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 > 第6章 夫与妻(合章)

第6章 夫与妻(合章)

第6章 夫与妻(合章)

于大为回到家的时候,天早已经黑了,跟爹妈打了声招呼便回家去了。

韩静凡一如昨天一样坐在炕沿上,旁边点着一个蜡烛,她看到于大为终于回来了,起身将炕上的桌子搬到了地上,把炕头的被子拿过来铺上。

“给。”于大为脱下外衣,狗皮帽子,还有手焖子,从怀里拿出一本泛黄的二手书放到了炕沿上。

前世他就知道韩静凡不爱说话,但喜欢书,也爱看书。他也是结婚后的某一年春节过后,带媳妇回丈母娘家知道的。

丈母娘把自己带到仓房,角落里摆了足足四箱子的书。

丈母娘还跟他说,小凡从小没什么朋友,就爱看书。自己在村子里帮老太太挑水,砍柴,干各种活计赚点钱,全都买了书。

偶尔也会去小学老师家去借书看,两家的屯子紧挨着,离得不远。可后来村里人总在后面嚼舌根,小凡打那开始便再没读过书了。

于大为听到这些事情的时候,老大都已经四岁了。

丈母娘没啥文化,便想着让于大为看看把这些书处理了,是拿回去还是卖废品,自己拿主意。

当时于大为穷的叮当响,一听到能卖钱,当场不顾韩静凡的劝阻,把那些书当着大家的面全卖了,事后从村里小卖店,买了不少好东西给自己这几个大舅哥,大姨子。

老韩家有四个兄弟姊妹,两个大舅哥,一个大姨子,韩静凡算是家里最小的那个。

听丈母娘跟他说,当初其实在小凡后面还有个小崽儿,可三岁的时候家里太穷,夭折了。

具体咋回事,于大为没细问,丈母娘也没细说。

许是不愿回忆起的难过事。

如今这些书应该还在老韩家仓房里,他今天回来特地买本书,便是想起了曾经自己做的混账事。

他亲爹于老蔫也是个爱看书的主,如今里屋还有一箱子的书,只不过这些年为了生计,似乎也是看烦了,便没了再开箱看书的兴致。

他老于家比老韩家还多个孩子,家里五个兄弟姊妹,于大为是老大,老二和老幺儿一个念大学,一个念初中,此时的义务教育已经开始,但没有普及开,上学花钱的地方还很多。

如果是户口是农村的,孩子去了城市念书,甚至每个学期还要单独交一笔借读费。

“你怎么想起送我书了?”韩静凡眼神先是有些惊讶,随后伸手拿起了那本泛黄的《西游记》。

“回来的路上正好看见有个旧书店,就进去看看,顺便暖和暖和。”于大为走到炉子前,给炉子里添了一把苞米瓤子,然后用两块木头压在了火堆上。

“谢谢。”韩静凡做梦也没想到,这个男人会给自己带东西回来。

自打去年结婚到现在,对方除了四处借钱,天天不着家(不回家),从来没有对自己这么好过。

这一年他俩吵的架,比说的话都多。

好像自从昨晚回来以后,他就变了。

短短两天,是什么能让一个人变化那么大呢。

她双手捧着《西游记》线装本,呆呆的望着小凳子上的宽厚背影有些出神,下意识伸出右手抚摸了一下隆起的肚子。

希望对方能一直这样吧。

“我那个设备让我给退回去了,钱一直没告诉你,是高利贷借的,已经还上了。”

“买这个房子的三千五百块钱,是老丈母娘私底下借给我的,这个我也会尽快还上的。”

于大为双手拄在炉钩子上,看着炉子里燃着的火苗,耳边听着炉子里传来“呼呼”的风声:“小凡,你对未来的生活有什么想法吗?”

他想了很久,决定还是把买车的事情告诉她。

上辈子两个人之所以最后各自猜忌,分崩离析,其实他自己占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原因。

他我行我素惯了,对韩静凡也只是觉得对方皮囊好看,其它的和一个农村的老娘们没什么区别。

这大概就是他从城市回到农村之后留下来的大城市病,高高在上,有些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的。

当初他对韩静凡说了很多伤人的话,尤其记得刚结婚的那两年,他说的最多的便是“伱一个农村老娘们懂个啥!你有我懂得多么!”

