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258章 后峪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258章 后峪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258章 后峪

第258章 后峪

博山,后峪庄,兴隆观。

两棵近三十米高的千年银杏巍峨地耸立在院子里,满树的金叶无风自落,在空中划过一道道暗含天地至理的弧度,最终悄无声息地落在水泥地上。

在这么一副宛如涂画的美景中,面容粗糙的曲明礼却苟在一旁的石廊里气急败坏地大声嚷嚷道:“李二家的,能不能长点眼睛,多看着点脚下!?这都是钱啊!踩坏了卖给谁去!?”

“郭主任,劳烦你能不能好好组织一下妇联的同志们,这叶子掉这么快,咱就一人守着一个点不动,就站在原地俯身拾捡不成么,跟群夜游鬼似的晃来晃去,脚下糟蹋了多少好东西啊!”

“那个谁~宗家的小菜犊子,赶紧出去,添什么乱啊!没瞅着大人们在忙!?……帮忙?帮个屁的忙!你少过来添点乱就谢天谢地了!”

一个身材颇为雄壮的妇女直起腰来,抖了抖手上的箩筐,没好气地瞪了曲明礼一眼:“能不能少呱噪两句,吵死了!嫌这嫌那地一上午了……要不框子给你,伱自个来!?”

曲明礼扫了一眼地上厚厚的那层落叶,缩了缩脖子:“俺可没那么多双手,再说了,要是把腰弯坏了,俺家媳妇不可得哭死!?”

这很有些带颜色的话一出,十几名妇女纷纷笑骂起来,嘴巴里互相丢了一大堆颜料包后,终究还是在那位身材粗壮的妇女主任指挥下,按照曲明礼的建议分散站好不动,然后兴高采烈地拾起落叶来。

这些人之所以在两棵千年银杏树下忙了一早上,原因很简单……有人要收这些银杏落叶拿去入药。

虽然按理来说,入药的往往都是青银杏叶,但人家就是瞧中了这两棵千年银杏的名头,落叶也收,而且价格给的不便宜……但凡没有**破损,就能收到2毛钱/斤。

天见可怜,院子里虽然只有两棵银杏树,但这种树干要五六个人才能环抱起来的千年古树,叶子多的难以计数,随随便便就是小三千斤。

这可不得了,小三千斤,那就是五六百块钱的收入了!就算后峪庄并不算穷,但五六百块钱也是一个普通农户一年半的收入了。

至于说为什么今天出动的全都是妇女小组的成员,甚至妇女主任也亲自上阵……

原因也并不复杂。

这两棵银杏树是村集体资产,而在这个已经需要村干部帮着农户垫付农业税的年代(虽然你可能很难想象,但这是事实,而且时间线越往后,垫付比例越高,直到06年取消农业税),绝大部分村子的财政已经瘪的见不了两粒米了。

因此,能靠着这两大棵银杏树的落叶在村提留的账户上找补五六百块,在当下简直是可以让一众村干部高歌一曲了……这意味着他们至少这个月的工资是安全的。

而为什么这群连带着妇女主任在内的大小媳妇面对着呱噪了一早上的曲明礼会这么客气……

很简单啊,

曲明礼这位第三村民小组的小组长,是默默百投指定的项目中转人,而这些银杏落叶,就是默默百投那边指名道姓要收的原料。

………………

“这两框……74斤,共计14.8块钱……记好了!”

将两个竹筐放在秤上称了称,曲明礼朝着村里面的会计吱唤了一声,瞧见会计在本子上认认真真记下74和14.8这两个数字后,这才一手拎着一个竹筐,走出了兴隆观。

哗啦啦~将银杏叶一把把地装进大布袋里,曲明礼歪着头看向正坐在中巴车门上抽烟的沈勇,有些纳闷地问了一句:“老沈,你说钻探公司那边高价收这玩意干啥?咱博山又不缺银杏树,该不会是变着法给咱送钱吧?”

作为被指定的项目中转人,虽然他的小卖部还没建起来,但收购订单却已经陆陆续续地传下发了下来。

之前那几笔荠菜、曲曲菜,蚂蚱菜,车前草、山核桃之类的订单,他还能想得通,毕竟这些玩意以前也有人过来收过。

但收银杏落叶这种东西,他实在想不出是图个啥,而且2毛线一斤……这已经是银杏鲜叶四倍以上的价格了好不好!

