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384章 不得不战

初唐:砥砺前行 第384章 不得不战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384章 不得不战

第384章 不得不战

听到粮食告急,中大兄皇子双目瞳孔收缩,只顾着喜悦,却忘记这茬了。

“还能坚持多久。”

中大兄皇子将自己的野心收起来,依旧友好的看着自己的弟弟。

大海人皇子道:“就我们的畿内的粮食,只能够当下的勤王军支持两月余,如果算上四国那边的粮食,能够支持四月。只是现在勤王军越聚越多,粮食的压力也会跟着增加。现在有两个办法,让各地勤王军暂停来源,减少近畿的粮食压力。”

“这个不行!”

中大兄皇子毫不犹豫的拒绝,在经过刘仁轨指挥的那场近乎老子教训儿子的对马岛战役,中大兄皇子已经意识到与唐军军事装备上的差距。

之前是井底之蛙,只以为唐军言过其实。大家都是一个脖子顶一个脑袋,中原能够号令四方,他们天照大神的后裔,日本国凭什么不能?

陈青兕怎么灭四万倭兵的,中大兄皇子并不清楚,但刘仁轨这么羞辱他们,让他们无计可施的,却是近在咫尺。

那种无力感,中大兄皇子一辈子都忘不了。

中大兄皇子亲眼目睹了唐军在装备上的优势,也深切的明白,唐军的装备优势太大,在同等人数之下,他们不可能是对手。

勤王军越多,胜算越大。

他们只有一次机会,现在的倭国禁不起再一次的大败,断不能拒绝勤王军的到来。

必须举全国之力,应对此次危局。

赢了,自己是英雄,输了,那就一起毁灭吧。

中大兄皇子没有任何犹豫道:“将美浓那边的粮食调来近畿……”他顿了顿说道:“将关东地方的粮食也调来。”

中大兄皇子嘴里的关东自然不是中原的函谷关以东地域,而是倭国半岛的东南部,也就是后世的东京。

不过倭国号称有三大平原不假,但关东平原是开发的最晚的一块,后世成为德川氏封地后,才彻底开发出来。

现在的倭国皇室拥有一定实力,并没有成为后世的摆设象征,三大平原都掌控在皇室与贵族手上。

此番中大兄皇子连关东方向的粮食都调来,显是孤注一掷,不成功,便成仁的举措。

大海人皇子张了张口,想要给日本留一条退路,但听兄长如此态度,也不好再说,毕竟他现在身份有些尴尬。

不上不下……

在这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倭国在舆论的推动下,爆发了少见的爱国热忱,只是短短半月,居于倭岛四方的藩主,各自领着千百人向飞鸟京汇集,有些落魄的藩主,甚至领着十几人都来参战,以振武家之风。

虽然零零散散的,可成百上千的小部队汇集到一起,亦能形成一道洪流,细细数来,竟汇聚了十万之众。

听着自己手中有十万兵,中大兄皇子立刻猖狂起来,大笑道:“有雄兵十万,何惧唐军?”

大海人皇子却是苦着张脸,任谁也想不到在这时候,向来松散的倭国展现出了如此强劲的凝聚力,以至于后勤的压力现在都在他身上……

这些日子,为了招待四方来的藩主,他忙前忙后,但招待藩主的档次却是一降再降。

飞鸟京对于没有见识的倭国人来说,那就是人间天堂。

倭国在未彻底改制之前,制度很奇葩。

他们将各地分为一国一国,每一个有一个守护负责军政大权。但是他们的守护是不去地方赴任的,而是留在京城享受生活,至于地方上的事务,他们任命武家为藩主全权处理,藩主定时将境地内的赋税送来京城以供守护挥霍。

故而倭国各地都极其贫穷,京城内部却因聚积了整个倭国的财富,异常豪华奢靡。

大海人皇子一开始为了鼓励首批到来的藩主,好吃好喝的招待。

别看是高高在上的地方藩主,在倭国的这个制度下就是地方的乡巴佬,哪里享受过这种高档待遇。

可随着藩主越来越多,大海人皇子意识到了情况不对,开始缩减待遇。

略微减少,还可以忍受,到后来只是寻常招待。

相比之前的款待,后来者的待遇一落千丈,自是引发了不满动荡。

大海人皇子费尽心力才平复一切,看着重新修复自信心的兄长,他实在忍不住给他浇了一盆冷水。

“我们的粮食,现在只能支持半年。”

中大兄皇子一听居然有半年时间,笑道:“半年足矣!”

