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299章 青海骢

初唐:砥砺前行 第299章 青海骢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299章 青海骢

第299章 青海骢

吐蕃使者的到来,最气愤的就是兵部的众僚。

与吐蕃这一战,在细节方面朝廷是没有对外公布的,毕竟这一战赢的确实不漂亮。在战损比上甚至还逊色于对方,全靠陈青兕的料敌于先,全靠苏定方的超神发挥,扭转了局面。

但作为兵部作为这个时代的军事参谋部,还得负责犒赏抚恤等善后工作,具体什么情况是瞒不过他们的。

怎么说呢!

兵部在救援吐谷浑这一战中,反应调度完全被吐蕃利用算计,最终还是依靠一个非兵部的人扭转了局面。

面对陈青兕,可不只是任雅相、姜恪尴尬,兵部上下都有一种给外行打脸的感觉。

随着陈青兕的空降,这种感觉倒是消散了不少,毕竟从外行变成了内行。

陈青兕正在处理兵部的事情。

相比他在国子监、太子府的清闲,兵部的工作可就繁杂的多。

每天都有各种琐事需要处理,几乎没有什么空闲的时候。

尤其是他接手职位的时候,正遇上大战过后的封赏抚恤,还有军户的田地问题,事情多如牛毛。

好在陈青兕在兵部接手的异常顺利。

现在的陈青兕已经不是庙堂小虾米了,不会出现当初空降吏部时,接管科举主考官时,受到老人的针对。

现在的他已经有文武功绩在身,深得皇帝李治的器重,还成了一党魁首。

便如一条过了江的强龙,没有人会因为他的空降觉得他威胁自己,就算有,也不会不敢表现出来。

无人使绊子,陈青兕又有过人的处事能力,对于兵部的工作上手的极快。

“陈侍郎!”

吐蕃使者入京的消息传到兵部,立刻有人涌向了陈青兕的办公署。

陈青兕看着面前这些人,为首的是兵部司主事叫张铭,在他左侧的是职方司主事郭瑞,右侧的是库部司主事吕梓,以这三人为首,跟着他们身后的还有各司的胥吏,分别是令史、书令史、制书令史、甲库令史、掌固等人,足足十数人。

张铭忿忿不平的说道:“太可气了,礼部的那群人该杀。什么都接待,真要在他们的撮合下,朝廷与吐蕃和谈,定个盟约什么的,那我们有什么颜面去面对青海上,那数以万计,尸骨未寒的唐军将士?”

张铭双目仿佛着了火一样,说话也很冲,很不客气,甚至有冲到礼部将同意吐蕃使者入境的礼部官员揪出来揍一顿的架势。

张铭的祖父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郧国公张亮,只要不干造反的事情,揍个把人,还真不大要紧。

制书令史鲁英也是一个火爆脾气,骂道:“说什么朝廷财政困难,与其在青海建都护府,派兵驻扎,不如借着吐蕃求和服软的机会,与之定下盟约,多开一条商路。财政不足,还不是他们无能?凭什么,将士要为他们的无能负责?”

唐朝尚武,朝堂上很多文职都是武将立功转文的,兵部这类人更多。

鲁英就曾跟着李绩征讨薛延陀,当任他的文书,因功入了兵部。

上过战场的人,就算干了文职,脾气一样火爆。

当即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甚至都有撸袖子去礼部干架的冲动了。

陈青兕笑吟吟的看着众人,并不说话,好半晌,见正主一直没有开口。

张铭有些急了,忍不住道:“陈侍郎!您倒是说句话呀!”

陈青兕放下手中的公文,说道:“想让我说些什么?领着你们去礼部跟他们打一架?这事,找本官没用。”

他指了指藏在衣袖里,并不少的肌肉,说道:“就本官这细胳膊细腿的,能打的过谁?”

