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328章 出手相助

初唐:砥砺前行 第328章 出手相助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328章 出手相助

第328章 出手相助

长安,永平坊胡姬酒肆。

不良人阮晓与自己的好友同是不良人的柳华、方宝痛快的喝酒吃肉。

不过三人的目光都落在台子上飘然起舞的胡姬,看着那白嫩的玉臂,若隐若现的胸前景象,丰满翘臀以及细长的大腿,嘴角微微上翘。

这来胡姬酒肆,哪几个是真来喝酒的?

但相比其他人的遮遮掩掩,三人的目光却有些炙热,嘴里花花,各自调笑,颇有些肆无忌惮的意味。

尽管店里的生意很好,可三人周边,却形成了一个真空地带。

个别人宁愿与他人共挤一席,也不愿意来他们身旁的位子。

有的嫌吵,有的不屑与他们靠近,更有的是不敢……

三人却完全不在乎。

胡姬酒肆有两层,此刻酒肆的第二层,邻着舞台的是一群书生聚会。

共有五人,他们饮着酒,高谈论阔。

说着长安今日发生的谈资。

一位中年书生道:“都说盛唐体有关山、塞漠壮丽山河,气势雄浑,读盛唐体甚至使人襟怀开阔。可如今,陈先生推行盛唐体之后,耳中所听之诗文,哪有半点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震撼。”

他身旁一位青衣书生道:“别提了,本以为是一件喜事,结果……这才多久?一塌糊涂。什么诗文都有……他娘的,昨日某出恭如厕,便听着旁边有人吟诗,什么‘神清气爽一坨屎,蚊虫争先来相食’。若非在下当时闹着肚子,真想将之按入坑中,让他尝尝味道。当真有辱斯文。”

一众人叽叽喳喳说了一通。

话音一转,中年书生道:“就现在这情况,盛唐体还不如不推行呢。以往还能听得一些美妙的诗文,现在满脑子都是令人作呕的诗文。”

当即有人附和。

中年书生继续说道:“现在有一传言,说的有声有色,不知你们听没听说过。”

他有意压低了声音,但声音依然不小,道:“陈先生出身不好,未能静下心来攻读圣贤学问,这才以盛唐体来掩盖自身不足……”

场面先是一滞,随即又有一位年轻的书生道:“陈先生年纪与我相仿,我自幼研读经史子籍,十年不倦,也不敢轻易尝试宫体,免得用错字句贻笑大方。陈先生固然才高,终究年轻。宫体文需要掌握大量的词汇,非博古通今的饱学之士不能掌控。陈先生少年凄苦,自取巧也实属自然……”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话题在不知不觉间就开始带着几分指责意味了。

盛唐体有人支持,自然也有人反对。

尤其是中年书生这类人。

中年书生叫岑白,出身于没落的豪门,祖上留下来不少书籍,家里有些田地,吃穿无忧,苦读多年,但苦无人脉。此时流行宫体,为了扬名,苦苦研究宫体,出席各个文人聚会,吟诗作文,希望能够得到达官贵胄青睐,从而得到晋升之梯。

这个时代没有身份背景的文人大多都是如此。

现在陈青兕推行盛唐体,岑白到了这个年纪,思维僵化,哪里接受的了。

语气中充满了排斥与怨怼。

便在他们越说越有针对性的时候。

“砰”的一声。

一壶酒在五人之中炸开。

五人吓了一跳,忙跳目望去。

却见一位一脸横肉,五大三粗,一脸痞样的人,不怀好意的看着他们。

“老子在听美人儿唱歌跳舞,你们这群呆子,好是呱噪,吵着伱大爷了。”

阮晓似带着几分醉意,一撩长袍,一脚踩在矮桌上,嚣张至极。

柳华、方宝也怒气冲冲的站在阮晓身后。

柳华指着岑白的面门道:“老东西,瞧你相貌堂堂,却怎滴,若长舌妇一样。”

岑白气得怒目圆瞪,当即喝道:“狂徒,安敢辱我!”

柳华却不客气的一口唾沫吐了过去,道:“辱你如何?”

“我与你拼了!”

