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满唐华彩 > 第383章 仕女图

满唐华彩 第383章 仕女图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5 19:44:11

第383章 仕女图

七月初一,晨光洒在了西绣岭上。

因杨贵妃想要在七夕节到长生殿还愿,高力士遂亲自登山安排。

瓜果自是要最新鲜的,其他的,香炉焚龙麝,银瓶的花萼,金盆里摆好了五牲。一应准备做好,巡视后厢时,他偶然听到了有女冠正在议论。

“你猜怎么着?天蒙蒙亮时,我看到有人在对面的连理峰上搂搂抱抱,其中那男子却是圣人身边好俊俏的薛打牌。”

“怎样叫搂搂抱抱?瑶棂子抱一个我才知晓……”

高力士探头看去,只见那两个小女冠躲在廊下的柱子后方,抱在了一起。

他不打扰,反而转过身,有力地一挥手,把身后的宦官宫娥们都驱了下去。

再看去,先前说话的一个小女冠满脸通红,又道:“他们可不止只是这般抱着。”

“还有哪般?”

他这样的人物,别业的管事不敢怠慢,也不知如何推托,领着他到了花厅相候,并请人去唤李腾空出来。

~~

李腾空正在睡着,蜷缩在薄毯里,虽闭着眼,脸上隐隐竟能看到笑意,似乎连梦都香甜。

“他们亲得可比我们久多了,整整一夜哩。”

“就是说呢,十郎吓得已经躲起来了。”

“唔,喘不上气了。”

再次恫吓了那两个小女冠,他吩咐道:“此事不可再对旁人提起,否则你们知道后果!”

“嗯,薛郎的手,像这样探进道袍里了……呀!”

趁着她们吻在一起,高力士猫着脚步过去。他擅长这种无声无息的步伐,直走到很近了,她们也不曾发觉,乃至于他已能听到那唇齿相交时发出的轻微的“吧唧”声。

“高将军饶命,我们知错了。”

“容貌虽看不清,可不久前薛郎才随驾到降圣观,我偷偷瞧了他好久,那身姿仪态烙在脑里,且他穿的就是那日的襕袍,一样的发饰。”

今日轮到袁思艺随侍在圣人身边,高力士下了西绣岭,思来想去还是去了一趟虢国夫人的别业。

“见过阿翁。”李腾空以昔日的称呼唤道。

说着话,那小女冠看到了高力士,吓得像一只受吓惊的野猫般跳起,红着脸结结巴巴道:“将将将……军。”

吓唬了几句,高力士问道:“真看清了是薛郎?从此处看到连理峰,你如何能看得清容貌。”

“那女子我不认得哩。”

她不自觉地把手指放在嘴唇上含着,迷迷糊糊的意识还在埋怨薛白把她亲得嘴都酸了。

可抵达花厅时,唯见高力士是独自一人端坐在那,并不像是问案的样子。

“她真穿着一身道袍,与我们一样的装束,头戴莲花冠,脚踏登云履。她与薛郎缠绵到后来,一只鞋子还掉落山崖了。”

没有听到“太真”二字,高力士稍松了一口气,问道:“是高是矮,是胖是瘦?”

高力士负手上前,冷着脸叱道:“太真子信任你们,把守长生殿之重任托付于你们,竟敢在此卿卿我我,眼中可有戒律?”

“你方才说薛白手探进道袍里,可是胡诌的?她穿的是何衣衫?”

要登上连理峰只有一条路,必须经过虢国夫人的别业,高力士知道那人必是薛白无疑了,遂装作漫不经心地问道:“那女子是谁?”

“十七娘,十七娘。”

一问,薛白与杨玉瑶却是不在。

“嗯嗯。”

语气虽随意,他心里竟有些微微的紧张。之所以对此事如此上心,因他心里有个担忧,唯恐宫中的某人打扮成道士与薛白幽会。毕竟,那年七夕在长生殿发生之事,他其实从一丝蛛丝马迹里猜到了一些。

这撒娇般的语气让眠儿诧异了一下,还当自己跑到了李季兰房里,再确认了一遍真是自家小娘子,方才道:“十七娘醒醒,高将军来找你呢。”

“唔。”

“如此,李十七娘可在?”高力士脸上浮起了和煦的笑意。

眠儿理所当然地认为那位宫中大监是为李林甫的案子来的,李腾空亦这般觉得,但还有一丝奇怪的预感,猜他或许是为她与薛白的事来的,虽不太可能。

“女冠?”

