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717章 林大少要稿子

说起生意,齐红霞唉声叹气:“你自己看看,有一个人来问吗?我都守了一整天,在这里坐得腰酸背疼。”

林淘沙看到她皱起的秀眉,笑道:“别急嘛,任何生意都是守出来的。做生意和我们写作一样,首先心里要静,要沉得住气。财这种东西你越不在乎他来得越多,越在乎越容易出鬼。所谓,专打霉庄。”

齐红霞白了他一眼:“我们欠你这么多货款,不用还吗?你说,能不急?大姐都急得跑去问孙朝阳这里的风水是不是不对。”

林淘沙看了看四周:“我觉得你们店风水挺好的,这里就是个旺铺。”

齐红霞:“林淘沙,你还懂这个?”

林淘沙回答说他家里以前有几本风水堪舆的古籍,自己从小喜欢看书,只要纸上印着字,就要拿起来琢磨半天。从小读,倒也晓得一些风水的原理。

美少女在前,林淘沙来了谈兴,指着前面几条街说,这里纵横四路,在你们杂志社前交叉成十字口,所谓四方有财来。最妙的是,前面还有一条小河,有水斯有才。

你们这里原先有道围墙坏了风水,现在一拆,每天早上直面日出,又合了紫气东来的意思。

一席话说得齐红霞眉开眼笑:“你是文化人,有知识,我信你,喝茶喝茶。”就去给林主编倒水。

看到她笑颜如花,看到她婀娜的身姿,林淘沙感受到冲击力,说:“别忙,马上要下班,我去见孙朝阳谈事。齐红霞,你是我的客户,按照我们那边的说法,就是米饭班主,我是要感谢你的。晚上我请你吃饭。”

林淘沙本打算请孙朝阳的,不过,既然有美人儿在,就不请孙三石了。

齐红霞家伙食差,林大少为人潇洒风趣,很给她好感,心中自然是肯的。但还是摇头:“去不了,看门市呢,再说,一双鞋没卖出去,哪儿有心情啊!”

林大少也不纠缠,转身上楼,留下一路清风。

八十年代的艺术工作者,尤其是文学家、画家、音乐家的打扮,给人的感觉其实不是太好。

其中最差的是搞音乐的,现在摇滚乐已经兴起,歌手们一个个都长发披肩,身上穿着皮夹克,戴着项链耳环戒指,长筒靴,简直就是流氓打扮。

其次是搞美术的画家。和歌手的赛博朋克不同,画家给人的感觉是脏,头发油腻,身上的衣服上到处都是油彩,彷佛在对人说自己沉迷创作无法自拔,不修边幅了。

至于文学家的特点则是土气,以前来杂志社的作家们,都一副农民打扮,好像刚从种地归来,表示自己深入生活,接地气。

这或许是刻板印象,却具备一定的代表性。

以前来杂志社的人大多打扮潦草,林大少一到,却让所有人眼睛一亮:这人太……气派或许谈不上,却有种富家公子的儒雅和从容的气势,很帅啊!

孙朝阳却不在,原来基地那边出了点问题,他去那边处理了。不过,应该在下班前会回来,毕竟他把悲夫的红鸡公,也就是嘉陵50骑跑了,老高同志还等着呢。

冉云接待了他,飞快地泡了茶,又拿来香烟,在旁边侍候着。

林大少说自己不会抽烟,大家不要顾忌,随便。

《花城》可是文学界顶级刊物,林大少这个编辑的咖位比大伙儿高一大截。所以,就让大林和王骁波作陪。大林刚出了一本文学评论书,靠着稿费买了房,在一众编辑中最出名,王骁波现在已经是闻名全国大作家了。

大家都是搞文字工作的,坐一块儿自然要谈文学。

二人一边喝茶抽烟一边闲聊,时间慢慢流逝,很快到了下班时间。孙朝阳还没有回来,悲夫同志等了一下午没等到自己的摩托车,骂骂咧咧地走了。

编辑室安静下来,到吃晚饭时间。冉云心细如发,看大家谈兴正浓,忙跑出去,不一会儿,就让伙食团老丁送了六七样小菜上来,还有两瓶酒,一白一黄。白酒是莲花白大曲,大林和林大少喝。黄酒则是老丁老家那边出产的,给师父享用。王骁波有心血管隐患,只要一喝白酒,孙朝阳就会骂娘,骂得很难听。

最妙的是还有一盘臭冬瓜,滋味美得很。

王二感慨:“冉云,你真是个好助手,将来我去北大教书,离开了你可怎么办呀?”

