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259章 白茄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259章 白茄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259章 白茄

第259章 白茄

“白茄?”

听到这个已经隐约开始淡出记忆的名词,村支书和村主任面面相觑,脸上露出一丝狐疑。

在八十年代高产的红茄子引入之前,国内的老品种茄子可谓是五花八门,紫色和黑色这两大常见颜色的茄子固然是有着各种奇奇怪怪造型和特性的品种,绿色和白色的茄子也并不罕见。

没错,虽然后世犹大国培植出来的各色白茄子品种在国内炒的火热,动则就是普通茄子两三倍甚至是三四倍的价格,但实际上国内早就有白茄子了。

只不过,现在各类物资都依旧不算充裕的国内处于“求存”阶段,不管是什么作物,大家更在意的是产量,因此红茄子和各类初代杂交品种迅速地在各地火起来之余,传统的那些产量并不算很高的老品种,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就在种植户这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

所以……

你们钻探公司投那么多钱来让我们种白茄子这种在老品种里面也算是低产的玩意,确定不是在拿我们开玩笑?

孙健见状,只是点了点头:“钟书记,谢主任,你们没听错,就是种白茄……准确地来说,是种【白荷包】这个品种的白茄……默默百投注资,与后峪庄共同成立一个新的农社,共同开发这个项目。”

注资成立新农社?不是签包销协议?

听到这个有些超乎自己预料的方案,两人犹疑之余,忍不住把视线挪到了曲明礼身上。

接收到二人的眼神,曲明礼没有什么犹豫,直接开口问道:“孙经理,我就想知道,咋的就想让俺们村种这被淘汰的玩意了?不说出个一二三来,就算是钻探公司掏的钱,这动员工作也不好开展啊!”

对于曲明礼这个项目中转人,孙健的态度无疑要柔和亲近的多,全然不见之前的端着。

笑嘻嘻地发了一圈红塔山出去后,孙健这才操着依旧残留着口音的普通话说道:“老曲,瞧你话说的……被淘汰的玩意?”

“咱们这是典型的捧着金饭碗去讨饭啊!”

摸出打火机把嘴上的烟点上,孙健看了一眼有些迷惑不解的曲明礼:“杨科长曾经给我说过,不要小看咱们老祖宗的智慧,也不要小看咱们老祖宗的品味和挑剔……能经历过千百年的大浪淘沙,存留下来的玩意,那肯定里面有不少宝贝。”

“这白茄虽然这两年市场上很少见了,但想必各位以前都或多或少的吃过这玩意吧?”

三人齐齐点头,茄子属于适种范围广,虽然由于比较吸油,在以前并不如何讨喜,但好在产量比较大,因此他们自然没少吃,其中自然也少不了白茄这一类品种。

孙健耸了耸肩:“虽然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红茄和弯角茄产量更大,价格更实惠,但公正的来说,是不是吃下来还是觉得白茄的肉质更细腻,风味更浓,吃起来更香一些?”

曲明礼点了点头:“这倒是真的,现在的茄子虽然个头大,价格也便宜,但吃起来总觉得差了点什么味。”

一旁的村主任更是笑着打趣道:“何止是味道差了点,以前的白茄直接掰下来就能当成水果吃,现在的红茄皮那么厚,还带着一股涩味,生吃可没法子入嘴。”

趁着档口,好好地缅怀了一下自己小时候偷瓜摸枣的趣事之后,村主任的话锋一转:“好吃是好吃了些,但架不住产量上不去啊!就算是这会儿偶尔能见到些卖白茄的,价格也比红茄贵上一些,但总体来说,还是远没有种红茄来的划算啊!”

这是实话,与后世犹大国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培植出来的白茄品种相比,华夏本土老品种的白茄个头小,形状不规则,产量低,生长周期长也要长上近一个月,因此即便由于病虫害抗性更胜一筹,但放在当下,经济价值远逊于主流的红茄和杂交紫茄。

事实上,这也是村主任和村支书之前犹疑的原因。

虽然后峪庄并不富裕,但靠着还算不错的地理环境,这两年靠着种植各色各样的零散作物和蔬菜,日子过得也还算可以……最起码要比种那个所谓的白茄划算些。

说实话,要不是因为提出这个项目的是代表着钻探公司的夏留通销社,他们说不定立马拂袖而走……伱愿意当冤大头把钱打水漂那是你的事,别拖着我们整个村受累啊!

