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143章 垄断的生意最赚钱

汉家功业 第143章 垄断的生意最赚钱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143章 垄断的生意最赚钱

第143章 垄断的生意最赚钱

“省两三百……”

刘辩双眼微眯,忽的拿起笔,在纸上验算起来。

一边写,一边低声自语道:“如果以一千二百世家,人口三十万两千人计算,每人的所用纸为年二百张来算,抛开成本的话,每年至少是三个亿,世家人口太过保守,价格也略低,成本还可以压缩……”

蔡峥看着刘辩低头,奋笔疾书,神情有些惶恐。

他说的是省一两百,不是两三百,实际上,根本省不了!

他是担心太过靡费,引起皇帝陛下的不满,故意降低了成本。

蔡邕站在不远处,隐约见着刘辩那些奇奇怪怪的字符,有些怔神。

“九个亿!”

蓦然间,刘辩将笔一拍,猛的坐直身体,兴奋的大声道。

蔡邕,蔡峥都是一惊,不知道刘辩说的‘九个亿’指的是什么。

刘辩激动不已,忍不住的站起来,在桌子内来来回回的踱步。

大汉朝廷,每年赋税不过五六亿,可这纸张一项,竟然高达九个亿!

“还有什么垄断生意可做?”刘辩双眼灼灼,心里疯狂转着念头。

咚咚咚咚

在刘辩正兴奋的时候,外面一阵急切脚步声。

刘辩转头看去,就见皇甫嵩领头,杨彪,王允,荀攸等陆陆续续进来,一个个神情凝重,抬着手道:“臣等参见陛下。”

刘辩打量着他们,慢慢坐回去,笑着道:“诸位卿家这么失礼,看来是出大事情了。”

皇甫嵩刚要开口,瞥了眼陌生的蔡峥。

蔡峥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多大人物,慌乱的抬手道:“小人告退。”

“在外面候着。”刘辩道。

蔡峥双手一颤,道:“是。”

他一只脚踏出门,急急缩回来,抬手躬身。

唐姬与蔡文姬,一前一后进来,见着满屋凝色的大臣,吓了一跳,急声道:“臣妾告退。”

刘辩见她手里的盘子放着缣帛与纸张,道:“没什么大事,进来吧。”

唐姬向来乖巧懂事,闻言轻手轻脚的进来,将盘子放到刘辩边上。

蔡文姬相对从容的多,静静行礼,站到他爹身后侧。

皇甫嵩顾不得了,递过一道奏本,神情冰冷,道:“陛下,黑山军与冀州内的奸逆勾结,破了邺城。”

刘辩神色微变,打开奏本,一目十行。

旋即,他面无表情的看着的眼前一众朝廷要员。

一群人齐齐躬身,一句话不敢说。

兖州未定,这冀州治所又被叛军所占,对朝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噩耗。

荀攸低着头,眉宇拧成川字。

冀州失控,除了会加剧兖州的乱局外,最重要的,还将直接影响朝廷的盐政!

最重要的产盐区就两个,一个冀州,一个益州。益州,朝廷鞭长莫及,所以将重心放到了冀州。

现在,冀州邺城被破,等于朝廷的盐政直接流产!

刘辩的目光平静的扫过一群人,身形后倚,闭着眼,右手用力的捏着眉心。

好一阵子,王允沉着脸,抬手道:“陛下,臣请大司马出征,平定冀、兖二州!”

钟繇神情肃然,道:“陛下,臣以为,冀州之败,在于应使君立足未稳,对当地奸邪不够了解,非是能力不行。臣请派兵支援。兖州,曹操三日前上奏,已围住濮阳,五日内必破,只要濮阳一破,曹操完全可以率军北上,与应使君合兵,克复邺城,剿灭叛军!”

王允沉着脸,道:“陛下,正值寒冬,随时会有大雪,曹操在兖州只是出其不意,并非是叛军不够强。还请大司马出征,尽快平定两州,不能误了春耕!”

王允话音一落,杨彪,皇甫嵩,荀攸,钟繇等人立即色变,看了他一眼,个个神情越发凝重。

春耕代表着夏税,误了春耕,就是断朝廷的财路,决不能容忍!

尤其是在这种时候!

唐姬,蔡文姬对朝政不了解,听的是似懂非懂,全都看着闭着眼的刘辩。

刘辩还在揉着眉心,神情倒是平静。

皇甫嵩的大司马府有着一整套的改革军制的计划,忙的脚不沾地,这会儿走开,无疑是要将变革无限期推迟。

皇甫嵩思虑再三,抬手道:“陛下,臣请命前往……”

“好了,”

刘辩睁开眼,道:“吵的朕头疼。”

杨彪等一众人闻言,齐齐抬手道:“臣等知罪。”

刘辩摆了摆手,道:“行了,就这么点事情,用得着这么大惊小怪吗?”

