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 > 第256章 原来你都已经知道了

第256章 原来你都已经知道了

第256章 原来你都已经知道了

但秋成同则完全不同,在数学界叱咤了这么多年的秋成同,在当今的数学界几乎无人不识,更容易召集到全世界的数学家来夏国开会。

除此之外,宁晨还可以趁这个机会,继续宣传一下盛州大学主办的《学术星空》,进一步提升夏国在全世界学术界的影响力。

想到这,宁晨给秋成同回复了信息过去,表达了自己与秋成同一样的想法,愿意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完成这次数学大会的举办。

得知了宁晨和自己有同样的想法,秋成同也感觉非常的开心。

“宁老师,在数学能力上面,你早就超过了我,像我这种上了年纪的人,也只能利用一下这些年积累的一些资源,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未来的这些重任,还得放在宁老师你的身上啊。”

虽然宁晨自认为自己目前的能力还有很多的欠缺,但宁晨也知道,自己是必须要承担这些重任的。

“秋教授,我明白的,我会努力去做好这些事情的。”

很快,秋成同便组织起了这次数学大会的事宜。

在秋成同的号召下,很多国内外的顶级数学研究者,都表示愿意来夏国参加这次的数学大会。

他们之所以如此踊跃的表示愿意来参加这次的数学大会,除了秋成同的号召力之外,宁晨最近的成果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这次数学大会的一项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宁晨所做的报告,为此宁晨也开始认真的做起了准备。

其实做数学报告这件事情,本身对于宁晨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如果只是单纯的去回答一些问题,就算不让宁晨做任何的准备,宁晨也不会有任何的困难,因为这些都是宁晨自己独立推导出来的结果,宁晨对于其中的每个细节,都可谓是了如指掌。

别人能够想到的问题,宁晨在这之前都早就想过了。

唯一让宁晨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哪些问题可以回答,哪些问题不方便回答了。

这些事情,宁晨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以免在报告会不小心说漏了嘴。

除了准备报告会的事情之外,宁晨也在考虑通过这个机会,继续宣传推广盛州大学的《学术星空》期刊。

随着《学术星空》的口碑越来越好,宁晨已经明显的发现,投递往期刊的论文越来越多了。

这并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提升,同时也是质量上的提升。

每个想要再次从这么多优秀的论文中,只选出十篇高质量的论文,变成了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这也让很多优秀的论文都被积压了下来,不得不延缓这些论文发表的时间。

宁晨觉得,现在也是时候增加《学术星空》的子刊了。

宁晨借助小智的辅助,帮助自己分析这些投递往《学术星空》的论文分类,发现其中数学类和材料类的论文最多。

这也正是宁晨最擅长的两个领域分类,最开始增加的期刊,宁晨也打算先从这两个分类做起。

……

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夏国数学大会的日子也逐渐临近。

这次的数学大会,召开的地点被定在了燕京。

其实在一开始,盛州也是一个候选中的举办地点,因为宁晨本人就在盛州,而这次数学大会的中心人物,也是宁晨。

但是无论是宁晨还是秋成同,最终都认为燕京是更好的数学大会举办地点。

从城市级别来看,燕京要高出盛州不止一档,而且高校也要更多、实力更强。

第一次举办这种类型的数学大会,肯定还是要尽量做得体面一些的。

到了数学大会开始的前一天,宁晨便来到了燕京。

这一次,宁晨并不是盛州大学唯一一个参加这次数学大会的人,包括杨连华这种教授级别的人物,也受邀参加了这次的数学大会。

而作为盛州大学新一代的数学研究者,宋溪韵同样跟着宁晨来到了燕京,将参加整个数学大会的全程。

又一次来到燕京,宁晨的心情与以往的这些次都不同,或许是因为自己和宋溪韵已经成为同事的关系,这一次宁晨并没有那种特别急切要见谁的心情了。

宋溪韵想要去见一见燕大的同学和老师们,宁晨本来也想一起过去,不过因为自己这边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事情,宁晨也就只好作罢了。

在宋溪韵前往燕大之后,宁晨与秋成同、陶辙轩等人一起见面,聊着与明天的数学大会有关的各种事情。

“秋教授,这几年来,夏国数学界的发展真的是越来越好了。自从您开始举办秋成同大学生数学竞赛和各种训练营,这种变化就明显的出现了。”

听到这人的话,秋成同笑着回答道:

“与其说是因为我办的这些比赛和训练营,改变了整个夏国的数学环境,倒不如说是宁老师的出现,才起到了这样的改变。当然,我在其中也不是毫无建树,至少通过我办的这个竞赛,成功的发掘出了宁老师这样的人才。”

秋成同心里清楚,自己创办竞赛的事情,与夏国出现的这些改变,也只不过是时间线上的巧合罢了。

要不是有宁晨的出现,秋成同所做的这些事情,至少在短时间之内,是无法起到明显的效果的。

当着这么多专家的面,宁晨自然不会把功劳都归在自己的身上,而是肯定着秋成同等人做的这些事情。

“如果不是有秋教授举办的这个竞赛,我可能未必会走向研究数学的这条道路上,而是将精力都放在材料学的研究上面。秋教授的竞赛公平的对待来自每一个学校的学生,这也让我有了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

宁晨说的这些话确实是发自于内心,如果是一些其他的竞赛,宁晨连获得参赛的机会都会非常的不容易。

因为明天还要召开数学大会,大家一起敲定了明天大会上的一些细节之后,秋成同便让大家各自回去早些休息了。

回去的时候,宁晨和陶辙轩一起并排走着。

宁晨有些事情想和陶辙轩说,而陶辙轩同样也想询问宁晨一些问题,两个人便默契的聊了起来。

“陶教授,最近我自学了一下粤语,还请你评价一下,我的粤语说得是否标准。”

听到宁晨的话,陶辙轩也是有些诧异。

“宁老师,伱居然学粤语了?”

