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120章 817项目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120章 817项目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120章 817项目

第120章 817项目

在投行或者在咨询公司里干过的同学应该都知道,以北纬40度为分界线,华夏的南北方在许多方面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质。

整体来说,南方的人思维更活跃,一些事情想得更通透,性子也更精致一些;而北方的人性格相对比较沉闷,没那么多野心,也更容易沉得下心来。

这跟地域文化有关,跟当地的社会氛围有关;当然,究其根本,其实还是由于南北双方所奉行治理方针和经济产业政策差异所导致……这是“南北之争”的一个缩影。

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以北纬40度为界,南北之间在商业和技术领域,呈现出巨大的差异。

简单来说就是“南文北工”。

在做生意赚钱这一块,在商业模式的创新这一块,南方要远远甩出北方一条街……甚至连高校的强势专业,也基本是以文科为主;而在技术这一块,北方则完全碾压南方。

如果你对这块有所了解,就会知道,不管南方企业玩的再怎么花,再怎么所谓的创新,其核心技术和基本框架,几乎全都是溯源自北方的企业和高校——这就是为什么后世产业资本的重心全在北方,而南方即便是金融资本和商业资本重仓地,却依旧需要在项目的战略版图里纳入部分北方企业的根本原因。

这里只是阐述一个客观现实,并无挑起对立的意思。

如果你觉得这种说法有失偏颇,那不妨仔细回想一下,后世美国列出来的那张封杀名单,是不是清一色的全是北方的企业和高校?

那张清单的含义,还需要多加解释么?

总之,或许在商业应用方面,北方的企业和机构做的一塌糊涂,但从技术角度来说,他们真的是被大伙所严重低估的一匹黑马……哈工大都能直接从校园里造火箭发射了,南方的同学你敢想?事实上,不只是机械制造、军工和半导体,一二产业所有涉及到领域中,北方的技术积累和研发能力,都远不是南方可以比的,而撇开老天赏饭吃的东北不谈,后世的齐鲁、山西、陕西、宁夏等自然环境并不算占优势的省份之所以能成为农林畜牧业的大省,其实都离不开这方面的原因。

而817项目,应该算得上比较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案例之一……

………………

所谓“817项目”,其实并不是什么机密的军工项目,而是一个小型肉用鸡品种的杂交改良项目,只不过是在1988年8月17日正式验证完成,故此取这个名字。

这个改良项目之所以立项,完全是因为80年代时期,齐鲁的德州和禹城地区扒鸡生产量很大,但是苦于没有专用品种,无法实现标准化生产而出现的——齐鲁的扒鸡是按只卖,太小客人不乐意,太大企业吃亏,因此标准化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本控制,非常重要。

为了帮助这两个地区解决原料标准化供应问题,齐鲁农科院下属的家禽研究所做了广泛的市场调研后,开始了多项杂交组合实验。

虽然中间经历了一些失败,但杂交这种事情说白了就是排列组合,这种事对于外行来说或许很难,但对于对各类家禽品种性状了如指掌的科研人员来说,虽然颇耗时间,但在专业上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于是乎,就在去年,817杂交肉鸡出现了。

没错,这个品种就叫做“817杂交肉鸡”……单从名字上就能看得出来,北方科研人员的商业意识,委实是一言难尽的很。

不过“817肉鸡”这个名字虽然浑身充满了槽点,但事实上,这种父系鸡为大型肉鸡父母代的公鸡(AA 、罗斯308等),母系鸡为常规商品代褐羽、粉羽蛋鸡(海兰、罗曼、尼克等),通过人工受精获取的受精蛋孵化出来的小型肉用鸡品种,以其生长周期较短、肉饲比高、环境适应能力强、抗病性强、管理成本相对较低,风味保留相对完整的特点著称于行业内,不但顽强地抵御住了进口白羽鸡的数次冲击,在后世,更是一举成为国内三大肉鸡品种之一,其每年超过30亿只的需求量,堪称恐怖。

如果伱是行业人士的话,那自然知道“817肉鸡”这个响当当的名字,如果你对这一领域并不熟悉的话……

恩,你只需要记住,大伙在卤味摊上买到的扒鸡或熏鸡,又或者在菜市场见到的打着“走地鸡”、“散养笨鸡”、“土洋鸡”之类名号的,十之七八都是817肉鸡!能够以养殖肉鸡之身唬弄住一众嘴刁的消费者,虽然主要归功于后世的年轻人很少能吃到真正的土鸡,但也说明了这种小型肉鸡有多成功……要知道,不管是白羽鸡还是黄羽鸡,可做不到这一步。

只不过……

这个项目是个好项目,在杨默手中运作得当的话,甚至能产生极大的战略价值,但500万的立项门槛,放在当前却着实不低。

事实上,当苏宇从他舅舅口中得到这个数字后,是极为忐忑的。

洽谈会后,庆丰食品账面的预期可用资金对于有心人来说,并不算秘密。

营业结余100万,再加上对外开放经营权后,500家加盟店的加盟费……两项加起来撑死了1100万。

这笔钱听上去很多,但别忘了,杨默已经允诺了会以订单预付款的形式,向那些合作单位提供670万的变相支持,

减去这个数字后,就只剩下430万了;

好死不死的是,为了计划能顺利进行,杨默又承诺给第五农场一百万元的追加投资,另外两家最先跳出来答应深度合作的单位也允诺了50万/家的追加投资,

这一算下来,庆丰食品这边能动用的也就是230万了……这还没算可能会出现的“临时特别开支”。

要知道,现在可是1989年啊,270万的差额可不是一笔小数,再加上默默百炸、默默百炒项目以及经营指导小组本身就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杨默想要变戏法地凭空挪出270万来,完全不现实嘛!偏偏杨默当初交代他时,已经很明确地告诉他这件事非常重要,重要到甚至可能关系到默默百炸项目的生死问题,如果不想低头去另求他人的话,就只能寄希望于苏宇,通过他舅舅的线,拿下817项目了。

“他人”指的是谁,虽然杨默没说,但苏宇隐约也猜得到……目前综合办、冯副总、唐副总、王总之间的关系复杂且微妙,作为小二代,他当然知道“主动权”这三个字在当下对于毫无背景可言的杨默来说,有多重要。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在报出500万这个数字后,才会如此如此不安……而当杨默说出“一个星期给对方回复”之后,他的心里就更愧疚了。

杨默又不是神仙,一个星期从哪儿变出270万来?

这分明就是没戏了嘛!一想到这,他就涌起一股浓浓的沮丧。

杨默很少有正事找他帮忙,除了上次安置返城务工人员外,就只有眼下这一遭了……找供销系统和县农业局做中间平台那事不算,严格来说,这事是杨默给他舅舅和母亲一个天大的人情。

而且他很清楚,这件事固然是杨默找他帮忙,但又何尝不是对方给自己的一个机会?如果能把事情漂漂亮亮地办了,那不需要多说,于公于私,功劳簿上都有自己一个大大的名字,说不定还拍在最前面,升职重用触手可及;但问题是现在……

…………

见到苏宇这幅样子,杨默笑着锤了他一下:“别多想,不过就是500万而已……500万就能立一个省市级的项目,这种好事到哪找去?我谢你还来不及呢!”

说着,起身给众人续上了酒,然后抬起酒杯来:“说一个星期就一个星期,不就是500万么,多大点事……哥几个,817项目下来后,你们可要做好被抽调过来帮忙的准备……提前在这里给哥几个赔罪了……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