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406章 杀鸡骇猴

汉家功业 第406章 杀鸡骇猴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406章 杀鸡骇猴

第406章 杀鸡骇猴

建安元年,二月初。

朝廷所控的八州州牧、刺史相继到京,在尚书台连开多日会议。

这次的会议是秘密的,只有尚书台丞相,左右仆射三人主持,外人不得而知。

而后便是与御史台,廷尉府以及六曹九寺各级主官的大会,足足进行了半个月。

尚书台,荀攸值房。

何颙喝了口茶,道:“公达,为何不见陛下?”

“我来写!”

荀彧根本不说话,打开盒子,拿出印玺,开始沾泥。

荀彧威严自顾,对于何颙的话,仿佛没有听到,道:“来人,上四份笔墨。”

两兄弟好不容易坐到这个位置,正是大展宏图,弘扬门楣的时候,大好前途就在不远,怎甘心去颐养天年?

谁想辞官呢?一州主官,封疆大吏,那可是实实在在的一方诸侯,大权在握!

这这这……

荀彧合起何颙的辞官文书,看着他,道:“你暂且住到鸿胪寺,没有本相的允许,不得擅离,更不得任何人勾连。来人!”

真的到了这种时候吗?

荀彧拿起印玺,直接盖在了上面。

而钟繇相对差一点,可在剿灭董卓一事上,表现的颇为坚定,被世人认定为‘忠贞不屈之士’,声望还高过刘岱。

荀攸愤怒何颙这么给他难看,同时又不忍心这个老友的离去,刚要说话,被钟繇的眼神给阻止了。

“送何颙去鸿胪寺。”荀彧语气寡淡,不怒自威。

司马防一个激灵,清醒过来,只觉口干舌燥,一个字说不出来。

钟繇严肃着脸,没有空闲顾及那位老友,目光一直在剩下的三人身上。

“写!”荀彧打断了他们的话,神情既怒又威。

荀攸下意识的坐直了,威严顿露,道:“你说的‘敢怒不敢言’,指的是谁?”

这可是四州主官啊,他们一同辞官,宫里绝对不会答应!

荀彧目光冷漠,道:“你们现在写,我带了大印,即刻批准,你们无需担心,陛下那边,我去说,有什么事情,我来承担。”

四份笔墨,整整齐齐摆放在刘岱,何颙,司马防,刘繇四人跟前。

何颙也不掩饰,道:“朝廷里外敢怒不敢言,荀仆射真的不担心吗?”

荀彧要四份笔墨做什么?

何颙,刘岱,司马防,刘繇同样不解,不是在讨论‘新政’推行之事吗?

再后面的种种‘新政’,更是可想而知。

何颙仿佛被激起怒火了,冷哼道:“刘岱,司马防,刘繇都准备辞官了,加我一个又如何?!”

虽然这样说,荀攸心里也疑惑,宫里太过安静了,一连近一个月不曾露面,他们求见也被‘要事’而挡回。

玉玺!

荀彧这般果决吗?这可是四个州牧、刺史,占据了朝廷控制的八州的一半!

一下子四个辞官,荀彧这个丞相怎么向宫里交代?

还有就是,这四人因不满‘新政’而辞官,‘新政’还怎么推行?四州之地,又会是什么反应?

荀彧,承担得起这么大的后果吗?

“拿去!”何颙写完,也不管墨迹,直接扔给荀彧,继而起身,解开玉佩,丢给荀彧,嘲讽道:“祝丞相官运亨通,名垂青史。下官无能昏聩,就此拜别!”

如果有什么的话,就是一股寒意,冰冷入骨,袭遍了何颙,司马防,刘岱,刘繇四人。

荀攸转头看向荀彧,目露询色。

他是写还是不写?

刘岱,司马防也没说有说话,看着眼前的笔墨,神情凝色如冰。

轮到他们了吗?怎么办?笔墨就在眼前,要写吗?

何颙看着他,道:“公达,并州……其实还好,世家大户并没有那么多,推行‘新政’压力并不大,兖州,冀州,豫州,青州,徐州,怕是不易吧?”

免掉一个何颙,影响不大,反而有助于尚书台立威。

钟繇坐下,严肃着脸,道:“我不管伱们怎么想,你们的态度必须与朝廷一致。在洛阳城里说什么,回去之后就说什么!如果欺上瞒下,明里暗里与朝廷大政对抗,我不会顾情面!”

