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368章 遇敌 果决

初唐:砥砺前行 第368章 遇敌 果决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368章 遇敌 果决

第368章 遇敌 果决

阿倍比罗夫自信满满。

佐平徒冬音律见状也附和大笑,其实他根本不知中原的唐国有多少强,甚至连百济的实力都不清楚,只是离百济最近,百济的商人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很好用的生活物资,一切消息来源都是来自于百济商人。

太平盛世还好,百济还有精力照拂一下身旁的小国,但因陈青兕的出现,高句丽、百济、新罗三方内部打了足足两年,边境都处在长期陈兵状态,内部经济压力极大,自然没有多余的心力照顾儋罗这个小老弟。

苏定方覆灭百济以后,房仁裕压根就不知有儋罗这个小国,完全不予理会,也导致了佐平徒冬音律这个儋罗国国王完全失去了对外的联系。

倭国这带着物资粮食的慷慨举动,让这位儋罗国国王将他视为最好的朋友,说道:“我儋罗与百济交好,也愿意出兵两百,以表心意。”

两百兵,对于儋罗已经很不错了。

儋罗国唯一的军队就是他的四百护卫,兼顾维系治安工作。

佐平徒冬音律给出了自己一半的兵力,就是想分一杯羹,露一露脸,好在未来的宗主国面前表现一二。

阿倍比罗夫对于这两百兵不屑一顾,此番大战他们倭国也是下血本的,东拼西凑弄出了一千艘可以渡海的船,四万名久经战阵的兵将,就连他们的皇帝齐明也亲赴筑紫指挥。

这个时候,李治还没有自称天皇,倭国自然也不存在天皇之说。

一般而言,在华夏文化的体系里,周边诸侯只能称王,不能称皇。但倭国天生反骨,圣德太子曾借道教辛酉年之说,编排了皇纪,也自称天子,以皇帝自居。

在四万大军面前,佐平徒冬音律的这两百兵不够塞牙缝的。

不过阿倍比罗夫这些日子在儋罗岛游玩,发现这儋罗岛意外是个风水宝地,有畜牧的草地,有适合耕种的土地,还有山上还有奇珍,海里也有水货,物产极其丰富。

儋罗一群未完全开智的野人占据这种宝地,实在是暴殄天物。

阿倍比罗夫现在一门心思都是打赢唐军,然后顺势将儋罗国拿下,一并送给伟大的齐明帝。

“越国守!”

一位矮小的传令兵从远处快步奔跑而来,他连滚带爬的跪匐在地道:“唐军出兵了,一万兵,全数出了熊津,现在的熊津只有不到千余守卫。”

“好!”阿倍比罗夫大叫一声,他挥了挥手道:“下去吧。”

佐平徒冬音律说道:“越国守这是要出征了?”

阿倍比罗夫眺望着百济方向,自信满满的道:“再等一等。”

得让唐军与百济复**交上手才行,只有百济在唐军手上吃了亏,实力大损,对方才会需要他们,也会给他们更大的让步,割让更多的土地。

任那?

不过是海东半岛的南方一隅之地,如何能够满足倭人的野心?

阿倍比罗夫名为围魏救赵,实则是坐山观虎斗。

通过李红清在扶余岛的消息,即将抵达前线的陈青兕,得知倭国并没有立刻出兵,依旧是按兵不动。

陈青兕听到这消息,略微错愕,但很快就明白过来,心道:“倭国小儿,不知天高地厚。在此关键时刻,犹自各怀鬼胎,岂能不败。”

陈青兕原本打算先破倭国水军,然后以大胜倭国之威南下,不战可胜。

但现在倭国想坐收渔人之利,不打算立刻出兵,那他只能顺势而下,先破百济叛军,再回头收拾倭国。

陈青兕这些年读了不少先贤战例,配合兵书理解,颇有心得,深知统兵作战,最忌踌躇不前,

尤其是自己初次统兵,军中威望不足,行事更要果决,免得麾下将士疑神疑鬼,对主帅的命令生出质疑。

“继续南下,寻敌决战!”