每个村的风气都不太一样,像他们后峪庄这种文化底蕴相对深厚的村子,其实是很排斥嗟来之食的,如果这笔银杏落叶的订单真的是为了照顾他们白送的钱,那他就真的要考虑等到“后峪希望小学”建起来后,自己是不是要继续再做这个项目中转人了。

沈勇闻言,却是笑了起来:“白给你们送钱?哪能啊!一码是一码!”

“希望小学的基建项目是摆明了照顾你们,这没错;但其余的项目却是按照正常生意来做的,最多就是优先给你们提供一个机会而已……你有,我就收;你没有,我爱莫能助。”

“我们孙经理说了,君子之交淡如水,大家相互尊重,精诚合作,各取所需,才是最好的相处方式。”

曲明礼听的连连点头,心想这话说到自己心坎里去了,不过看了看旁边的箩筐,却有些迟疑起来:“那这些破叶子,凭什么给出2毛钱一斤的收购价?”

沈勇嗤笑一声:“破叶子?出了后峪庄,整个齐鲁你倒是再给我再找一万斤这种破叶子过来?”

说着,沈勇长身而起,从箩筐里摸了一片落叶出来:“老曲啊,麻烦你搞清楚,这是千年银杏的叶子……你竟然说它是破叶子!?”

曲明礼撇了撇嘴:“有啥稀奇的,说到底不就是银杏叶么,博山地区又不缺……这玩意可以拿来入药我知道,但可从没听说过用那么高的价格收的。””

沈勇鄙夷地扫了他一眼:“博山,乃至齐鲁地区,并不缺银杏叶,但是缺千年银杏叶啊!”

“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些能当你祖宗的老树有多稀罕,有一棵算一棵,全都成保护对象了!”

说到这,沈勇嘿嘿一笑:“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的确,按理说银杏青叶要比落叶更适合入药,但这些千年银杏树不是不让上去采么?”

“再说了,人家要的就是千年银杏的这名头,落叶和青叶之间的那点区别,其实还真没那么重要……这段时间钻探公司不是跟岛国那边的药企接触的比较频繁么,岛国那边可认这玩意了,就算收购价格再贵上个一两毛,钻探公司那边也绝对有的赚!”

说到最后,沈勇总结道:“总之,钻探公司那边如今传达过来的收购原则就是【各取所需】 【重点开发】;”

“对于钻探公司三产项目所需要的原料,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你们这些村子有多少他们收多少;”

“而对于像你们后峪庄这两颗千年银杏树这种珍稀性资源或者特色资源,他们的政策是先维持,再进行针对性重点开发……别以为是照顾你们,这里面蕴含的商机大了去了呢。”

听到好像真的不是照顾自己,曲明礼心里舒服了许多,旋即有些疑惑地问道:“看重千年银杏的噱头我想得通,但这玩意不都长得一个样么,收回去之后就不怕人家不认?”

沈勇呸了一声:“谁告诉长得一个样?你不妨留着几片叶子拿出去对比一下,看你们这两棵树上的银杏叶是不是比一般的银杏叶脉络更粗,晒干了以后韧性更好,嚼上一口也更苦,然后有种不太一样的清香味……你当人家是傻的?要是区别不出来,人家收你的干嘛?”

曲明礼不信邪地拿了一片落叶折了折,果然发现这玩意就跟厚塑料一样,一下子没能折断,正打算塞进嘴里嚼上一嚼的时候,却被沈勇一巴掌把叶子拍掉:“不要命了!银杏叶是有微毒的,不经过炮制就这么吃,吃出问题咋整……你丫的该不会是打算想要偷懒,想着故意在床上躺两天,好把学校监工和修路的事情全部推给我吧!?”