杨彪,皇甫嵩,王允等人愣了愣,注视着刘辩,怀疑是他们的耳朵听错了。

黑山军攻破了冀州郡首,这是小事情吗?

刘辩看着他们,微笑着道:“看来,诸位卿家是真不懂,那就朕与你们说一说。”

众臣心里疑惑不解,躬身作聆听圣训状。

刘辩稍稍沉吟,道:“黑山军,与黄巾乱匪以及桥冒等叛军是有着本质区别的。黄巾乱匪以及桥冒等人人,威胁的是社稷安危,动摇的是我大汉国本。但所谓的黑山军,只是一群匪盗,他们并没有太强烈的诉求。这次侵入冀州,看似是与桥冒等人结盟,但他们的目的,不是什么清君侧,而是趁火打劫,为了劫掠钱粮。是以,除非天下大变,朝廷在冀州完全失控,否则,最多十天半月,黑山军就会撤回深山老林,不会在冀州久留。”

杨彪,王允,皇甫嵩等人听着,先是怔了怔,而后有所恍然。

王允立即抬手道:“陛下,即便如此,也当派兵支援,尽早将黑山军驱逐出冀州!”

刘辩点点头,道:“桥冒等人叛乱,是走投无路之举,不得人心,一时势大,待等兖、冀州世族反应过来,必然群起而攻之,不可久持。曹操说五日内破濮阳,朕信得过。只要濮阳一破,黑山军自退。所以,诸位卿家无需太过担忧。”

杨彪紧绷的胖脸微微松缓,抬手道:“陛下圣明!”

皇甫嵩,王允,荀攸等人紧跟着,道:“陛下圣明!”

蔡文姬静静看着刘辩,轻轻眨了眨眼,目露好奇。

这么严重的事情,陛下三言两语就解决了?

荀攸却是表情凝色不散,拧眉不松。

黑山军或许不是大威胁,但邺城这一破,应劭将要花更多的时间修整冀州,对于盐政,无法全力投入。

盐政,还是将被无限期推迟了!

国库空虚的困境,非但没有好转,将更加严峻!

钟繇也想到了,一脸严肃,苦思冥想。

刘辩从潘隐手里接过茶杯,道:“改元诏书已经颁布了,减税一事,尚书台还没有结果吗?”

杨彪胖脸抖了抖,不停眨眼,道:“陛下,并、青、兖、豫四州,尚书台认为,减税过多,请陛下三思。”

刘辩喝了口茶,也不看他们,随意的翻着奏本道:“说说原因。”

杨彪低着头,抬着眼皮,观察着刘辩的情绪,谨慎的道:“回陛下,这四州之地,占据了朝廷赋税的三成以上,若是再减,臣等,恐国库更加虚乏。”

刘辩随意的翻着奏本,并没有说话。

现在的情形是,北方集中了大汉七成以上的人口,赋税则以关中、关东为最。青、冀、兖、豫四州的赋税,占据大汉的三成以上,而随着各地疏离朝廷,实则这三地的赋税已占国库一半之多!

王允,荀攸等人见着,默默不语。

在这件事情上,尚书台难得的意见统一,隐隐与刘辩对抗。

刘辩拿起笔,开始批阅奏本,道:“如果不减,你们能收上来吗?”

杨彪胖脸微绷,陪着一丝笑容,道:“总归是能上来一些的。”

刘辩抬头看向他,道:“这一些,还比不上杨卿家几个庄园的收成吧?”

杨彪脸色陡变,连忙道:“臣,臣名下并无庄园,请陛下明鉴。”

刘辩淡淡哼了一声,道:“明天颁布,蔡卿家留下,其他人都去吧。”

杨彪脖子发冷,抬手道:“臣告退。”

王允沉默片刻,似无不可,跟着抬手。

荀攸,钟繇两人欲言又止,还是依次出了书房。

蔡邕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为什么留下,躬着身,不自禁有些紧张。

杨彪等人一走,刘辩神情突变,笑容满面的站起来,走向门外道:“蔡卿家,那蔡峥,听说是你的族人?”

蔡邕有些怕刘辩,陪着笑道:“从族谱上来看,是这样。”

刘辩点点头,出了书房,见蔡峥还在不远处等着,招了招手:“过来!”

蔡峥小跑过来,满脸写着害怕,躬着身,抬着脸的看刘辩。

刘辩背着手,道:“朕问伱,这种纸,你一个月能造多少?”

蔡峥看着刘辩,心里惧怕,下意识的看向蔡邕。

蔡邕脸色一板,道:“放肆!陛下问你话,老实回答!”

“回陛下,八百张。”蔡峥一个激灵,脱口而出道。

刘辩皱眉,道:“能不能多一点?”

蔡峥眼巴巴的看着刘辩,小心翼翼的道:“陛下,多一点是多少?”

