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真不是山野大家 > 第121章:东南西北,步步生莲

第121章:东南西北,步步生莲

我真不是山野大家

负责拍摄的妹妹,拿起摄像,把“瓦匠组”的琉璃瓦,和“泥匠组”的莲花砖,都拍摄下来。从各种角度,摆出多种造型,尽可能的将传统工艺的那股韵味,散发出来。

等到短视频拍完,后期美化,李子涵将它们上传到动态,分享给那些等待投喂的网友们。

这次的视频,属于多机位拍摄,“瓦匠组”,“泥匠组”,“工匠组”,都剪辑在了内容中,可谓是工做量巨大。

妹妹专门制作了两天,才把视频剪辑完成,并且配上唯美的国风音乐。

当视频通过审核,它就出现在了粉丝们的关注列表中。恰好刷到的粉丝们,想都不用多想,直接就点了进来。

由于这次,只间隔了一周半,所以粉丝们非常“感动”,鸽宗终于不鸽了!简直是喜大普奔!

“我擦!我刷到了什么?子夜大神居然保持周更了?哇的一声哭出来!”

“心心念念的夏宫总算来了!让我康康,这次进度刷新到哪儿啦?”

……

粉丝们按照惯例,先是热情互动一番,比如发发弹幕,抢个热评。然后再继续观看视频。

这也是没办法,因为李子夜的热度太高,如果他们不抢楼评论,那过一会儿就抢不到了。

当第一批粉丝们,迫不及待的点开视频,他们忽然发现这一次的拍摄手法,出现了不少变化。

分成了“瓦匠组”,“泥匠组”,“工匠组”,以及“师组”四部分。

“瓦匠组”的长辈们,“师组”李子夜的教导下,负责烧制琉璃瓦。

只见李子夜从最开始的选择坯料,到手工成型,再到釉料配比等步骤,都非常详细的传授出来。

“琉璃瓦的坯料大部分都是由大青、碱土、煤矸石或工业副产品来做的,主要可以分为白坯、黄坯和红坯三种。”

“琉璃瓦的成型方法,也可以分为挤制成型、手工成型和注浆成型三种方法。它的釉料是生铅釉,这种釉料就是用铅丹作为他的助溶剂,需要在850-1000摄氏度中才可以融化。”

“生铅釉的用量可以决定琉璃瓦的颜色深浅。琉璃瓦的烧制可以分为很多种,例如,隧道窖、煤烧推板窑等等……”

在李子夜的倾囊相授下,村里的长辈们也都学得十分认真。他们发挥吃苦耐劳的优点,按照步骤,一步一步进行。过程中既不冒进,也不气馁,表现可圈可点。

在琉璃瓦的制作中,李子夜还教会“瓦匠组”,在砖瓦表面涂上一层光亮的釉层。其主要作用是不渗水,让瓦片不容易出现积水。

琉璃瓦在高温煅烧时,李子夜也时不时前来“查看”,对于火候的掌握,煅烧的细节,都给出很好的建议……

如此毫无保留的技艺传授,让看视频的小伙伴们,都不由得羡慕“瓦匠组”。毕竟现在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可以说早就没有了。

社会中的人们,也早已见惯了“坏人变老”,“被人碰瓷”,“人间冷漠”,“背后捅刀”……这些令人心寒的事情。

然而李子夜他,却无私奉献的将自己看家本领,交给了邻居、村民。这份热忱与大义,实在是很难得……

“我去,村子里的村民们,真的好幸运呀!这就是传说中的,一人得道,所有人升天吗?”

“子夜大神不愧是我喜欢的偶像啊!这份无私,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吧?”

“请问村子的地址在哪?我也想去跟子夜大神学技艺!真心想拜大神为师!”

“家村的村民,可千万要铭记这份恩情啊!希望不要出现白眼狼,不要有农夫与蛇的故事!”