“还有哪般吗?”

“是,一定不敢提……”

“找我?”

眠儿与皎奴的催促声扰了她的美梦,她把头埋进枕头里,嘟囔道:“别喊了,真讨厌。”

高力士沉吟着,思量着哪个身材纤细的女冠会与薛白偷情,一个人选浮现在了脑海中。接着,他很快感到了疑惑,掐指一算,心中自语道:“差了两辈。”

“不高不矮,身材纤细。”

许久。

身材纤细,那就一定不是杨太真杨贵妃了。高力士意识到方才的担忧太过离谱了,自嘲地摇了摇头,再问话,已是置身事外的心态。

“不是找薛白,却是找我?”

待那“军”字出口,她们已经跪在了地上。

她是右相千金、宗室远亲,才得以与皇子公主们用一样的称呼来唤高力士。

高力士待人有着与地位完全不同的和善态度,开口以非常亲切的口吻问道:“我可否与李家小娘子单独谈谈?”

眠儿与皎奴只好不情不愿地退了下去,愈发让李腾空的预感强烈了起来。

高力士开门见山,道:“都说薛郎与小娘子有情,可我却始终认为你二人只是朋友。看来,我猜错了?”

李腾空心中一颤,脸上却依旧是平淡态度,问道:“阿翁何出此言?”

“昨夜,连理峰。”高力士径直提醒道。

李腾空惊讶于在山顶上还能被人看到,十分后悔不该贪恋与薛白亲密的时光,一不留神就待到了天明。

好在,她装作不喜欢薛白已装了许多年了,早便用道家的壳把少女心事隐藏起来,并习以为常了。此时慌乱之下,犹能保持镇静。

她想到,自己与薛白的关系,会成为他成事的阻碍,定然是要保密的。尤其是眼前这位高将军,是薛白必要费心欺瞒的对象,不可露了一丝破绽。

“恕小道愚钝,阿翁可否明言?”

高力士察颜观色多年,要想瞒过他,极难。他观察着李腾空的表情,问道:“昨夜不是伱与薛郎在连理峰上……举止亲密吗?”

“什么?”

李腾空先是有些不明所以,一瞬间似想明白了,转过身去,看向庭院深处。

“季兰子?怎可如此?”

高力士并未就此确认答案,而是又问道:“如此说来,你与薛郎之间并无瓜葛。”

“我……”

“今日只你我二人,我还是个阉人,你不妨与我实言,我盼着能帮你寻个托付,也算不枉与你阿爷相交多年。我问你,想进薛宅吗?”

李腾空顺势低下头,有些真情流露地轻语道:“我是仰慕他的,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你是说薛郎无意于你?为何?”

“不知。”

这是符合高力士原本的判断的,他继续问了几句话,有小宦官匆匆赶来禀道:“阿爷,找到了。”

李腾空偷眼瞧去,见自己遗落在连理峰悬崖下的那一只鞋子竟是被找到了。

“小娘子,可否让季兰子过来试试这个?”

“是。”

李腾空走到门外,招过眠儿,吩咐道:“你去请季兰子来。”

她不敢多作提醒,只是以有些尴尬的态度杵在那,等了好一会儿,李季兰匆匆赶来,她便给她抛了一个眼神。

来不及更多的沟通,高力士已开口道:“季兰子,我问你一件事。”

李腾空以有些疏远的语气插了一句话,道:“是关于你与薛白之间的事。”

很明显的,李季兰的脸倏然红了。

像是冬去春来,春风拂过,桃枝上的桃花径直绽放开来。李季兰眼中秋波浮转,羞意盎然,埋下头去,用细若蚊吟的声音应道:“嗯。”

“昨夜你在何处?”

李腾空没想到高力士这次是这般问,有些担忧。幸而,李季兰似知她心意一般,捏着手指,不作回答。

“还请季兰子以实话相告。”高力士虽看起来和蔼,语气里自有不容置喙的威望。

“我……与薛郎在一处。”李季兰答道。

“何处?”

