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407章 此消彼长

汉家功业 第407章 此消彼长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407章 此消彼长

第407章 此消彼长

尚书台,小会议厅。

御史台,廷尉,六曹尚书,外加以应劭为首其他四州州牧、此时,不约而同的抬起头,看向侧门。

首先走进来的司马防,而后是刘岱、刘繇兄弟,三人的神情十分不好,如同铁凝,眼神中难掩慌乱,不敢与人对视。

众人仿佛察觉到了什么,悄悄对视,却没人说话。

左仆射先后出去,而后是那四州州牧、刺史,接着是宫里来人,丞相离开,这一连串的变化,无声的预示着发生了某种大事!

从司马防,刘岱、刘繇两兄弟的表情上更加得到印证!

司马懿,卢毓分别跪坐在丞相座位的两边,躬身低头作恭谨状,实则也是耳听八方,目观六路。

司马懿看到了他父亲的表情,心里咯噔一声,预感不好,悄悄抬头,望向他祖父司马儁。

想到这里,陈宫对于这个任命,从心底起了恶心感。

昨天夜里,他突然在宫门口,偶遇到左栗,那张白色脸上,是诡异莫名的笑容。

钟繇瞥了眼荀攸,道:“对于尚书台拟定的政策、目标、计划以及时间表,众位同僚如果有其他异议,可以单独上书尚书台,依照不同情形,尚书台会酌情考虑调整。”

他厌恶左栗,厌恶阉宦,一点都不想沾染!

没有犯过错,也没有什么突出功绩。

荀攸说着,起身就要离开。

可吴景调任并州牧,而与孙策有总角之交的周瑜之父升任洛阳府尹,这里面可以琢磨的意味就变得十分浓郁了。

最后面的,便是北方七州的州牧、刺史。

‘那孙权好像被叫进宫,作为大殿下陪读了?’

前几年,蔡邕触怒了刘辩,遭遇了仕途上的致命打击,至今只能窝在东观修书。

荀彧注视着了他片刻,道:“好,暂且到这里,明天继续。”

钟繇拦着荀攸,看着他愤怒的表情,依旧笑着道:“没有的事情,公达,这真是宫里的意思,丞相还做了辩护,只是宫里态度坚决,一定要那何颙杀鸡儆猴,丞相,也是无奈。”

但是就在刚才那么一瞬间,他们突然发现,这个年轻的丞相,有点陌生,还没有那么熟悉与了解。

刘协,王朗等人没有认为何颙在与尚书台那三位密议什么,从司马防,刘岱、刘繇三人的表情,他们有着强烈不安的预感。

其他人似乎对吴景的失态有所了解,也显得宽容,并没有什么幸灾乐祸。

短短时间,给他们的震惊太多了,他们有太多的混乱需要时间来理清楚。

甚至有很多人将他与前任的‘无为丞相’杨彪相比,认为他只是会‘阿谀奉承’,并没有本质区别。

六曹尚书外加各州州牧、刺史迫不及待的抬手,而后依次退了出去。

荀彧嗯了一声,道:“本相亲自送伱到并州上任,并且从禁军大营调一万兵马随行,有什么你需要调的人,只管列名单给我,粮我先期给你准备五万石,钱五万万,不够再说。”

陈宫,皇甫坚寿等人似乎有所预料,并未出声。

吴景嘴角抽了下,身体不自禁的弯了下来,肩膀如重泰山,根本直不起半点。

而并州一直以来,是推行‘新政’最为卖力的地方,也是‘新政’的风向标,众多‘新政’的经验来自于并州。

吴景泽单独一个人走,心情沉重,头上是涔涔冷汗。

不等众人心思疑虑的想多少,荀彧平淡中不乏威严的声音再次响起。

他猜到‘颍川党’会有立威之举,可万万没想到,居然是拿何颙来开刀!

在出宫的路上,司马防小心翼翼的扶着老父亲,神情凝重,一句话不敢说。

在以往,荀攸与钟繇关系亲近,两人对诸多事情有着相似看法与态度。但在荀彧入京,尤其成为丞相之后,钟繇与荀彧越走越近,反而疏离了荀攸。

“陛下已出京多日,你真的当我不知道吗?!”