说着,荀彧拿出大印,放在身前的小桌上。

钟繇,荀攸十分吃惊,这居然是玉玺!

荀彧将玉玺放到身前摆好,抬头径直落在司马防身上,道:“青州牧。”

司马防紧张的抬起手,道:“青州事态复杂,不宜一视同仁,只是请区别对待,还请丞相明鉴!”

司马防心惊肉跳,这‘颐养天年’都出来了,那就是一撸到底,永不叙用了!

并且,这种程度的撕破脸,肯定会牵连家族!

“丞相,”

一旁的徐衍见状,无声的上前,将那枚玉玺收走。

虽然这么说脸面全无,可相比于他的颜面,司马家的未来,才是最重要的!

荀彧看着司马防,静静好一阵子,一转到了刘岱、刘繇兄弟身上。

“你!”何颙双眼圆睁,气的指着他,道:“好好好,不愧是大丞相,我倒是看你怎么向陛下交代!”

刘繇感觉着上面那三位大人物的逼视目光,心里莫名发冷,笑呵呵的道:“丞相,钟仆射,荀仆射,下官等并无逼宫的意思,只是‘新政’中有诸多可以商榷的地方,下官等是陈情,还请息怒。”

众人都各有情绪,简单行礼之后,列座分明。

何颙是刘辩提拔起来的第一批人,与荀攸一样,出自何进大将军府,与荀攸关系密切,相对亲近。

他不怕得罪荀彧,也不怕得罪‘颍川党’,但他怕宫里那位陛下!

这玉玺一旦盖下,就不是‘一时辞官’,那是一辈子!

朝廷想要夺回原本属于它的权力,那就是与这些士族相争,朝廷对这些地方早就失去控制,哪怕有多年准备,依旧犹如鸡蛋碰石头。

可是,他在荀彧的强硬态度,被逼辞官了。

这一幕,看的司马防,刘岱,刘繇胡须都顿住了。

小吏的动作很快,仿佛早有准备。

刘繇立即接话道:“下官领命!”

荀攸,钟繇都没料到,荀彧这般果断,那他们的人,尤其是何颙开了第一刀!

司马防,刘岱,刘繇只觉浑身冰冷,心惊肉跳。

可一下子罢免四人,那就不是立威,而是要引起众怒了。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对于刘繇的打圆场,自搭台阶,荀彧丝毫不领情,沉声道:“好话歹话,本相皆说过,自认仁至义尽。如果有人将我当做了杨公亦或者其他什么人,那是妄念,本相眼里不揉沙!四位,写吧,我会在京里为你们寻一个官位,保证你们衣食无忧,颐养天年。”

现在,他们只要多说一个字,甚至一个不好的眼神,这位年轻丞相就能像逼迫何颙辞官那样,拘谨他们在鸿胪寺‘颐养天年’!

钟繇见荀彧没有向对待何颙那样逼迫这三人,瞬间会意,端坐笔直,满脸严肃,沉声道:“朝廷大政,不得妄议!你们二人,须与朝廷保持绝对一致!本官是这么说的,你们是这么听的。本相也希望,你们会说于其他人听,字句可变,内容不可偏差分毫!可明白!?”

他是青州牧,位高权重,是司马家的‘兴盛二代’,也是最为重要的第二代。

如果司马防这个时候被罢官,或许将直接送走已行将就木的老父亲司马儁,同时将已经展露头角的司马家三代,司马朗,司马懿等人送回老家。

何颙冷哼一声,站着不动。

何颙皱眉,道:“一味强推,不怕引起骤变吗?”

何颙自然认得那枚玉玺,见着荀彧举起来,轻轻的在他那道请辞奏疏上盖印,只觉瞬间心里空落落的,整个人失去了精神,摇摇欲坠。

何颙,刘岱,刘繇,司马防同样震惊,不可思议的看着荀彧。

他低头哈腰,一脸拘谨讨好之色,来到了荀彧身前,小心翼翼的掏出了一枚玉玺,递给荀彧。

钟繇,荀攸对视一眼,眼神里都是疑惑。

即便他们要辞官,这荀彧,也用不着这般吧?

这是震怒,撕破脸吗?

