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434章 病发

初唐:砥砺前行 第434章 病发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434章 病发

第434章 病发

郑州成皋。

陈青兕站在城楼上,看着封禅的队伍,踏进了这座千年古城。

说成皋或许有人不知道,但谈到虎牢关,那就是人尽皆知了。

虎牢关就在成皋境内,不过这时间点已经改为武牢关,要避太祖李虎的讳。

从洛阳东进,一路而来都是官道坦途,大部队的行程特别顺利,一些小矛盾也在三十余助手的群策群力之下解决。

经过了数日的风餐露宿,依照原定计划,这日在成皋休息。

李敬业三步并作两步的登上了城楼,说道:“陈先生,陛下与武皇后已经安顿好了。”

李敬业神情愉悦,显是得到了嘉奖。

就李治对李绩的尊敬,李敬业哪怕完成一道一加一等于二的算术题,也能得到夸奖。

但李敬业显然没有这个自觉,真觉得自己很有本事。

陈青兕晒然一笑,也不在意,年轻气盛本是少年天性,适当的机会敲打敲打就好。

经过这几日的相处,陈青兕也发现李敬业是极有能力天赋的青年,只是他过于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干得好!”

陈青兕应了一声。

李敬业道:“先生还有什么吩咐?”

“暂时没有了!”陈青兕随口说了一句,眺望着远处的山岭,说道:“一个时辰后,在驿馆东院集合,我们一起做个总结……”

李敬业道:“好嘞,那在下先行告退!”

陈青兕点了点头,目光落在远方,道:“真乃兵家必争之地。”

成皋一带北临黄河,东隔汜水,南面是方山,只有一条狭窄的成皋道可以贯穿东西,素有“塞成皋之道,天下不通”之说。加上东面的荥阳、金堤关与广武山,西面的黄马关、旋门关,几处险关隘口连成了一片,守住了中原的东大门。

历史上诸多可歌可泣的大战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展开的……

到了约定的时间,陈青兕出现在了驿馆东院。

陈青兕亲点的三十六位助手,已经到达,依照官职大小,依次坐在大堂的席子上,相互间小声地说话。

直到陈青兕的出现,瞬间寂静,随即响起了各类称呼。

“陈尚书……”

“陈先生……”

“青溪先生……”

各种尊称同时响起,当然以陈尚书居多。

叫“陈先生”的大多是熟人,至于叫“青溪先生”的,多半是来自于江南的官员。

不管怎么称呼,无一例外,三十六人的态度都极其热忱。

能够进入陈青兕的名单里,未来的成就就算不是宰相,也是庙堂的中流砥柱,能够名垂青史的人物。

后世人常嘲笑上将潘凤,却不知人家潘凤已经是万里挑一的存在。

不管是谁,只要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都有异于常人的地方。

何况是留下姓名的侍郎、尚书、宰相……

他们都知道此番封禅的政治意义,都明白被陈青兕选中,不亚于天上掉馅饼的一场富贵。

面对自己的伯乐,一行人自是抱以感恩之情。

陈青兕先向着下首诸人作揖以表尊重。

待众人回礼之后,陈青兕轻车熟路开始了自己的演讲。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到了成皋,在诸位的合力下,东行第一阶段的目标,已经达成,值得庆贺鼓励。”

“陛下对于诸位的表现,也很是满意。”

两句话气氛就带动起来了。

下首诸位也各露欣喜之色,但都竖起耳朵,认真听着。

不出意外,意外就来的道理,大伙儿心照。

陈青兕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待,话音随即一转。

“不过这只是第一步,真正等待我们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陈青兕表情严肃,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阐述事实。

洛阳盆地是由崤山及其支脉邙山、熊耳山,嵩山及其余脉万安山等围成的一个盆地,腹心是由伊河、洛河下游冲积而形成的洛阳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气候温暖,物产丰茂,肥沃的冲积平原保证了农业生产的丰收,也因此成为华夏古文化的中心……

现在一帆风顺,关键在内部尚且安分。

一群王孙贵女,一路嘻嘻哈哈,权当游山玩水惬意自在。

那是因为身处洛阳盆地之内,道路宽敞。

再往东出虎牢关的路,那就不好走了。

作为战略要冲,很多时候只有一条绵长小道在崇山峻岭穿过。

走那样的路,可就没有那么自在了。

出了关隘,往泰山的路也不是那么好走的,尤其是他们在东行的途中会经历秋入冬的气节变化,甚至可以遇到秋天的最后一场雨,或者冬天的第一场雪。

军人可以忍受,那些享尽荣华富贵的国戚小姐,有几個忍受的了?

