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435章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第435章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第435章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听到武皇后生病,无法理事的消息,萧妙宸眉头微蹙。

武皇后身体不适的事情,前两天就流传开了,说是因为协助陛下处理朝政,操劳过度,又在封禅途中来回颠簸,恰好又遇到天气转凉,染上风寒,昏昏沉沉不能理事。

武皇后在命妇圈子里很有人望。

她们一群命妇还曾聚在一起去向武皇后请安问好。

萧妙宸受陈青兕影响,对于武皇后一直存着提防之心,细心观察过。

武皇后确实病恹恹的,一副没精神的模样。但感染风寒,算不得什么大病,从模样也看不出什么来。

不过因为武皇后生病不能理事,她们这一行命妇圈与公主、王妃之类的皇亲国戚圈明显放纵起来,给封禅的行程添了不小的麻烦。

但说白了就是一群人享受习惯了,有各种毛病。

在长安王府家宅,那是上上下下一起迁就。

可到了这时候,说不好听的,真到了雨雪天,道路泥泞,车马陷入坑里的时候,就算皇帝也得乖乖下车行走,别说其他什么人了……

真要将事情闹大,干扰了封禅的行程,她们绝对不敢的。

但在李治顾及不到的小问题上,宣泄一下情绪,却是常态。

萧妙宸多次见自己丈夫的属下来处理各种问题,心下颇为不忍,甚至怀疑武皇后是不是故意装病,给自己的丈夫添麻烦的。

但随着韦珪这个纪国太妃病发,出了如此大事,皇后依然不来处理,想来是真病了。

萧妙宸心念电转,忙道:“晴空,你手脚快,速去通知随意令使,告诉他们这里的情况,再去郎主速来此处坐镇。”

令使就是陈青兕的亲点的助手,陈青兕将整个封禅大军分为二十段,每段固定安排一令使负责,极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安排两到三人负责,以余下十六人补充其中。

最吃不得苦,也最容易出各种问题的贵戚命妇圈原本很是安稳,可自武皇后生病之后,各种问题接连出现,成为最易出事的地段,有两个令使负责。

晴空第一时间寻得了负责此段的郭正一。

郭正一出身中山郭氏,太宗贞观年间,进士及第,博闻强记,明习故事,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因为李绩的一句话,导致前途昏暗。

当然这也是郭正一自找的……

郭正一尚文不尚武,但并不将兵事放在眼里。后奉命跟随英国公李勣攻打辽东,担任行军管记。他靠着自己读书人的天赋,将市面上流传的各种兵书都背下来,记在脑子里,指点江山,闹出了不小的笑话。

李绩忍不住嘲讽了一句“此段行,我录郭正一可笑事。虽满十卷,犹未能尽”。

就是说这一趟征辽,如果要把郭正一的可笑事都写上,就是十卷书都写不完。

郭正一也因此前途昏暗……

但其实郭正一在政略上的水平还是很不错的,只是将他安排在了不擅长的地方,没有得到发挥。

陈青兕提前将之招募重用,郭正一心里很是感激,将之视为自己的伯乐,也很珍惜此次机会。

得知情况,郭正一当即让人去请御医,亲自赶往纪国太妃韦珪事发之处。

坐镇中央的陈青兕得到纪国太妃韦珪的情况,也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向事发点赶去。

不过他的神色有些凝重……

许是对于武皇后的手段与心机过于忌惮,得知发生这等大事,他第一个反应就是是不是武皇后搞的鬼。

毕竟纪国太妃韦珪真要有個意外,最大的好处就是武皇后。

祭天封禅,除了祭天,还有祭地。

祭天自然是最重要的事情,而祭地就是在泰山山脚下的小山坡,一群后妃命妇,自娱自乐的环节。

武皇后一开始是看不上的,没想过争取。

现在祭天无望,退而求其次的主持祭地环节也好。

固然比不上祭天,却也聊胜于无。

而纪国太妃韦珪身为贵妃,在长孙皇后病故以后,不置皇后的贞观朝是等同皇后的存在,她主持祭地,武皇后还真没资格抢。

可韦珪出了意外,情况就不同了。

陈青兕带着这份怀疑,遇到了郭正一。

“情况如何?”

