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349章 互换大营

初唐:砥砺前行 第349章 互换大营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349章 互换大营

第349章 互换大营

熊津都督府。

房仁裕目光一动不动的看着面前的地图,眉头锁成了川字。

相比陈青兕的猜测,房仁裕是直面叛军越打越强的情况。

作为百济方面的最高军政统帅,房仁裕对于百济的隐患并非毫无察觉,相反他比任何人都早意识到这点。

毕竟他是直接面对这些隐患,而陈青兕需要从六十多封捷报中琢磨。

房仁裕并没有向朝廷说明情况,当然存着一定的私心。

房仁裕出生于官宦之家清河房氏。

清河房氏历史悠久,但一直以来都没有出现扛鼎之人,直到房玄龄的出现。

这位大唐王朝的开国谋主,总领百司,执掌政务达二十年,将房家走向巅峰。

奈何虎父犬子,如此了得的人物,竟生了一个将门楣败坏干净的房遗爱。

房遗爱跟随高阳公主谋划,气得李治直接废除了房玄龄配享太庙的待遇。

这当然不只是废除一个待遇那么简单,意味着房家子孙,再也无法享受房玄龄带来的荣耀。

古人重视家族门第。

房玄龄一脉因房遗爱垮塌,房家的重担理所当然落在了房仁裕的身上。

尤其是房仁裕早年丧父,由母亲李氏抚养长大,当时正逢乱世,在成长的路上受到了房氏宗族的关照庇佑。

房仁裕深受家族恩典,也理所当然的站了出来,扛起了房家的大梁。

只是房仁裕仕途不算坎坷,却也不算顺利,一路立功晋升,职位最高是左领军卫大将军,与他那个年纪比他还小的侄儿房玄龄依旧有着天地之别。

房仁裕现在的功绩地位只能保障自己儿子此生顺遂,并不能庇佑整个房氏家族。

这次镇抚百济,却给了房仁裕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房仁裕现在的资历功勋距出将入相就是临门一脚,只要把握此次机会,即能庇佑房氏,重振房家门楣。

尽管因为境内叛军四起,很多政令不通,导致民怨沸腾。但因朝廷留下了足够兵马,房仁裕又是知兵之人,能打胜战,所以一切都还在掌控之中,他自然不甘心将实情相告,对于百济之事,报喜不报忧。

但正应了一句话,一句谎言,要用十个谎言去圆。

房仁裕不断地向朝廷传递捷报,一副皆在掌控之中的模样,他本打算寻机彻底斩杀贼首,结果一次又一次的错失良机,以至于现在越发不可控制。

房仁裕身为三军统帅,已经察觉出唐军有些疲了。

值得向朝廷夸耀的战报就有六十三份,不值得一书的摩擦胜利,百次有余。

贼人利用百济地形优势,往来袭扰,他们被动出击。固然每每都能取胜,却也有疲于奔命的情况存在。

“不能这样下去了!”

房仁裕拳头不住的敲着大腿,他已感觉吃力,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战乱。

局势将完全超脱掌控。

房仁裕苦思对策,一时无果。

现在的情况那是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打,叛军大多都是闻风而逃,躲入附近山中。

百济的山连着长白山山脉,山险林深,不易深入。

可真要不管,对方将会呈现燎原之势。

房仁裕想破脑袋都没有想出好办法,不免有些心灰意冷,生出一念:“不如趁着现在一切还在掌控之中,将事情向陛下如实汇报?”

正当他犹豫不定之时,忽闻京中来人。

房仁裕忙道:“可知是何人?”