陈青兕将自己的顾虑,将他们即将面对的困难都做细致分析。

一众人认真听着,大多数人都不约而同的微微颔首。

很多问题尽管没有爆发,但是已经出现了一些端倪了。

比如说最常见的出恭,再美的宫廷贵人也避免不了吃喝拉撒睡。

除了吃喝睡可以控制,拉撒是不受个人自控,随时都可能有感觉……

宫廷贵人、千金小姐还有各种各样的规矩,在洛阳盆地还能迁就,真到了要塞小径,或是雨雪交加的恶劣天气,谁给你讲究方便?

麻烦也会随之而来。

陈青兕将这些天露头的小问题都与众人分析,探讨合力的应对之法。

最后还质询了大众的意见:“相信还有很多问题还未显露,如让诸位遇到,便是考验你们应变能力的时候了。此外,某若有忽略之处,你们亦可大胆的说出来,集众人之力,顺利完成此次任务,在陛下面前露露脸。”

“哈哈……”他说着大笑起来:“陛下有多么重视此次封禅,相信不用我多言。”

面对这群聪明人,寻常画饼是没有用的,得让他们看到真正的利好,才会全心全意的付出。

陈青兕挑选的这些人,缺的就是机会。

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就能把握得住。

一时间三十余人各抒己见,逐一发表自己的看法。

陈青兕或是采纳,或是修改,或是拒绝,并且给出自己的理由,都是庙堂未来的新贵,给彼此留下一个好印象。

此举也让一群后起之秀大为振奋,想不到大名鼎鼎的陈先生如此尊重他们这样的“小人物”。

给他们机会不说,还格外重视他们的看法意见,大多起了异样的心思。

一切便如陈青兕所料,自从离开成皋东进……

所行之路不再是笔直夯实的宽阔官道,而是山岭间的羊肠道路的时候。

不再能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吃着点心零食,聊着四方谈资的时候……

平素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虫蚁转进车轿的时候……

各种尖锐的问题开始出现。

但因准备的过于充分,都让陈青兕专门为此次封禅行程组建的部门团体一一处理。

即便有些事情,他们处理不了,也能靠着自身的才智,将突发事件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由陈青兕出面解决。

豪华的车架行驶在道路上,一对华贵的老妇人正在感慨闲聊。

“先帝若是能亲眼见到今日之盛,那该多好。”

“是啊!先帝生平有两憾,一是,未能如秦皇汉武一般,封禅泰山,告慰万民。一是未能覆灭高句丽……陛下能够完成一见先帝的遗愿,那真是极好的。”

两人感受着车驾的颠簸,神情透露出几分追忆。

两位老妇人正是李世民所剩不多的妃子,纪国太妃韦珪与越国太妃燕氏。

这两位可不是武皇后之前的贱妾一样的才人……

纪国太妃韦珪当年是贵妃,位列正一品四夫人。长孙皇后病故的早,韦珪这个皇贵妃地位等同于皇后。

越国太妃燕氏地位也是不凡,先受封贤妃,后升德妃,仅次于韦珪的贵妃。

武皇后这才人级别的是直接丢到感业寺当尼姑。

而韦珪、燕氏却是得到高规格的礼遇,加封太妃,跟随儿子前往封地享受天伦之乐。

韦珪、燕氏晚年生活的都很舒心,子女皆不使其忧烦,纪王、越王都很孝顺。

李治对于两人也十分尊敬,不仅拜谒昭陵时将其奉于长辈之席,此番封禅,除了祭天,还有祭地。

韦珪这位纪国太妃正是祭地的初献,负责总领祭地事宜。

两位太妃原本一文一武,韦珪是京兆韦氏出身,大家闺秀,而燕氏出身北朝军事世家。燕氏家族祖孙三人,历经西魏、北周、隋三朝,官居高品,领兵征讨,为军事贵族。

在宫里的时候,因为兴趣不合,并没怎么往来。

可随着一别两宽,各自跟着儿子去了封地,十年未见。此番因封禅再聚,竟亲如姐妹,无话不谈。

燕氏说道:“不只是一愿,你我不止能亲眼见到陛下封禅,还能见到高句丽的覆灭哩。”