曲明礼闻言,笑骂一声,终究还是没有把那片银杏叶塞进嘴里。

自打在默默百投的执意要求下成了这个项目中转人,他这个第三村民小组的组长可谓是忙的脚不沾地,整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他去操持,甚至连家里的农活都只能交给自己的老婆去操持……好在默默百投在这一块有农务特别津贴,要不然以后连插秧和收谷子都得贴钱请人帮忙,那这个项目中转人当的可就憋屈了。

而在这些琐事里,除了时不时地要挨家挨户地传达那边的收购订单外,最耗时间和精力的便属希望小学的基建监督了。

钻探公司捐建的这一百所小学放在当下,规格绝对属于第一流的高,而且采用的是三方监督制……每一批抵达施工现场的水泥都需要校对数量、标号和生产日期、钢筋也需要按照清单校对数量、规格和批次、质量,甚至就墙上的砖头是不是按照施工要求来码的,以及垂角达不达标,他这个项目中转人都需要复审一遍。

总之,这段时间他是忙到两脚不沾地,躺倒炕上就能睡……虽然大伙瞧向他的眼神越加的敬畏起来,但委实是累得不轻。原本他以为只需要忙建小学的事情就可以了,但没想前天默默百投那边又传了话过来,说是打算在这边修一条直通镇上的柏油马路……然后按照规定,这事又得有他这个项目中转人参与和操持。

不管是建小学还是修村路,对于钻探公司这种体量的央企来说或许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但对于一个村子来说却是件不容疏忽的大事,而这两件事情的调度、协调和监督工作同时落在一个人的肩膀上时,可着实能让人累瘫,因此你要说曲明礼不想躺在炕上装死几天,那是骗人的。

但是很可惜,就算再累,曲明礼倒也没想着逃避即将到来的第二副担子。

这倒不是他真的迷失在这种小小的权力幻境里了,而是因为……

有些认命地叹了口气,曲明礼歪着头看向沈勇:“你们砸钱修这条柏油马路,真的如你们领导所说,除了方便以后其余各村的孩子过来上学之外,还因为打算在这里投几个项目?”

沈勇点了点头:“那还能有假?要不是因为这个,修条普通的水泥马路就够了……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年头沥青比水泥还难搞!”

曲明礼想了想,算是认可了这种说法,要不是这段时间参与到了学校基建工程中,狠狠补了一波知识,他也如同大部分本村村民一样,看不出这两者的区别来……虽然柏油路和水泥路各有优缺点,但整体来说,柏油路要比当下的水泥路规格高了至少半个级别,造价也也更高。(此时国内的优质水泥还得进口)如果只是为了面子,修一条普通的水泥路就完全够用了,但这么不惜代价地在村里面修一条远比寻常马路抗造的柏油路……

理了理这段时间学到的知识,曲明礼摸了摸已经冒出胡茬的下巴:“意思是投了这些项目之后,以后会有许多车来这?”

沈勇惊奇的看了他一眼:“可以啊,老曲,进步神速啊,这都被你看出来了!”

曲明礼略显得意地笑了笑,然后好奇探究了一句:“这是要投啥项目啊,要接那么多车?”

沈勇摊了摊手:“这我哪知道?我就是个派过来给你打下手的普通社员,哪有资格知道这些?”

曲明礼鄙夷地看了他一眼:“少来,谁不知道你们夏留通销社走的是以前公社的那一套做派?除了机密内容之外,有啥事你们内部不是敞开了说的?还只是个普通社员而已……是不是干部跟你知不知道消息有半毛钱关系!”

沈勇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嘿嘿,这不是我过来的时候还没确定消息,这不是怕影响不好,不方便随便猜测么。”

曲明礼切了一声:“你们孙经理说是今天就要过来谈这事,恰恰路程,最多也就还有半个多小时就到了,你随便透漏点口风,让我心里稍微有那么一点底会死?”

沈勇闻言,挠了挠脑袋,想起对方项目中转人的身份,顿时没有了什么顾忌:“好吧,我透点口风,但先说好,就是猜测而已,毕竟我知道的也只是当初提出来的初选方案而已,要是等会儿事情跟我说的不一样,你可不能找我算账……毕竟我们只有项目倡议权,拍案定板还得由默默百投那边说了算!”

曲明礼不耐烦地锤了他肩膀一拳:“知道了,赶紧的,哪这么婆婆妈妈的!”

