番话,他说得异常真诚。

该死的是,李隆基感受到了他的真诚,知道他真的会这么做,至少会以此为目标执行下去。

李隆基不敢想像,李氏社稷若在自己手中断送于外姓,自己会被怎么样的评价。

岂不成了亡国之君?

若薛白不再是他的孙子,只怕也不会再遮掩与杨玉环的奸情。

那他岂不是成了连女人都被抢走的亡国之君?

从盛世的明君,一步坠落成唐哀宗皇帝?

“你做不到,你也不会这么做。”

李隆基竟是第一次流露出乞求的可怜神态。

“李倩,不要为了气我而这般说。那些年,你给我骨牌、戏曲,我也一次次地偏袒你,那是我们的天伦之乐啊。”

“不是为了气你。”薛白道:“只是,生来就是李倩这样尊贵之人,概率有多大?十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我没那么幸运。”

“可你已经是了,你已经是李倩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时间差不多了,今日就侍奉你到这里。”

李隆基愣住了。

他听不进薛白那些无谓的言论,认为对方真的是魔怔了。

眼看着薛白起身要走,他不顾一切地想要上前阻拦,结果翻下了榻,爬了几步,拖出一条血痕。

饶是如此,薛白却还是头也不回地出了殿。

殿门打开,明媚的阳光驱散了那股腐朽的气味。

高力士就站在殿外,正在请求探望太上皇,眼看殿门开了,正要对薛白行礼,接着就发现李隆基在地上爬着,不顾一切就冲上前扶着。

“三郎,快起来。”

“你得阻止他。”李隆基道:“告诉他,他是李倩。”

“奴婢知道的,殿下的身世早已经大白于天下,他……”

“我是薛白。”

站在阳光下的薛白转过头,毫无忌讳地朗声说道。

这是他的名字,是他唯一带到这个世上,证明他原来是谁的东西了。

说出口之后,他显得轻松了许多。

李隆基、高力士都有些错愕,末了,高力士颇为尴尬地解围道:“殿下说笑了。”

也不知是解释给谁听的。

殿外的光一照进来,李隆基身上的气血反而暗沉了下去。

回光返照之后,他的生命力正在急剧地褪去。

次日。

薛白再去探望李隆基的时候,他已经奄奄一息了。

“殿下,太上皇一直撑着想要再见你一面。”

高力士没有哭,但浑身上下都透着一种衰败的气息。

就像是一棵快要死去的树,外面看不出来,可树干里已经是空心的了。

“李……倩……”

卧榻上的李隆基脸色更加难看,给人一种已经开始长尸斑了的感觉。

他艰难地想抬起手,最后却只抬起了一点。

“答应朕……别那么做……”

薛白没有答应,而是道:“除此之外,太上皇还有什么遗愿?”

李隆基已经无力开口,只能用眼神看着薛白。

“听些乐曲吧。”薛白道,招手安排了下去。

不一会儿,范女来了。

她含泪叩拜了李隆基,一句话也没说,挥舞着长袖,在殿中起舞。

李隆基仰面躺在那,没有转头去看,默默等着死亡的降临。

之后,李龟年带着一众乐师也到了,摆出乐器演奏了起来。

曲乐飘飘,却再没有当年那种气氛。

高力士察觉到了什么,俯下身去,听李隆基最后的吩咐。

“朕……想再见太真一眼……”

高力士是最明白李隆基的,知道他想见的不仅是杨玉环,而是重回到那个盛世华年。

这个心愿不是高力士能做主的,遂回过头看向薛白。

还不等他开口,他顺着薛白的目光再一次看向李隆基,却见这位太上皇已经溘然长逝了。

“三郎。”

“太上皇。”

“太上皇晏驾了!”

乐师们都很悲切,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个时代的落幕。

他们再也遇不到一个皇帝能像李隆基一样的痴迷乐曲,待他们恩遇有加。

可对于薛白以及更多人而言,一个新的时代也将由此开始了。

~~

这天,大明宫格外寂寥。

皇帝与太上皇相继殡天之后,宫城内愈显空旷了。

庑廊下,薛白亲手扶着高力士走过。

能让马上就要登基的太子亲手搀扶,这份尊荣,高力士之后,只怕少有人能享有了。

一老一少走了一会,高力士缓缓开了口。

“老奴想给太上皇陪葬,请殿下恩允。”

“何必呢?”薛白道:“活着多好啊。”

“老奴心意已决。”高力士道:“且已经服了毒了。”

薛白微微一滞,道:“我还记得天宝六载那个上元夜,是高将军护着我,我却还没来得及报答高将军。”

