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589章 不搭理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589章 不搭理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接着,众编辑都抽了一口冷气。是啊,这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孙朝阳道:“同志们,虽然说我们国内不禁枪,民兵有枪,各大厂矿的保卫科有枪。我夜大的一个同学,他们厂里连掷弹筒和马克沁这种重火力都有。但大伙儿也就是玩玩,懂得装填瞄准射击和日常保养就完事,很多专业的东西并不明白,或者说不需要明白。我们把这些东西写出来,肯定会引起读者兴趣的。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介绍军械,写背后的故事。比如刚才老高所说的倒牵牛就很有意思,老高同志,我能向你约稿吗?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众人也都叫起来:“对对对,老高,你刚才说的故事太有意思了,要不你写一个,给你开高稿费。你现在马上退休了,在我们杂志发表文章,不算违规。”

《中国散文》有一项硬性规定,原则上,编辑不能在刊物上发表自己的作品,为的就是防止大家为了稿费和所谓的作家名声,损公肥私,把杂志搞成自留地。

孙朝阳哈哈笑道:“老高,我们的悲夫同志,你也是作协会员,我想你心中也有个文学梦想,退休了写写稿子,也算是有个精神寄托。”

老高满面都是红光:“这事好像很有意思,我可以考虑写一篇当年武工队的抗日故事。不过,就怕我的写法有点跟不上潮流,被你孙朝阳退稿。”

毛大姐:“老高你放心,孙朝阳敢退你的稿子,我就让他帮你修稿。”

众人大乐,都说:“对对对,让孙朝阳修改到发表标准为止。”

不得不说,孙朝阳这个想法很有意思,微一琢磨,大伙儿就认为这事干得。八十年代武德充沛,人人都是军迷,如果出这个专题,杂志也不愁销路,说不定还能造成一定的社会反响。

这个孙助理,脑子就是好使,不愧是当今最优秀的青年作家啊。

孙朝阳立即拍板:“既然悲夫同志没有反对意见,咱们下来就按照我刚才所说的做这个专题,先拿出一个末页版面试试水。如果读者反响好,下一期就放在醒目的地方。读者来信是谁负责的,小吴负责的,好,你关注一下新专题来信部分。”

“毛大姐、大林、小玉,你们是主编,下来后,你们组的编辑合计一下,看看手头作者里有没有当过兵的,最好是那种革命年代出身的老同志,问问他们能不能写这方面内容。”

毛大姐和大林都点头说可以,小玉道:“师父,我还有个问题,这种散文怎么写,主要写哪方面内容?你得拿出个用稿标准出来。”

这才是最关键的。

孙朝阳:“两个关键词:技术流、故事。”

还没等他细说,枯坐了一个多小时,坐得气闷的周宗阳忽然说:“我反对。”

孙朝阳皱起了眉头:“周副总编请讲。”

周宗阳说:“孙朝阳,别忘记了,我们杂志可是纯粹文学刊物,发表的作品都必须是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深思的东西。如果你不明白,可以看看各大文学期刊上发表的散文。孙朝阳你自从来《中国散文》之后,所选用的稿件我是有很大意见的,你看看你弄的稿子,要么是写钓鱼的,要么是写吃,现在又写军事,格调太低,完全拉低了我们刊物的档次。你知道别人怎么说中国散文的吗,说我们纯文学不像纯文学,通俗文学不像通俗文学,准一个四不像,我要批评你的办刊思路。”

孙朝阳心中暗想:学各大文学期刊,拜托那玩意儿是读者没有其他娱乐方式的一种无奈选择。现在都是什么时代了,大家工作了一天,喝点小酒,看看电视不美吗,谁肯去读纯文学,何况还是去读无病呻吟的纯文学中最无趣的散文。

别看现在的纯文学界鲜花着锦绣烈火烹油,再过几年大伙儿就得一起完蛋。

孙朝阳之所以提出发表一些军事类的文章,除了是要提高刊物趣味性,吸引军迷购买刊物外,还借鉴了后世bbS的一些思路。想当年,网络论坛刚出现的时候,自己看得那叫一个废寝忘食,那样的文章如果发表在八十年代的刊物上,对其他类型的散文堪称降维打击,对着新专题,他是充满了信心的。

不过,周宗阳将来毕竟是要当一把手的,自己做为他的下属,面子上还是要敷衍一下。

于是孙朝阳就按捺住心中的不快,耐心解释说,文章没有档次高低的说法,只有读者爱不爱看。比如说四大名着高雅吧,其实在当时也是通俗得不能再通俗。《三国演义》是作者在整理了历代说书先生的评书的二次创作,《西游记》你说又有什么格调?至于《水浒传》,打打杀杀,里面很多反人类的东西,比如李逵为了逼朱仝上山,杀小衙内,连基本的人性都没有了。只不过后来因为某种需要,人为地拔高了,说到底,这也就是一本通俗小说,读者也就看个乐子。

老周你说我选用的稿子不是写吃就是写钓鱼的,档次低,太下里巴人。这是不对的,就说写吃吧,老一辈文学大家很多人都擅长和爱写这方面的内容,有梁实秋、汪曾祺、老舍、胡适,难道他们也俗气?对了,余光中,就是写了“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的着名诗人,他的美食散文也写得好极了,难道你能说他们俗气吗?

我的意见是,通俗和纯文学其实没有严格的界限,人民群众喜欢的,就是好东西。

当然,太违反公序良俗的东西是不行,法律会管的。

周宗阳见孙朝阳侃侃而谈,简直就是在给自己上课,心中大怒,喝道:“孙朝阳,你要弄军事类散文,还扯了一大通,我不懂文学,辩不过你们这种知识分子。我就说一点,要说军事类杂志,我们已经有了《解放军画报》《解放军文艺》,你再发表同样的文章,比得过人家吗?”

“根本就不是一个类型,老周,你还是没听懂我的话。”孙朝阳不愿意搭理他,把头转向小玉,接着起先的话题道:“所谓技术流,就是刚才悲夫同志和我所聊的,战争时期武工队员怎么别抢,为什么要锉掉准心,歪把子机枪为什么不好使。枪的口径、射程、用什么子弹……还有,这些所谓的技术和数据背后又发生了什么故事。”

“对,一篇好的,可读性很强的文章,必须有故事来支撑,来吸引读者。”

所有编辑都有种茅塞顿开之感,孙朝阳这席话表面上是指导小玉,实际上是在回答周宗阳,咱们要征集的这种文章走的是技术路线和趣味性,跟军事类大刊物都不在一个赛道,也不存在竞争关系。

偏偏周宗阳听不懂,这人的水平实在堪忧啊。

顿时,所有人面上都露出鄙夷之色,再不搭理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