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95章 或许能拿个奖

次日上午,《青年文学》编辑部,一个中年编辑撕开了信封,拿出史铁森的投稿,读起来。

《青年文学》是老牌文学杂志,办刊方针更注重文学性,对稿件的文笔和思想性要求高一些。至于新办刊的《青年作家》因为是四川刊物,四川人天性乐观,喜欢摆龙门阵,更看重故事性。

简单概括地说,青年文学很讲逼格。编辑看稿,首先看的是你的文笔,文笔过关了,他才会决定读不读下去。

史铁森的文笔好得不像话,只读了一页,中年编辑就感觉这应该是个职业作家,便有了兴趣。决定追读,跟读。

编辑看稿的速度都很快,一目十行,随便过几眼,觉得还行就送去二审,如果觉得不行就退稿。没办法,他们每天不知道要看多少稿子,早看疲了,一般的文章还引不起他们的关注。按照行业内的话来说,没有浪费时间的价值。

史铁森这部小说却怪,天生就要让人慢下来,静下来的魔力。编辑读着读着,心绪竟格外宁静,速度也越来越慢……很快,一个上午过去,才读完。

编辑看看时间,吃了一惊。暗想:一万字的内容,我竟读了两小时,这小说厉害,有点东西。

他想了想,拿起稿子递给主编:“老黄,插个队二审,如果可以用,看能不能优先刊载在五月份那期?”

主编:“你约的稿?”

“是投稿。”

“国内有名气的作家?”

“不是,是新人处女作,作者好像是一家通俗小说杂志的编辑。不过,你还是先看看吧。”

主编老黄知道这个手下是温吞水性子,对工作也没什么热情,从来不推荐稿子,能够让他这么主动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存着这一分好奇心,老黄接过稿子看起来。

这一看,心叫:过瘾,才子文!

故事很简单,但文字实在美丽,其中包含的浓烈的情绪真真是化不开。读书,读小说,不一定要看故事情节,尤其是短篇小说,关键是那股韵味。史铁森这篇小说的审美,实在是太高级了。

这个时候,他已经不是在审稿,而是在享受。

又是两个小时,老黄才搓了搓手站起来,对手下编辑说:“咱们做文学刊物做编辑的,都想从手下过一篇优秀作品,但是,世界上哪里有那么多好作品巴巴儿送你手上,更多的都是普通水准,甚至连普通水准都不如的东西。可是没办法,刊物还得办下去。”

“做刊物如同厨师做菜,稿件就是材料。有肉,有蔬菜,有调料。普通作品就是蔬菜,是浇头,是调料,而一篇好作品就是主菜。配菜和调料好找,主菜不好找,关键是每一期都要有一部拿得出手的东西。不然,你老让读者吃配菜,人可都跑光了。”

“我手头这部作品就是下一期间主菜,是红烧肉的肉,酸菜鱼里的鱼,炖老鸭汤里的鸭子。”

赶在下班前,黄主编把史铁森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送去总编那里三审。

三审就是走个形式,总编事务繁忙,哪里有时间逐一看稿,就签了个字了事。

就这样,史铁森的处女作在一天之内走完初审、二审和三审流程,可谓是《青年文学》办刊二十来年的头一遭,编辑们都啧啧称奇。便有好事者去看稿,看完,都点头道:“是一部优秀作品,搞不好能拿奖。”

老黄道:“有可能,说起来,我社已经好多年没有拿过全国性的短篇小说大奖了。今年各省送报的大奖作品也差不多了,其中呼声最高的有铁凝的《哦,香雪》蒋子龙的《拜年》,还有孙三石的《棋王》。至于其他,比起这三部作品还差了点火候。今年的短篇小说创作总体来说不是太好,《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还是可以跟他们掰掰手腕的。”

1982年是个大文学年,其中最重磅当是茅盾文学奖,然后是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全国优秀散文奖。再加上《诗刊》的青春诗会,《星星》的诗歌大赛,当真是百花齐放,一片繁荣。

《青年文学》在这个文学时代中还从来没作者拿过奖项,此刻看到这么一篇稿子,都非常振奋。

既然要用人稿子,自然是要给稿费,责任编辑也要写一封录用信过去。老黄想了想,决定这封信由自己亲笔来写。

他顾不得下班,提笔写道:

亲爱的作家史铁森您好:

我是《青年文学》杂志社编辑黄源,您的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社已经决定发表于五月份的刊物上。看得出来你是个有才华的青年作家,我社也一向以提携青年作家为己任……

……以后若有作品,还请第一时间投来,我会立即处理,并适时与你交流……

黄源

此致

敬礼!

反正就一句话,你的东西写得好,以后就跟我吧,别跑咯。

编辑和作家相互成就,一个好的作家就是个香饽饽,来了,就得抓住。

……

就在这天,一大早,孙朝阳就出现在史铁森家院外,扯着嗓子吼:“开门 ,开门啊,铁森,走了,上班去了。”

史铁森的妹妹打开门,孙朝阳就看到史铁森已经收拾得利落,面上带着不悦:“你来找我做什么,怕我不去上班吗?”

孙朝阳:“我怕你睡懒觉。”

史铁森恼火:“不,你是认为我这个残疾人心灵扭曲喜怒无常,怕我今天又改了心意,就过来敦促。”

孙朝阳:“嘿,你还生气了。”

史小妹欢喜地拍手:“我哥要上班了,赚工资了。”

孙朝阳去推史铁森轮椅,史铁森却说等等,他推着车儿到了那棵合欢树下,说:“这树是我妈在我小时候种的,如今已经长这么高了。”

孙朝阳:“你也长这么高了。”

史铁森不理他,双手合十,对着树说:“妈,儿子写了一部小说,现在又有了工作,能够自食其力,你老人家在天上如果有知,大可放心。妈,我以前伤害过你,很对不起。妈,我很想你。”

写完《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史铁森的心结也放下了。

孙朝阳:“走了,走了。”

二人来到《今古传奇》编辑部,迎面就碰到读报三老。

三位老先生一脸寒霜:“孙朝阳同志,我们应该开一个民主生活会。”

孙朝阳面色大变,想溜。史铁森知道他遇到麻烦,竟一把将其扭住。

孙朝阳:“铁森放手,铁森,我真有事,哎哎哎,你不讲义气,塑料兄弟情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