陈青兕快马上前询问,一边问着,顺便下了马背,将缰绳递给身后的侍从。

郭正一松了口气道:“还好没有耽误时辰。亏得我们准备充分,已经稳住了情况。”

韦珪突然病发,全无征兆。

她年事已高,病来得也很可怖,周边胆怯的乱作一团,心思深沉的又因韦珪身份地位太高,怕担责不敢伸手,兼之武皇后又不能理事。

韦珪的情况已经很危胁了……

但好在郭正一及时赶到,作出了准确的判断。

他立刻让人挤出一条安全通道,然后马车调头西进。

而随行御医正骑马向东边赶来,两人在路上交汇,抢到了一点时间,将半只脚踏入鬼门关的韦珪强行拽了回来。

陈青兕也松了口气。

如果真让韦珪途中病逝,就现在的情况,少不得传出一些风言风语。

对自己影响并不大,但是恶心。

陈青兕见周边聚集了一圈的人,高声道:“继续赶路,都别凑热闹。耽误了时辰,露宿荒野,也别向某叫苦!”

陈青兕的态度严厉,环顾四周。

此番封禅,陈青兕严酷的风评,只怕要不胫而走。

陈青兕是处理事情的最后一环节。

这事情发生,好话歹话封禅令使都会说尽。

陈青兕出面就不再劝说了,直接照规矩执行,还要耍威风,那就去李治面前耍。

他这一吼,周边人皆不敢逗留,纷纷绕开他们一行人,继续赶路。

武皇后身为国母,她的仪仗自是盛大,足足有六辆马车,重翟车、厌翟车、翟车、安车、四望车以及金银车,层次分明的逐一列队。

警跸侍卫骑着高头大马,在前面开路,尚仪、司宝等女官在前面伺候,贵戚命妇居于其后……

武皇后此刻在三层被褥里躺着,整个人都热的有些迷糊了。

她自是没有病,但为了躲过御医的眼睛,将自己裹得跟粽子一样,还说自己很冷。

这样一来,她内里“冰凉”,身上却因让三层被褥捂着,肌肤发烧。

医术再神奇的大夫,在无法长期为皇后细细把脉的情况下,也难以看出真假。

只是……

尽管此刻已经到了初冬时节,她还是热的浑身难受。

“唉!也不知自己这是不是活受罪。”

武皇后暗叹了口气,脑子里生出这个念头。

其实武皇后此招还是有些阴损的,在得知陈青兕负责封禅队伍的沿途管理的时候:这位武皇后先一步看出了此次任务的不容易。

武皇后知道陈青兕与关东士族并不对付,此次如此大张旗鼓的封禅,对于李治的政治权威是一次巨大的肯定。

这也是关东士族不愿意看到的……

关东士族向来不会跟李唐皇室正面硬刚,他们没有那么愚蠢。

但他们会在各种时候,利用他们的人脉,关系抵制破坏,让你的事情办不成。

只要给机会关东士族,肯定会出手的。

武皇后目的就是给陈青兕制造一些麻烦,让他分心,多将心思放在她们这边,好给关东士族创造机会。

若成,与她没有任何关系,是陈青兕无能,受到了算计。

不成,她也不损失什么,反而能够放松一下。

武皇后心中自然没有什么大唐,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天下。

封禅她无法参与,成功与否,对她来说就不重要了。

真要闹出什么事情来,丢脸也轮不到她这个妇人。

结果陈青兕实在过于稳住,竟有先见之明,从朝堂里选择了三十多名助手,将诸多事情处理得面面俱到。

她不管那些贵戚命妇,却让陈青兕安排的人管住了,并没有想象的效果。

“皇后殿下!”

