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729章 心一动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729章 心一动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上级纪检的调查虽然搞得人心惶惶,但针对的都是高管、中层和一线业务骨干,对于普通员工来说还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集资建房的事情已经彻底落定,就有职工开始乔迁新居。第一个搬家的是伙食团老丁父子。

前番说过,老丁是南方人,来北京几十年,老婆是郊区县农业户口。因为城乡二元制度的缘故,他儿子小丁就业的事情一直是个大问题。于是,他就找到孙朝阳,纠缠了很长一段日子。

孙朝阳和老丁关系不错,吃了人家好几年伙食,也觉得这一家人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和老高沟通了一下,让小丁跟着在食堂拿工资上班。

小丁是农村青年出身,人机灵又勤劳,好歹没有给孙朝阳丢脸。

伙食团是个有油水的工作,所谓厨子不偷五谷不收。因此,这次集资建房,老丁是第一个交的钱,又是第一个搬家的人。

老丁心中感激,搬家这天,专门请孙朝阳过去看看。

孙朝阳心中奇怪,说,你搬你的家,让我过去看什么,也帮不上什么忙。

老丁正色道,不然,以前单位职工结婚都会请领导过去当证婚人。上次拿谁,是高主任的证婚人,孙朝阳你主持。现在老高退休,大伙儿都认你是单位领头人,今天你得过去帮我看看,要亲自给他家放炮。

孙朝阳心中好笑,这结婚有证婚人,搬家证什么,难道让我去开光,我可没有这种神通。

不过,集资建房这事是他一手一脚搞出来的,算是给大家办了一件大事,甚至改变了员工们将来的人生命运,他内心中也很有成就感,就答应了。

一大早,老丁一家老小喜气洋洋推着板儿车,踩着三轮,浩浩荡荡拖着家具出发。孙朝阳看时间差不多了,便骑上悲夫同志的嘉陵50过去。

老丁早在基地的空地上放了一饼满地红鞭炮,将一支点燃的香递给孙朝阳,恭敬地说:“领导,您请掌火。”

孙朝阳笑眯眯接过来,说一声:“吉时已到,祝老丁你家将来红红火火,日子蒸蒸日上。”

砰砰——砰砰——

清脆的鞭炮声响起,因为燃得实在太快,老丁来不及跑,化纤裤子都被崩出好几个窟窿。

众人都笑。

老丁也笑,笑着笑着,眼泪就下来了。

他在京城上班,老婆一直在农村务农,人生最好的岁月都是在两地分居中度过的。究其原因是没有住处。他儿子小丁来京城后,晚上也是睡在食堂的桌子上,冬天的时候冻得难受。

现在好了,一家人团聚,人生终于圆满。

除了孙朝阳,和老丁相熟的几个职工也过来帮忙。

大家看着宽敞明亮的新居,回忆起以前的陋室,都是一阵唏嘘,又到,老高临到退休,孙副社长这次被人害,估计这个领导也当不了几天,好人命不好啊.

又有人说,我管孙副社长将来当不当官,搬家的时候也请您过来掌火点炮。

大家:“对对对,一定请。”

果然后来,孙朝阳一口气给十几家人乔迁新居的时候掌火放炮,也同样被崩过一次。

老丁家新房弄好后,要回单位食堂准备午饭。

孙朝阳倒不急着回杂志社,而是去自己的新房看了看。

他现在房子很多,杭州那边有一栋楼,东京还是几十套。不过,这些都是投资品,要在将来合适的时机卖掉的,他本人其实没有享受。比如杭州那边,都没去看过。

北京这边,他只有一套四合院,并未置业。

四合院住的时间长了,难免有点腻味。

而且,四合院有个大毛病,冬天的时候暖气效果不好,夏天还有蚊虫。楼房最大的好处是舒适,而且,这里人多热闹。

孙朝阳看着,心中就琢磨干脆装修出来,有兴趣的时候就住上一阵。

正在这个时候,齐娜走进来:“孙朝阳。”老丁今天搬家,她是个喜欢热闹的,和老丁关系不错,也过来帮忙。

孙朝阳正在想事情,被她吓了一跳:“齐娜你不回单位上班吗,还有你不看店吗?”