倭国并不大,有半年时间,十万大军足够他将唐军驱赶出倭岛,如果一切顺利,甚至有机会反攻百济。

这手上有兵,底气就是足。

大海人皇子摇头道:“我们只有三个月不到的时间……”

中大兄皇子愕然道:“不是够吃半年?”

大海人皇子道:“那半年后呢?”

他一脸肃然,说道:“三个月内,不结束战争,各国田里的粮食缺乏足够的劳力收割,大半都会烂在田里。我们粮库全空,整个倭国都会陷入饥荒。”

中大兄皇子脸色瞬间苍白,前段时间有多压抑,现在就有多膨胀,以至于完全忽略了倭国的国情。

倭国农业资源极差,人口也不足,哪有能维持十万大军这样规模的国力。

可以想象,这十万大军一旦到了秋收时节,心中必然想着家里的田地,不愿再战。

如果自己诓骗他们,不用为粮食发愁,一旦到了冬季粮尽之日。

莫说是敌人,军中饥民都能将他生吞活剥。

“必须立刻开战!”

中大兄皇子豁然起身,高喊道:“去将前将军叫来。”

不一会儿,一位矮小精干的汉子,大步入内,跪伏见礼。

来人是前将军河边臣百枝,倭国著名的将门世家,长期与新罗、虾夷作战,是跟阿倍比罗夫齐名的将官。

中大兄皇子急忙询问:“唐军现在有什么变动,是否有进攻的动向。”

现在他们与筑紫、长门地区的唐军隔着山阳山阴地区,共有播磨、美作、备前、备中、备后、安艺、周防,丹波、丹后、但马、因幡、伯耆、出云、石见、隐岐十五国。

这些地方无一例外,南边靠着濑户内海,北边都在山区,道路难行,并不适合大兵团作战。

现在他们有兵十万,兵力居于多数,在山阳山阴地区根本施展不开。

相反近畿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也适合大规模作战。

综合多番战略因素,中大兄皇子并不愿意主动进攻,最好的情况是唐军出兵来攻。

他们可以以逸待劳,又能利用兵力的优势,以众击寡,让狂妄无状的陈青兕知道羞辱他的厉害。

如果能够将之生擒,定然要他跪在飞鸟京外示众,让他也受到如自己一般的羞辱。

河边臣百枝道:“唐军并无多余的异动……”他顿了顿说道:“只是他们的水师可能已经到了濑户内海。”

中大兄皇子倒吸了口凉气。

大海人皇子道:“为何不早说?”

河边臣百枝苦着脸道:“我们并未发现,也不确定,只是意外从渔民口中得到了这则消息,还在确认。”

倭国作为海上孤岛,为大海环绕,内里还有濑户内海,自然是有水军的。

只是他们的水军大部分远征百济被陈青兕覆灭了,余下部分水师让刘仁轨歼灭。

倭国大多人生活在海边,要重新组建水师不难。

只是唐军的战舰将他们打出了心理阴影,就凭他们的小舟船,拿什么跟唐军的那些楼船、艨艟、斗舰、走舸相比?

现在倭国上下皆有一个念头,不能跟唐军打水战。

中大兄皇子也没有重组水师的想法,对于唐军的水师动向,也无从考察。

还是位于四国土佐地方的渔民打鱼的时候,意外撞见的,真假还没有确定。

中大兄皇子、大海人皇子互望一眼,皆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凉意。

他们现在是被架着了……

陈青兕这一招太妙太狠。

唐朝水师拥有船舰之力,在水上无人可敌,出现在濑户内海,意味着随时可以穿过内海直插界町然后进入近畿,紧接着攻入他们的腹心飞鸟京。

这也意味着他们无法主动进攻,就算主动进攻,也得留下三成兵马守护近畿。

而唐朝的水师却能随时随地的与他们的陆军配合,不费一兵一卒,便可牵扯他们三万兵卒。

“可恶!”