好像那时候对方从来也没反驳,只是眼神里永远带着无法言语的哀伤。

自从韩静凡离开世界后,他就好像丢了魂似的,偶尔在梦里梦见她,但和记忆里不同,她仿佛像雪中的仙子,不染尘埃,却洞察世事。

“我吗?”韩静凡呆呆看着于大为,似乎还没有从刚才对方说的话里回过神来,又或者第一次对方主动询问自己的建议。

“我不清楚,生在农村,有机会还是想去大城市看看的,也想过不缺吃喝了就写点什么。”韩静凡腼腆一笑,右手掠过额前的发梢,望着漆黑的棚顶,“不过我想未来还是会在农村吧,种自家的地,养两头猪。”

“一头公的,一头母的。”于大为回过头笑嘻嘻的接话。

“嗯嗯,再养点鸡呀,鹅呀的,还有鸭子。”

“最好是把这个七亩地的院子和房子先收拾一下,有钱了弄个小砖房。”

“嗯嗯,再搭上个狗窝,大白跟了咱俩快两年了,现在还在住窝棚。”

“嘿嘿,那必须的呀,这可是咱们家元老,以后孩子出生都得叫大白一声狗大爷。”

“咯咯咯”韩静凡开心的笑了起来,红烛映衬的脸颊,仿佛冬日盛开的梅花,一股淡淡幽香飘荡在破旧屋子里的每一处角落。

于大为眼睛都有些看直了,花瓶不愧是花瓶,额不对,俺媳妇不愧是俺媳妇,真是贼拉好看!

那颗沉寂已久的心,仿佛再次被抚摸,被唤醒。

韩静凡感受到于大为炽热的眼神,她有些羞涩的低下头,看着手里的书籍低声细语:“大为,咱俩有孩子了。”

于大为瞬间被浇了一盆冷水,看着隆起的小腹,他吧唧吧唧嘴。

大儿子,你耽误你二弟降生了你知道吗?

“小凡,你知道我家老爷子是技校毕业的吧,一直在生产队修农机了。”于大为感觉屋子里有些冷,用炉钩子勾了勾炉子下边的炉箅子。

“嗯。”韩静凡是知道她那位厉害公公的。

整个十里八村,就没人不认识于老蔫这个人。

不仅会修农机,当年还被大队专门请去当老师,那时候她家公公可以说是风头无两。

只可惜花无百日红,时代在改变,大势洪流会让更多的新生力量崛起。

“我小时候跟着老爹就开始修车,其实身上的技术一点也不比老爷子差,只是村子里人不知道罢了。”于大为在铺垫。

韩静凡静静听着,她能感觉到对方有事情告诉自己。

“今天出去的时候,我还了饥荒(欠债),然后在一处垃圾回收站看见了一台废旧勾机。”

“上面除了包裹水泥之外,也就老了点,修一修还能用。我就花了从你手里拿走的两千五百块,那台勾机买下来了。”

于大为见韩静凡面色不对,赶忙继续解释:“我是这样想的,勾机这东西未来修路,修桥,干什么工程都能用上,维修的话,我自己就可以,所以不需要人工费。”

“至于配件,买农机设备的老板人不错,我想到时候可以从对方手里先拿配件,后期再结账。”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真找不到活,一台挖掘机少说15吨,卖废铁到时候也足够回本了。”

于大为发现韩静凡面色渐渐趋于平静,心中才算是松了口气。

在他看来,韩静凡肯定不知道挖掘机是啥,现在让她明白这东西绝对赔不上钱,她就会安心了好多。

自己有时间再跟她详细说说挖掘机能干什么,在目前这个市场究竟有着怎样的地位。

“你买的是液压挖掘机,还是机械挖掘机?”韩静凡将西游记放在自己被褥上。

“液压挖掘机UH03。”于大为心中万分震惊,咋个回事,我媳妇知道挖掘机,不是因为跟我去百湖之城后才了解的嘛?