“山上。”

高力士遂将那只鞋子递给了李季兰,笑道:“那就物归原主了。”

“多谢高将军。”

“季兰子不试试吗?”

李季兰红着脸,却是绕到屏风后换了那只沾着泥尘的登云履出来,提了道袍,示意与她脚上穿的那只鞋是一般大的。

高力士这才点点头,提醒道:“你们也太不小心些,此番是我得知,倘若传到旁人耳里,还不知如何嚼舌根。”

这是一件小事,之所以过问它,高力士是出于心中的疑惑,而不是在乎薛白与谁偷情了。

既然疑惑打消了,他便不再多管闲事。

出了虢国夫人的别业,却有心腹宦官匆匆跑过来,低声禀道:“阿爷,圣人今日与贵妃、虢国夫人、薛郎打牌九。薛郎说了一件事……”

高力士听了,惊恐莫名,暗忖道:“他怎么敢的?”

~~

“臣听说李林甫死前曾调阅了几卷文书,放在逍遥殿里,但不知被谁收走了。”薛白打着牌,忽然这般说了一句。

李隆基正在观察着杨玉环的脸色,闻言并不太在意。

他近来与杨玉环吵架了,起因是花鸟使进奉了一个绝色美人,他与之欢好过后,把亲自谱的一支曲子送给了她,并填了词,内容是歌颂一对神仙眷侣的爱情。偏此事传出去了,惹得旁的妃嫔们都有些不快。杨玉环是最悍妒的,言“圣人只与她是神仙眷侣,我们又是什么?”

此事倒是有个法子解释,无非是在曲词中多添几个神仙,可如此一来,便破坏了那曲子原本完美的韵律,这是李隆基绝对无法容忍的。

诸如此类的烦恼,占据了他太多的心思与时间。薛白所提起的小事,他遂没能立即察觉到其中的深意。

“你不安分守己,又多管闲事做甚?”

“臣以为,李林甫身为宰相,又是涉及谋逆大案,那他临死前调阅的文书一定十分重要。”

李隆基一想也是,道:“谁收走了?”

“臣不知。”薛白道:“只是偶然得知此事,特禀报圣人。”

他查了很久,可惜他一个中书舍人,很难查清内廷之事。思来想去,与其拖久了最后被动,倒不如趁早掌握主动权。

反正那些文书不可能证明他的身份有问题,那不如直接向李隆基揭破此事,利用天子之威,看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最差的情况,也能把暗处潜藏的对手揪到明处。薛白最怀疑的是高力士,因此今日趁着高力士不在宫中,突然发难。

然而,让他感到意外的是,殿内有一个略带惶恐的声音响起。

“回圣人,若是逍遥殿内的公文,老奴恰好知晓此事。”

闻言,薛白转头看去,见说话的是袁思艺。

袁思艺没有看他,继续解释道:“李林甫死后,他留在华清宫的文书,该是由尚宫局收纳规整,与国事相关者,尽交中书门下,余者,或还在尚宫局。”

他语气有些不确定,仿佛只是恰好听说过这桩小事。这样的态度,倒显得薛白有些小题大作了。

薛白正摸了一张骨牌,思索着下一步该怎么打。

因当时安禄山的细作刘骆谷留下的那句“袁将军”,薛白心里一直对袁思艺有警惕,使得他渐渐与他站到了对立面。

袁思艺为何参与此事呢?因留意到李林甫见过高力士后马上调了那些文书?

“臣可否看看李林甫临死前处置了哪些军国机要?”薛白打了一张牌,带着些耍笑的口吻道。

“碰。”李隆基道,“若真是军国机要,早交与中书门下了。袁思艺,晚些你把那些文书给他,带回中书省归置。”

“遵旨。”

“也回禀朕一声,到底是何内容。”李隆基不由也好奇了起来。

~~

尚宫局掌管导引中宫之事,凡六局出纳文籍皆印署之,若征办于外,则为之请旨,牒付内官监,在宫中权力颇大。尚宫有两人,是正五品的女官,一人在长安,一人随驾在华清宫。

薛白一直想要找的卷轴就堆放在尚宫局的一堆文籍之中,他站在庭中,眼看着袁思艺从女官手里接过它们,捧着出来。

总之,李岫苦苦查访而不得之事,薛白轻易便得到了。

“薛舍人请看吧。”

袁思艺像是故意的,注视着薛白,目光并不移开。

薛白就在他的注视下展开了那卷轴,刻意地露出些讶然之态,喃喃道:“这是……关于三庶人案?”