……

粉丝们在感慨之余,都不愿看到有人为了利益之类,背刺李子夜。因为这类事情,在社会中真的很常见。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句话成为了当下的主流。

粉丝们不希望看到他们的偶像,为此而受伤。

其实大家都不知道的是,李子夜在做出这些决定前,也是有所考虑的。并非愣头青,一时脑热。

首先他认真观察过家村的氛围,邻里之间和和睦睦,即使有矛盾,也能心平气和解决,很少有那些勾心斗角的破事。

大家都懂得感恩,知道如果有人对自己好,那自己也要传递爱心,不能辜负。

其次,李子夜有“儒气护体”,谁要是恩将仇报,不识好歹,那么都不用等他出手,他的儒气光环就直接来“现世报”了……

在李子夜的悉心指导下,“瓦匠组”的琉璃瓦,也终于出炉。眼前的古制琉璃瓦,跟现代方法制作的有所不同。

在我国古代,对于琉璃瓦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由于琉璃瓦的造价不菲,一般老百姓是不许使用的,绝对不许僭越。

而李子夜教授的黄色琉璃瓦,这在古代只能被用于帝王宫殿和陵庙。即使一品大臣,都不能使用,否则要被杀头,属于谋反之心,所有相关方都得连坐。

好在现今,没有人会因为颜色,招来杀身之祸。而夏宫的屋顶、屋檐,正好也很适合淡黄色瓦片。

视频前的粉丝、网友们,望着一片片透亮古朴的琉璃瓦,颇有韵味的呈现在画面中。他们一下子就被惊艳到了!甚至不少人,还生出购买下单的念头!

“哇靠!这瓦片也太好看了吧!?我家房顶上的跟它比起来,简直不是一个级别的!”

“多少钱卖啊?正好家里要翻修,淡黄色九五之尊的颜色,感觉会很亮眼~”

“大家别问价格了,大神的琉璃瓦,可不是一般作坊的那种,估计不会随意卖,即使出售也价格不菲……”

……

“瓦匠组”的琉璃瓦,让粉丝们很是喜欢。但凡给个购买链接,他们就冲了。

哪怕家里不装修也没关系,买个几块留作纪念,也是不错的选择。

“瓦匠组”的大获成功,使得现在压力来到了“泥匠组”那边。这时,镜头跳转,画面呈现了李子夜,教授叔叔、婶婶们如何玩泥巴。

在玩泥巴之前,李子夜先要说明一下传承历史,让众人留下印象。

“隋唐时期,经济文化得到全面发展,佛教艺术发展到空前规模,制砖工艺也达到历史最高峰,建筑中启用模印有纹样的砖作为铺地砖,并且室内也用画像砖进行装饰。”

“莲纹在唐代颇为流行,据传释迦降生,“东南西北,各行七步“,步步生莲花。唐代佛教殿堂,往往遍铺各种莲纹方砖,这种风尚也影响到宫廷趣味。”

“莲花纹地砖的规格,通常在33.5厘米长、宽,厚度则是7.3厘米。该砖以双圈弦纹分砖间内外两区,内区中间为12瓣莲花纹,外区四角为葡萄蔓枝叶,最外侧边际为联珠纹……”

李子夜给村里的长辈们上课,他们在视频中认真听讲,而网友们则在视频外,同样认真听着。

不知不觉就受李子夜影响,了解到唐代莲花砖的历史文化。

讲完传承环境,李子夜拿来两袋古制粉料,一袋干粒料及特殊原料。然后让众人引入清水,把这些材料混合一起。

待原料充分混合,并且沉淀。李子夜将漂浮在水面上的渣渣、颗粒,都打捞干净。去除表层水分,整个烘干成粉末。

接着他拿来一大块细腻布料,示意众人把黏土粉末,放置在布块上过筛。只留下筛选后的黏土细粉,粗糙的绝对不行。

于是大片大片的粗制粉末,被筛除在外。如此精益求精的工艺流程,看得粉丝们既感慨又心疼。

感慨是因为手艺活真不简单,光是筛选材料就如此严格。

心疼则是因为那些粗粉,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呀!如果全都扔了,该多可惜……

受到传统影响,华夏的民众们对于铺张浪费,有着本能的抵制。无论如何,总想着物尽其用,不能糟蹋了。

同样,李子夜也是这么想的。对于筛出来的粗制粉末,他安排“泥匠组”成员,把粗粉回炉再造。用工具碾压到细致,届时又可以筛选一波,如此类推……

看见李子夜这番操作,屏幕前的粉丝们,顿时觉得心情舒畅!显然他们刚才的担忧,都多虑了。

“我去!原来还可以这样啊!受教了!大神果然是大神,我还以为淘汰的就不要了呢~”