上辈子还是他去油城(又叫百湖之城)的时候,领着她去看自己修的挖掘机,她才那时候才知道啥是挖掘机。

于大为清楚记得,那天他媳妇就那么盯着看那台小松(挖掘机)好半天。

“日立?”韩静凡好奇的抬起头看他。

于大为彻底懵逼了。

这小妮子不会也是穿越者吧。

韩静凡看于大为那张震惊万分的憨憨脸,感觉有些好笑,却忍住了。

“我也是以前读过看过一本关于工程机械的书,是我们村开大车的师傅回老家过年带回来的,对方死活不卖,我当时可花了二十块买的呢。”韩静凡又笑了。

她感觉结婚这么长时间,她今晚好像是最开心的,比结婚的时候都要开心。

只是脑海里想到了一些不好的回忆,韩静凡的脸色白了一下,便低着头不再言语了。

于大为感觉到了韩静凡的异样,便没再说话了,只是心中暗暗震惊。

他完全想象不到,其实早在几年前,人家就可能知道了一些品牌挖掘机了。

他无声的用炉钩子打开炉盖,重新添了一些柴火,脱衣服躺进了被子里。

烛火熄灭,躺在床上的两个人能听见炉火燃烧的“呼呼”声,以及外面风吹树枝的呼啸声

按理来说,他于大为得感谢韩家岗村的那些人,要是没有他们,凭着韩静凡的样貌,早就嫁人了,也不会等到二十还没人报媒提亲。

可于大为心里总有些不是滋味,村子里这群长舌妇,自己如果有一天回老丈母娘家再遇到了,他一定不能放过这些人!

欺负自己也就算了,要是有人敢欺负他媳妇,他非得把对方的嘎拉哈掰下来不可!(作者语:嘎拉哈,又名羊拐,膝盖骨,语境是把对方骨头薅出来。)

一夜无话。

清晨于大为早早起来,连续下了两天的雪,今天外面终于放晴了。

掀起帘子推开门,于大为便被门外院子的白雪皑皑刺到了眼睛,阳光下的白雪比反光的镜子还要刺眼。

天空很蓝,一望无际的蔚蓝不掺杂一点杂质,冰冷而又新鲜的空气,随着呼吸钻进鼻孔里,整个人仿佛沐浴在一片净土之中。

“汪汪汪”的狗吠声,在于大为耳边作响,他这才睁开眼睛,心情不错的跑到大白跟前,用穿戴两只手焖子的大手,蹂躏着对方的脑袋。

“一切都是最好的开始,是不是呀,大白!”他笑了,阳光下笑的格外灿烂。

有机会他一定天天拜菩萨,不知道是哪位菩萨显灵,让他能重回1992,重开一次人生。

“哟!大为,今儿起的早啊!”一个戴着军绿色棉帽子的男人,从砖墙的另一侧探出脑袋。

对方眼睛很大,脸很瘦,模样四十多岁,此时他的胡子沾满了白色的寒霜,看见于大为时,脸上带笑,心里却有些不屑。

村里谁不知道于大为还有个绰号,叫大懒为。

冬天没有农活,村子里的人一般七八点才起,可大懒为不睡到日晒三竿绝不起床。

有个好爹又能怎么样,更何况于老蔫现在供两个孩子念书,家底估计都快掏空了。

“原来是王二哥,你也早啊。”于大为也乐呵回应。

伸手不打笑脸人。

二人随便寒暄了两句,便开始清理院子当中的积雪。

这两天的雪,足足下到于大为波棱盖(膝盖),每迈出一步都有些困难。

“好多年没看到这么厚的雪了。”于大为拿着板锨有些感叹。

未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东北的温度一年高过一年,雪也越下越薄,如今的寒冬数九,未来或许再难感受到了。

于大为收起心思,开始清理院子里的积雪。

他先把大门口到房子门口清理出一条小路,这样出门的时候好过人。

随后再把院子里的雪清理到角落堆放在一起,等到阳光充足,积雪自然而然就化了。

东北农村的屋子是由三部分组成,一个是居住的房子,一个用栅栏单独围起来的园子,一个是从大门到房子门外的院子。

小一点的二三亩,大一点的六七亩也不是没有。

所以清雪的时候,村里人习惯把院子里的雪清理掉,至于园子里的则不去管,来年开春雪化成水,种点蔬菜之类的,地里水分会更足一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