四人一边吃饭喝酒,一边聊天。

林大少说他前些日子刚看了大林的专着,写得真好,读完基本可以了解前几年国内的文学流派,也能预测探索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接着热情地说:“大林,要不要给我写一篇评论文章,稿费多给你一点。”

大林和林淘沙以前见过两次面,又听孙朝阳说过他的德行,知道这人不好对付,忙拒绝:“不行,不行,我的理论基础很差。那本文艺理论集其实就是平时给人上课时胡乱写的讲义,是孙朝阳联络的出版社出的书,别人看的是他的面子,其实上不了大雅之堂,惭愧,惭愧。”

开玩笑,你林大少在文学圈恶名在外,我能惹你吗?

就算我要发表理论文章,投给其他杂志社不可以吗,为什么要被你折腾?

看大林十动然拒的样子,林淘沙知道这哥们儿是铁了心不搭理自己,就转头看向王骁波:“骁波,你从去年开始进入的创作大爆发阶段,真让人羡慕啊。其实,作家,尤其是小说家,最出成绩的年龄是三十到五十岁之间。人十几岁二十来岁的时候,适合写诗,所谓少年心事总是诗。因为人生阅历和写作经验不足,你让写小说也没有生活啊!等过了三十,阅历有了,写作技巧有了,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就可以写小说。你让他写诗,却是不行的。因为人成熟稳重了,骨子里就少了那种青葱朦胧,少了那种为文学为爱情为生活中的春花秋月感动,奋不顾身的激情冲动。过了五十岁,人的精力消退,只能写散文了。骁波,说起来,人的创作巅峰期很短的,要把握好了。我们《花城》是国内一流杂志,只要你的作品能够刊载在我那里,一跃龙门,天下闻名,也配得上你的作品质量,怎么样,最近写什么作品,要不要给我看看?”

王二最近一直在打磨《黄金时代》这部小说,他有种感觉,这部作品将会是自己的代表作品,至少是前十多年创作的总结。

因为这篇小说对他太重要,所以写的时候一反以前人形打字机的状态,放慢了速度,不断增删修改。

刚才和林大少聊天,感觉这家伙的水平比一般杂志社的编辑高出一大截,而且他本身也是作家出身,写作经验丰富,和他深入交流,或许对自己的创作有帮助。

最妙的是,那他妈的是《花城》啊,文学圈的顶级刊物,能够在上面发表作品,就是一种荣誉。

王二和《人民文学》总编刘新武私交极好,可正因为如此,却不好给他投稿,免得为难朋友。

他虽然现在书卖得好,在文学圈也算是有了名声,可一直没有在“四大名旦”上发表作品,未免有些遗憾。

见林淘沙向自己约稿,心中欢喜,举起酒杯敬酒:“感谢林主编……”

话还没有说完,就看到对面的大林不停给自己挤眼睛,知道不好。

王二是何等聪明的人,话风立即一转:“我还有两个月就要去单位报到,心思都放在解决编制上面。而且,我们这里不是在搞征文比赛吗,每天光看稿子就看到头昏眼花,哪里还有精力写字儿。以后,以后吧。”

林淘沙:“ 没关系,大家什么交情,你们以后有作品想发表,记得第一时间给我。”

王二和大林异口同声:“一定,一定,喝酒,喝酒。”

林大少虽然面上笑嘻嘻,心里却把这两人骂了一百遍,这俩混账是完全不给我面子啊!孙朝阳这厮不知道在背后说了我多少坏话,不可原谅。

有了这事打岔,大家内心存了芥蒂,有一搭无一搭说了些口水皮话,到八点过的时候才各自散去。

下来楼,王二好奇地拉着大林问:“大林,我恰好正在写一本对我个人很重要的作品,能够上《花城》是好事,你怎么不停向我递眼色。”

大林问:“骁波,你愿意改稿吗?林大少那里是出了名的难过稿,不好惹的。”

王二:“编辑能够帮你慢慢打磨作品,不是一个作家的运气吗?”

