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 > 第255章 只有宁晨可以和他们比肩

第255章 只有宁晨可以和他们比肩

第255章 只有宁晨可以和他们比肩

至于谷歌公司研发的量子计算机,与星河量子计算机有多大的差距……

即便谷歌公司能够完美的完成他们理想中的计划,他们的量子计算机性能,也达不到星河量子计算机的三分之一。

这种上限还不及别人下限的感觉,很难不让他们感到绝望。

“怎么可能……他们之前一直都没有发布过有关量子计算机的任何消息,竟然突然就把成熟的产品做出来了。他们……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此时,谷歌公司的管理层,甚至有些怀疑有关星河量子计算机消息的真实性。

但既然这个消息是来自于华科院,那么其实消息的真实性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华科院并不是普通的实验室,而是一个权威的官方科研机构。

如果没有确切的把握,华科院是绝对不会轻易的对外发布消息的。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台量子计算机并不是刚刚才研发成功的,而是早在两年之前,便已经正式的研发完成。

只不过,因为某些原因,华科院没有马上发布这个消息而已。

……

随着下一期《学术星空》的期刊发布,陶辙轩的那篇有关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论文,也正式随之登刊。

这篇论文很快就成为了这一期期刊中,受到关注度最高的一篇论文。

这是自两年多之前,宁晨在《米国数学会杂志》上,公开发表了有关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研究成果之后,人类继续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研究上的一次重大的突破。

这让大家再次想起了有关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话题,并燃起了人类彻底解决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相关问题的希望。

“在之前宁晨的基础上,陶辙轩又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研究更上了一个台阶。看来华人在数学上面的天赋,真的是非常强大的。”

“这两年来,宁晨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上面的研究,恐怕陷入了瓶颈之中。这一次,说不定陶辙轩可以帮助宁晨突破这个瓶颈呢。”

“在数学能力上,陶辙轩应该还是强于宁晨的。这两年来,宁晨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研究上面毫无建树,或许宁晨已经用尽了他在数学上面的天赋。”

他们不知道的是,宁晨早在两年多之前,就彻底解决了有关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问题,只是当时并没有把这些成果公开发表而已。

一个月之后。

在下一期的《学术星空》期刊上,宁晨将自己的论文正式的发表了上去。

很快,这件事情并引起了整个数学界的强烈关注。

就在一个月前,陶辙轩刚刚发表了有关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论文,让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话题再次变得火热了起来。

当大家仔细查看这篇论文之后,却非常惊讶的发现,这次宁晨的研究,并不只是局限于某一个小的角度而已,而是彻底解决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存在性与光滑性问题。

为了更好的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宁晨特意稍稍增加了自己论文的字数,以免表达的东西太过晦涩。

宁晨倒是没有期待有多少人能够看懂自己论文中的内容,但如果连陶辙轩和秋成同这样级别的数学家,都看不懂自己的论文的话,那么发表这篇论文也便没有什么意义了。

宁晨至少保证,世界上得有一小部分顶级的数学家,能够看懂自己论文中的内容,哪怕只是论文中的一部分。

在这一期的《学术星空》正式发布之后,陶辙轩像往常一样,第一时间就看起了这期期刊中的内容。

自从《学术星空》的期刊成立之后,陶辙轩就成为了期刊的忠实读者,并非常热衷于向这家期刊投递论文。

虽然陶辙轩的主业是数学上的研究,但除了数学类的论文之外,其他领域的论文,每一篇陶辙轩也会认真的去看,因为他认为这也可能会自己的研究起到一些帮助。

和以往的几期一样,这一期的《学术星空》,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水准,上面的每一篇论文,都足以达到学术界顶刊论文的质量。

而当陶辙轩看起了宁晨的这篇论文的时候,却一时讶异的有些说不出话来。

“宁晨……竟然直接把整个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问题都给解决了?”

看到这个论文标题的第一时间,陶辙轩下意识的以为,宁晨是受到了自己那篇论文的启发,才能够彻底解决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问题的。

陶辙轩觉得,这个时间未免太仓促了一些,就算从宁晨看到自己的论文开始算起,最多也不过经历了一个月的时间而已。

在这最多一个月的时间中,还需要经历课题的研究,论文的撰写、修改等工作,怎么看来都不像是一个月就可以完成的。

不过以宁晨的能力来说,这也不是什么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带着这样的疑惑,陶辙轩认真的看起了这篇论文中的内容。

这篇论文陈述的各项理论十分的晦涩,就算是陶辙轩,看起来也是非常的费力。

可当陶辙轩逐渐看懂这篇论文中的一些内容之后,情绪也跟着兴奋了起来。

“这篇论文的研究价值……恐怕超过了我之前看过的所有论文!”