郭瑞急道:“都什么时候了,侍郎就别与我们说笑了。您最得陛下信任,无论如何也恳请您将我们的想法告之陛下。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呐……”

陈青兕见他们真是急了,收起了笑脸,说道:“好了,都下去吧,别一个个的杵在这里。你们要相信陛下,陛下是不会让青海上的将士白白牺牲的。”

陈青兕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婉转的表明自己的态度。

吐蕃使者能够通过边境,来到京城,这是礼部的事情,他们兵部无权干涉。

彼此考虑的方向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陈青兕固然也很不爽,却也晓得轻重。

对于吐蕃的危害,他已经在策论里写的清清楚楚,李治固然性格上有诸多毛病,却也一代明主,不会愚昧到再次听信吐蕃鬼话的。

他可以断定,此事不会成。

库部司主事吕梓最是冷静,听到这里,也松了口气道:“如此,我等却也安心了。”

一众人先后作揖,然后告辞离去了。

张铭、郭瑞、吕梓等十余人走出陈青兕的办公署,恰好遇到了兵部尚书姜恪。

兵部以兵部尚书为尊,姜恪的办公署居于兵部正堂,而陈青兕作为副首,办公署正好在姜恪的右侧。

看着姜恪,三人皆是一怔,然后有一种做贼心虚的感觉,纷纷行礼问好。

后边的诸多令史、掌固也情不自禁的缩起了头,原本得到了陈青兕的暗示,心情好转的他们,有说有笑的,见此纷纷闭嘴。

姜恪一句话不说,挥了挥手,赶苍蝇一样,示意他们快点滚蛋。

张铭、郭瑞、吕梓等人如释重负,小跑着逃离了。

姜恪看了一眼,陈青兕的方向,长吁短叹的走进了自己的办公署,看着最上方的案几,就觉得明明是姓姜,却有一种已经姓陈的感觉了。

姜恪颇为无奈的挠了挠头,心道:“走一步,算一步吧!”

其实姜恪倒是想陈青兕少年得志,不服自己这个上司,与自己对着干,这样自己就能名正言顺的反击,凭借自己上官以及军中人脉的优势将他压制住。

可陈青兕并没有这么做,反而对他这个上司很是尊重,行为没有半点越俎,让他挑不出毛病。

姜恪自问自己没有本事主动去找皇帝跟前红人的麻烦,只能与之和平共处。

但真正最厉害的就是这和平共处……

陈青兕能力手段皆是了得,身兼文治武功,又是今上眼前的红人,还有来济留下的人脉辅之。

陈青兕身上有太多吸引人追随的光辉,就如黄河长江,自己随意选择流淌的路径,最后会吸引着万千支流汇聚。

就如今日之事,换作以往,出了这种大事,一纵人理当来寻他一起商议。

现在却跑到了陈青兕那里……

可他又能说什么?

自己虽贵为尚书,但想单独见天子,得过好几关,一步步向上通传。真要找上他,不过多一人烦忧

对方能够直达天听,就是比伱得宠,得圣心,能够在御前说得上话。

姜恪就觉得自己便如温水里的青蛙,慢慢的蹦跶着。

听着外边已经寂静无声,陈青兕搓了搓手,感受手心传来了热量,礼部这回倒是无心干了一件好事。

现在的礼部尚书是卢承庆,从扬州调入京中不久,一直主张通过外交来消弭祸事,以达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此番吐蕃使者能够进京,此人出力颇多。

陈青兕消息来源可比张铭、郭瑞、吕梓这些人精准的多,吐蕃使者在路上的时候,他已经知道了。

免不了略微愤慨,却也知道,吐蕃此行利大于弊。

吐蕃来跟朝廷求和,最慌的是谁?

肯定不是唐廷。

想要吐谷浑从口袋里讨钱来养唐军并不容易,吐谷浑可汗慕容诺曷钵只是蠢,却不是傻,不会轻易就范的。

陈青兕一直按兵不动,就是在逼吐谷浑先沉不住气先动……

任何谈判交易都是被求之人立于不败之地,而有求之人先妥协,当然完颜构除外。

现在坐等吐谷浑的反应。

吐谷浑的反应比陈青兕预料中的更快,更沉不住气。

就在当天,陈青兕回到家的时候,大管家姜辰将整理好的拜帖,交给了陈青兕。

拜帖里就有慕容闼的名字。

慕容闼是慕容诺曷钵的次子,自幼在长安长大,在这里接受国子监的教育,后常驻长安,担任吐谷浑四夷馆的使者,为吐谷浑的事务奔走。

陈青兕将慕容闼的拜帖递给姜辰,道:“让他明日,这个时候拜访。”