说着话,他下意识地走到门口,把大门打开了。孤男寡女共处一室,让人知道还得了。

齐娜以为他要溜,就伸出一只脚挡住大门,咯咯笑道:“孙朝阳,我又不吃人,你跑什么呀?是不是心虚啊。”

看到她老齐家标志性的大长腿,孙朝阳心中还真发虚。他正色道:“齐娜,你说话注意点,咱们只是普通同事关系。”

齐娜哼了一声:“真的吗,孙朝阳,自从你来单位,这几年你对我的照顾很多。看我家生活困难,让我去内蒙古出差赚差旅费,又调我去发行那边。要买房了,你还借钱给我。现在什么时代了,别说一万块,不是那个人,你十块钱都借不到。这些年你对我家的照顾,桩桩件件,我都记在心里,我很感激。”

说到这里,她眼睛里带着朦胧的水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就寻思,我齐娜算什么,值得你孙朝阳这么照顾,我谁呀,我死了男人,我还是个带着孩子的拖油瓶。孙朝阳,每次你逗嘎子让他叫你爹的时候,我就恍惚,我好像看到多年前男人在活着世界上日子。我想哭,我觉得很高兴,我乐意让嘎子这么叫你。”

孙朝阳脸色大变,怒喝:“少扯这些鬼眉鬼眼的事,我只是喜欢孩子,你想什么呀,真是莫名其妙。齐娜,我警告你,在说这些四不着六的话,我就不客气了。从现在开始,你和我保持距离,不能接近我五米范围。”

齐娜擦了擦眼角,又笑起来,拦住门的腿翘得更高:“你不让我接近你也可以,把林淘沙的稿子写了呀!我齐娜是什么人你晓得,大伙儿都晓得,那是有恩必报。林淘沙对我有恩,我答应过他的事情就必须办到。你今天要给我一个准信,写不写,什么时候写。不说话是吧,不说话我今天就不放你出去。”

孙朝阳也不废话,一个冲刺,从齐娜的腿上跃了过去,逃跑:“再见!”

背后是齐娜咯咯的笑声;“孙朝阳你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如果不写稿,我就去办公室堵你。我进你办公室,还关门关窗。”

孙朝阳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癫婆子!”孙朝阳浑身大汗,气呼呼地坐在自己的独立办公室里,感觉口中干得要命,抓起茶杯,里面却是空的,就喊了一声:“冉云,你搞什么,怎么不泡茶?”

这一喊,却没有回应。

原来今天冉云却没有来杂志社。

孙朝阳一呆,自己已经习惯了冉云在旁边伺候的工作状态。不得不说,那个细心温柔的妮子还真是不错,是个合格的办公室人员。虽然颜值差了点,但相处时间一长,大家都很喜欢她。

“怎么了?”林大少精神抖擞地走进来:“朝阳,你今天看起来很精神嘛,是不是审讯过关了?”

“你才被审讯。”孙朝阳没好气:“你怎么还在,回你广州去。你是人才,花城不可无一日没有你林大少。”

林大少:“我在外面闲逛对社里,对文学做出的贡献比坐班更大。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和骁波正在磨他的新书。”

“新书,是《黄金时代》吗?”孙朝阳忍不住问。

林大少:“你也知道啊,也对,你们是好朋友,天天在一起,应该知道的。现在他只是有个念头,正在和我讨论呢,等到动笔写,估计年底。”

实际上,王骁波的《黄金时代》已经写了几万字,孙朝阳已也看过草稿,倒是不错。

听林大少说起这事,心道,王骁波知道你林大少的德性,估计也不肯给你看稿子。

林大少:“不过,我觉得王骁波的新书不是太行,无论是题材还是故事,都不是太吸引人。主要是太扯,太不接地气。虽然手法很新,但读者只怕认可。所以,就算将来发表,未必能有个好结果。”

