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 > 第419章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留下名字!

第419章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留下名字!

第419章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留下名字!

但与宁晨非常熟悉的原帅知道,宁晨可不会做这么无聊的事情,宁晨特意让原帅他们过去参与实验,一定是让大家都能够享受到实验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

而且原帅心中猜测着,宁晨现在应该已经可以确定这次的实验是成功了的,才会放心的让大家过去。

几分钟之后,原帅便带着自己实验组的成员们,来到了宁晨的实验组,准备帮助宁晨他们一起完成实验。

看着大家兴奋的样子,原帅知道,大家一定都非常期待最终的实验结果。

“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实验,就是对我们刚刚制造出来的产物,进行有关完全导电性等,有关超导性质的测试。这种物质的预计超导临界温度可能会比较高,所以请大家先提前做好准备……”

大家都知道,这次宁晨研究的课题,可是一种室温超导体的制备,就算实际上产物没有那么理想的性质,但至少超导临界温度肯定是不会太低的。

听完了宁晨交代的实验注意事项之后,大家便着手准备开始进行实验。

“不必着急,这些问题我都会一一跟各位专家进行解答的。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的到来,你们一定会对我们的研究起到非常大的帮助。就像各位所说的这样,我们的确发现了一种严格意义的室温超导体,不仅完成了它的制备工作,也证实了它所有与超导体相关性质的测量。当然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有非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这可是真正的室温超导体啊,有了这种物质,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都可以直接实现零损耗的电力运输了,不需要再额外施加任何的条件。”

随着这种物质的电阻开始快速的下跌,很快它的电阻值便接近了零电阻的范围,并最终真正达到了人类规定的零电阻区间。

这个温度值异常的让人感到震撼,因为之前即便是在超高压的情况之下,也没有哪种物质能够达到如此之高的超导临界温度。

如果只是合成少量的样本材料,这倒不是什么难事,可是要是批量的进行合成,达到建设大规模的超导线路的目的,这在现在是根本无法做到的一件事情。

“290.08K!这是我们第一次测量的该物质超导临界温度!”

这些专家激动的样子,有些不符合他们现在的身份了,但对于室温超导这件事情,他们的情绪确实像普通人聊起八卦那么兴奋。

既然敢于把大家都叫到实验室,去见证这样的历史时刻,宁晨肯定是对此早有准备的,心里有把握这次的实验是一定会成功的。

…………

见到大家这样的态度,宁晨也是感到非常的感动,意识到并不是只有自己战斗在科研的最前线,和自己一样对科研怀有赤诚之心的人们还有很多。

但这次的实验,却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所进行的,这让物质的超导临界温度不会有任何的额外加成。

这让宁晨对这个科研项目有了更加强大的信心,肩上的责任感和信念也变得更加的强烈了。

在一开始就以最慢的速度降温,这在之前的完全导电性测量实验之中,可是前所未见的一件事情。

虽然这种材料的实验室制备工作已经成功,而这种物质也被证实为一种严格意义之下的室温超导体,但接下来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宁晨和其他人去处理。

像陶伟院士这样的元老级专家,早已过了退休的年龄,但依然没有彻底退出夏国科研界。

“是啊,宁院士,这可是关系到全人类的大事,就算我们手头的其他工作先暂停一下,肯定也会有先帮你解决这些问题的。”

这证明了实验组的数据测量是非常精确的,即便是多次的进行测量,温度的误差值也没有超过百分之一K,这在行业内算是非常不可思议的精确度了。

相比于大家的震惊神色,宁晨却并没有被这样的情况所震惊到,脸上还是一副胸有成竹的表情。

接下来的日子里,在宁晨的带领下,大家一起继续着对290K室温超导材料的研究。

另一方面,想要实现超导输电的应用,超导物质的线带材制备,也是必须要突破的一项任务,因为如果无法合成超导线带材材料的话,这种物质即便有再高的超导临界温度,也是无法被制备成为导线的,这将导致物质的应用价值大大的缩减了。

“大家先不要急着庆祝,我们接下来还有很多组实验需要进行呢。”

只见在电测测量仪器上所显示的电阻值,突然发生了断崖式的下跌。

首先,这种物质现有的合成工艺并不容易,不仅需要非常多的工序,消耗的成本也是非常巨大的。

而现在的实验现象,也只是一個“开胃菜”而已,接下来,才是真正见证奇迹的时刻。

大家知道这样的超导临界温度意味着什么,如果这种物质真的可以被加工成为超导线路所使用的带材的话,那么在世界的很多地方,这种物质甚至不需要进行低温冷却处理,就直接实现没有电阻的电力传输了!

当然,即便是高达二十多摄氏度的超导临界温度,在一些温度较高的位置,肯定还是需要进行一些保温处理的,但这样的保温处理也会有着非常低的成本,远远比之前的所谓“高温超导体”有着更高的实用性。

在这样的超导临界温度范围之下,一开始就非常缓慢的进行降温,显然是一件没有必要的事情,这会导致实验进展的速度非常的拖沓,宁晨一般采取的方式,也是先较快速的进行降温,等到环境温度接近物质的预计超导临界温度之后,再放慢降温的速度。

包括华科院负责科研审核工作的岳家锋、著名超导材料专家陶伟院士等数十位专家,都被宁晨给邀请到了盛州大学,这样的情况在之前也是前所未见的。

“现在的测试环境温度……竟然还没有降到二十摄氏度以下?天啊,这种物质真的是太可怕了!”