刘辩摸了摸下巴,盘算着,道:“一百万张起步吧。”

蔡峥吓的双腿发软,结结巴巴的道:“陛陛下下,这这小人做不到……”

刘辩瞥着他,道:“材料换一换,工艺可以差一点,不是给朕用的。”

蔡峥嘴角动了动,心里害怕到极点,还是不敢说话。

他本是听说当今陛下酷爱纸张,这才用尽办法,想效仿蔡伦讨好邓太后那样讨好刘辩,以期飞黄腾达。

可没想到,眼前的陛下,居然要一个月一百万张!

这把他剥皮抽骨都做不到啊!

刘辩见他不说话,转头看向蔡邕,道:“蔡卿家,朕见太学、鸿都门学以及各级官吏,用不起缣帛,学业、公事受阻。想着纸张便宜,既能鼓励世人向学,也能省却不少负担,卿家怎么看?”

“陛下圣明!”

蔡邕毫不犹豫的接话,道:“陛下一片仁心,大汉臣民,无不感同身受。”

刘辩嗯了一声,道:“那这样,卿家以太常的身份下令,命太学生弃缣帛改用,对了,这个纸叫什么来着?”

蔡峥迎着刘辩的目光,嘴巴开合,发不出声音。

蔡邕面露沉吟,道:“陛下,此纸体现的是陛下对读书人的一片照拂、对天下臣民的关爱,臣请为‘史侯纸’。”

蔡峥愣住了,什么史侯,不是蔡侯吗?

刘辩眉头一跳,意味深长的看着蔡邕,道:“卿家博学多才,为读书人榜样,难能可贵是不朋不党,忠于国事。即日起,加卿家侍中,列尚书台议政。”

蔡邕心头大震,又惊又喜,急急抬手道:“臣领旨、谢恩!”

潘隐在一旁,将这一切目睹在眼里,对这位蔡大家,真的是刮目相看!

所谓的‘史侯’,是先帝在刘辩出生后,担心养不活,特意将刘辩寄养在宫外一位史姓道人的家里,因为是寄养,而刘辩身份太过特殊,称呼上有些麻烦,聪明人就给出‘史侯’这个称呼。

也就是说,‘史侯’,指的是刘辩。

蔡邕这个马屁,拍的真是好!

刘辩扫了潘隐一眼,与蔡邕继续说道:“鸿都门学的学生,笔墨纸砚,皆免。太学生,弃缣帛用史侯纸。另外,朝廷的往来文书、奏本等等,也要改用纸。”

蔡邕心领神会,道:“臣明白。”

刘辩背着手,道:“这造纸厂,设在太常之内,由大长秋出资、负责材料,太常监督、蔡峥经营,今年暂定为一百万张,卿家认为够吗?”

蔡邕心里只是一盘算,道:“臣认为不够,至少一千万以上。”

蔡峥脸色似哭似笑,双腿抖索个不停,快尿了。

他造的这种纸,只是用来上贡,可不能大规模量产!

一千万?

刘辩暗自摇头,随着垄断性的政策推动,对于‘史侯纸’的需求,将会成倍成倍的翻涨,他甚至觉得,一年四五个亿的收入都是少的!

只不过,还需要时间。

“好,”

刘辩笑着拍着蔡邕的肩膀,道:“这件事就交给卿家去办,要快。”

蔡邕一本正经的肃色抬手,道:“臣领旨。”

刘辩点头,摆平了这件事,心里异常轻松,转身回书房,道:“曹操、丁原有信了,立刻来报。”

“是。”潘隐应着,紧随其后。

刘辩刚进门,发现蔡文姬站在不远处,静静看着他。

蔡文姬见刘辩进来,轻轻行礼,声音清脆柔和道:“妾身听唐娘娘说,陛下有一本鬼神游记,十分有趣,妾身想借来一观。”

唐姬俏生生的站在一旁,希冀的看着刘辩。

刘辩的目光下意识办的看向蔡文姬嘴唇上方的面纱,上面有着轻淡的唇印。

他一挑眉,不动声色的走向书桌,抽出那闲暇放松写的《鬼神游记》,递给蔡文姬,笑着道:“一个疯子打妖怪的故事。”

蔡文姬注意到了刚才刘辩的目光,脸颊微红,接过来道:“谢陛下。”

刘辩摆了摆手,坐回椅子上。

两女行礼,慢慢出了书房。

而此时景福殿外,蔡峥苦着脸,道:“世叔,这一百万,我上哪造去啊……”

不等他说完,蔡邕一瞪眼,道:“少废话,陛下的旨意,你也敢违抗!”

蔡峥想哭又哭不出来,心里后悔不迭,早知道就不来了。

蔡邕没管他,一直在盘算他的人脉,以及能卖出多少张纸。

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