这两位,是皇室宗亲,刘岱在剿灭桥冒等叛逆、近年‘新政’推行上颇有功绩,屡受朝野赞誉。

“是吗?”

荀彧接过来,仔细审视。

荀攸摇了摇头,道:“不见也好,见了不会我们这般轻松了。”

荀攸的值房里,静的落针可闻,没有半点声音。

他父亲司马儁眼见快不行了,要是他再被明升暗降,司马家可就毁了!

刘岱,刘繇两兄弟对视一眼,清晰的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与不安。

同时,对于他们来说,将是巨大的挫折,会动摇他们的位置!

“遵命!”四个禁卫上前,直接架着还在呆愣的何颙架了出去。

门外走进来四个禁卫,手握佩刀。

这一写,可就前程尽毁,‘永不叙用’了!

同时他们也明白,这不是荀彧的愤怒之举,而是早有预谋,已经得到宫里的允准!

“如果持身守正,何惧之有?”

“丞相……”两兄弟几乎同时抬手,向荀彧道。

一声轻响,盖上了。

何颙神色阴沉,别人就算了,这荀彧,居然这般对他?

荀攸倒是从容,道:“消除弊政,中兴大汉,是国策,容不得任何人阻拦。这一次,朝廷下定了决心,坚决推行到底!”

何颙好像被激怒了,直接拿起笔,撸起袖子就要写。

何颙是最早投靠当今的人,是他们‘颍川党’在地方最为重要的成员,没有之一!

司马防,刘岱,刘繇几乎是一样的凝重之色,随着荀彧进了荀攸的值房。

这五州,是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方,而世家大族层出不穷,大族之下还有小族,层层叠叠之下,构建了一套早已经成熟的统治体系。

“等等。”

钟繇从门外进来,语气中带着怒意,道:“伯求,你是也与那刘岱一样,想要什么‘谨慎处之’吗?”

何颙与钟繇也是旧友,倒是并不畏惧,看着他坐下,这才沉着眉头道:“元常,莫非也要我说违心的话?何某不是不会。”

荀攸眉头直动,还不等他说话缓和,徐衍从门内进来了。

司马防,刘岱,刘繇如坐针毡,这何颙写了,他们怎么办?

不写吗?被架到这种程度,不写是否有损颜面?

写,他们的大好前程,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断送吗?

荀攸心里又惊又怒,可在这个场合,他还是强忍了下来,并没有发作。

不止是他们,荀攸心中也不安,不知道荀彧要做什么。

何颙面上稍一迟疑,道:“尚书台即将颁布的‘吏治三十六条’。”

两兄弟面对荀彧的逼视,无声的压迫,压力如山,心跳如擂鼓。

门外的小吏应着,迅速离开。

荀攸神色不动,目光直视何颙,道:“这些,是他们不敢当面说的话,让你来开个口?”

这何颙的辞官,被准了?

这时,荀彧闻声踏进门,身后跟着司马防,刘岱、刘繇兄弟。

荀攸双眼冷芒一闪,而后平淡道:“朝廷在各州驻兵两万以上,禁军大营更有十万精锐,何惧变乱?”

荀攸话里的这‘谁’,是令朝廷里外敢怒不敢言的人。

这个动作,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以宫里那位陛下的年纪,或许,司马儁将在未来数十年无出头之日,逐渐没落,消弭无踪!

在荀彧的冷冽灼灼的目光下,司马防艰难的抬起手,涩声道:“下官只是有些不同思虑,并无辞官之意,请丞相明鉴。”

何颙见荀攸不肯说实话,直接点题道:“朝廷经得起吗?国库欠债超过五十万万了吧?还能再打一次羌人之乱吗?黄巾之乱再起,朝廷能撑几年?士族若是与朝廷离心离德,何以支撑我大汉国祚?”

何颙与荀彧同样是老友,深吸一口气,抬起手,道:“丞相,朝廷的用意,下官明白。国之大策,下官理应遵从。只是如此庞大的计划,争议之处那么多,岂可一刀而下,不容分辨?”

司马防,刘岱,刘繇双眼紧紧盯着荀彧,大气不敢喘的等着荀彧的反应。

刘岱脸角狠狠抽搐再三,抬起手道:“下官领命!”

他冷眼旁观,看得清楚。

这丞相与左仆射一唱一和,已经将刘家兄弟拿捏的死死的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