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135章 属于他李治的奇才

初唐:砥砺前行 第135章 属于他李治的奇才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135章 属于他李治的奇才

第135章 属于他李治的奇才

李治被问的一言不发,脸色有些阴沉。

不管是高句丽还是百济,离中原太远,又地处贫瘠不是大唐发展的方向。

屡屡用兵,并非贪图那穷山恶水之地,是想要一个安稳的大后方。

如果如陈青兕说的那样,高句丽、百济旧民不断复叛,需要朝廷将大量心神资源投入海东,真就得不偿失。

陈青兕并不是危言耸听。

历史上新罗就是这么干的。

金庾信这位号称海东孔明,尽管比不上诸葛武侯,却也绝不是吹捧出来的易与之辈。

对于大唐的态度,金庾信有一句名言:犬畏其主,而主踏其脚则咬之。

此言足以表明:即使唐朝是宗主国,如果威胁到新罗的利益,新罗也不能无动于衷,要敢于对抗。

故而历史上唐朝覆灭高句丽、百济的时候,新罗文武王便联合并扶植了海东半岛上的原高句丽和百济的反唐势力反唐,将唐朝拖入战争泥潭。

唐朝因为吐蕃的崛起,一直分心他顾,没有办法全力对付新罗。最终双方以大同江作为分界线划分了各自在海东半岛的势力范围。经过这场战争,新罗夺取了百济故地和高句丽在大同江以南的土地,唐朝也巩固了自己在大同江以北,辽东地区的统治,体面的从海东半岛适度抽身,集中主要精力对付吐蕃。

说是体面,但大唐与新罗最后五五分摊战果,还是小输一筹的。

因为此事可行,所以李治望向陈青兕的眼中略带庆幸,还好此人乃朕的臣子,假若归于新罗那可了不得。

大殿中沉寂了片刻。

李治说道:“那以爱卿之见,应当如何?”

他说这话的时候,对陈青兕的称谓,已经主动从卿,变成了爱卿。

陈青兕道:“以臣之见,可从两方面入手。其一,使新罗无力与朝廷争夺高句丽、百济之地。其二,培养高句丽、百济亲唐之士。”

李治精神一振,说道:“爱卿细细说来!”

陈青兕道:“这也是臣说程国公此次西征,无功而返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们可以西线被拖住为由,暂缓出兵。让新罗先硬抗高句丽、百济的进攻,待他们损失惨重,付出一定代价以后,再行出兵,使得他们在战后无力争夺高句丽、百济之地。至于培养培亲唐之士,是为了便于战后稳定人心。与其在他们当地选择豪绅重用,不如由我们培养豪绅。国子监中有各国学子,可以将他们利用起来。”

李治眼睛越来越亮,心情也为之开朗,说道:“就不怕新罗在高句丽、百济的联手下覆灭?”

陈青兕毫不犹豫的道:“海东半岛三韩对峙数百年,尚且未能彻底覆灭。彼此自有一定底蕴,当不至于轻易覆灭。当然任何事情都会出现未知的意外,不确定。如果真因此导致朝廷错失良机,臣也无话可说,甘愿受罚。”

李治昂首笑道:“朕才是决策者,有过朕一力当之,焉能让爱卿受累。”

他看着面前之人,再度大笑:“哈哈,朕初闻爱卿之名,是因裴卿之举荐,以为爱卿是位良吏;再闻爱卿之名,是因《三字经》以为爱卿是为当代名儒;三闻爱卿之名,从许相公之奏表,文中将爱卿夸的天上有地下无,以为爱卿是名臣。今日见得爱卿方知,爱卿满腹经纶,才兼文武,乃当世之奇士。”

“朕悔未能早日召见,险些错失爱卿。”

李治看着面前的陈青兕是真的兴奋,这是属于他李治的奇才。

身为一国之君,李治深知人才的重要,但至今为止,他手上真正可用之人,不论文武,还是以依赖自己的父亲李世民留下来的英杰居多。他自己提拔的人才,各有所长,然没有一个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李绩这样的绝顶人物,甚至能够与长孙无忌、岑文本、马周、刘洎这些次等顶级人才都没有。

李治不愿意活在自己父亲的阴影之下,他知道想要超越自己的父亲很难,但要证明自己李治是大唐第三代皇帝,而不是李世民的儿子。

陈青兕今日的表现,展现出了超凡的战略远见,潜力无限,绝对值得好好培养。

李治非常清楚,二十三岁的陈青兕,凭借稀碎的信息来源,能够将万里之外的海东局势分析的如此透彻,这意味着什么。

培养的好,很有可能是房杜级别的人才……

李治看着陈青兕越看越是欢喜。

李治的容貌没有继承他父亲李世民的英武,而是偏向母亲长孙皇后有些娇弱,给人懦弱的感觉,比后世的奶油小生还要英俊三分。

陈青兕给看的甚至有些发怵,差点怀疑面前这位天皇大帝的性取向。

便在这时,殿外传来李绩求见的消息。

李治毫不犹豫的让李绩入内。

陈青兕起身拜辞。

李治没有任何犹豫,说道:“爱卿听听无妨,李司空也是为海东之事而来。”

陈青兕只好坐下,目光也望向大殿外。

一个身穿紫袍的精神抖擞的六旬老者大步走进殿内。

李绩面方大耳,身型也很壮实,不见老态,只是眉毛不可避免有些稀疏,高挺的鼻梁有些尖,颇有鹰钩的味道。

“臣参见陛下!”

李治语带敬意道:“李爱卿免礼……”然后吩咐道:“加座。”

陈青兕也赶忙起身,将自己坐的位子让出来。

现今大唐,除了长孙无忌,没人有资格坐在这位的上首。

内侍将陈青兕的席子向下拖了一身位。

两人上下入座。

李绩很谦虚的向陈青兕点头示好,算是打招呼。

陈青兕忙作揖回礼。

李绩作揖禀报:“陛下,臣寻得百济的使者认真询问,从使者口中得知,他们与新罗是世仇,彼此恩怨不可化解,故而一直摩擦不断。可绝对没有与高句丽达成任何同谋,他们进攻新罗是因为金庾信占领了他们的刀比川城。高句丽选择了跟他们一同进攻是趁势,并非盟约。”

李治轻哼一声,道:“司空以为到底是新罗说谎,还是百济说谎?”

李绩道:“臣以为新罗口中的丽济同盟并不存在,两国真要联盟,必是动了覆灭新罗之意,目前来看却是各打各的。臣愈发觉得陈先生的顾虑有道理,新罗另存心思,丽济同盟是为了嫁祸百济,故意说之。”

新书能追定的弟兄们尽量追定,有票的也支持一下!谢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