得知计划有变,陈青兕并没有懊恼,而是立刻作出了改变。

他叫来了程务挺。

“程校尉,给你两千轻骑,将敌人的探马给我拔了,能够寻得敌人的踪迹那是最好。”

陈青兕读了不少兵书,也看了不少战例,但此刻真正到了指挥的时候,他才知道打仗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实中的战斗很多时候都是在眼黑状态下进行的。

你不可能如战略游戏里那样,有一个大平面图,就算开迷雾也能猜个大概。

真实的情况往往都是彼此摸不清对手的第一时间动向,得到的消息,都是一些过时的情报,敌人不会傻傻的在一个地方等着你来攻打。

百济这地方又多山多林,敌人人数虽多,可分散几部,各自行军,很难第一时间掌控对方的动向。

陈青兕只是知道贼兵的大概方位,可具体在哪里修整,向何处进攻,却是不知。

不过百济因本土作战,他们熟悉地形,进退移动之间,肯定是占据优势的。

当然唐军也有属于自己的优势骑兵队。

百济山多林深,缺乏畜牧之所,就算百济灭国之前,他们的军中豢养的马匹也只供将官使用,何况是现在的叛军,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组建骑兵队。

战场上想要取胜,理当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程务挺得令之后,领着千骑离开了大军。

程务挺自幼跟随父亲程名振亲临战阵,行军作战各方细节都是对方手把手教的。

此刻他手中拿着地图,目光在几处关键的地方回荡。

这寻敌也是一门技术。

除非对方主帅是蠢货,不然不可能错过既可隐蔽又攻守自如,可进可退的战略要地。

只要对着此处地方摸索,保管一摸一个准。

程务挺叫来几位军中队正,说道:“李队正,伱去这里,这里有一片丘陵,攻守自如,好好探查。”

“许队正,你去这里,这里有一座低山,看看是否有敌人动向。”

“胡队正,你去此地,此地叫乌鸦岭,山石遍地,也是贼兵天然安营之地。”

程务挺这一系列安排已经展现了一代名将的风采,他所搜寻之处都是不适合唐军骑兵突击的地方。

他相信能够将房仁裕逼成这样,百济叛军中是有能人的,不可能犯明显的错误。

“其余人随我走……”

他目光落在地图上西南方向的一条溪流,大军行动,需要用水,沿着水流搜寻,保管能够寻得蛛丝马迹。

程务挺来到地图所绘制的溪流处,一路沿着溪水而上。

“报!程校尉,发现敌踪,在乌鸦岭发现了有贼兵的痕迹。此外还有一支部队正在向乌鸦岭的方向行动。人数不下三万……”

蓦然间,前往乌鸦岭搜寻的胡队正派人传来了消息。

程务挺这位青年的校尉将挂在马鞍上的头盔,戴在了头上。

银白色的头盔,挡住了半张棱角分明的脸,坚毅的眸子露在外边,散发着北地男儿粗野豪放的魅力。

“有三万,足以说明这是贼兵主力,他们向着乌鸦岭的方向移动……乌鸦岭上有贼兵的动向,表明他们打算在此处安营立足,贼踪是对方的先头探路队伍。”

他眉头紧锁,使得英武面容有些阴沉。

陈青兕的大军正向此处驶来,从时间来算,今日午后,双方就会形成遭遇之势,将会发现彼此大部队的踪迹。

乌鸦岭多山石,此地曾遭遇过地龙翻身,震裂了大量的巨石。

百济人开采无度,形成了一处碎石遍地的山岭。

极其难攻。

唐军最大的优势是装备精良,换而言之装备好,等同更加笨重,踩着碎石进攻,在地形时就失了先手。

他看着地图,目光落在乌鸦岭以南的一处荒野,他连忙问道:“此处是否可以供我骑兵突驰?”

赶来汇报的斥候道:“确实有一片开阔的荒野。”

昔年百济王建造宫殿,他们整理出来了一片荒野供监军以及开采山石的工人休息,以及堆放石材之处。

程务挺立刻道:“快,速去将敌踪告之大都督,便说寻得敌踪,贼人正向乌鸦岭移动。末将尽量延迟贼人前进,请他速速支援。”

只要能够阻击贼兵上乌鸦岭,只要撑到援兵到来。

乌鸦岭下的荒野就是贼人的墓地。

程务挺高举手中长枪,喝道:“随我前往乌鸦岭,准备战斗!”

