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121章 伞(1)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121章 伞(1)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121章 伞(1)

第121章 伞(1)

庆丰食品厂,品牌管理运营部。

随着默默百炸和默默百炒项目的爆火,这个本就人手众多的新兴部门一扩再扩,甚至将一个空闲的厂房纳了进来,改造成了综合办公区。

事实证明,品管部搞了那么大一块办公区并不是好大喜功;最起码,端午一过,默默百炸正式对外开放加盟权后,闻风而来的“准加盟商”们,立刻将负责加盟资质审核的品管部挤的满满当当。

………………

“丫丫个呸的,这啥世道啊!捧着钱过来还得跟孙子一样乖乖坐着等着人家传唤……旧社会的官老爷也没这么轻慢啊!”

眼瞅着坐等叫号登记的人越来越多,一个身穿的确良短袖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人,瞅了瞅手中写着“79”的纸牌,猛扇着扇子,不满地嘟囔着。

一个身形魁梧的汉子正在拿着手帕擦汗,闻言歪头瞅了瞅他:“外地来的?”

中年人警惕地看了汉子一眼,打量了一下汉子那铁塔般的身形后,犹豫了一下:“恩,从津门来的。”

听着对方那略有些古怪的发音,汉子狐疑地看了他一眼:“老哥,听您这口音……不太像津门人啊。”

中年人笑了笑:“广州人,这几年在津门跑生意,两头都跑,口音一下子没改过来。”

汉子了然地笑了笑:“难怪。”

说着,竟然就此闭上了嘴,继续擦起汗来……品管部的综合办公区虽然紧急抬过来了几台落地扇,但大热天的几百号人挤在这,即便是风扇已经开到最大档了,但依旧跟蒸笼没啥两样。

看见汉子不怎么愿意搭理自己的样子,中年人也没觉得奇怪,毕竟南北两地跑了那么多年,他自然知道北方这边的人对他们很有一种古怪的排斥心理;

虽然说他并不稀罕跟这铁塔般的汉子攀上什么交情,但对方那句隐隐带着轻蔑的“难怪”,却瞬间引起了他的重视。

作为一根老油条,中年人二话不说,从兜里掏出一根短嘴骆驼递了过去:“老弟,这段时间我都在那边那边忙,听说默默百炸这边在招加盟商,这才赶过来凑凑热闹,被热晕了头,这才嘴瓢一句……怎么,这里面还另有说头?”

汉子有些惊愕地看着对方递过来的短嘴骆驼。

哟呵,还是洋烟,可以啊!想了想,还是接过了这根对于他来说,仅仅是存在于传说中的骆驼,放在鼻尖嗅了嗅那略有些浓重的香精味后,这才解释道:“原来老哥这段时间都在南边啊,难怪不知道情况。”

说着,点燃了那根骆驼,有些不习惯地感受了一下洋烟的滋味后,想了想:“老哥,既然你这段时间在南边,江南宜兴电缆厂的事情应该听说过了吧?”

宜兴电缆厂?中年人脸色微变,缓缓点了点头。

就在几天前,江南宜兴电缆厂的蒋厂长将自己投资180万元的工厂交公给了集体,使其成为了“红帽子”;这事虽然没有被大肆报道,但他还是知晓的。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那倒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这近一年来,无数私企都在找出路,这种交公行为并不算罕见。

但问题是……现在有风声传出来,赫赫有名的“年瓜子”又被盯上了,正准备查他的账务——要知道,年瓜子不比其他人,连他都被盯上了,再一结合江南宜兴电缆厂的交公行为,哪怕是笨蛋,也嗅出浓浓的味道了。

事实上,这才是他不远千里,在这大热天也要跑到这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年瓜子在芜湖郊区那个厂子的性质大家都心知肚明,既然他都躲不过这一遭,那么唯一有能力庇佑自己的,只有“亲儿子企业”了——94年分税制改革之前跟94年之后,许多事情有非常大的区别,而在这个分界线之前,央企在内阁的心中,尤其是涉及到能源、军工、外贸领域的央企,份量自然绝不相同。

只不过,就算默默百炸项目里面牵扯到石油系统的央企,但这个项目的主体庆丰食品说到底只不过也只是一家挂靠企业而已,成为他们的加盟商,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其实他心里没底的很;说实话,也就是现在形式不容乐观,加之他没有渠道去攀附其余有份量的央企,他才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态度过来试一试的……退一万步讲,就算真的倒霉了,好歹还有希望留下一点东山再起的资本不是?

见到中年人这幅表情,铁塔汉子叹了口气:“我听说,江南那边不止是蒋厂长,台州北极花冰箱厂听说也有要交公的想法……事实上,不仅仅是江南,其余地方也是雷霆满布…就拿你们那片来说吧,万宝电器、深圳金海有机玻璃、佛山中宝德有色金属,等等等等,他们的情况,你应该也清楚吧?”

“就连咱们齐鲁……兰陵沈泉庄,王厂长搞的那个很有名的民办白瓷厂,听说过吧?”

中年人闻言,点了点头,景德镇、广东的佛山和大浦、齐鲁与河北,都是国内陶瓷的重要产地,,因此沈泉庄白瓷厂的名字,他当然听说过。

汉子狠狠咂了一口烟:“我听说,王厂长也动了心思,想要跟江南的蒋厂长一样,把厂子交公!”

中年人的表情更加阴翳,都是八四派,他当然知道所谓的“交公”、“戴红帽”,并不是如字面意义上理解的那么简单……事实上,伱只需要去了解一下后世那些非常出名的红帽子企业,就能够一窥一二。

虽然说这种做法可以很容易地避开风头,但之所以大部分八四派并不选择这种办法,其实是因为这种操作方法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后世的王厂长和蒋厂长固然重新入主了原来企业,并且带领着乡亲们走向共同富裕,成为当地远近有名的富裕村,但更多的民企老板,却是只能在交公后黯然远走他乡。

喏,仔细阅读。

“凭借着自己在村集体里的强大影响力重新拿回了企业”

“带领着乡亲们走向共同富裕,成为当地远近有名的富裕村”

就凭这两句话,你就知道想要在风头过后重新拿回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和代价。

客观地说,当下国内90%的民企老板都不具备这样的群众基础和业务能力,像王厂长和蒋厂长那样的人,永远只是个例!况且,你不能用后世人的上帝视角却看待当下,在这个一切都充满了未知和迷雾的年代,谁知道以后会变成啥样子啊!

………………

被这一连串不好的消息弄的忧心忡忡,瞅见汉子并无多少焦虑的神情,中年忽然反应了过来:“老弟,既然你对最近发生的事情那么清楚,那么……?”

汉子哈哈一笑:“老哥你是说,为啥我现在瞅着没那么焦虑是不?”

中年人点了点头,目光中满是好奇,以及……

隐隐的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