为了更好的帮助项目组完成这些工作,宁晨决定这次不只是让自己实验组的成员们去进行这些工作,而是从华科院找一些专家过来。

“不知道这个成果公开发表之后,全世界会是怎么样的震撼反应。这个曾经只在人们幻想中的强大技术,现在已经真的成为现实了。”

此时此刻,整个实验室的人们,都忍不住庆祝了起来,为这个历史性的时刻而感到激动。

随着准备工作的完成,整个超导线路已经搭建完毕,宁晨带领着大家先对测量仪器上面的数据进行着记录。

相比于其他人的激动心情,宁晨还想显得相对平静许多,因为宁晨心中明白,按照正常的实验流程的话,现在的实验还远远没有结束,还需要更加详尽完整的测量才可以。

岳家锋更是难得的离开了华科院的工作岗位,毕竟相比其他科研项目来说,宁晨的这个科研项目实在是太重要了,自己的那些工作,都可以暂时交给其他人去处理。

宁晨也没有因为大家这有些过激的反应而见外,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宁晨自然是理解他们现在的激动状态的。

得知了宁晨对自己的邀请,陶伟也是显得非常的激动,表示一定会来到盛州大学,帮助宁晨在研究之中贡献自己的一小份力量。

听着宁晨的解释,大家也逐渐意识到了现在有关290K超导材料的一些难题,皱着眉头思索了起来。

“现在看来,这些问题的确都非常的棘手,需要的工作量也是非常的巨大的。不过宁院士您不必担心,我们一定会尽最大的力量,来帮助您完成这项工作。”

众人一起来到了盛州大学宁晨的材料学实验室,见到宁晨之后,都纷纷激动的向宁晨问道:

“宁院士,您发现的这种室温超导体在哪里?能让我们现在就看看吗?”

“即便是需要冷却,这个成本也是非常的低廉的,基本上可以直接忽略不计了。结合到我们的可控核聚变技术,我们已经不再需要对能源问题有着任何的担心了。”

“好了,现在可以准备降温了。我们一开始就要把降温的速度调整到最慢,一定要重点关注测量物质电阻值的变化。”

“我们现在是不是没有任何的能源问题了?以后电费要比白菜还要便宜,甚至可能会出现电力免费的情况!”

和大家短暂的庆祝了一下这个实验成果之后,宁晨还是很快的回归到了实验室,和大家一起准备进行之后的实验。

当然,让大家期待的那种物质直接达成超导状态的现象并没有出现,毕竟现在实验室内的温度可是达到了二十六摄氏度,要是在这样的温度之下都能实现超导的话,的确有些超乎正常人的认知了。

不知时间过去了多久,仪器上的数据,终于开始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好!那就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这些困难都一一的攻克,一起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留下名字!”

“你们真的发现了超导临界温度在290K的室温超导体嘛?直到现在,我还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呢。”

其实这次实验本身的难度并不算大,关于物质完全导电性的测量,很多人都已经非常的熟悉了,其中实验室的不少人,早已经做过上百次甚至更多的实验了,可以非常熟练的完成整个测试工作。

即便这个电阻值还远远谈不上是零电阻,但这样的变化,也足以说明这种物质已经将要进入到超导区间了。

随着测量电路中的温度一点儿一点儿的降低,大家也在紧盯着测量仪器中的各项数据。

“室温超导可是会写在人类文明历史中的重大科技,我们要是参与到这个项目的研究之中,可是有可能因此而青史留名的。我们都不觉得我们这是在帮助你,倒是应该感谢宁院士给我们参与进来的机会。”

毕竟在常规的完全导电性测量实验之中,物质的超导临界温度往往都是很低的,甚至很多都只比绝对零度稍微高一点点而已。

这次宁晨能够这样安排,也足以说明宁晨对于这种物质的超导临界温度,是有着非常高的信心的。

而宁晨的本意,也肯定不需要让这么多人都一起动手做这个实验,更多的还是有机会参与进来就可以了。

完成了物质完全导电性的测量实验之后,宁晨等人又陆续进行了其他有关物质超导性质的测量实验,而让大家没有感到意外的是,这种物质的确满足所有超导体应该具有的性质。

在宁晨的号召之下,大家的情绪重新平复了下来,继续重复着有关这种物质的完全导电性测量实验。

经过几次重复的测试后,这种物质的超导临界温度最终被确定了下来,的确就是290.08K。

而这一刻,仪器也准确的记录了这种物质达到零电阻状态时的准确温度值。

这些实验严格的证明了,宁晨和他的实验室团队成员们,一起发现了一种真正的室温超导体!

这一次,宁晨倒没有急着去马上公开发表这个成果,因为即便是宁晨自己,现在也还不敢说非常了解这种新的物质。

除此之外,关于这种物质的稳定性、线带材密度等等性质,也都关乎着之后它的应用空间,这都是宁晨等人需要处理的工作。

宁晨向大家讲述完后续的工作安排之后,大家也意识到了这个研究课题确实还远远没有结束,这让大家很快便重新调整到了工作状态之中。

在制定好详细的计划,并完成了任务的分配之后,宁晨也终于可以腾出时间,去准备撰写有关290K室温超导材料的论文了。

对于这件事情,宁晨自然不会花费过多的精力,宁晨唯一希望的是,让大家知道最近自己和团队的其他工作人员们又完成了哪些工作,蓝星的科研界又有哪些最新的新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