他手持的这一份乃是当时流放的人员名单,包括太子妃薛氏陪嫁奴婢,以及她几个孩子的乳娘。

再展开一幅,入目竟是一幅画,画上是一个仕女怀抱婴儿。

“这画的该是薛妃,以及她其中一个孩子。”袁思艺探头看了一眼,故意问道:“薛郎看着,像哪位皇孙?”

“我未见过几位皇孙。”薛白应了,赞道:“画功真好。”

“是啊,画风工整妍巧、肥硕浓丽,线条的运用简劲而流动,用色艳丽而不芜杂、鲜明而不单调。”

薛白看向题跋。

袁思艺擅于察颜观色,笑道:“这是张萱的画,他曾供奉于宫廷画职,最擅画仕女与婴儿。想必,若是让他来辩认,一定能辩认出画里这位皇孙长大后的样子。”

“那袁将军改日可领张公到庆王府看看。”

“不敢,万万不敢。”

薛白竟还敢继续看,又展开了下一封卷轴,那是一封舆图,画的是富平县的檀山,标注了山中一个地方,但不知是何用意,也不知那里具体是哪。

袁思艺也不知这舆图是什么,借此机会,试探着薛白的神色,薛白却只是大概扫了眼剩下的文书,将它们重新卷起。

“出乎我的意料,没想到,哥奴死前特意调阅的竟是这些。”

“是啊,薛舍人以为,他是为何?”

“也许是为了与李献忠一起谋逆吧,人已死了,他的想法也不得而知了。”

袁思艺被这句话逗笑了,问道:“薛舍人以为,这些文书适合归置到中书省吗?”

“确是放在尚宫局更妥当,袁大监考虑得周到。”

“不不,老奴此前也从未看过它们,眼下却愁喽,该如何向圣人回禀。”

“是下官的错。”薛白连忙告罪。

他相信袁思艺自然能把李隆基糊弄过去,而他既然已达到目的,当即告辞而去。

离开华清宫时,薛白遇到了高力士,才打了招呼,便被瞪了一眼。

两人遂到宫外的鹿槽说话。

“你昨夜与谁在一起?”高力士语气不善地问道。

薛白摸了摸鼻子,苦笑道:“还请高将军莫要打听此事,是我荒唐了。”

“我打听?若非我替你揩屁股,你……”

高力士抬手一指薛白,语气严厉地叱了一句,神色愈发凝重起来,问道:“你招惹袁思艺做甚?嫌自己死得不够快。”

“并非我招惹他,而是不得已而为之。”

“何意?”

薛白不答,仅这几句话,他已达到了目的。既不点透,又留给高力士一个可猜测的空间。过犹不及,此事不必说太多。

~~

夕阳下,鹿槽中是一派悠闲的景象。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薛白心里却一点都不悠闲,想着王忠嗣死了,安禄山马上要谋河东,高高在上的皇帝依旧日益昏聩,若是大乱将起。他又有何等的权力地位面对这一切?

山庄门外,李岫正在踱着步等薛白,连忙迎了上来,低声道:“高力士来过了。”

“你失态了。”薛白打了个哈欠,道:“进去说。”

骊山这个地方,山峦起伏,很可能说着话,就会被山岭上的什么人远远看到,实在是让人没有安全感。

李岫道:“若非为了我阿爷的案子,高力士便是冲着文书之事来的,果然是他拿走的。你的身份,若被他揭穿,会如何?”

“会如何?”薛白道:“该担心的不是我们,而是李亨。”

这句话镇住了李岫,他有了莫大的信心,问道:“你与高力士谈定了?”