沈勇揉了揉自己的肩膀,然后丢了一根烟过去:“怎么说呢,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第一批投的项目肯定是最容易上手的农业种植项目;”

“而农业种植项目嘛,这些希望小学所在的村子,默默百投计划走的都是【一村一品】的路子……也就是说,一个村子会集中起来种一个品类的作物,以求达到规模效应。”

曲明礼想了想后,颔了颔首:“这思路实在,就像我们后峪庄,虽然也有机械制修厂、玻璃厂这些队产,但说到底也就那么点用工人数,而且也有技能要求……对于我们这种近四千号人的村子来说,还是种点啥来的最安稳。”

说着,曲明礼用肩膀碰了碰沈勇,很有些期待地问道:“既然要为此专门修一条柏油马路,那规模铁定小不了……说说看,你们究竟打算让我们种点啥?”

沈勇点燃了手上的无嘴金鹿,吐掉一口烟丝后,这才压低了声音:“具体的还没定下来,你们后峪庄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好,昼夜温差也大,适合的种植项目挺多的,所以初步提交上去的方案也挺多;”

“有提议搞桔梗种植项目的;有提议搞蓝莓种植项目的(博山地区很早以前就有种植蓝莓的历史);有提议搞香椿种植项目的;也有提议搞连翘和山楂种植项目的……对了,还有提议搞水芹菜和茄子种植项目的。”

曲明礼有些讶异地看了沈勇一眼:“你们的准备功夫做的可以的哈,看上去不太像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这些项目要么就是博山地区相对优势,并且经过了一定市场检验的项目……比如桔梗和蓝莓;

要么就是跟后峪庄的自然环境比较匹配的项目……比如水芹菜和山楂。

沈勇得意地笑了笑:“那是自然,我们夏留通销社的人从来不玩虚的,既然默默百投那边定下来了一村一品的调子,那每个村自然要晒出了最符合自己情况的项目递上去;”

说着,沈勇弹了弹烟灰:“不过呢,就我对默默百投,不,准确的来说是他们的科长杨默传达的几次学习文件精神来看,那些看上去最有前景的桔梗啊、蓝莓、香椿啊之类的种植项目大概率会被否掉……而水芹菜或者茄子这这两个项目中的其中一个,很可能会成为最后的落地项目。”

曲明礼讶然地看着他:“这是为啥?不管是桔梗还是蓝莓,又或者香椿,我瞅着挺好的啊!”

沈勇翻了个白眼:“那是因为这些项目太具有普适应了,根本无法让你们村形成足够的单品优势。”

“你也不瞅瞅,种桔梗你们能比得过70年代就已经出名的池上镇那边?”

“种蓝莓,你们后峪庄在北边,品质真的能比得过博山南部山区那一片?”

“至于香椿,那就更是如此了,这玩意哪儿都能种,而且越缺水的地方产出来的香椿越香,你们这就靠着河,凭什么就能说自个的香椿以后能发展的好?”

说到这里,沈勇有些感慨地看了曲明礼一眼:“不得不说,你们村当初送的那些鸡,真的是超值的不能再超值了;”

“以最近几次默默百投传达过来的文件精神来看,杨科长他们对于修建希望小学的这一百所村子的看重程度甚至还要超过我们的想象;”

“根据孙经理的说法,杨科长这次是铁了心要把你们这些村子投出个一劳永逸的单品项目;因此,形成规模优势只是最基本的要求,真正的重点,其实是找出各村真正具有不可复制性的先天优势,来设计和发展相关单品优势。”

曲明礼心绪激动之余,却也顿时恍然大悟,他们后峪庄有什么不可复制的先天优势?

除了景色漂亮了些,古建筑多了些之外,便只有那两颗千年银杏树,村里的井水,以及村边的那条还算蛮干净的秀水河了。

难怪沈勇觉得水芹菜是最有可能的落地项目之一呢。

只不过……

对水质要求极高的水芹菜可以理解;但茄子为什么也是最有可能落地的项目之一?

带着这个疑问,曲明礼正想追问时,自家媳妇却是气喘吁吁地从远处跑来:“那口子,赶紧去村办公室,孙经理他们到了……老沈也一起去!”

听到孙健他们到了,曲明礼蹭地一声站了起来,匆匆忙忙地将手里的布袋往自家媳妇手里一塞,然后大踏步地朝着前方走去……

………………

半个小时后。

“诶?除了要修路之外,你们要在这里投上200万,计划让我们种4000亩茄子?”村支书和村主任齐齐地瞪大了双眼,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的野生熊猫。

孙健很认真地纠正道:“请注意称呼,是白茄,白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