到了约定之时,陈青兕看着面前的慕容闼,有些惊讶他的年纪,二十出头,竟与自己相差无几。

“陈侍郎,宝马赠英雄,如先生这样文武双绝的英雄,焉能不配好马?今日登门拜访,特以此千里驹为见面之礼,望先生收下。”

陈青兕看着慕容闼手指的骏马,眼中也闪过一丝异彩,入眼便为一个笔直刺眼的“1”字吸引。

那是一匹近乎通体漆黑的神驹,黑的程溜光发亮,修长而劲健的四肢上条状肌肉好似钢筋铸就一般,光滑而富有活力的皮肤明亮鲜艳如漆黑的地狱之火,在狂风中随风摆动的黑色鬃毛犹如万道黑蛇飞舞,随风飘扬。

在马首正中间,从上额过两眼到两鼻上端却是雪白的细毛,无任何杂色,一竖到底,极有特色。

陈青兕并不懂得相马,但就算他不懂,却也能看出此马的不凡。

陈青兕赞道:“书中言:青海周回千余里,海内有小山。每冬冰合后,以良牝马置此山,至来春收之,马皆有孕,所生得驹,号为龙种,必多骏异。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者也。莫非这就是青海骢?”

慕容闼道:“陈侍郎学识渊博,让人佩服。”

他言语真诚,低垂着脑袋,补上了一句:“我吐谷浑确实盛产良驹,但今日赠送先生这匹神驹,即便是在我吐谷浑的诸多良驹中亦不多见。”

陈青兕眼中闪着光,有些爱不释手,说道:“慕容郎君的这份重礼,在下特别喜欢,就却之不恭了。”

“来!慕容郎君请,我府上有江南来的好茶,我们入内说话。”

他一副得到了喜爱的宝贝,热情似火的将慕容闼请入客厅。

为了表示诚意,他亲自煮茶款待慕容闼。

慕容闼自小生活在长安,对于长安的风俗了如指掌,静静的在一旁等着,主人家摆弄各种茶具。

然后饮着加了姜、油的茶汤,赞不绝口。

陈青兕很是满意慕容闼的表现,开门见山的说道:“慕容郎君携重礼来访,不单为了这一杯茶水吧。”

慕容闼直挺着身子,伏地拜道:“侍郎明鉴,在下此来是想请侍郎为我吐谷浑英勇阵亡的万万儿郎,为大唐万计英雄讨个说法。侍郎,吐蕃就是一群贪得无厌的饿狼。他们永远不会满足现状,当初松赞干布的时候,他们就用了相同的手段,不停的与我们示好,派人不断地送礼,然后制造与友好部落的摩擦,从而离间双方彼此。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他气得用手不断地捶打地面。

吐蕃将远交近攻的手段玩出了花,吐谷浑就深受其害。

在苏毗国的东北及吐谷浑之西北也就是青海北部有一部落叫白兰羌,是东汉时期羌人遗留的血脉。

白兰羌人数不多,但骁勇善战,与吐谷浑关系极好。

吐蕃实力不足以对付白兰羌与吐谷浑,就给吐谷浑送礼,让吐谷浑上下都将吐蕃视为盟友。

然后吐蕃不停的制造与白兰羌的矛盾,让吐谷浑左右为难,从未使得吐谷浑、白兰羌彼此离心。

最终吐蕃起兵十万灭了白兰羌,将白兰羌的勇士收为己用,吐谷浑就在一旁看着。

现在自食恶果。

“侍郎,吐蕃不可信呐!”

“某如何不知?”

陈青兕将手中茶碗重重的拍在地上,直接碎裂开来。

慕容闼甚至吓了一跳。

陈青兕目光灼灼的看着慕容闼说道:“慕容郎君,某对吐蕃的了解,不比你少。吐蕃是什么德行,某知道的一清二楚。你我对待吐蕃的态度看法,完全一致。吐蕃就是贪得无厌的野兽,不可能放弃青海,我只恨不得,立刻在青海设都护府,将吐蕃堵在高原之上,永远下不来……”

慕容闼知道陈青兕三次上书在青海设立都护府的事情,眼中泛着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