“老奴为殿下做事是应该的,殿下只要治理好大唐社稷,莫再说那些傻话,老奴也就瞑目了。”

“郭锁是你安排的吧。”薛白道。

“不是。”

“你即使说假话,我也看不出来。”

高力士道:“若是老奴安排的,想必以杜二娘的才干,早便查到了。”

他叹息一声,缓缓道:“一开始,殿下确实是想冒充李倩,还故意引导奴婢往这方面猜测。可老奴查访之后,发现此事确是真的,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

薛白没再说什么,就当是为了回报高力士以前的恩德,他没必要在高力士临死前让他不能瞑目。

那件事本就不简单,眼下也不是时机,等以后再做事是。

“老奴知道,殿下登基后会是一个好皇帝,这便够了,回想那年上元节,老奴出手保殿下时,真没想到会有今日这一天。我们这些老家伙们差不多都快死了,死了好,死了朝堂也就安全了……”

高力士一路上絮絮叨叨地说着,这是一个陪着大唐王朝走过了七十多年的老人,真要开口,有太多可以诉述的东西。

可惜,他大半辈子都在服侍李隆基,已无法再适应新的生活。

等两人再走到含象殿时,高力士的脸已经发出一种诡异的乌青色。

薛白扶着他坐下来时,发现他手抖得厉害。

“殿下,老奴不能目睹殿下登基了。”

“嗯。”

高力士遂闭上眼,没过多久,随李隆基而去了。

薛白伸出手,探不到高力士的鼻息,转身走出含象殿。

~~

其后几日,大臣们议定了各项礼仪,纷纷上表请薛白登基了。

给李隆基、李琮的庙号也定下来了。

考虑到李隆基最后还政变夺权,有部分官员猜想薛白心中定然有所不满,拟定“康”字。

对此,薛白私下问了颜真卿,“康”字好还是“玄”字好。

颜真卿道:“渊源流通曰康,丰年安定曰康,好乐怠政曰康,务德不争曰康。至于玄,前明后暗曰玄,应真主神曰玄……”

见薛白不甚会意,他干脆直说道:“‘玄’之一字,有不好评价,交于上天评价之意。”

薛白道:“那就交于上天评价吧。”

他倒也想过给李隆基一个美谥,如代宗之类,可真到了最后,却发现他并不想评价李隆基。

想必李隆基也不太想被世人评价。

遂其所愿,不必由子议父、臣议君,由上天定夺。

至于李琮,因在位的时间短,群臣拟了一个“穆”字。

这也是讨好薛白的结果,意思是勘乱定兴的功绩,他们都知是薛白立下的。

对此薛白心里想的却是倘若今日就告诉他们自己并非李氏血脉,他们是否还有这样的忠心。

当然,他还是那个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的薛白,什么都没说,默默走向了那个皇位。

这是上元三年的五月初七。

距离薛白来到长安,已过了十二年了。

十二年间,用了数不清的阴谋诡计,杀了数不清的人,他终于谋得了这个皇位。

天不亮,他就穿着衮服,再次祭拜了上天与李唐的列祖列宗,诏告天下,大赦天下。

仪驾从天坛返回长安,穿过朱雀大街,他听到了万民的山呼。

不得不承认,薛白感到了无比的兴奋。

但他也在心里告诉自己,百姓们并不是为他欢呼,而是在迎接新的生活。

这般想的时候,他看到了前方的朱雀门,想到了曾在朱雀门上作乱的王焊,想到了安禄山、史思明、李亨、李俶、李璘……以及所有与他有着一样野心的人。

一场群雄逐鹿的游戏,他取得了胜利。

但其实,那些人也曾经以为自己取得了胜利,称孤道寡。

薛白会记住他们。

穿过皇城,拐到大明宫,登上丹凤门,薛白在这里接受了官员百姓的朝拜。

然后缓缓回到宣政殿,封赏功臣。

值得一提的是,颜真卿执意让薛白在登基之日,就确定储君,且正式上了奏书,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请立“李祚”为太子。

此事让很多人觉得这个外祖父有私心,所谓儒学世家,正人君子,在权位面前也有按捺不住的时候。

隐隐地,大唐官场上已有不少人开始防范外戚权力过大了。

但薛白还是答应了颜真卿的请求,当时笑道:“不论旁人如何说,我知道丈人是出于公心。”

当时颜真卿道:“陛下可以改一个自称了。”

大殿之上,长长的诏书念完。

薛白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视过群臣,他有些不习惯,但缓慢而有力地开了口。

“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