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475章 打套拳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475章 打套拳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其实,为了推出《土拨鼠之日》,吴胜邦也是煞费苦心的。

他召集评审的评委开了个会,拍出其他几个小组办公室评委写的信,说,有初审的的评委写信反映说,进入复审的作品名单不够公正,不够全面。同志们啊,鲁奖是个什么样的奖项,那是要做成茅奖那样的权威榜单,必须客观公正全面,不能为世人所诟病。

其中,下面意见最强烈的是马源的短篇小说《拉萨河女神》,信说,这部实验性质的作品是今年最优秀的文学创作,是艺术的瑰宝,落选鲁奖,恐人心不服。

所以,短篇小说办公室的那位评委写信给评委会,希望组织方再考虑考虑,不要遗漏了这么一部惊世之作。同时,这位同志的信上还推荐了一部新作品《土拨鼠之日》。

马源是这两年最出名的青年作家之一,生于六十年代。

特殊十年之后,很大一批老作家重新拿起笔,焕发了艺术的第二春。但文学总归是属于青年人的,从伤痕文学开始,到寻根文学,史铁森、铁宁等五零后作家飞快地成长起来,写作水准日趋成熟。

但长江后浪推前浪,又有一批六零后在文坛暂露头角。这其中最着名的有五人,分别是舒童、洪峰、马源、于华、格非,被人戏称为先锋文学的五虎将。

读者们有开玩笑地用金庸俗小说中的五绝来称呼他们。

其中,马源现在青藏高原做记者,被大家叫做西毒。

他最近几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冈底斯的诱惑》《系在牛皮绳上的扣》《拉萨河女神》因其时空交错意识流的手法,引起小小的震动。

吴胜邦把信发下去,让大家互相传着看,又道:“这封信上,短篇小说办公室的另外两位同志也联了名,我认为有一定道理,这才和大家开会讨论。”

正当大家疑惑《土拨鼠之日》是什么的时候,迟春早教授跳出来反对,并向吴书记开炮。

迟教授现在功成名就,同门师兄弟在各大高校人文研究机构都是权威,一呼百应,当真是春风得意,难免有点狂了。他立即拍案而起,开始骂娘。

说那什么女神是小说吗,不是吧。

我想在座各位评委都读过这部小说,但我还是想跟大家讲讲。小说一开始,介绍作者同行的几个朋友,大家约好去河边玩。介绍个人身份就用了一章,琐碎,唠叨。

好了,到了河边,就写他们个看到河里死了几只死猪。写死猪腐烂了,内脏被秃鹰吃光了,很臭,于是大家都捏着鼻子,感到难以忍受。这是第二章。

第三章,写几人野餐,开罐头,又有什么罐头呢,十几种。有午餐肉,有凤尾鱼,有红带鱼……恩,这就写了一章。

看到这里,我都想弃书了。不过,还是耐着性子读下去,心想,第四章总归有故事了吧。好,第四章写的是什么呢?写几个人在河里洗澡,洗衣服,打水漂。

到第五章,还是没有故事,写的是寺院怎么怎么好看。

然后到全书结束,都是这样的场景描写。

说到这里,迟教授愤怒了:“各位同志,什么是小说,小说的四要素是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小说从产生到现在,其目的就是给读者讲故事。无论这么故事如何,哪怕是《笑林广记》的诲淫诲盗,首先得有趣好看啊!这什么女神,连个故事都没有,全是说几人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小说不像小说,散文不像散文,纯粹是一部文笔还算不错的流水帐。我也是学文学出生的,写东西还可以。以前也尝试过小说创作,假如我这么写,如果让从文恩师晓得,绝对会掏枪把我毙了。这不开玩笑,恩师他老人家绝对做得出来。”

“所以,我想问吴书记,这样一部作品,凭什么参奖?你又想要宣扬什么文学艺术观点?”

洋洋百言,吴胜邦怒不可遏,也拍案而起,喝道:“你不懂先锋文学,不懂意识流,就别露怯了。我之所以把这部作品增补进复审,理由很简单。《女神》以简洁朴实的笔触刻画人物和环境,大巧不工。至于你所说的小说没有故事,叙事唠叨琐碎,那是作家刻意营造的一种失真的艺术效果,也让这部作品充满了张力。”

于是,两人就这么说冒了火,不管不顾地大吵特吵,把这个会议搞得乌烟瘴气。

吴胜邦权力大,心眼小,不好惹。迟春早师门实力雄厚,他本身战斗力也强,是出了名的逮谁咬谁。

这两人都是属疯狗的,大家都是安全第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于是,这次会议在吴胜邦摔一巴掌把自己手心拍红,喊道:“就这么定了,马源必须增补进复审,出了问题我担着。”中结束。

这次各品类办公室都补上了不少作品,大家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推的都是熟人朋友门生子弟的东西。结果这二人一吵,都不用讨论了,直接稀里糊涂地进入复审环节。

众人心中都想:真理不辩不明,这两人吵得好,吵得呱呱叫,倒是便宜我等。

就这样,《土拨鼠之日》搭顺风车过了复活赛这关,进入复审。

从此,迟春早和吴副书记算是结下了梁子,二人见面的时候基本都不会给对方好脸色。

老吴下来肯定会给迟教授戴帽子打棍子穿小鞋。

报应果然来得好快。

会议开完不两日,迟教授就接到中协通知,十月份中国作家协会有一次作家和评论家的出国访问,名单上有迟春早,让他尽快去办理护照和签证。

这次出国大约半个月,去好几个国家和地区,有俄罗斯、西德、法国和英国。

光办签证就要折腾死人,而且花费不少。虽然国家要解决吃住行问题,还发服装费。但他一个月百十来块钱的工资,出国访问,估计就是当乞丐。

老迟很生气,打电话给孙朝阳:“朝阳,借点外汇券给我,太穷了,吴胜邦在整我。”

说完,就得意地大笑起来,笑得志得意满。

孙朝阳:“出国啊,恭喜恭喜。换外汇券多麻烦,我直接跟你弄外币吧,英镑、美元和德国马克都准备一点,卢布太麻烦,在俄罗斯的时候你就别用钱了,反正那地方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买。”

孙同志一直想存点美元,现在的汇率是一比三,黑市要高得多。但从今年开始,人命币要开始轻微贬值,然后是物价闯关,汇率会到一比七以上,怎么看都是赚。

但这事也就想想,国家规定个人是不允许持有外汇的,存银行里直接就给你兑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