车外传来司宾符襄的声音。

武皇后并没有出声,只是让人将符襄叫上了车架。

符襄是一个出身桑蚕世家的宫女,武皇后为了讨李治欢心,在每年的亲蚕礼上亲力亲为。

符襄就是指点她如何养蚕的宫女,一步步培养成了亲信。

一个小人物渐渐成为女官六尚之一,符襄对于武皇后自然是忠心耿耿。

符襄走到近处,恭敬的说道:“皇后殿下,纪国太妃无恙,已经在太医的针灸下,清醒过来。”

“可喜,可惜……”

武皇后一语两音的说着。

陈青兕是将武皇后想的太简单了。

这种激烈的手段,除非给逼到极处,她是不会用的。

纪国太妃本就上了年纪,发生点意外实属正常,谁也无法预料。

武皇后听到消息,也觉得愕然,但很快她就琢磨出一丝机会。

依照原定计划,纪国太妃是祭地的初献,引导封禅的经行。

现在她旧疾复发,真有个长短,岂不等于祭地少了主心骨?

这皇帝祭天,皇后祭地,方才是常理,自己理所当然的取而代之。

其实武皇后一开始是看不上祭地的,意义不是很大,完全无法与祭天三献相比。

可现在她的处境很危险,儿子李弘不知什么原因不在跟她讨论政务,自己的亲信,一个个的给莫名剪除,连李义府这招她筹谋许久的暗棋都有给那未知的神秘敌人给破坏了。

处处受制于人,武皇后此刻也不再追求什么山珍海味,有海草小虾塞牙总好过什么也得不到。

面对纪国太妃突然发病一事,武皇后故意什么都不做,任由其病发……

只是还是让陈青兕的人救活了。

“也罢,果真急不得!”

武皇后咬着牙,强忍下来。

“陈先生,请受孤一拜!”

一位身着明黄锦袍,头戴金冠,腰束白绫,言谈举止中透露出一种高贵的男子,向着陈青兕深深作揖。

男子叫李慎,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十子,是当朝纪王,纪国太妃韦珪的儿子。

李慎为人至孝,自从韦珪离宫抵达李慎封地以后,晨昏定省,从不懈怠。尤其是晚年,韦珪身体不适,更是常常在榻前侍奉。

李慎跟李治同岁,都是贞观二年出生的,两人因同岁,幼年常在一起玩耍,关系密切。

封禅之旅也就跟着李治一起而行。

得知母亲情况,李慎吓得魂飞胆丧,赶忙抛下一切前来探望。

听说当时情况之危险,李慎也顾不得什么亲王之尊,行礼拜谢。

陈青兕赶忙将之扶起,也不贪功,道:“纪王这是谢错人了,是郭令使的功劳,是他最先赶到,在第一时间作出了最准确的决定。”

李慎闻言,也不嫌弃郭正一官职低微,向他行礼。

郭正一更加不敢担,也不敢鞠躬,说道:“当谢陈先生才是,下官不过听命而已。”

李慎给左右推脱,也不生气,而是道:“无妨,都是恩人,孤多谢几次无妨!”

他说着又对陈青兕、郭正一行了一礼。

如此态度做法,让陈青兕好感大生。

正常人不会厌恶一个孝子。

陈青兕说道:“陛下已经下旨,让御医随太妃车架而行,随时照看太妃。纪王不必过于担忧……”

处理完此次意外,陈青兕回到了自己的岗位。

对于之前的猜想,陈青兕在了解一切之后,否决了武皇后所为。

武皇后是不会轻易使用这种过激手段的,这种偏激冒进的手段,不是武皇后的风格。

除非她被逼到极处的时候……

如将安定公主的死嫁祸给王皇后,又如毒杀魏国夫人贺兰氏……

只有在被逼到极处,武皇后才会大胆果断的用这种偏激手段行事。

现在武皇后还不至于为了一个祭地动手谋害纪国太妃。

所以……整合前后问题,陈青兕判断纪国太妃的病发,真是意外。

然后就在几日后,一条不知从哪里传出的消息却将矛头直指武皇后……

谣言活灵活现又含糊其辞,表示武皇后为了谋取封禅祭地初献的资格,安排燕太妃下药诱发纪国太妃发病,刻意延缓救治时间。

陈青兕听到这消息,先是莫名其妙,但很快反应过来。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武皇后的敌人,可比他多得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