听到村主任这番劝谏,孙健却是不以为意地笑了笑:“的确,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咱们国内种产量没有优势可言的白茄远没有种红茄和紫皮杂交茄来的划算;但那是因为价格卖不上去的原因……但如果在产量有所提升的同时,价格还能卖到红茄的两三倍以上,你觉得种白茄划不划算?”

两三倍以上?三人一呆,目前博山这边的红茄地头价约莫在2分钱一斤,紫皮杂交茄价格稍微高一点,但地头价也就是2.2分左右一斤,如果白茄的地头价能超过5分的话……

想到这,村主任的呼吸都急促了起来,要知道,就算红皮茄的产量有优势,那些绝对没可能达到白茄的两倍,撑死了增产30%~40%……农产品这一块,每一个迭代品种能增产10%就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数字了。

只不过……

村主任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开口,曲明礼却先他一步问了出来:“两倍于红皮茄的价格?孙经理,你没晃我们?”

对曲明礼直来直去的作风,孙健丝毫不见恼怒,当下却是笑了起来:“怎么可能晃你们?”

“我觉得你们可能想错了一个问题,白茄在国内没多少人愿意种,并不是因为它的口味原因,而是因为产量在同类里面没有优势;”

“偏偏咱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是,群众们并不富裕,优先只考虑吃饱,而不是吃好;因此口味更好的白茄卖不上价,产量不高的缺点却被凸显的淋漓尽致;”

“但国外不一样啊,外国人可有钱着呢,早就不愁吃穿的他们,对于品质看重着呢!”

“因此,口感更细腻,风味更浓郁的白茄,只要能以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出现在他们的面前,保证能大受欢迎……国外的饮食口味跟咱国内不太一样,许多国家是不喜欢放太多调料品的,因此食材的本身风味就很重要;”“而目前不管是欧美还是日韩,茄子的品种都是杂交茄为主,产量虽然上来了,但由于品种和种植时长的原因,风味真的没法跟咱们国家的这些老品种相比。”

说着,孙健耸了耸肩:“大家都知道,外国人嘛,有钱的很,咱们国内市场价三四分一斤的红皮茄,在人家那边可是要四五十美分一斤,合着好几块钱人民币呢……连红皮茄都贵成这样,口味更好,产量更低,对他们来说也更新奇的白茄不得卖它个1美元一斤?”

一美元一斤?那不就是……六块钱一斤了?

听到这个夸张无比的数字,三人感到有些窒息。

“那、那按照你说的,这白茄这么好,那些外国人干嘛不自己种,非要从咱们这来买?”很是受了一番惊吓的村支书有些犯嘀咕。

孙健嘿嘿一笑:“他们倒是想种,可他们也得有足够的种子才行啊……按照杨科长的说法,咱们国家那些大伙瞧不上的老品种,可有不少是外国人打破头也想强到的宝贝呢!要不是咱们国家这些年一直跟外界的来往一直都比较谨慎,你以为人家不会把主意打到这上面来?”

“嘿嘿,省农科院的专家可是说过,畜牧类的肉质风味约莫六七成取决于饲料和饲养方式;而植物类的口感约莫六七成取决于它的品种……这些咱们当下看不上的老品种作物种子,可是价值无可估量的宝贝呢。”

这倒是实话,国内种子资源流失最严重的时间集中在九十年代初中期到千禧年中期这段时间,在这之前,由于流通渠道受限的缘故,这种情况并不算突出。

事实上,这也是杨默为什么第一批项目就要上白茄这一类高潜力老品种的原因……现代商业的本质是消费者心智抢占,因此除了时间差外,他也需要吃祖宗的老本,打作物资源差。

虽然不是很明白为什么那些洋鬼子这么稀罕这些种子,但既然孙健这么说了,他们也就姑且信了……钻探公司今年一直致力于为自己的三产项目开拓外贸渠道的事情他们也从沈勇的口中得知了,因此倒也并不如何怀疑人家有法子把这些白茄高价卖给外国人。

………………

既然对白茄种植项目的前景基本没什么疑问之后,接下来就到了讨论合作基础框架的时候。

“新的农社里,默默百投投资200万,股份占比33.4%,后峪庄在提供4000亩蔬菜种植基地的基础上,占股66.6%……关于这一点,杨科长特别强调,建议由贵村村民共同成立一家新的村民合作社,按田地和人力各自折价入股,然后由这家新的村民合作社与默默百投共同组建农社。”