门房护卫说道:“却是不说,只是说是都护京中故友。”

房仁裕一惊,其实他在京中没有什么故友,不过在他升任熊津都护的时候,收到了一封武皇后的密信,信中说感激他当年仗义支持,送他一份大礼。

房仁裕最初没有放在心上,他支持废王立武可不是为了武皇后,而是趁机站队,想要借平定陈硕真的战功留在京城,只是没有成功。与武皇后没有半点关系,对于她这份大礼,并不感兴趣。

毕竟后宫不得干政,武皇后作为国母,而他是外臣,两人之间,不宜接触。

所以,房仁裕当即就将信烧了,完全不予理会,连回信的念头都没有。

然后就在不久以后,他得到了旨意,升任熊津都护,负责镇抚百济。

房仁裕立刻意识到这就是大礼。

武皇后竟有能力将她安排到百济担任熊津都护,这份力量远远超出房仁裕的预料。

对于那位深宫里的武皇后也高看了好几眼,写了一封感谢信函寄到武家。

这一听“京中故友”,房仁裕立刻意识到可能是武家人,当下将他请入厅堂。

正如房仁裕所想,这位“京中故友”正是武家人,叫武惟良,武则天的族兄。

武则天对于她父亲的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恨之入骨,但对于武家其他人并没有多大仇怨。

何况她母族人才凋敝,也没有什么多余的人可选,武惟良是武家为数不多的人才,也得到了武皇后的器重。

不过因为武皇后并未掌权,武惟良只是担任一个不干实事的闲职。

“在下武惟良,见过房都护。”

房仁裕一听果真是武家人,立刻热情了好几分,领着他上座。

武惟良恭敬的递上了一封信,道:“这是荣国夫人的亲信,房都护请收下。”

房仁裕自是知道什么荣国夫人只是托词,将信接过,迫不及待的拆开来看。

现在他正处在左右为难的境地,既不甘心放弃未来,又觉得有心无力,有退缩的想法。

左右为难,正需要有人替他决断。

房仁裕看着信中内容,内容写着多是鼓励之言,说李治听闻他的捷报,很是高兴,夸他是国之柱石,信的末尾也写了有人弹劾他办事不利,虽捷报频传,却效果欠佳,有谎报之嫌,希望他能尽快干出成绩,他好出面美言云云。

看到这里,房仁裕心中有些忐忑,想不到在遥远的长安竟然有人察觉了百济的情况。

压着不安,继续往下看去,在信的最后,却是一句诱惑十足之言。

“任相公卧病在床,时日无多。相位即将空缺,若都护能够镇抚百济,荡平贼寇,出将入相,光耀房氏,重振房氏,近在咫尺。”

这便是武皇后最厉害的地方,善于洞测人心。

尽管她并未见过房仁裕的面,但是房仁裕在给武家的感谢信中,无意间透露了一丁点自己的夙愿。

武皇后立刻以此为诱惑。

出将入相!

光耀房氏!

重振房氏!

想着身上的重担,房仁裕原本游移不定的决心,不再动摇。

看着面前的武惟良,房仁裕送了大量财宝,热情款待。

接下来,房仁裕面对叛军,出击的更加决绝,甚至多次深入山林之中寻敌,力求在局面崩坏之前,将贼首斩杀。

全州。

房仁裕又一次击溃了一波袭击他们运粮队的贼兵。

看着一地的狼藉,房仁裕眼中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一丝疲惫。

胜,还是胜了,可就是胜得不干脆。

“都护,好消息!”

致果校尉杜敏一脸喜意的来到近处,说道:“末将逮到一个叛军的逃兵。他藏了一袋面,属下觉得不对劲,特地让军中的书记审问了一下。您猜怎么着?”

房仁裕高举起马鞭骂道:“快说!”

杜敏不敢卖关子,忙道:“他是叛军的守粮兵卒,每日透一点藏着,凑齐了一整袋面,打算偷偷带回来给自己的母亲,他说他有一个七旬的母亲,还有两个孩子,家中就要断粮,熬不住了。这才偷了粮食下山,去救济母亲。”

房仁裕瞬间狂喜,说道:“如此说来,他知道贼兵藏粮的地方?”

杜敏舔了舔还带着点血的嘴唇道:“正是如此。”

“太好了!”

房仁裕猛地挥了挥手臂,说道:“贼兵藏粮之处,应该就是贼人的巢穴。”

百济这地方山林多而平原少,适合耕种的地方就更少了。

苏定方年初春动兵,三个月灭国,随即房仁裕坐镇百济,境内乱兵四起,有起义军,也有趁势的盗贼,一部分田地荒芜,今年收成严重欠缺。

百济叛军最近时常进攻他们往来的粮道,可见叛军存粮不足。

他们不可能有多余的粮仓,也不能将藏身地建的离粮仓太远。

房仁裕压下心中喜悦,带着几分迟疑道:“会不会有诈?”