程务挺身旁有一位黝黑矮胖将军,坐在马背上摇摇欲坠,忧心忡忡道:“程校尉,贼兵有三万,乌鸦岭上的贼人数量不知,我们不足两千,此刻上去敌众我寡……”

黝黑矮胖的将军叫郎玉虎是百济人,让之随行的主要目的是翻译。

程务挺少年意气,道:“郎将军且看我杀敌便好。”

郎玉虎听出了话音中的不屑,燥热的黑脸通红,说话都不利索:“是,不是,我也不是贪生怕死……”

程务挺却不理会他,下令道:“出发!”

一千五百骑兵快马加鞭,从所在的无名小溪,直插乌鸦岭下,他们从右边绕过碎石遍地的乌鸦岭,南行再拐了一道弯,眼前豁然开朗:地形复杂的乌鸦岭抛在了脑后,眼前的荒野上蚂蚁一般地聚拢着众多的人。

他们排列着队伍,似乎已经做好了迎敌的准备。

见他们到来,居然并没有任何异动,好似请君入瓮。

三万余众密密麻麻的一眼望不到边。

这时在前方一直盯着敌军动向的胡良,胡队正亲自来到了近处,“程校尉,叛军见到我部后开始列成方阵,似乎要向我军进攻。”

郎玉虎大惊道:“果然有准备!”

程务挺轻哼一声:“列阵?还进攻?”不屑地嗤笑道:“是真想将某吃下,还是虚张声势,两说呢!”

他手中马鞭遥指敌阵:“我军都是骑兵,进退迅捷,叛军大都是步兵,一旦在这种开阔荒野与我交战,进不得,退不得。他们之所以列阵作出进攻的姿态,无非就是妄想以兵力优势吓阻我军,以便尽快的抢占乌鸦岭罢了。”

他不屑一顾的笑着,仿佛一头即将扑向猎物的猛虎。

“大唐的将士们,可听过我太宗皇帝三千破十万的壮举?可听过苏邢公,五百踏颉利可汗大营的事迹?现敌众我寡,你们可敢随我一战?”

“有何不敢!”

胡良当即响应。

随后“有何不敢!”四个字,响彻天地。

唐军冲阵,从来不在乎对面有多少人。

郎玉虎看着一张张无所畏惧的脸,脑子一片空白。

有这么打仗的?

旌旗猎猎,鼓声阵阵。

碧空如洗的晴日下,近乎三万多百济军列成方圆二里的方阵,一身青褐色的皮甲,显得分外扎眼。

站在临时堆成的高坡上,扶余丰向下俯视密密麻麻的士兵,又看对远处的唐军,咧嘴笑道:“正武将军还在等什么,直接将他们杀了,要让唐廷知道我们百济的力量。”

扶余丰是百济国的质子,自小就丢在倭国都城,给当猪一样养着,心底根本没有打仗的概念,只是看着自己这边,密密麻麻的都是人,而唐军那边就零零星星的小部队。

这场面,自然是自己的洪流将对方淹没。

正武却不敢接话,皱眉看着远处,心中焦虑。

依照原定计划,他们是打算在乌鸦岭安营的。

乌鸦岭的地势适合轻步卒战斗,能够限制唐军的骑兵以及甲胄步卒的发挥。

以乌鸦岭为中心,周边的山林为左右翼机动迎敌。

却不想唐军竟提前发现了他们的行踪,还派出了小股部队前来拦截。

可以肯定唐军的大部队正在向这里赶来。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继续前进,在唐军主力未来之前,强行突破这支小股骑兵的阻截,依照原定计划,以乌鸦岭为据点与唐军一战。

其二,自是退却。放弃乌鸦岭,另选立营决战之处。

百济这边多山多林倒也不是寻不得乌鸦岭这样的战略要地,只是现在乌鸦岭上有三千探路的先头部队,他们此刻撤退,那先头部队可是要送人了。

便在正武准备作出抉择的时候,对面传来了呼喝之声。

随即千骑夹杂着漫天的尘土向他们冲杀过来。

好嘛!

不用选了。

正武立刻意识到,对面的唐军根本就没有让他们徐徐撤退的打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