“这200万的资金,将打入专项账户,用于建设这些蔬菜基地的简易大棚,并且支付种子、肥料、药品等农用物资的采购……”

“为了避免村民们产生抗拒情绪,白茄种植项目每年只占用这些土地的5个月使用期,即每年的10月底到来年的三月底……其余的时间,村民们在不破坏简易大棚的前提下,可以自由种植其余作物,但各项开支需自行承负……”

“白茄出棚后,目前主要供应已经签订了供销协议的祝阿镇喜相逢罐头厂和另外两家食品厂,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几家兄弟单位只会认购70%的白茄用于罐头生产,其余的30%则需要靠着我们自己的努力,以蔬菜的形式供应到市面上……不只是我们的白茄,其余的任何一个种植项目都是如此,杨科长说了,我们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不能只死守着外贸一条线,只要是好东西,就应该在国内市场保持最基本的声量和存在感……”

“关于盈利分红,新农社的分红每年一次,在保留下一年种植和维护、扩产等费用后,剩下的按照各自的股份比例分红……但需要强调的是,每年的盈利里,会拿出5%打入特别账户,用于维持本村希望小学的日常开销,这是一切的前提,这部分费用由双方按股份比例分摊;而且各村需做书面保证,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将这笔费用统入村提留……”

………………

足足半个小时,孙健才把己方的条件提完,而后又足足花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才把其余人的疑问一一解答。

最后的结果还算令人满意,在默默百投主动承担起了项目前期所有的费用,并且还找到了托底的消化渠道之后,虽然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消化30%的产能让他们不怎么心里有底,但总得来说,这个投资巨大的白茄种植项目还是很有奔头的。

想想也是,自己一分钱不用花,还能以6分钱一斤的出棚价把产量比一般的白茄要高上一小截的“白荷包”卖给几家已经谈好的罐头厂和食品厂;然后平白得了一个简易大棚不说,每年土地的强制使用时间还是鸡肋到可以被无视的冬季前后五个月……这么好的事情,换哪个冤大头肯给你开这种条件啊!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如此低的风险,村支书和村干部才会应承下来,答应去在村里开这个项目动员大会……他们不是普通村民,不可能因为钻探公司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就因为这份情谊无脑答应他们所有的事情了,他们得为这小四千号村民负责。

等到事情谈完,曲明礼把急着去下一个村谈合作项目的孙健送出院门的时候,终于问出了自己一直疑惑的问题:“孙经理,白茄种植项目哪儿都能搞啊,我们后峪庄虽然在地理和气候这方面还算有点优势,但优势并不大……干嘛不在这投一个水芹菜种植基地?我觉得我们在这一块反而可能更有优势。”

孙健闻言,只是笑了笑,瞅了瞅远处那条挺干净的秀水河后,这才回答道:“我知道你们这水质不错,养出来的水芹菜铁定品质差不了;”

“但问题是……”

“一来,水芹菜这一块国外并没有食用的习惯,国内的食用范围也有明显的区域性限制,再加上这玩意在当下不怎么卖的上价,因此目前整体的市场潜力并不大……当然,如果随着科技的发展,水芹菜的药用保健价值被开发出来,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水芹菜需要在干净的活水里种植,可你们村范围内的秀水河就这么一段,撑死了也只能容纳两三百个种植单位,要是投了这个项目,你们村的村民们利益该如何分配?”

说着,孙健意味深长地拍了拍曲明礼的肩膀:“国人从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默默百投是来还人情的,不是来给你们制造麻烦的!”

“所以,像你们这种人口数量并不少的村子,杨科长那边的指示是【规模优先,徐徐图之】……饭嘛,总要一口口的吃,只要合作的愉快,你总归不会以为你们村就只有这么一个项目吧?”

说着,孙健得意的笑了笑:“再说了,谁告诉你后峪庄在种植白茄这块的优势不大的……这年头,啥事不都靠一张嘴么,只要你们的白茄开始大量出口了,再把国内的出货价给咬死,就是要比别地的茄子贵上一截;别问,问就是【这是我们后峪庄产的白茄,不一样】……最多三五年,你们后峪的白茄绝对是国内的一张名牌!”

原本若有所思的曲明礼闻言,怔怔地看着他,全然不明白这货最后那几句话是什么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