中大兄皇子一拳打在榻榻米上,愤慨的骂了一句。

大海人皇子道:“为今之计,上策,唯有诱使唐军来攻。下策,我们留下一部兵马护卫近畿,前往长门与唐军死战。”

中大兄皇子道:“都说唐人好颜面,他们有大国之威。我试着以此相讥,若能激怒于他。那是再好没有了……”

大海人皇子道:“我去请高向君,让他主笔。”

他口中的高向君是高向玄理之子,高向清河。

高向一族是汉族归化人子孙,第一批遣隋使成员,亲身经历了隋唐两朝更替的历史。大化改新中作为国博士提出了很多适合倭国国情的制度,乃是倭国的华夏通,其子深受父亲影响,对于汉文化的了解,仅次于其父。

很快!

高向清河就效仿三国时期的陈琳写了一封讨贼书,寄向身在筑紫朝仓宫的陈青兕。

因受到战争的恐惧,挨着长门国的石见地区百姓已经逃难。

陈青兕趁机派人入山探察地形,找寻银矿所在地。

正在等候消息的他,收到了中大兄皇子的书信。

想也没想,陈青兕挥手叫李红清来到近处,问她借火折子。

李红清习惯走南闯北,火折子是随身必带之物,将火折子递给陈青兕。

陈青兕吹燃了火,将信直接烧了。

李红清一脸诧异问道:“直接烧了?”

陈青兕道:“这个时候来信,多半是骂人的话,想要激我出战。何必给自己找不痛快,二十万大军,唬谁呢!”

倭国对外宣称他们已经聚集了二十万的大军。

陈青兕是不信的,但从手中的情报来看,十万确实是有。

毕竟倭国这种情况,几乎就是全民皆兵,将农民聚集起来,筹十万不难……

难的是怎么养这群农民……

他们的声势越大,死的就越快。

当然如果不搞这么大的声势,死得更快。

左右都是一个结果……

死定了。

面对陈青兕的泰然自若,飞鸟京的中大兄皇子却坐不住了,迫于无奈,他只能选择出兵。

留下三万军队交给了自己的长子大友皇子……

这里中大兄皇子明显动了私心,其实最好的选择是更加出色更加有威望能力的大海人皇子,而不是刚刚成年不久,才略能力都不足的大友皇子。

但手中大权在握,中大兄皇子心态明显变了,他要成为日本的英雄,然后登上皇位,将太子的位子传给自己的儿子,而非弟弟。

弟弟固亲,怎比儿子?

七万大军沿着濑户内海的北海岸线一路西进,直至厚狭。

因时间紧迫,中大兄皇子只是休息了一日,恢复了精神,立刻就派人邀战。

中大兄皇子亲点自己麾下的猛将守君大石道:“守君君,此番务必要让唐军出战,不管用什么羞辱手段都可以。”

守君大石本是粗人,咧嘴一笑道:“这个末将在行。”

中大兄皇子也知守君大石出口成脏的天赋,鼓励道:“本殿在本阵等候守君君的好消息……”

中大兄皇子目送守君大石离去,详细调度兵马,随即来到中军本阵,等着前线的报到。

他刚刚在马札上坐下,便听布外的兵士走了进来。

为了彰显主将的威严,倭国通常会在本阵外边拉上几圈布,不让外边的人看到里面的情况。

“守君大人退下来了,正在帐外求见。”

中大兄皇子与大海人皇子豁然起身,脑海中就一个念头:就失败了?这也太快了吧!

先锋大将守君大石惊魂未定的单膝跪地,道:“唐军不战。”

中大兄皇子沉着脸,问道:“什么意思?”

守君大石苦着脸道:“我们还未进入一箭之地,唐军寨内弩矢飞射,伤了我们百人。唐奴不讲武德,别说叫阵,我军根本靠不得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