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 第368章 阶级划分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第368章 阶级划分

作者:那个李伟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8:45

第368章 阶级划分

鲁修等人记下了李伟教导他们的这些话,回到书院去跟着方孝孺和那些学子温习经典去了。

而李伟,也是离开了家,去了军器局。

军器局里,一群新来的“匠人”聚集在一起,却并不干活,而是在写写画画,看起来不像干活的匠人,反倒像一群学子。

这些人也不说话,彼此以写出来的一堆符号相互交流。

随着天色渐暗,工匠们也都收工了,除了少数留守的,其他都归家了,而这些特殊的匠人,则摇身一变,换上了一身劲装,开始了一些特殊的训练。

夜色下,人影闪动,却安静无声,看起来如同黑夜里的幽灵。

偶尔有人在训练时不慎摔倒,除了发出一声低沉的闷响,也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李伟不紧不慢的来到这些人训练的场地边,身边还跟着陈肃和陈少锋等几个学生。

陈肃是负责这些人的体能身手训练的,而陈少锋等几人,则是负责把李伟教授的那些摩斯密码之类的秘密通信手段交给这些人。

除了教密码,他们还会尽量教这些人一些基本的文化课程,尤其是一些简单实用的理化知识东西,在执行特殊任务时往往能发挥奇效。

几人在场边站定,陈肃用手捂着嘴发出了一声类似鸟叫的哨声,正在训练的众人立刻停了下来,快速集合在李伟身前,单膝跪地。

李伟看了看这些人,满意的点了点头。

“公爷,等这一批训练好了之后,咱们的人手就有过千人了,我已经按您的吩咐把他们安排到各地,京师中仅留了百十人。”

陈肃低声说道。

京师是天子脚下,锦衣卫的地盘,如果突然冒出了许多好手,肯定会被他们察觉的,所以李伟训练的这些特工都是派往外地,京中留的很少,以免暴露。

不过派往外地也一样能为他做许多事,京师虽然是朝廷的权力中心,但地方的变动也能对朝局产生影响。

“很好,正好我有件事要交给他们办,就当是对他们的一次考验吧。”李伟道。

“公爷请吩咐!”陈肃有些迫不及待的拱手。

李伟颔首,轻声道:“朝廷会试在即,各地士子已经在进京的路上了,料想这一路肯定险阻众多,尤其是北方来的学子。你们去打听一下北方优秀的士子都有哪些,找到他们,帮他们度过这些艰难险阻,晚些至京也无妨。”

陈肃听完,立刻心领神会,李伟前面那些话都不重要,最近句话才是重点。

北方虽然路途遥远,但是现在天下已经基本平定,而这些士子有功名在身,一路上官府也会加以优待,若说艰难还勉强说得过去,但是险阻却是根本谈不上,李伟这话,就是让他们人为的给这些人制造险阻,拖迟他们进京的时间。

“是!”

陈肃沉声应是,至于为什么这么做,他没有问,也不需要问。

李伟在吩咐完这些之后,便抬手让这些人起身,继续去训练了。

过了一会,陈肃迟疑了一下,拱手道:“公爷,咱们这些人还没有一个名号,还请公爷赐名!”

李伟一愣,随即也反应过来。

也是,他让陈肃秘密组织了这些特殊的人手,到现在还没起名字呢。

名号还是必须得有的,合适的名号对组织的凝聚力有很大的好处。

李伟沉吟了一下,便道:“锦衣卫锦衣华服,光鲜亮丽,而你们却恰恰相反,只能行走在黑暗中,见不得光,这样,就叫夜行卫吧,。”

“夜行卫?”陈肃低声念了一遍,心中觉得这名字跟新组建的这个组织非常的贴切。

“嗯,你们就是第一代夜行人。”

李伟回头环顾了一下陈少锋等几个学生,轻声道。

“是,老师放心,我们定会将这夜行人做好的!”

