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120章 县衙外都是人

初唐:砥砺前行 第120章 县衙外都是人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120章 县衙外都是人

第120章 县衙外都是人

李治手指在案几上敲了敲,重新看起了手中的奏折,看着陈青兕面对风雪的完美表现,心下更是奇怪。

此方江南雪灾,并不是只有睦州受灾,江南东道润州、常州、苏州、湖州、歙州、睦州皆在其中。

从各州汇报的情况来看,并非没有表现出彩的官员。

其中湖州乌程县县令、歙州休宁县县令就表现的很好,并不亚于陈青兕。

原因很简单,这两位县令一个是营州人氏,一个是灵州人氏,两人都在苦寒之地长大,见惯了风雪,甚至见过比此番江南风雪强上数倍的都经历过。

他们知道如何应对雪灾,第一时间就做出了正确的应对方式。加上两地富庶,壮力充足,应对起来毫无压力。

可陈青兕一个一辈子没有过江北的南方人,面对江南罕见的风雪,竟在第一时间作出了最正确的决策,实在让人惊异。

尤其是睦州处于战后恢复状态,壮力不足,缺乏抗灾的能力。

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之下,还能做到将伤亡降至最低,还能兼顾其他两县,就有些难能可贵了。

李治一时间也有些犯了难,本意是让对方磨炼磨炼,然后委以重任,结果完全没有效果……

是由他在江南养望,还是直接调入京师,加快脚步?

李治一时间犹豫不决,将手中奏折放在一旁,暂且搁置。

他将心思重新放在了西方战事上,此番程知节无功而返,非但没有解决西突厥的祸患,反而助长了他们的气焰,威胁到了朝廷在西域的统治。

无论如何都不能忍,必须赢回来。

李治很快就面临一个问题:谁来当主帅?

李绩!

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但很快李治就否定了,庙堂上长孙无忌余威犹在,还需要李绩制衡。

程知节这等原来的百战老将,越老胆子越小,靠不住。

苏定方!

他或许可以,只是……

此时的苏定方还没有担任主帅的经历,但他的履历可了不得,二十年前跟着李靖北击突厥,亲率两百骑兵为先锋,纵马直接踏入突厥王庭,杀敌数百人。但因此战纵兵掠夺而受到处罚,埋没了二十载。

永徽六年春,大唐攻打高句丽,苏定方渡辽水,高句丽半渡而击。程名振、苏定方面对十倍之地,力克胜之,杀俘一千多人,焚毁其外城、村落回师。

再就是去年,苏定方五百冲击西突厥的两万骑兵队,奠定胜局,都是让人瞠目结舌的战役。

但自身威望不足是他致命缺点,也是由此,他立功之后,引起了副大总管王文度嫉妒,从而导致了大军在大胜之后无功而返。

若是启用苏定方为帅,一定不能用军中老人。

苏定方压不住,要选择年轻一辈的后起之秀。

身为皇帝,面对战争,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进去,已经吃过一次亏的李治,吸取了教训。

任雅相、萧嗣业、岑利、刘仁愿……

李治脑海中突然浮现一人,王方翼,此人也是可造之材。

李治当即招来李绩、来济、崔敦礼、李义府商议出兵大事,人选上也作了商讨。

李义府听闻王方翼也在其中,心中不免惶恐,自己是踩着王皇后上位的,王方翼是王皇后堂兄,一旦他立战功崛起,对自己只怕不利,当即便道:“王方翼此人刚烈,不服管制,王文度对他有提携之恩,怕坏大局。”

李治一听也觉得有理,将王方翼从出征人选中划了去。

接下来三日,李治一直在处理再次出征西突厥的事情,直到这日,收到了一封弹劾王方翼不孝的奏折。

李治看着手上的奏折,看着弹劾的署名大理正侯善业,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

为了对付长孙无忌,为了抵抗关东士族,他提拔了好几位寒族出身的小臣,委以重任,在废王立武之上,他们左右奔波,立功不小,这侯善业就是其中之一。

李治对于他们也很满意,为首的几人尽皆升官,最得力的李义府更是入庙堂拜相。

但这伙人最近有些张狂,尤其是李义府,竟惹出了祸事,引发了丑闻。

若不是在推翻长孙无忌这一事上,李义府有大用,多少得敲他一敲。

王方翼此次遭受弹劾,绝非偶然,必定是李义府使人所为。

李义府最近的所作所为,确实有些过激,让李治这位大唐天子略微膈应。

李治脑海中出现了四个字“蛇鼠一窝”,细细想来自己提拔的那些寒族,竟没一个好货色,都是人憎狗嫌之辈。用确实好用,可这样下去,寒族的名望都给这群人败坏干净,受万千唾骂,还怎么得天下之望?

于是乎,李治又想起了远在江南的那位……

寒族之中论官声之好,名望之隆,无人出其右。

便在李治纠结的时候,远在江南的陈青兕结束了在桐庐县的行程。

陈青兕将手上的官印交给了代县丞柳海,说道:“初步的发展规划,便是如此,若有什么不明白的可来青溪县,修书也行。”

桐庐县前代县丞严英以及县内主簿、典吏都被许圉师派来的司马高良拿下。

这一下桐庐县是彻底没有管事的了。

陈青兕不得已暂时接管桐庐县的事务,他提拔柳海为典吏,又请示许圉师让他兼任代理县丞,处理县内的事务。

桐庐县此次因雪灾损失严重,县里与周边乡村房屋倒塌严重,眼瞧着冬天一天天过去,若不加紧这最后时间规划发展,桐庐县未来一整年都将陷入困局。

陈青兕临危受命,趁着身上的职权尚在,为桐庐县定下了来年的方略,他并没有否定姬温重视桑蚕的策略。

姬温的发展方向是没错的,只是他心胸太小,不知顾全大局,全面发展。

陈青兕趁着这个机会,让青溪县、桐庐县深入绑定,形成资源互补之态,一同发展。

若是当初姬温退一步,两县未来谁是老大,谁说的算,犹未可知。

桐庐县靠着富春江,资源一点都不比青溪县差,只是在赵家作坊上输了一筹而已。

青溪县是陈硕真的大营,受战祸的损害远比桐庐县严重。

论及综合实力,桐庐县还在青溪县之上。

但现在经过此番雪灾,桐庐县短期内是无法与青溪县对抗了。

未来几年,注定得仰仗青溪县方能前进。

柳海跟着陈青兕学习了二十余日,受益匪浅,双手恭敬地上托,接过了官印,道:“在下愚钝,不敢以先生弟子自居,今得先生指点教诲,终生不忘。”

陈青兕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走了!”

他大步走出县衙,身形却顿住了:县衙外都是人。

新书能追定的弟兄们尽量追定,有票的也支持一下!谢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