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675章 反响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675章 反响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孙朝阳一听,很惊喜,忙问是哪家出版社,是不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之类的大机构。

老高:“你认为《思维的乐趣》能够在大社出版吗?”

孙朝阳:“以王骁波文章的质量,天底下哪里都去得。”

老高笑了笑:“王骁波的散文系列才在我刊连载一期,总共三篇文章,确实在读者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在大社出版实体书,还是不太合适。”

孙朝阳:“小出版社?”

八十年代是文学的时代,很多大单位都有自己的出版社。各名牌大学,各大国企,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反正是国家财政拨款,出的书能不能赚钱都不要紧。不过,现在的书都卖得不错,文学类书籍亏本的事情倒少见。

老高点点头:“一家叫《华夏出版社》的,今年年初刚成立的,做文艺类书籍也不是他们的强项。”

看孙朝阳有点茫然,悲夫同志解释说,华夏出版社是残联下属单位,主要出版残疾人康复之类的书籍,以人文学科为主。地方不大,实力有限,在文化界影响有限,文艺类书籍在那里出版,不是太好的选择。

“管他呢,只要能出版拿稿费就好。”孙朝阳觉得华夏出版社这个名字好耳熟,一时间也想不起在哪里听说过,就问:“老高,你叫我回来有何指示?”

老高满面严肃:“我们《中国散文》实际上也成立没几年,记得你刚来这里的时候,杂志销量惨淡,大伙儿都在混日子。没办法,散文的读者群本就不大,读者和作家只认天津的《散文》。收不到名家作品,杂志也卖不出去,恶性循环了。我年龄也大了,来这里主持几年就要退休,算是人生的最后一班岗。但我是不服气的,我要给自己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还好有你,又有同志们的努力,杂志渐渐好起来,如今也算是国内响当当的散文月刊。不过,咱们杂志除了你的《文化苦旅》,还是没能走出去有影响力的散文家。王骁波让我看到了希望,或许又一颗新星冉冉升起了。实体书出版对于一个作家,尤其是新人作家的重要性你我都知道,所以,不管出版社是大是小,能出书就是一种成功,我希望在《思维的乐趣》的出版上面,你加一把火,看看能不能把这件事做成。”

孙朝阳点头:“老高,我先去找大林了解一下情况。”

何老高的郑重不同,大林却是一脸的喜气。看到孙朝阳就笑眯眯道:“朝阳,王骁波的《思维的乐趣》好受读者欢迎,你来看看读者来信,我和编辑组的同志们这两天拆信都拆到手软。”

说着话,就指了指那边的一个女编辑。

女编辑正在用铅笔刀仔细地取读者来信上的邮票。

八十年代集邮热,很多邮票都被炒成天价。比如祖国山河一片红、猴票什么的。邮电局门口见天都是藏友在交流,自发形成了一个市场。

不过,猴票这玩意儿太贵,在市场上也不怎么流通。现在生肖票中最火的是八一年鸡票,八分钱一张面额已经炒到惊人的六块。

另外,最受藏友追捧的是纪念票,比如什么什么名人诞辰多少多少年。

孙朝阳对集邮一点兴趣都没有,这种玩意儿说穿了就是一件印刷品,机器一开,想要多少有多少。而且,邮电总局那边也是糊涂,一张票动辄就敢印上千万套。总量一多,通货膨胀,也就不值钱了。

当然,八十年代的邮票印刷精美,很漂亮的,放手里当艺术品看看也好,孙朝阳最喜欢的《辽代彩塑》《青铜器》和《齐白石作品》等几套邮票。

对了,忘记是哪一年,中国举办艺术节,纪念邮票就设计得很不错。红底洒金,上面是米芾手书的“艺”字,堪称精品。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渐渐富裕,民间也开始搞起了收藏。

只不过,收藏从来都是有钱人的玩意儿,即便邮票也是如此,好的纪念邮票动辄就能炒到几块钱,几十块钱,却不是工薪阶层能够承受的,于是社会上还兴起过一段时间的收藏火花,也就是火柴皮,最后弄得一地鸡毛。

《中国散文》的编辑们都穷,但读者来信多,集邮有先天优势,所以,那位女编辑就承包了拆信的工作。

虽然说大部分都是毫无收藏价值的普票,但偶尔还是能找到几张不错的纪念票,属于沙里淘金,很有成就感。

女编辑显然运气不错,居然找到一张有价值的,喜得笑颜如花。

孙朝阳看了一眼:“《菊展》?”

女编辑警惕地把信捏手里:“我的。”

孙朝阳笑道:“我又不集邮,不跟你抢,《菊展》一套实在太多张,你靠读者来信,想要凑齐,猴年马月去了。”

女编辑正色:“能不能集齐不要紧,关键是过程。”

《菊展》最近也红,炒到三十多一套。这票也是可恶,全套竟然有十多张,发行方骗钱已经丧心病狂了。

笑完,孙朝阳就拿起读者来信一封封扫描起来。

一看,基本都是溢美之词。有读者来信说,他几乎是笑着把九月号《中国散文》上《思维的乐趣》中的三篇散文读完的。文章虽然轻松幽默,但其中却暗含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当真是寓教于乐,感谢杂志社为读者奉上三篇精神粮食。

又有读者说,文章首重教化,但能够用这么轻松的方式说出人生哲理的作品,他还是第一次读到,开眼界了。

另外一个读者说,他最近身体出了很大问题,抑郁症发作,跑了好多医院,吃了好多药都不见效。内心中时刻有一股肝火在燃烧,看谁都觉得恨。读了王骁波的作品,忽然笑出声来,心里也轻松了许多。感谢作家,感谢杂志社。

当然,批评的声音还是有的。

比如就有读者来信说,作家的文字很不严肃,给人一种嬉皮笑脸的感觉。看得出来,作家是个有才华的人,但如此挥霍自己的灵感,合适吗?而且,小孩子看了这种文章,变得漫不经心和没有责任感,对社会也是有害的。

孙朝阳忍不住扑哧一声笑起来,对旁边的大林说:“小孩子可不看这种散文,也看不懂。”

在这个的新春佳节,祝大家春节玉快,阖家幸福,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