陈少锋坚定的道。

虽然这个夜行卫是陈肃组建的,但他们这些学生也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是他们正式毕业后的事业了。

年轻人总是比老人更有冲劲,陈少锋几人也一样,他们甚至比陈肃还更加兴奋激动。

李伟笑了笑,他很理解这些学生的心情,毕竟当初他毕业时也才怀揣梦想,直到被社会一阵毒打后才认清了现实。

希望这些学生不要变成像他从前那样吧。

时隔十几年,朝廷终于再次开科,天下的读书人都是激动不已,虽然背地里有许多人鄙视当今的布衣天子,基本经常出言批评他不懂治国,还十分暴戾,但朝廷开科后,这些高风亮节的读书人却是纷纷胸怀大志的涌向京城,以求高中报效朝廷。

在这个年代,能读得起书的家里都不会太穷,这些涌进京城的士子们就像后世出国的留学生似的,到了这繁华的京师花钱大手大脚,让京师的经济都跟着繁荣了不少,到处都是热闹非凡,各处客栈酒店,时不时的就会出现一群附庸风雅的文人吟诗作赋,卖弄文彩。

李伟虽然对这些文人并不在意,但是这些文人在言谈中却经常会提到他。

毕竟现在明黄理学已经传播的非常广了,虽然有很多人反对,但也有不少支持者,作为明黄理学的创立者,李伟自然是受到了这些人的批判或是崇拜,甚至有不少学子还会胆大包天的找上门来。

不过当朝驸马又是国公的府邸,他们自然是进不去的,两波人只能在门外吵吵互喷,李伟派人撵走了几波,但后来又会有新的来,无奈之下便随他们吵吵去了。

进入二月,这些士子也都纷纷消停了下来,因为会试初九就要开始了,他们得赶紧准备考试了。

现在的考试比后世的高考可严多了,每人一个小黑屋,一进去就是三天,共三场,吃喝拉撒全在里面,身子不好的还真抗不住。

而且进去之前还要搜身,这时代又没有X光机,只能让学子脱掉衣服检查,这些读书人平时强调斯文,但到了这里却是得脱得只剩底裤,再也顾不上脸面。

连续九天加上中间的休息,会试一直从二月上旬考到下旬,才总算结束。

这九天的时间,对参与考试的士子来说难熬无比,但对与此无关的人来说却是眨眼即过,士子的考卷被集中收扰,经过誊录、校对,便由考官开始了紧张的阅卷。

刚经历了九天煎熬的他们,立刻又进入了心急如焚的等待之中。

自隋开创科举制度以来,科举就成为了这些读书人实现阶级跨越的主要途径,一朝高中那就是跃过了龙门,从此踏入权贵阶层,全家都跟着鸡犬升天。

而若是没中,那他们就没脸再回家见那些供养他们读书的父母族人了。

又过了七天的时间,礼部终于张榜了,士子们汹涌而至,紧张的在榜单上数百个名字中寻找,只有在这上面找到了自己,他们才有资格面圣,参加最终的考验:殿试。

“找到了,我中了,我中了,哈哈……”

“我也中了……”

众士子中不断的有人惊喜高呼,剩下的人则是紧张的额头冒出汗来,鲁修和叶青云等人也是如此。

他们因为出身贫苦,得到了学习的机会都非常刻苦,尤其是叶青云几人,作为普通匠人的子女他们深知李伟给他们的这个机会有多难得,要不是李伟,他们这几个失去父亲的孩子连饭都没得吃,更别提什么上学了。

他们自己刻苦,加上方孝孺确实是位良师,因此虽然学习时日尚短,但成绩也非常不错。

不过跟这些各地优中选优考上来的士子比,他们还是差了些,前面的名次是没他们的份了,只能在后面的一堆人名里面翻找。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人找遍了整个榜文也没见到自己的名字,顿时知道自己是落榜了,当然脸色就是失望至极,甚至有些还哭出了声。

朝廷一张榜文,将这些原本平等的举子,一下划分成了两个阶级,高中的欢呼雀跃,落榜的则面如死灰。

“我找到了,我也找到了!”