至始至终,吴景都想过他调任并州牧的事,一心都在想着周异上位,对他那个好外甥的影响以及朝廷这么做背后的深层次目的。

这位并州牧,是右仆射荀攸的至交,出自何进大将军府,与荀攸一同得到圣眷,几年前接替卢植,成为并州牧,扛起了在并州推行‘新政’的大旗。

三人话音未落,其他人陡然警醒,迅速跟上。

一旁的钟繇,明显的感觉到,小会议厅里之前那种躁动不安的情绪已消失不见,这些同僚们,一举一动,开始有了某种恭谨的表示。

荀彧点头,眼神平静的落在吴景身上,语气如铁,道:“吴尚书,人钱粮兵,本相都已准备好,三年,本相只给你三年时间!”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江东势力’异军突起,不容忽视了。

这转身之间,周异就悄然而上,成为洛阳府尹了?

可袁氏伏诛后,周异被被罢官,随后投奔关系密切的蔡邕、孙坚,最终还是没能再次入仕,带着儿子周瑜东奔西走,颠沛流离。

总的来说,出宫路上的大臣们,多以沉默为主。

曾经还稚嫩,优柔,宽仁的年轻丞相,终于露出了他的獠牙。

不止钟繇发现了,荀攸居高临下的俯视,将一些人的神情动作尽收眼底,心里怒火更多。

皇甫坚寿,陈宫等‘帝党’则悄然走在一起,窃窃私语,但又丝毫不给他人听到。

“下官等均无异议。”

吴景也是一怔,他是推荐过周异,可不是洛阳府尹啊!

陈宫一怔,他还不知道这个事!

陈宫向来是孑然一身,不朋不党,一心用事,是公认的‘忠直之士’,只听命于宫里。

可吴景不同,这个人是故乌程侯孙坚的大舅子,现乌程侯孙策的舅舅,他在洛阳里,只是了为展现朝廷的‘仁德’,连质子都算不上。

声音坚定,不含一丝犹豫,在小会议室久久不息。

在荀彧的目光注视中,司马防,刘岱、刘繇三人第一时间抬手,道:“下官等无异议。”

“可有异议?”

应劭等四州州牧、刺史神情有些异样,似欲言又止,最终并没有接这个话茬。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何颙被罢,说明尚书台的意志已经无比坚决,不可撼动了。

何颙,可是‘颍川党’的的元老,地位上,仅次于眼前的三人,是‘颍川党’在地方的表标志性人物,所有人都在等着他归京,入尚书台!

小会议室内,刹那间,静的落针可闻!

可旋即,他想起了,久违逢面的左栗。

这是压力,更是责任,一有不妥,那宫里的雷霆之怒就在他们头顶!

心慌意乱,心事重重,就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

吴景一个惊喜,连忙抬手道:“下官遵命。”

‘还是说,朝廷要抬升孙策的分量,用他来抵挡袁绍?’

刘协,王朗等人都注意到何颙没有出现,神情微微异样。

“下官等告退!”

可随着宫里大外甥地位的攀升,蔡邕的影响力无声的随风见长。

——钟繇,荀攸。

吴景的大脑还处在一种发懵的状态,对于荀彧的话,似乎没有听清,只是愣愣的与荀彧对视。

而尚书台内,短暂的平静之后,瞬间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

钟繇惯常严肃色,看不出什么多余的表情。

这些人大部分是不熟悉的,天南海北,互不影响,可这一会儿,仿佛抱团取暖一般,下意识的走到一起,目光接触,千言万语,无语凝噎。

这就辞官了?

司马儁不知道什么时候睁开双眼,静静的观察荀彧一阵,慢慢又闭了回去。

荀攸的咆哮声,几乎在小会议室炸响,已然怒不可遏。

“吴尚书,不,吴使君,你有异议?”荀攸冷淡中带着火气的声音响起。

司马儁抱着拐,低着头,仿佛睡着了一样。以往时不时的咳嗽声,这会儿也没了。

荀彧坐下后,没有什么客套之词,在众目审视之下,迎面而上,道:“并州牧何颙,身体不适,自认不能担当重任,请辞并州牧,本相再三挽留不得,只能奏请陛下御准。”