唐朝尚武,这时候的文人可不全是书呆子。

岑白将袖子向上一卷,大手一扫,将面前的酒食都扫在地上,双手举起面前的案几就向柳华砸去。

那气势,颇为勇悍。

只是他的对手是柳华,是不良人。

什么是不良人?

说白了就是受朝廷雇佣的有案底的地痞流氓。

这种人天生懒惰,不事生产,游手好闲。

这类人每个地方都有,对治安影响极大。

李唐朝廷想出了以恶制恶的法子,招募其中厉害的角色,授予他们不良人的官职,让他们管理治安。用职位约束他们行为,给了他们营生的活,还能管住地痞流氓。

在这个没有监控的时代,长安人口百万,能够维持良好的治安,不良人出力颇多。

不过因为本就是地痞流氓出身,他们也不很受待见。

但他们这类人摸爬滚打出来,武艺不见得有多高,可却是打烂架的高手。

岑白来势汹汹,他却不慌不忙,大步向前,从容的捡起被岑白扫在地上的酒壶,身子向右侧一躲,避开了案几袭击,一手抓住岑白的头发,向后一扯,手上酒壶对着岑白的面门砸了过去。

酒壶碎裂,鲜血淋漓。

由此也可见柳华打架经验之丰富。

他并没有选择最顺手的进攻方式,将酒壶砸向岑白的后脑,而是特地扯了他的头发,将酒壶砸向岑白的面门往上一些的地方。

直接打后脑是有可能致命的,而砸前额,看着凄惨,却不会因意外制造命案。

柳华这一招震慑了全场。

原本岑白动手的时候,余下四人并未胆怯,而是义气为上,一起迎敌。

但柳华一酒壶开了岑白的瓢,出手快准狠,四人终究是文人书生,即便因民风问题,有过动手的经验,却也没见过这样唬人的,都不敢动手了。

不过很显然,四人不敢动手。

另一方的阮晓、方宝却不放过他们,呼喝着上前。

两人以一敌二,将四人好一通毒打。

他们这类人下手又黑又准,只打的五人痛不欲生,连连惨叫,却又不致命,不伤筋骨,直至武候铺武侯的到来。

店东家哪里敢招惹不良人,压根没有劝架的意思,只是让人去武候铺请武候去了。

来的武候叫魏哲,正是负责这一片区域的武侯。

阮晓对着魏哲挤眉弄眼。

不良人虽有自己的系统,但武候铺是有资格调动不良人协助他们救火缉盗,以及维护治安。

两人同属永平坊自然认识。

魏哲并未理会,只是看了众人一眼,说道:“天子脚下,胆敢闹事,岂有此理,一并带走。”

魏哲一副秉公处理的样子,对着胡姬酒肆的东家道:“店内所有,东家统计个数。人某先带回去,待确定是非对错之后,自会让人赔偿一切损失。”

武候押着一行斗殴之人前往武候铺,在长安的大街上,阮晓、柳华、方宝毫不在意街上行人目光,便如打了胜仗一样,耀武扬威。

至于岑白一行文人,身上挂着彩,衣衫褴褛,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实在有辱斯文,羞愧的不敢抬头。

魏哲将人带到武候铺,并没有立刻审问,而是让人看着,自己快步动身来到了兴化坊赵家宅邸。

赵家宅邸的主人正是赵持满。

“赵哥儿!”

赵持满为人豪爽豁达,上结交达官,下结交地痞。

尽管魏哲只是一个小武候,对天水赵氏出身的赵持满,依旧亲昵的以哥儿相称。

“来,坐!”

赵持满将魏哲请入席上。

魏哲道:“得到赵哥儿的提醒,我们留意了坊里的情况,确实是有人在恶意散布流言,矛头都对着陈侍郎。他们一部分人我们让人盯着,一部分过火的,直接安排人闹事,一并拿下了。”

赵持满道:“委屈弟兄们了……”他从腰间拿出一袋通宝,丢向魏哲,道:“给兄弟们买酒。”

魏哲伸手接过,也不客气,塞入怀中,说道:“就泼猴他们,蹲大狱跟回家一样,不用担心他们。”

随口说了一句,立刻问道:“接下来怎么办?”