叶青云突然惊喜的叫道。

鲁修和其他几人急忙来到他身前,叶青云指着榜上自己的名字给众人看,果然也中了。

“恭喜恭喜!”

几人纷纷向叶青云道喜,不过脸上的笑容却有些勉强。

叶青云很有眼力劲,也明白众人的心情,很快便压下了惊喜,向几人道:“你们也肯定中了,我帮你们一起找。”

鲁修等人闻言,虽然知道他这只是安慰,但心情也不禁好了许多。

众人点头,继续分开寻找各自的名字,过了不久,鲁修也找到了自己的。

不过他也没有过于宣扬,而是跟众人说了声,便继续帮其他同学寻找。

明黄学院来参加会试的不多,加上他们俩一共才不过十几人,在两人找到后,其他人中仅有两三个也上了榜,余下的近十人都落榜了。

高中的几个欢喜不已,没中的虽然心里失落,但也没像其他士子那样悲痛欲绝,毕竟他们才上了五六年的学,还年轻的很,以后有的是机会。

“走,咱们去给老师报喜吧!”

“好!”

鲁修等几个高中的人商量好,便一起去找李伟了。

他们虽然有两个老师,但李伟不止教了他们学识,还管他们吃,经常接济他们家里,因此在他们心中李伟才是真正的如师如父。

军器局,李伟坐在屋里,手上拿着一本小册子,一边喝茶一边悠闲的看着,在这个小册子上写的,正是今日张榜列出来的那些名单。

他好歹是朝中数一数二的重臣,自然不需要像那些普通士子似的还得跑到礼部大门外去看榜,这些名单在出来的第一时间就有人抄录给他了。

而且这上面不但有名字,还在每个名字后,简单标注的士子的籍贯。

李伟大致扫了一遍,发现这上面基本都是南方出身的士子高中,顿时露出笑容。

南北榜案这么有名,他自然不会不知道,只是不知道具体时间罢了。

不过这都没关系,反正此次在夜行卫的暗中操作下,北方最为优秀的士子都被一路的“艰难险阻”拖住了脚步,没能赶上这次的春闱,这南北榜案自然是难以避免,若是真没有动静,他也会派人故意宣扬一下。

只要这件案子发生了,礼部肯定罪责难逃,还有那些翰林和各部衙门抽调的主考官们,也得遭殃。

赵瑁虽然跟他没什么仇怨,但吴沉等人想重新上位,就得把礼部现在的这些人踢走。

正在李伟盘算着后面的安排时,鲁修和叶青云他们走了进来,拱手施礼。

“老师,我中了!”

“我也是。”

“还有我!”

鲁修和叶青云等几个榜上有名的纷纷面带喜色,向李伟道。

而其他落榜的则低着头,有些羞愧。

李伟抬头看了看他们,笑道:“好,中了就好,接下来就是殿试了,你们都好好准备准备。”

“是,老师放心!”

鲁修恭声道。

李伟轻轻颔首,随即又看向那些落榜的学生,安慰道:“你们也不用灰心,这才是第一次,一次不中,下次再考就是了,你们还年轻,有的是机会。”

“是,老师。”其他众人也拱手称是。

“嗯。”李伟想了想,又道:“这样吧,等新学院落成你们就进去当老师,把我教你们的那些知识教授给新招收的学生,也算帮为师分忧了。”

新学院规模很大,只要落成,招收个几千人也不是问题,他自然不可能再亲自去教,这些学生正好过去帮忙。

要搞科技工业,仅这一百来个学生也远远不够,还得继续教学生。

这几人自告奋勇要入仕为官,然而自身实力不济自觉丢脸,现在听到李伟还有要用他们的地方才轻轻松了口气。

“谨遵老师吩咐。”

“嗯,”李伟点头,“行了,你们没事就早点回去吧。”

“是,学生告退。”

众人拱手转身离开。

李伟独自坐在屋里,目光落在尽是南方士子的名册上,再次露出了笑容。(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