这位丞相行事平稳,待人温和,寡言少语,做事平平正正,做人也平平淡淡。

满厅的人,没人说话。

不知道为什么,一众人看着熟悉的年轻丞相,忽然心里涌出了一种莫名的陌生感。

吴景,皇甫坚寿,陈宫等人也有所察觉,目不转睛的注视着那道平静的侧门。

周异是什么人,虽说周家也风光过,作为袁家的门生,尤其是袁氏当朝的时候。

其他人心惊之余,瞥了眼脸色沉肃的司马防,刘岱、刘繇,哪里还不明白,荀彧说的‘身体不适’,只是借口,根本原因,还是何颙反对尚书台拟定的‘建安五年施政纲要’,遭到了罢黜!

‘好狠的一刀啊……’吴景冷眼旁观,看的分明,不由得心惊肉跳。

荀攸一把挣开钟繇,冷笑连连道:“都说你钟繇从来不笑,一笑必有事。怎么,你与我们的大丞相什么时候这般亲近了?不是去我府里的时候了?”

脚步声响起,两道人影迅速步入众人的眼帘。

众人心中的不安更加强烈,小会议厅也更加安静,在观察荀攸、钟繇表情的同时,也在不断扫过侧门,等待荀彧。

他一把推开钟繇,大步离去。

他猛的起身,一把抱住荀攸,笑呵呵的道:“公达切勿生意,这并不是丞相的意思,是宫里的意思。”

荀攸满脸铁青,双眼瞪如铜铃,怒火简直要炸开,吼叫着道:“我做的还不够吗?你一再逼我,丝毫不给我留余地,你还要我如何帮你?今天是何颙,明天是否就是我了?我的人头,足够你大丞相立威了吧?是今天,明天,我现在回去洗脖子,让大丞相砍的顺手一点,不能临死还伤着大丞相!”

不多时,荀彧手拿着一道文书走了进来,神色如常,脚步从容。

要是蔡邕从背后出力,也不无可能!

皇甫坚寿,司马儁,王朗,刘协等人对于这个人任命同样深感异样,余光在陈宫,吴景的身上扫了扫去,可最终都落在吴景身上。

钟繇哪里敢让他走,他这一走,真的就没有转圜余地了!

不一样了。

而荀攸沉着脸,掩藏着难以掩藏的怒色。

这不是什么昏庸弊政,‘新政’的每一条都清清楚楚的写着‘为国为民’,难道他们能像抗拒奸邪,愤怒辞官,博取名望吗?

真的要这么干,尚书台或者说‘颍川党’反手就给你来一个‘庸碌无能’、‘畏惧艰难’、‘弃国弃家’的大帽子!

那可就名声尽毁,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了!

钟繇将一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回头与荀彧抬手,道:“丞相,诸事已定,下官建议,从并州开始,全面推行‘新政’,扫除一切阻碍,力争三年达成初步目标!”

“下官多谢丞相。”吴景抬着手,声音在发颤。

何颙没有出现。

洛阳府尹与过去的司隶校尉简直相当,在朝廷里地位凸显,甚至有人将洛阳府尹与六曹尚书并列而论,只要擢升,直指尚书台!

‘是他又攀上了蔡邕吗?’吴景心里猜测不断。

荀彧始终没有什么情绪,一如既往的坐在那,道:“经尚书台商议,奏请陛下御准,洛阳府尹陈宫调任工曹尚书,经工曹尚书吴景推荐,原洛阳令周异升任洛阳府尹。工曹尚书吴景,调任并州牧。”

年轻丞相变了,原本尚书台扛着的巨大压力,开始向下移动,将要由他们来承接了。

是以,何颙在朝廷里颇受瞩目,加上身为‘颍川党’的关系,一直以来都传言他步入尚书台只是时间问题。

但他没有出声,现在不是时候。

‘这是什么意思?’陈宫暗自惊疑,不知道是否是左栗在其中有所涉及。

牺牲掉了何颙,才换来这些人的‘识趣’吗?

连何颙都‘辞官’了,他们还能怎么异议?

钟繇还想阻拦,荀彧轻轻拿起茶杯,道:“不用追了,我了解他,这会儿解释无用,晚些时候再说。”

钟繇神情凝重无比,道:“这次非同以往,我担心公达不肯罢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