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136章 国子监监丞

初唐:砥砺前行 第136章 国子监监丞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136章 国子监监丞

第136章 国子监监丞

李绩的判断与陈青兕的预测一般无二,李治也意识到新罗三代君王的恭顺都是装的,目的是想要借助大唐的力量,覆灭高句丽、百济,他们好从中获利。

“果如陈爱卿预料,这新罗还真是一头中山狼。如此一说,百济倒有些冤了……依两位之见,对于百济,应当如何?”

陈青兕并没有说话,而是等着李绩发言。

李绩早已功成名就,无须干任何事情证明自己,有表现的机会都选择让给年轻人,作揖道:“陛下臣想先听听陈县令的看法。”

陈青兕自然知道李绩这是将表现的机会让给自己,先是对他作揖表示感谢,然后才向李治说道:“对于百济,臣有两法,由陛下定夺。”

“继续维持现状,这些年经新罗挑唆。朝廷与百济的关系确实不算和睦,百济深感威胁,与高句丽、倭国关系相处融洽,即便没有所谓的丽济联盟,朝廷也无法确定,日后征伐之时,百济会站在哪一边。”

“新罗不论有何等心思,却是可信的藩属无疑。东征之时,他们能够出兵相助,成为我军助臂,牵制一部分高句丽的兵力。”

“索性就权当真有丽济联盟,让新罗先扛一扛两国夹击,待新罗大伤,两国各有消耗的时候。朝廷大军东征,水陆齐出,一举扫荡两国。”

“届时海东可定。”

李绩还是第一次听陈青兕对于海东局势的分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如果没有陈青兕此言,他也打算先消耗消耗新罗的实力,让新罗无力觊觎高句丽、百济土地。

随即又听陈青兕道:“另一法,雨露均沾。将对新罗之恩宠,分百济一半,让百济倒向朝廷这边。朝廷拿下高句丽之后,坐看新罗、百济互斗。他们斗得越狠,越需要朝廷的支持,东方也就越安。”

李治目光看向李绩。

李绩笑道:“从安定来说,后者更是长久。但新罗、百济皆为我大唐藩属,身为宗主却坐视彼此内斗,非王者之风。臣觉得一举荡之,以定大局,方是上策。至于新罗,若是安分,自许他固守旧地,真怀异心,臣为陛下灭之,将海东彻底纳入我大唐疆域……”

李治笑拍大腿道:“司空,壮哉。”

陈青兕也倾向于前者,但他不能自己作决定,越俎代庖。

陈青兕混迹官场多年,深知一点,一山还有一山高。没有那个实力,就不能替上面的人做任何决定。

哪怕是一件小事,也不行。

李治并不知陈青兕心思,只是觉得陈青兕很合自己脾性,相处了一个多时辰,不论言谈举止,还是礼数都没有给他带来任何不好的观感,有一种很舒适轻松的感觉。

李治日理万机,确定了对海东的方略,便屏退了李绩、陈青兕。

两人一路无话,直至出了皇宫。

陈青兕正想拜别李绩。

李绩却先一步叫住了陈青兕。

“陈先生,还住在江南道邸?”

陈青兕忙道:“回司空,暂居此处。”他说着带着几分苦笑道:“李司空可莫折煞晚辈,与您老面前,哪里当得起先生二字。”

李绩笑道:“古来达者为师,老夫本是山东田夫,一介粗人,叫一声先生,当得当得。”

陈青兕并未继续纠缠,只是再度作揖:“晚辈愧领。”

李绩赞许而笑:“先生居所与老夫宅邸正好同一方向,可愿陪老夫走一程?”

陈青兕忙道:“荣幸之至。”

李绩一身殊荣已到极处,亲眼见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高季辅这些旧友生前荣耀,死后却因不肖子孙败亡家业,甚至绝嗣,感触非常。对于子孙未来前程,视为头等大事。

这位大唐资历最老的大臣,看出了李治对陈青兕的欣赏,也洞察了陈青兕自身的潜力,有心结个善缘。

李绩、陈青兕先后而行,一众护卫在远处跟着。

两人并没有说什么深入的话题,就是随意找着话题聊天,直至分别。

陈青兕很喜欢这种情况,说明了李绩只是纯粹的认识一下,并没有谋求其他。

李绩也很是满意。

惊才绝艳的人,他见过不少,因为才高自傲或者为人处世陨落,折戟沉沙之人,不计可数。

今日同行一路,陈青兕不卑不亢,无所需,无所求,可试着往来。

回到江南道邸,陈青兕对上了萧妙宸期盼的目光,云淡风轻的道:“夫人可以考虑在京租宅子常住。”

大唐也是高薪养廉,但陈青兕两年的俸禄,显然不够在长安这寸土寸金的地方买宅子。

萧妙宸带着些许崇拜的看着自家郎君,轻笑道:“妾身便知,郎君一定行的。”

陈青兕伸了一个大懒腰,心中嘀咕一句:“现在就看李小九安排什么官职了。”

李治的效率比陈青兕预料的还要快。

当天傍晚,陈青兕就收到了来至吏部的公文。

公文很长,表彰了陈青兕在青溪县的治世之功,还额外夸赞了几句德才兼备的话,最后进入正题,特授国子监监丞一职,兼任弘文馆直学士。

陈青兕看着手中公文,脸上露出了会意的微笑。

果然,自己上辈子磨练出来的政治嗅觉在这个时代依然管用。

李治就是想让自己成为寒门的一面旗帜,成为大唐的文儒领袖,与李义府这个寒门败类恶棍区分开来,故而调入了国子监,正好可以负责培养亲唐人氏。

至于弘文馆直学士,这是一个挂名。

大唐官学统称六学二馆,其中六学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属国子监,是唐朝最高学府;二馆指弘文馆、崇贤馆。

弘文馆属皇帝学馆,崇贤馆是皇太子学馆。

这两个学馆也招募学生,弘文馆三十人,崇贤馆二十人。入选条件极其苛刻,以皇太后、皇后大功以上的亲人,宰相及散官一品,功臣身食实封者,京官职事从三品,中书黄门侍郎之子方可入选。

陈青兕这个弘文馆直学士是不负责弘文馆教学的,主要是为了方便进宫面圣。

李治特地为他开的一条进宫捷径,通常对官职低微,不方便随时进宫的近亲臣子所用。

国子监监丞?

陈青兕一时半刻没想起来这职位是干什么的。

萧妙宸轻笑:“国子监监丞,从六品,诸生有过者均由其惩之。”

陈青兕不免会心一笑,心想这不就是教导处主任?

今天只有一更,不好意思。老婆即将预产期快到了,领着老婆大检查,还去听课,忙了一天,没时间写了。抱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