陶辙轩知道,除了粤区这一片之外,夏国其他地区基本是不会说粤语的。

带着惊讶和期待,陶辙轩直接用粤语跟宁晨交谈了起来,而得到的回应也非常的令陶辙轩诧异。

如果不了解宁晨的人,甚至会以为宁晨会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粤省人,因为宁晨的各种发音真的非常的标准,并不只是刚刚学会了一点儿的程度,而是真的可以自如的用粤语进行交流。

“宁老师,真没想到,你的粤语已经说到了这样的程度。你不会之前就会说粤语,只不过没有表露出来吧?”

听到陶辙轩的话,宁晨笑着回答道:

“陶教授,我向你保证,在我跟你第一次见面之前,我的粤语水平是停留在可以勉强唱一些简单的粤语歌曲而已,而且发音十分的不标准,就像‘钢铁锅’这样。我也是最近才开始学习粤语,这也可以让我跟你通过另外的一种方式去交流。”

其实学习粤语要比学习其他语言更容易一些,毕竟粤语只是一种方言,只不过发音与普通话不同而已。

但宁晨能够在这样快速的时间内,就将粤语说得这么好,足以证明宁晨有多么强大的学习能力。

见自己的粤语水平得到了陶辙轩的认可,宁晨索性直接使用粤语,去跟陶辙轩聊起了数学问题。

陶辙轩也很乐意这样的方式,因为在澳洲华人圈里,陶辙轩也非常习惯用这样的方式,去与其他华人进行交流。

“宁老师,我能不能问你一个问题?”

“当然了,陶教授请问吧。”

“你的那篇有关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论文……是在看过我的论文之后写的,还是在这之前写的?”

听到陶辙轩的这个问题,宁晨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回答。

陶辙轩非常敏锐的注意到了宁晨微表情中的犹豫,并由此肯定了之前自己的猜测。

“果然,宁老师其实在私下里,早就解决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存在性和光滑性问题吧。只不过因为某些原因,你并没有急着发表这些成果。”

被陶辙轩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宁晨依然是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

“宁老师,根据我对你的这篇论文的理解,想要求出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精确解,应该要用到性能非常优异的计算机才行。这样级别的计算量,就算是超算,恐怕也是难以完成的……或许只有利用星河量子计算机,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些计算吧?”

呢没有想到,陶辙轩这么容易就推出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作为一个世界上顶级的数学家,陶辙轩的逻辑推理能力自然也是毋庸置疑的。

而通过计算机去验证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一系列问题的这种思路,也正是陶辙轩本人早先就提及过的。

“陶教授,有些事情我们可能不方便公开的去谈,这件事情还请陶教授理解。”

宁晨知道,以陶辙轩的专业敏感度,有些事情是终究无法瞒过陶辙轩的。

对此,宁晨也无法刻意的去回避,也不可能知无不言,只能以不置可否的方式进行回答了。

陶辙轩一下子就明白了宁晨话中的意思,连忙表示道:

“宁老师,请放心,这些事情除了你我之间,我是不会跟第三个人说的。除了你之外,这个世界也很难有其他人,能够理解我的这些想法了。”

宁晨陶辙轩的心中,宁晨已经具备了知己一般的地位,当然这样的“知己”,也仅仅局限于数学的领域上。

接下来的时间里,宁晨向陶辙轩大致解释了一些陶辙轩之前的疑惑。

对于一些涉及应用方向的问题,宁晨并没有任何的提及,但这已经足够解释陶辙轩心中的很多疑惑了。

听完了宁晨的这些解答,陶辙轩只感觉,获得这些收获要比自己平时一年的收获还要更多。

“宁老师,今天已经很晚了,你明天还要上台做报告,我就不多打扰你了。”

“陶教授,那我们等报告会结束之后再聊。”

第二天一早,宁晨就和杨连华、宋溪韵等人,一起来到了报告会现场。

因为宁晨一会儿就要上台做报告了,需要提前去后台做好准备,就不能坐在观众席了。

“杨老师,宋老师,我要先过去了哈。”

“嗯,宁老师,一会儿就要看你表现了。”杨连华说道。

此时宋溪韵有很多话想要和宁晨说,但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宁晨……加油哈!”

“嗯,放心吧。”

对于这一次的报告会,宁晨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保证自己可以圆满的完成这次任务。

随着各个参会的人员陆续到达报告会现场,这次的数学大会也即将开始。

这一次,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国的数学研究者来到了燕京,差不多占据了参会总人员的一半。

但因为这一次是夏国举办的数学大会,宁晨强烈要求要用中文进行报告,这一点也得到了秋成同的赞同。

如果是听不懂中文的,只能选择通过耳机中的同声传译功能,来进行翻译了。

数学大会开始后,作为本次数学大会的组织者,秋成同先上台进行致辞。

秋成同先是欢迎了大家来燕京参加这次的数学大会,并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次的数学大会互相交流,从中得到收获。

“好,那么现在欢迎来自盛州大学的宁晨老师,上台进行报告!”

随着秋成同的话音落下,宁晨走向了台上。

台下的参会人员们,为宁晨献上了极其热烈的掌声。

“大家好,我是来自夏国盛州大学的宁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