“这不是你该管的,准备好去陇右之事。”

“好。”李岫想了想,问道:“还有一事,我到陇右,是否能与一些信得过的将领透露些许机密?只些许。”

权力的欲火被点燃,便扑不灭了。

薛白想了想,道:“不急,你留心着长安的动向,到时再提。”

“喏。”

相比于李林甫的打压,薛白的态度着实是给了李岫莫大的信心,哪怕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甚至从头到尾都是虚构的,薛白却愿意扛下更多的压力。

挥退李岫,薛白先去找了先于他回来的杨玉瑶。

今日的骨牌,杨玉瑶赢回了一整个匣子的金银珠宝,正在清点,见了薛白,眼含媚态地招了招手。

“你若是困了,可枕在我腿上。”

“有些私事想问问瑶娘。”

“私事?”杨玉瑶笑了笑,挥退周围的侍婢,依旧拉着薛白到榻上躺着,道:“说吧,哪桩私事?”

“宫中有位供奉画师,名叫张萱,瑶娘可知此人在何处?”

“张萱?名字好熟。”

杨玉瑶想了想,让薛白起开,趿着鞋走到一排红木箱子前,犹豫着该开哪个。

她在闺房中穿得稀薄,雪白又修长的一双腿显露在外面,十分好看,薛白倚在那欣赏着,任她慢慢翻找物件。

这一找就是许久,她甚至出了微微的薄汗,好不容易捧了两卷画轴来躺回榻上。

“呶,给你看看。”

薛白展开了一卷画,目露惊讶之后显出一个笑容来,像是见到了什么熟悉的事物。

因他眼前这幅便是《虢国夫人游春图》了。

细细观赏着这真迹,薛白叹道:“画功真是了得,纤毫毕现。”

可再回头看了玉体横陈在榻上的杨玉瑶,他却又道:“可,不像。”

“你知哪个是我,便说不像。”

“自是这两人之一,可都不像。”

薛白指的是画中并骑的两个妇人,皆是衣裙鲜丽,头梳堕马髻。

杨玉瑶笑问道:“既说不像,为何认为是这两人。”

“画中有八匹马,四匹颔下悬有红缨,所谓马悬‘踢胸’者贵,四骑中,为首者马鞍上绣有虎纹,地位显赫,却是男子;最后抱着女童的妇人,衣饰沉着,举止谨慎,神情谦卑,该是保姆;那就只能是中间两骑。”

“你倒是说得头头是道呢。”杨玉瑶手指按着下巴,故意夸了薛白一句,笑意吟吟道:“可你忘了我的诨号了?”

“雄狐?”

“人家既是雄狐,为何一定要衣裙鲜丽、梳堕马髻?”

“竟是这为首一人吗?”薛白讶然,再看了看,道:“依旧不像。”

“如何不像?”

“真人美得多。”

杨玉瑶大喜,高兴得弯了眼睛。趴在薛白背上,指着画里的人物一一问道:“你知这是谁吗?”

“谁?”

“我两个姐妹,至于那女童,便是我阿姐的女儿,名唤崔彩屏,已出落成大姑娘,嫁为广平王妃了。”

两人又看另一幅画,却是《捣练图》,画的是一群宫娥在制布时的情形。

杨玉瑶道:“这里面也有一人是你认识的,猜是哪个?”

“这种写意的画风,我如何能认得出来。”

“在左边熨布的这几人中,看得出吗?”

杨玉瑶见薛白真猜不出,指了指画中正躲在布匹下歪着头往上看的一个小姑娘,笑道:“猜这是谁?”

“还真猜不出来。”

“笨,谢阿蛮,她去给玉环看布匹。还有这个,背对着我们,稍高些的小丫头,是许合子小时候。”

“张萱能画出这些画来,有很强的观察力吧?”

“那是自然。”

薛白沉吟道:“那……他多年前画过的人,多年后能认出对方吗?”

“以这画师的能耐,当是可以。”

“我能见他一面吗?”

薛白虽不太会看画,却知那一幅薛妃抱着孩子的画若是张萱所作,那张萱就能成为他冒名篡位之事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证。

可杨玉瑶虽聘请过张萱画画,却与对方并不熟识,想了想,道:“我上次听到他的消息,还是他前两年给玉环作画。待这几日我问问玉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