赵持满道:“陈侍郎与我有恩,不能让他这样的人受此羞辱。对方敢如此,来头肯定,咱们也没必要得罪。但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得用下三滥的人。对付下三滥的人,我们最有办法。”

魏哲立刻会意,笑道:“明白了。”

**********

陈家宅邸。

清流一派齐聚一堂。

当下清流一派以陈青兕为首,赵仁本、王德真、张大安、高智周四人辅之,余下是源直心、杜依艺、刘齐贤、元万顷、张柬之、魏元忠等人。

今日聚在一处,即为庆贺高智周升任礼部侍郎,也是趁此机会,将清流一派的核心成员聚在一起,定下基调。

高智周举着酒盅,看着上首正与张大安说话的陈青兕,心中颇为复杂。

高智周也是扬州石仲览的学生,在师兄弟中属于混得最差的一个。

在来济、孙处约、郝处俊三位师兄在庙堂展露手脚的时候,他还在越王府当任参军,在费县当任县令。

对于陈青兕这个名字,高智周皆从自己的师兄口中听过,他们的老师特地让他们彼此帮衬一二。

高智周也在此列之中,不过当时他在外地当任刺史,并没有机会相帮。

这才几年,形势易转,自己竟需要对方的扶持帮衬了,不免感慨,高声道:“我们一起敬陈侍郎!”

赵仁本、王德真、张大安互望一眼一起高举酒杯附和:“敬陈侍郎!”

余下诸位也跟着附和,兴致高涨。

赵仁本、王德真向陈青兕妥协,最早并非出于本意,只是清流人心涣散,不趁着长孙无忌遭难稳住军心,清流有解散的风险。面对这种情况,两人是不得不妥协。但随着陈青兕出彩的表现,两人也认可了陈青兕的能力,相信他确实有能力稳定清流内部的问题,但随着此番他与许敬宗战个平手,将高智周推进礼部侍郎。

两人的心态再度改变,将他视为真正的党魁,相信清流一脉能够在他的带领下走向辉煌,甚至超越来济时期。

张大安亦差不多,他在最迷茫的时候,得到陈青兕的相助,加入清流,又见识了对方的手段,跟着这样的魁首混,未来肯定不会差。

至于下面的源直心、杜依艺、刘齐贤、元万顷这些人……

除了陈青兕的心腹源直心知道的多一些,其余几人对于内部事情半知半解,但他们能够看见现在清流党的势头,对未来有了憧憬,态度自然高涨。

陈青兕见堂下十数人高举着酒杯,看着热情洋溢的众人,胸中也透着几分豪情。

清流一脉固然缺乏宰辅坐镇,却也有四个侍郎,一个京畿司马,已经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何况他手上还有张柬之、魏元忠这样的后起之秀。

未来可期。

陈青兕高举着酒杯意气风发,将手中的酒杯高举,一饮而尽。

酒宴散去,陈青兕示意张大安留了下来。

陈青兕将之请到书房,待他入座以后,说道:“喝得可还尽兴?”

张大安笑道:“有过一次醉酒,不敢多饮了。”

陈青兕点了点头道:“长安似乎有些静了,可是张兄所为?”

陈青兕有点奇怪,任何改变都会设置守旧人的利益。

推行盛唐体,将会严重伤害那些依靠宫体成名的士人。

何况关东士族不傻,李治重用上官仪,重用陈青兕,目的为何,显而易见。

他们怎么可能坐视盛唐体成功,让自己吸纳天下士人之望?

陈青兕在决定推行盛唐体的时候,就已经有所准备。

他掀起的封越大,遭受的阻力也将越大。

但陈青兕却没有感受到太大的风浪,让周奎调查情况的时候,确实听到了不少的传言,可远不足称风浪二字。

一开始,他还以为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直到最近他才发觉是有人出手压下了这第一波风浪。

陈青兕最先想到的就是张大安。

张大安是雍州府司马,整个京畿的武候、不良人皆归其统属。

这也是陈青兕对雍州府司马志在必得的原因。

张大安苦笑一声,说道:“陈兄这是太看得起张某了,能够有这般威望的,唯有赵持满。此事真有幕后之人,多半就是他。”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