杜敏说道:“属下看不像!”他顿了顿道:“属下觉得得试上一试,不然太被动了。他们就跟耗子一样,到处乱串,我们就同让他们牵着鼻子走一样。”

房仁裕也不愿意放弃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思考了片刻,说道:“这样!去求证一下,领着书记,就去对方家,看看是不是如他所说有母亲有孩子,如果一切属实,就将对方的母亲妻儿控制起来,告诉他,好好领路,事成,本都护赠他黄金百两,外加一万钱。若是有诈,便将他的妻儿母亲,一刀刀的活剐了。”

百济上层人士大多都懂华夏语以及文字,但是中下级别的官吏百姓懂得却是不多,所以他们军中多备懂得扶余语系的书记,用来与不懂华夏语的官吏百姓沟通。

**********

大屯山。

伯阶正在巡视营寨。

相比鬼室福信、道琛喜欢跟在扶余丰左右高谈论阔,伯阶更重视手下这些好不容易凑起来的军队。

这来到营门前,伯阶意外见自己的亲随成忠押着一人向山上走来,不免顿足等待。

两人来到近处,成忠猛地一脚,将前面押送之人踢的滚了好几圈。

伯阶皱了皱眉,他对兵士极为关爱,不太认同如此行为。

对方摔了一个跟头,也不起身,而是摸爬滚打的来到了伯阶的身前,不住的磕头。

“将军饶命,将军饶命!”

伯阶看向成忠,说道:“这是怎么了?”

成忠道:“这家伙管教不严,麾下兵士逃跑了。他竟还想隐瞒,私自下山,去将人逮回来。”

伯阶双目瞳孔一缩,言语立时冰冷,道:“人呢?”

“被,被唐人抓了!”

他说话舌头都开始打卷,身子吓得不住抖动,如大神上身。

伯阶上前一步将人从地上提起,眼中透着吃人的目光,厉喝道:“快说,将情况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是,是是这样的。今日是阿狗值勤,却不见他踪影。我,我我知他有偷藏粮食的习惯,去他藏粮的地方寻他。发现没有他的人,粮食也不见了,知他逃跑。他跑了,我也得受罚。想着在没有发现之前,将他抓回来。也偷偷下了山。他救过我的命,我们关系很好,知道他一定是带着粮食回家给母亲了。在入村的路上,我发现唐军押着他入村。就,就逃回来了。”

伯阶听完眼眸透着一丝后怕,一把将人推倒在地,说道:“先压下去!”

伯阶头也不回地走向主寨。

主寨里鬼室福信、道琛两人正跟着扶余丰愉快的谈论大势。

伯阶直接打断了他们,说道:“快,我们的行踪暴露了,必须立刻转移。”

鬼室福信、道琛本对伯阶贸然闯入有些不悦,但听他话,立刻惊出一身冷汗,忙问:“怎么回事。”

伯阶大致将情况细说。

鬼室福信气得大骂:“竖子误事。”

道琛却眼珠子一转,说道:“这么说来,唐军还不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已经发现我们行踪的消息?”

伯阶听得一怔,点头道:“确实如此,唐军要是发现了他,他逃不回来。”

唐军可是有骑兵的。

道琛提议道:“那,我们何不如将计就计,就在营寨周边,或是他们山上的道路上设伏?”

鬼室福信拍着大腿说道:“我觉得可行!”

伯阶眼前却是一亮,道:“不妥,唐军最近的动作,越来越激进,甚至多次进山搜寻。可见已经知道,耗下去与他们不利。面对这个机会,他们一定会慎重行事。他们人数在我们之上,兵勇将智,我们的伏兵未必瞒的过他们。还有可能让他们顶着伏兵,将我们击溃歼灭。”

“但大师的话,倒是点醒了末将。此次让他发现我们的立足之地,定会劳师动众来攻。我们何不直接放弃此地,转而全力去攻他们大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