韦珪性子温和,上了年纪真佛系,完全不理世间之事。

燕氏却不然,作为将门之后,对于军事是有一点点的判断能力,跟儿子聊天,听他嘴里透露的一些事情,知道高句丽的情况,意识到高句丽撑不了多久。

“老姐姐是有所不知,朝廷多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可比当年的卫公,现在的英公。他已经挑动了高句丽的内乱,要不了多久,平壤将会成为我大唐的疆域……”

“咳咳……”韦珪咳了几声,大口喘了几口气,带着几分吃力的说道:“那就太好了,太好了。”

燕氏看着面色有些发白的韦珪,关心的说道:“老姐姐,您这身体得好好保重。”

韦珪摆了摆手,缓了一会儿,说道:“老毛病了,无妨,无妨……”

她口说无妨,人却两眼一翻,倒了下去。

燕氏惊骇大叫:“停车,停车,来人,来人!”

马车突然急停。

萧妙宸身子受惯例影响向前倾斜,她眼明手快,撑着座椅稳住了身形。

在她对面的一位妇人却“呀”的一声,倒在了马车上。

萧妙宸赶忙将之搀扶起来,关切询问:“柳大娘子,可伤着了。”

柳大娘子是萧妙宸最近结识的闺中密友。

随着陈青兕的地位身份越发重要,萧妙宸这家中主母也跟着水涨船高,受到不少人的巴结。

这柳大娘子便是其中之一。

当然萧妙宸与之交好,原因无他,柳大娘子的丈夫叫唐休璟。

说起唐休璟,挺悲剧的一个人物,自幼父亲离世,靠着母亲一手带大。他自己也很争气,先后拜马嘉运、贾公彦为师,学习《易经》、《礼经》,考中明经科,前途颇为光明。

只是命不好,调任吴王府典签,成了吴王李恪的幕府中的一员。

结果自然悲剧了,李恪被诬告谋反,唐休璟贬任营州户曹。

原本唐休璟会在东北沉寂十数年,直至突厥阿史那泥熟匐背叛唐朝,煽动奚族和契丹造反,唐休璟迎来了人生首战,大获全胜,从而走向了人生的巅峰。

现在因为陈青兕的存在,东北局势大变。

百济、营州在陈青兕、刘仁轨的治理规划下,形成了资源互补。

随着后期新罗也加入其中,两国的生产力,满足了辽东在生产方面的需求。

说来也好笑,历史上因为大唐战略转移向西,导致薛仁贵、李谨行、程务挺等名将调往西线,导致了东北一时间无人可用,身为文官的唐休璟顶了上去,成就了非凡的人生。

现在呢?

东北在程名振的坐镇下,战斗力冠绝天下,麾下能战之将顺便拿出几个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

但偏偏缺乏内政人才。

唐休璟文武双全,在这个时候顶了出来,程名振将政务都交给了他,在辽东的地位短短三年,直线提升,成为程名振麾下最器重的文臣。

此番李治封禅,东北的奚族、契丹也响应号召,程名振让唐休璟领着东北各大部落的酋长一并来到洛阳参加封禅大典。

唐休璟受过政治场上的毒打,深谙为官之道,特地吩咐自己的夫人好好巴结萧妙宸。

萧妙宸也受陈青兕安排,真心接纳。

“怎么回事?”

萧妙宸见柳氏无恙,问了一句。

晴空道:“尚不清楚,浅言以去打探。”

不一会儿,浅言回来带着几分惊恐的道:“太妃突发旧疾,前面乱做一处。皇后似乎也病了,一时无人理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