大林:“如果人让你反复修改,一改就是六七遍,你愿意吗?”

王二意识到厉害,口头却不肯认输:“如果是花城,修个六七次还是值得的。”

大林继续问:“如果在修改过程中,人张口就骂,直奔你下三路,触及灵魂地问候你家人,你愿意吗?”

王骁波大惊:“林淘沙多么文雅,应该不是那样的人。算了,算了……再说,我的《黄金时代》写完,也不知道猴年马月,不急。”

“对,别急。”大林:“林淘沙太侮辱人,真的不能和他有牵扯。”

林大少被王二和大林狠心拒绝,碰了一鼻子灰,心头很恼火。他这人表面上看起来文采风流儒雅有礼,其实内心中挺偏激,有时候还很小气。

沉着脸下了楼,琢磨着明天再来,遇到孙朝阳后,先把那鸟人骂一顿再说。

远处,齐红霞门市上亮着灯。

齐红霞正捧着一个脑袋大小的搪瓷缸子吃饭,虽然大街上人来人往,却没有一个人朝门市里看上一眼。

每过一个人,她都抬头看着,目光中先是充满希望之光,接着又熄灭了。

灯光中,她的剪影是那么美。

又如同黑夜里的一个孤魂,看起来楚楚可怜。

林大少心中的戾气顿时消解,笑了笑,暗想:“醇酒,美人,诗歌,华服,世界还是美好的啊!其实,生意好不好真不要紧,一万块钱货款能不能收回来真不要紧,只要能留住此刻的美好。”

文青病犯了的林公子回味起歌德《浮士德》中的场景,回味起第一卷结束时主角和心爱的姑娘分别的情形。

忽然,眼前的氛围被某人打破。

“林主编,林主编……”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林大少回头看去,正是瘦如芦柴棒黑黑的冉云。

他露出职业性的微笑:“冉云同志有何见教。”

冉云有点紧张,紧张到口吃:“主编,我我我,这这这……这个给你……”

说着就把几张纸递过来。

“林林林,林主编,这是我我我……”

林大少笑得很英俊,声音温柔:“别说话,我明白。”

冉云红了脸:“我我我……”

“说话的时候,以第一人称开头的,要么是非常自我的人,要么就是对自己非常不自信。”林大少:“我回酒店去看看,明天回你的话。”

冉云点头:“谢谢林主编,谢谢。”

林大少乘车回到酒店,洗澡换衣服,然后才不屑地拿起冉云那几张纸片读起来,一看:“咦,不是情书,什么鬼?”

林淘沙家世好,工作好,身材好,五官好,有钱有闲,潘驴邓小闲四者占全,又是独身,完美的结婚对象。平时不知道收到过多少人的求爱信。

他个人对结婚恋爱这种事情完全没兴趣,文学女青年,女作家,说句实在话,还真没遇到过长得好看的。

“原来是投稿,我倒是误会了。”林大少有点羞愧,又看了几眼稿子:“厚礼蟹!”

差点被冉云的“今天天气很好,万里无云,蓝蓝的天空上飘着朵朵白云”弄吐了。

没错,冉云刚才看林大少向王二师父和大林老师约稿,心中大动,暗道:这次来北京逗留一个多星期了,朝阳编辑死活不肯用我的稿子,更别说获奖了。如果我的作品能够上《花城》,其实比起拿这个奖而言,结局更完美。而且,林主编为人和气,重情义,找他或许有门。

孙朝阳今天下午之所以没去单位,还是因为工地上的事情。把那一万块钱给了工头后,这事算是完美解决。再过一段时间就是农忙,农民工都要回家打谷子。现在还有些活儿要收尾,孙朝阳便守在那里督促,没办法,单位的员工急着搬家住新房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