这种感觉,就有些像现代人看非常精简晦涩的文言文一般,乍一看上去,根本就不知所云,但当读懂了其中的含义之后,才能够理解这里面的精妙之处。

另外,陶辙轩也有些意外的发现,这篇论文和之前自己的那篇论文,似乎并没有太过紧密的联系。

这并不是指两篇论文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而是仅仅看过陶辙轩之前的那篇论文,根本很难在短时间得出如此多的研究成果。

陶辙轩有些怀疑,宁晨根本就不是在看过自己的那篇论文之后,才写出了这篇论文的。

或许,宁晨早就得出了这些研究成果,只不过才刚刚正式发表罢了。

想到这里,陶辙轩的心中不禁涌起了失落。

曾经,陶辙轩以为,自己是世界上能力最强的数学研究者之一,就算不是真正的世界第一,至少也是处于最顶尖水平,不会被任何一位其他数学研究者拉开差距。

在发表了上一篇论文之后,陶辙轩也越发的坚信这一点,可是,随着陶辙轩看到宁晨的这篇论文,让陶辙轩知道,自己与宁晨并不是同一水平线上的数学研究者。

“或许,在这个时代,只有宁晨可以跟那些历史上的伟大数学家们,划分在同一个行列之中吧。”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陶辙轩也很快的释然了。

陶辙轩对于数学的喜欢是非常纯粹的,从很小的时候便喜欢上了数学,并把这个爱好逐渐的转为自己的工作。

因此,陶辙轩在数学上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功利心,一切的研究完全都是出自于本心。

“数学界有宁晨这样的天才出现,对我而言也是一件好事。”陶辙轩心说道。

如果大家都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那么很难有一个榜样,指引其他的人继续向前进。

宁晨的存在,让陶辙轩可以更好的激励自己,不断向更高的山峰进行攀登。

终于,在花费了几天的时间之后,陶辙轩总算是理解了宁晨这篇论文中的大部分内容。

但要是想真正理解这篇内容中的全部内容,陶辙轩觉得,恐怕还是得当面与宁晨好好交流一番才行。

另一方面,秋成同同样在《学术星空》发布的第一时间,就看到了宁晨发表的那篇论文。

因为年纪的关系,秋成同现在的思维速度要比陶辙轩慢一些的,在同样的时间内,对于宁晨这篇论文的理解程度,也要差上一些。

但凭借着自己在数学上的经验,以及对于宁晨的了解,秋成同知道,宁晨的这篇论文的研究内容,一定会是正确的。

激动之中,秋成同向宁晨发送了一封邮件过去,表达了对宁晨的祝贺之情。

“宁老师,恭喜你成功证明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存在性与光滑性问题!这是世界数学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这让你不仅成为了菲尔兹奖的热门候选人,也将和那些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们划入同一行列……”

秋成同少见的以十分激烈的文字,向宁晨表示着自己的祝贺。

其实在当时给宁晨推荐这个研究课题的时候,秋成同也并没有真的期待宁晨会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就算花费十几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解决了这个问题,都已经算是一项壮举了。

但这一次,宁晨依然没有让秋成同失望,如约的解决了这个复杂的数学未解猜想。

此时,秋成同甚至恨不得再给宁晨推荐几个其他的研究课题,秋成同觉得,哪怕是黎曼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这样的问题,宁晨也不是无法解决的。

当然,秋成同并没有真的做出这样的选择,毕竟还是得给宁晨一些休息的时间的。

宁晨在看到秋成同向自己发送的祝贺邮件之后,在心里充满感激的时候,也不禁有了一些愧疚。

因为自己一直在对秋成同隐瞒着自己的成果进度,即便在成功解决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之后,也并没有马上向秋成同说这件事情。

在前往燕京参加华科院的研究时,宁晨也并没有如约去水木大学看望秋成同,而是在项目结束之后,默默的返回了盛州。

当然,宁晨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追求更加高远的目标,而不是因为其他的目的。

宁晨完全可以做到问心无愧,只不过对于秋成同,宁晨觉得有一些亏欠罢了。

“如果秋成同教授知道这些内幕,相信也会理解我的吧……”

想通了这些之后,宁晨也不在这件事情上过度内耗。

就像秋成同本人说的,想要回报秋成同对于自己的培养之恩,最好的方式,就是继续在数学的道路上,做出更多的研究成果。

宁晨很快组织着语言,向秋成同回复了邮件过去。

邮件之中,宁晨向秋成同表示了感谢,并表示自己会继续努力,向更高的山峰探索。

……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宁晨的这个研究成果,数学界也开始对宁晨的这个证明过程进行着讨论。

因为整个证明过程非常的晦涩和简洁,即便是很多高校的数学教授,也表示根本看不懂宁晨论文中的内容,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

但在包括秋成同、陶辙轩、西蒙·唐纳森这些数学界的顶级研究者们的支持下,数学界基本达成一致,认为宁晨的证明过程是完全正确的。

这一成果,对于人类解决各种有关流体力学的问题,将会起到重要的帮助。

只不过,想要从宁晨的这篇论文走向应用,不知道要花费多少的时间。

这一天,秋成同再次与宁晨进行了联系。

信息中,秋成同希望能够在夏国组织一次数学大会。

这样的事情在之前是比较少见的,因为夏国并没有任何一位本土的菲尔兹奖获得者,在世界数学界的影响相对有限。

除了偶尔的因为举行颁奖典礼,而在夏国召开的数学大会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世界上顶级的数学大会,是在夏国召开的。

但因为宁晨成功解决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关系,现在夏国在数学界的影响力,早就不可与过去同日而语了。

举行这样的数学大会,可以大大提升夏国在数学界的影响力。

另外,这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宁晨对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问题的研究成果,增加宁晨拿到菲尔兹奖的可能。

看完了秋成同信息中的内容,宁晨也对于举办这样的数学大会非常的感兴趣。

其实就算秋成同不说这件事情,宁晨自己也有着类似的想法。

只是目前宁晨在学术界的影响力还不够强,不敢保证自己能够成功的召开这种级别的数学大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