“2333,前面那些所浪费的人,打脸不?你大神永远是你大神,不可能连你们都想到的点,人家想不到。”

“还好我没有发弹幕多说,要不然就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看个视频也经常会有人吵。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因为更多的观众,都在专注的观看视频。只见精细粉末筛选出来后,李子夜拿来他特制的模具。

一个个雕有莲花图案的铁格方块,它们被整齐的固定在一起,用于方砖的煅烧。

这时,李子夜把调好的釉料,浇入黏土粉末中,然后混合均匀。接着注入模具中,煅烧烘干。

做到这一步骤,只算完成三分之一。因为煅烧出来的细砖,还需要淋上近百次的桐油,使得桐油充分沁入,把方砖表面变得如镜面般通透,才算完成……

仅见视频中的叔叔、婶婶们,一遍又一遍的浇淋桐油,没有一丝偷懒与松懈。直到满一百次后,这几批次的方砖,才算沁油成功……等着他们的,还有下几批次。

如此繁复的工序,普通人恐怕早受不了了。匠人之所以为匠人,那是因为他们能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枯燥与折磨。

一番千辛万苦之后,第一批唐代莲花砖出炉,只见眼前的方砖,华丽中透着油亮。当光线照射在砖面上,能透出一层淡淡的晶莹。

美轮美奂的莲花方砖,把粉丝和观众们都看呆了!回想起匠人们的复杂手艺,画面里的方砖,更加显得金贵无比……

“难怪人家说唐朝的方砖,每一块都价值如金,本来我还以为是文物的缘故。现在看来,别说现在价值千金,在古代估计也得用黄金欢。”

“呜呜呜,传统工匠们实在太不容易啦!如果工序都用机器替代,估计又会显得没有灵魂。毕竟纯手工跟机械化,是两个概念。感觉就完全不一样。”

“其他的也不说了,子夜大神牛啤!叔叔阿姨们牛啤!莲花砖一块多少钱啊?我打算买来珍藏,以后搞不好能升值……”

……

不得不说,有时候粉丝们的支持,就是这么淳朴。明明李子夜都没带货,也没挂什么购买链接,但粉丝们就是嚷嚷着要买买买。

好像不花掉这些钱,他们心里难受似的。

不过也感谢他们的好意,等到夏宫建造完毕,李子夜说不定会考虑粉丝们的呼吁,带货一些传统物件。

那些“卖假酒的”,“卖假燕窝的”大行其道,污染环境。行业需要像李子夜这样的业界良心,扛起一杆大旗。

“瓦匠组”和“泥匠组”的成品,都受到网友们喜爱,大获好评。而视频最后出来的“工匠组”,则一直在夯土夯地基。

他们夯完宫殿,夯水塘,夯完水塘,夯喷水池、夯后花园……

整整两分钟快进时间里,“工匠组”任劳任怨的搞着基建,风头没“瓦匠组”和“泥匠组”出得多,但力气可花费不少。

整个到最后,“工匠组”成为了本期视频的欢乐源泉。他们快进夯地基的画面,配上搞笑bgm显得特别欢脱……

领工的张支书,带着组员们,心情复杂的看着视频。网友们的“哈哈哈哈”,映在他们心里,简直苦涩的一批。

同样是一起干活,同样是付出努力,这差距咋那么大捏。

“子夜,啥时候轮到我们表现表现呀?老打地基不得劲哇!”张支书和其他长辈们,请求出战。他们可不想被其他两组,比下去。

“张叔,康叔……不用太着急,接下来得看你们的了!”李子夜如是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