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 > 第602章 三叔,时代变了

第602章 三叔,时代变了

第602章 三叔,时代变了

“两千?!”韩国风吓了一跳,忍不住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整个人不是震惊,而是惊恐。

两千块钱啊!现在就算是去大城市也没有这样的工资啊!

他媳妇儿家的亲弟弟在哈市生活,他弟弟在市里面打工,一个月好像也才一千块钱,而且好像是什么电工的工种,这还是前两年刚涨上来的。

“太多,太多了!”韩国风连连摆手,农村人的朴实无华展现得淋漓尽致,脸上难掩激动,“我在粮库一个月才五百八,我就一个月五百八就行。”

韩国风不是不想要更多,只是这两千块钱拿着做市场调研分析啥的,感觉有点像烫手的山芋,他从来没觉得自己每天干的活儿有多么值钱。

“两千块钱多吗?”段大海被韩国风的朴实给逗笑了,心中跟这哥们也亲近了一些,“市场调研其实对我们厂子很重要,如果不能提前预判和分析市场的变化,我们在生产上就会走歪路,所以这个部门我很早就想建,只要你能做得好,回头我还会加钱!”

“这……妹夫,你看这……”韩国风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钱是好东西,可也得有本事拿呀,他没感觉自己有多厉害,只是做好自己手头上的事儿而已。

妹夫?

段大海跟梁老板看到韩国风无助的朝于大为开口,表情全都诧异起来,敢情粮库这边大为不只是有个大姐夫,还有个大舅哥。

“这个工资没问题,回头去了老面粉厂,你就安心做事即可,除了把本职的工作做好外,自己还要多关注一下国家大事。”于大为给了韩国风一点建议,“有钱了就把家里的收音机换成电视机吧,现在很多重要的新闻从电视机上看会更直白一点。”

“嗯嗯,那行,那谢谢段总,您放心,反正该我做的事情,我肯定拿出十二分的力气把事情干好。”韩国风严肃且认真的对段大海承诺。

“我相信你。”段大海笑着点头,“你先回去吧,等十一月一号的时候来老面粉厂报到。”

“行!那我回去就递交辞呈。”在韩国风看来,自己已经都要去面粉厂,干脆回去就辞职算了。

一个月两千块钱啊,有了这钱,媳妇儿不仅不用继续在饭店受苦了,孩子们的学费,家里的吃穿用度都不愁了,甚至还能给小儿子和大姑娘报个补习班啥的。

韩国风心里越想越甜,也有些感激于大为,要不是有于大为在他感觉自己拿不到这么高的工资。

另一边,三人看着韩国风离开,梁老板忽然打趣说:“瞧瞧,同样是一家子,这个韩国风跟刘立国之间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呵呵,都不是一个妈生的,还一家子。”于大为继续跷着二郎腿喝着茶水,“我老丈母娘家这个老二,也算是一路苦过来的。”

“当年他们家穷,韩国风为了念书考学,付出了不少辛苦,但奈何老韩家的学习天分好像都集中在了我媳妇儿一个人身上,这人就是那种学习、干活……反正不管干啥吧都贼认真,但成绩永远都不是太理想。”

于大为能跟两位好大哥把话说的这么直白,其实也是给段大哥打个预防针,韩国风未来如果能撑起一个部门当然好,如果撑不起来,那就是他今天说的,这人肯干,但能力还是差一些。

“有些人天生吸收知识的能力就差。”段大海靠在椅子上忍不住感慨一声,他想起自家儿子了,这学习笨的,不过还好最终也是将将摸到了大学的门槛。

算是祖坟冒青烟了。

“韩国风这人不差,回头我先带带他,实在不行的话,到时候我再找个能力更强的,他做辅助也不错。”段大海这句话也是回复于大为言语之中的担心。

两个人看向彼此都笑了一下,虽然都没有说破,但也都明白对方的意思。

于大为这一生不太想跟孩儿他姥姥家那些人再有什么纠葛,尤其是生意上的,他最怕会发生上辈子的事情,生意做没做起来先不说,但家先没了。

这辈子做生意,他只要清清爽爽,做自己当初想做,却一直做不到的即可。

不过如今就算没有自己帮助,眼下来看,他这个二舅哥未来也不会出卖**去工地,辛辛苦苦的供养两个孩子念书。

也会有钱给未来二嫂子看病,不至于因为没钱活活把病情给耽误了。

这样就很好了,静等到时候喝他家老大老二结婚的喜酒就行了。

“我看今天差不多就这样了,不行咱们就早走吧。”梁老板又看了一眼粮库里面的大院儿,根本没人走出来,他等得有些不耐烦了。

屯子里的小家伙们,自己随随便便画个饼,那就跟打了鸡血似的,甚至到别的城市里能一个月一个月的干,一点也不嫌累,更没有主动请假这一说。

毕竟钱是实实在在挣到手了,这一下子就能激发人内心深处最大的**。

“再等等,眼下粮库里还有很多没过来面试过的。”段大海率先开口阻止,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他不想因为这件事的尾巴没收好,到时候跟余厂长有什么嫌隙。

现在他跟余厂长相处的很融洽,就好像秦汉时期的项羽跟亚父范增似的,余厂长不仅有经验丰富的管理能力,对产品的把控也都能做到细致入微,有他在厂子的管理永远稳得一批。

“还剩下近乎三分之二的人,一大部分被刷下去了,后面还需要咱们做些什么吗?”于大为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目光看向段大海。

这事儿他是主C,于大为跟老梁都算是辅助。

“唉,领导那边肯定是不能说什么了,该办的都办了,不过也不能不给这些人一点活路。”段大海沉思,“最近隔壁迎春镇弄了个砖窑厂,缺人缺的厉害,到时候这些人后悔了,或者再耍无赖找领导们不开心,咱们就把这个拿出来堵住他们的嘴即可。”

