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478章 已读乱回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478章 已读乱回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刘慈新一看,《中国散文》,自己可没看过这本杂志,也不认识编辑孙朝阳啊。

带着好奇心,他打开信读起来。

孙朝阳给刘慈新回信,他写道,自己是《球形闪电》的作者孙三石,孙朝阳是自己的本名,现在《中国散文》编辑部做编辑。《科幻海洋》那边将你的来信转过来,已读,深有感触,提笔给你回信。

确实,当初创作《球形闪电》的时候,丁仪这个人物的设定就是个龙套,出来露几次面,推动一下情节。没想到仅寥寥几笔,竟然有那么多读者喜欢,这也是始未料及的。

在科幻小说中,所谓的科学怪人是一个恒久的主题,似乎重大的跨时代的科技发明都会由其推动,个人英雄主义一向充满了浪漫,令人向往。

我在写这本小说的之初,就是想写一本和以往套路不一样的作品。写到丁仪的时候,才发现还是落入窠臼,所以并没有将他的故事往下延伸,这才留下了一点点遗憾。

小说讲究的是主线和主次关系。在一个大的故事线中,有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有主要故事,有次要故事。次要因素不能伤害到主要因素,哪怕你写得再好,再受读者欢迎。

次要人物,或者说配角,因为所需笔墨不多,只需抓住其中一个点,就非常容易闪光,也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大概也是你喜欢丁仪的原因。但这样一个个性分明的角色却是不能用来做主角的,因为他的目的性太强,指向性太强,很轻易地就把故事带偏——一个小说人物如果写活了,在文章里他有自己的生命,他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就连作家自己也无法控制。——然后,小说就会失败。

所以,一部长篇小说的主角通常都不会是特色人物,有时候甚至会显得普通。

不不不,我的朋友,我并不是说不用在主角身上着墨。我的意思是,长篇小说的主角应该是普通的具备普适性的,和你我还是大街上每一个人都一样,方便读者代入。让读者在看书的时候,不知不觉中把主角当成了自己,感觉是自己另外一种人生。

那么,小说中各种人物的任务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主角是一条线,是用来串故事的。他的要求是符合逻辑,而配角则是线上的一颗颗珍珠,尽力发光就是了。

好了,写了这么多,我想说,慈新同学,或许你也可以试着进行科幻小说的创作,如果你有成为科幻作家的梦想,为什么不试试呢?

不要认为写作,或者说当作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其实,所谓文笔、,谋篇布局、起承转合、记叙文四要素、人物事件描写什么什么的,语文老师都教过。哪怕你只有高中文化,提起笔来就能干。

当作家很简单,但也很不简单。

不简单的是,你需要超乎寻常的想象力,这一点在科幻小说中尤其重要。正如你来信所说,一个好的点子就能撑起一部优秀作品,我们的关键是要找到这个点子,这才是最值钱的东西。

我有种预感,你有这种能力。

所以,梦还是应该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你说得对,《球形闪电》之后,我不会再写科幻小说了。这次只能算是玩票,玩玩而已。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接着写丁仪的故事。

当然,首先你要完成你的学业,拿到毕业证,找到糊口的工作。没有面包,大鹏鸟也无力扇动翅膀。

期待你的回信,你的朋友:孙三石。

……

“当作家吗,把丁仪的故事写下去?”刘慈新拿着信纸,心中突然升起了一股小火苗:“其实……写小说也不难,关键是你要有个好点子。”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刘慈新心里的火苗又大了些。

宿舍的酒仙走过来:“大刘,大刘,告诉你一个消息,我们宿舍的老六挂了五科,接到通知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这个暑假什么都没干,就呆家里补习呢,也不知道这次补考能不能过?”

刘慈新大吃一惊,急忙在心里抓了一把草木灰将火苗盖上。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还是先完成学业找口饭吃吧,小说以后参加工作再写。

不过,到晚上的时候,那团火苗又熊熊燃烧起来,烧得他浑身躁热。

次日,刘慈新选修了个中文的课程,开始系统的读所谓的纯文学的书。

在剩余的大学时光中,他一直和孙朝阳保持通信,寒假的时候还去北京找他玩过一次,认识了科幻小说圈的一些朋友。

科幻圈很小,来来去去就是那几个人。毕竟这个文学品类不怎么赚钱,也给作家带不来多少经济收益,有那本事的谁干这个?

在北京玩耍期间,他还认识了科幻小说圈的另一个大佬,宫姐,外号跳水姐。很奇怪的绰号,看她的眼神和肢势动作,有点神叨叨的。很有特点的一个人物,或许可以写进小说里。

大刘和宫大姐聊了很久,听说她以前在北大荒插过队,人生经历丰富,那么怎么把这段故事结合在小说里去呢?

刘慈新看了看央视的天线,心有所动。

孙朝阳在旁边问:“像不像一个巨大的雷达天线?”

刘慈新:“我能不能把宫姐写进小说里?”

“怎么不可以,我们写小说的都是互相以对方为原型。你宫姐的《土拨鼠之日》主角就是我孙朝阳,她想害我身败名裂。”孙朝阳指了指央视的天线:“你可以把这里想象成一探索太空的秘密基地,名字就叫红岸。该死的跳水姐插队后就分配到这里工作,每天的主要任务是搜索外太空的无线信号,寻找外星人。她的名字叫……宫文洁。”

刘慈新:“把宫姐写进小说,我觉得还是不好,太不好了。”

大学时光转瞬即逝,1985年夏天,刘慈新终于拿到毕业证,分配到娘子关火电站做工程师。

“终于不用怕挂科,终于可以开始写科幻小说了。”

刘慈新拨开盖在心里的灰烬,吹了一口气。

烈火熊熊燃烧起来。

不过,文学创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在传统纸媒时代,正式发表一部作品异常艰难。等到他的《微观尽头》变成铅字,已经是九十年代的事情了。

却是后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