孙朝阳心中又想:不愧是你,在你眼中,无论什么书都能挑出毛病,难怪国内的作家们都不肯跟你合作。

不过,王骁波的代表作《黄金时代》虽然 是文学史上的佳作,可当年在读者中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在他去世多年之后,才慢慢被大家挖掘出来。

有的书,特别是带着探索性质的文学作品,需要时间的沉淀。

孙朝阳:“不行就不行呗,反正骁波九月份就会去上班,等他忙过这一阵才能把精力放在写作上。”

他起身泡了一杯茶,质问:“大少,刚才是你让齐娜去找我麻烦的?”

“齐娜找过你,为新书的事情?”林大少眼睛一亮:“这个齐娜,倒是言必行,是个讲江湖规矩的,怎么样,打算写了?”

“原来你不知道啊。”孙朝阳吐槽:“刚才齐娜就把我一个人堵在新房里面,差点脱不了身。我还以为是你林大少指使的,我还在想,你这人虽然可恶,但不至于搞这种事情吧。”

他大约把先前的事情说了一遍,只隐去了一些情节。

林大少哈哈笑道:“堵得好,齐娜这办法好,孙朝阳你就等着吧,每天被齐娜堵,日子必然不好过。”

说着话,办公室工作人员给孙朝阳和林大少打来食堂的饭菜。

林大少吃得很香,孙朝阳却没有什么食欲。

吃完饭后,孙朝阳很无奈,拿起笔在稿子上一阵乱画,画了个太阳,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

林淘沙剔这牙:“你鬼画符可发表不了,还是写点字吧,好歹能换点钱。”

孙朝阳:“被你捉弄成这样,咱们已经结下梁子,就算写东西,也不给你,我投新武的《人民文学》去,投西米的《当代》,总好过受你的气。”

“投给他们,屁,如果说业务能力,不是我吹,国内第一,他们比不了我。”林大少不屑:“孙朝阳,你不会是创作能力下降了吧,写不出东西就说写不出,扯这些做什么?”

孙朝阳:“好吧,是我创作能力下降,写不出来,你满意了吧?那么,你可以回广州了。”

他可不吃激将法。

忽然,想起今天上午老丁搬家的事情,他心中一动。

是啊,生活在北京这种大城市,住房问题永远都是居民的心中之痛,即便三十年后也是如此。

孙朝阳这一年以来之所以一直没有动笔,除了因为有钱人变懒惰之外,还有个重要原因,是据他前世的记忆,好像中国当代文学从八六年黄金时代后,就没有出现什么有影响力的作品。自己是可以抄上几本,但又有什么意义呢?

或许,新书的故事可以从住房着手。

林淘沙一看,忽然一呆:“咦,给我的。”

孙朝阳摇头:“不给你还能怎么样,不给你,齐娜可就要让我身败名裂,我可是有家庭的人。”

林淘沙看着孙朝阳写得飞快的笔,念着稿子上的文字:“他叫张大民。他老婆叫李云芳。他儿子叫张树,听着不对劲,像老同志,改成**,又俗了……”

“孙朝阳,你写的什么玩意儿……全是口水话……”

孙朝阳继续在纸上描述,写张大民多大年纪,比老婆李云芳大一岁,比儿子大多少岁。写这一家三口身高多少,体重多少。

写张大民去年把烟戒了,人胖了,屁股眨眼就胖了一倍,看起来像个一扇儿猪。

林淘沙:“你等等,这样写不行,太乏味,没意思。一部作品,你要从第一行字就点题,告诉读者这本书是什么题材,主角是谁,他现在面临什么挑战,什么样的人生困局,埋下钩子,勾引读者读下去。短篇小说篇幅金贵,没有一个字能够让你浪费。”

孙朝阳不搭理他,写得更快。

没错,短篇小说通常只有五六千字,到两万字,字字都要精到。

而且,林淘沙又是鲁迅先生的信徒,在他看来,写作就是做减法,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抠。

孙朝阳开篇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字,纯粹水字数,骗稿费的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