于大为跟梁老板闻言,都十分认同的点了点头。这样做真不是他们有什么圣母心,反而是避免接下来会遇到的麻烦。

“不过,我觉得咱们还是提前跟迎春镇那边的砖窑厂打个招呼的好。”梁老板轻笑了一下,“都是奸懒馋滑的惫懒货,虽然砖窑厂啥人都收,也不能不了解根底。”

“对,不过也不是啥人都收。”于大为靠在椅子上眯了眯眼睛,“像刘立国这人,我觉得就没有必要收了,这种人两面三刀,去了砖窑厂还不知道捅出什么篓子来呢。”

“没问题。”段大海跟梁老板对视了一眼,齐齐点头赞同于大为的建议。

梁老板之前也说了,刘立国这人今后肯定是别想在芦河镇混下去了,这里绝对容不下他。

眼下于大为也表明了立场,那接下来他只要跟老段稍微用点手段,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他肯定会被挤出芦河镇。

有些人但凡没了依仗,身上所有的缺点就会在周围人面前不断发酵,最后直致所有人闻到他身上难以言喻的臭味。

很快,粮库下班的时间到了。

陆陆续续有人走出来,那些面试被刷下去的,还想再争取一下,不过全都被于大为几人给正面回绝了。

至于没面试的,或许是还在跟刘立国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等待着自己能月入三千加呢。

办公室里,杨会计整理着文件,顺手将填写好的申请表放在了自己革皮公文包里,刚准备走就听到身后有人叫住了他。

“等等。”韩建军低着头在自己的办公桌上不断写着什么,“把申请表拿出来再走。”

“凭什么?”杨会计面色微变,随后转身就露出怒容,“其他人都已经过去面试了,甚至有的一个月拿到了两千块的工资,凭啥我不行!”

“因为你是我侄子!你想跟他们一样站在于大为那一伙儿跟我作对是吗!”杨建军“啪”的一下将钢笔摔在了桌子上!

“别人不知道我图个啥,你不知道?!我为了大家想跟于大为他们多谋点福利,可现在搞得好像我挡住了他们的财路似的!”杨建军愤怒的用拳头捶着桌子。

虽然大家没有明说,可都似乎对自己有很多怨言!他为了谁!他为了什么呀!

“唉,三叔,你做的没错,也没人说你做错了,大家也都没人对你有想法,都是怕偷偷面试的事情被你发现啊。”杨会计放下公文包来到杨建军面前,拿起暖壶给对方倒了杯水。

“这些年您兢兢业业的管理着粮库,大家都看在眼里。只不过时代变了,人们更注重眼前利益了。再者您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听信刘立国这家伙说的话。”

杨会计平时都是一副沉默寡言的性子,恨不得所有人都当他是透明人,这也和他本身的会计职业有关系。

他不想被过多关注,安安心心把账目算好即可,但就算这样,自家三叔还总是给自己造势,非要想着把粮库话事人这个身份给自己安上,好代替他继续守护好粮库。

可他不喜欢被安排,人生大半辈子他都是这么被安排的。

虽说他对自家三叔有意见,可终归是血浓于水,有些事可以当作看不见,比方说刘立国故意找茬于大为他们,下面的人早已经传疯了。

但有些事他不能不管,自家三叔三天肚子瘦了一大圈,整个人看起来仿佛熬了好几个通宵似的样子,他有些心疼。

“刘立国这人奸懒馋滑,有点小聪明但都用在窝里斗,用在自己人身上了,这一点您看不出来?”杨会计看办公室里也没人了,索性就直接揭开这块遮羞布,“刘立国前天带着人去找于大为,你知道他是怎么说的吗?”

“趾高气扬的就算了,还在跟人家三位老板平起平坐,开出各种不切实际的条件,员工必须无条件全都收了,工资不能低于两千,他们这几个小队长必须月入三千加……你听听,这是人说的话吗?”

“人家是做生意呢,不是搞慈善的,粮库走到今天这一步不就是人不行导致的吗?咱们有什么资格让人家全都接手了呢?”

杨会计一番话算是彻底点醒梦中,杨建军其实一直活在自己编织的美好幻境里面,越是结束的时候,一些回忆越是涌入心头,不断想着粮库所有工人的好。

丝毫不记得,是谁因为不作为,没担当,活生生把一个偌大的粮库,搞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唉。”杨建军无力地坐在座位上,看着自己快要写好的人员名单,忍不住又一次叹了口气。

“三叔,听侄子一句劝,跟我去给于大为他们道个歉吧,大家都是镇上生活,平日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兴趣你赶个集就碰见了,到时候你说多尴尬呀。”杨会计弯着腰看着自家三叔,“别人我不知道,但于大为是个好说话的,而且我准备去他那做会计,他多少也会给我这个面子。”

“行吧,我收拾收拾东西,陪你一起去面试。”杨建军重新起身,不过这一刻他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似的,麻木的清点着自己平日里带回家的东西。

两个人算是最后从粮库走出来的,面试的帆布棚子外面已经没有人了,天也黑了,于大为三人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回去。

于大为本人还在感叹,杨会计终归没有找自己时,就看到老杨跟小杨并排走出了粮库,朝他们仨走了过来。

小杨还好,看到了于大为以后目光就没移过半分,倒是老杨,这个在粮库兢兢业业一辈子的人,出门时也不知咋的,就是忍不住又一次回头看了一眼粮库。

仿佛这一眼之后,芦河镇的粮库便会彻底消失了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