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43章 周老师的文学课

周克勤是前辈,孙朝阳是文学界新锐,两人凑一块儿,自然要谈到文学。

不,孙朝阳虽然是个老文青,但对风花雪月一类的东西兴趣不大。相反,他倒是很想向周克勤请教一下小说的技术。

没错,是技术。

小说创作,尤其是长篇小说创作,其实很考验一个作者的写作技巧。

周克勤喝了几口酒,情绪到位,就侃侃言道,我们在写一本小说之前,首先想到的是这本书要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传达什么样的思想。这就是主题,只有确定主题后,才谈得上下一步。

好了,主题有了,接下来我们就该想想主角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的性格是什么,在这本书里想要干什么,到达什么样的目标,配角又有谁,他们是样的性格,在这本书里又有什么样的目标。

我写《许茂》的时候,给每个人物角色都写了小传,贴在墙上每天看,看得多了,那些人物角色一个个都在我心目中活过来了。

三石,你要问我是怎么思考小说的故事情节的。不不不,根本不需要,只要你的人物活过来了,他们有自己的动机,他们自己会演绎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悲欢离合,聚聚散散。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记录,记录,记录。

“三石,看得出来,你在写《棋王》的时候是进入状态了的。你根本就不想那么多,一气写下去就是了。你再想想,当初是不是这样?”

听到周克勤问,孙朝阳有点尴尬,棋王那书他是抄的 ,能有什么状态,根本就没状态。

周克勤:“所以,一本小说,主题、人物、故事三个要素,主题高于人物,人物高于故事,主次要分明。”

孙朝阳又请教长篇小说的结构。

周克勤学养深厚,道,长篇小说的结构在他看来,主要有单线式、网状结构,和撞珠式结构三种,自己日常写作的时候也只使用这三种手法。

所谓单线结构,就是一部小说就一个主角,所有的笔墨,所有的故事视角都跟随着主角而动。比如《陈焕生进城》就是通过陈焕生的经历描写那个时代。

所谓网状,就是群像小说,没有特定的单一的主角。比如《战争与和平》主角分别有拿破仑,有华西里,有安德烈,有库图佐夫还有同时代俄罗斯历史上很多着名人物。所有人物身上所发生的故事交织在一起,组成小说中的宏大世界。

至于撞珠式结构,我说一本书你就知道了。《水浒》看过吧,里面的人物依次出场,先是史进的故事,然后史进认识了鲁智深,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大闹山门去东京后,又引出林冲的故事。林冲之后,又引出二龙山,就好像珠子相互撞击。

孙朝阳听得大为过瘾,道:“多谢周老师指点,还请教,如果我来写长篇小说,用哪种结构最容易上手。”

他确实想抄一本长篇小说赚笔大钱,老写短篇,零敲碎打,来得实在太慢,不过瘾。

但这里有个问题。他虽然有一项穿越者福利,记性好,可长篇小说动辄几十万字,如何能一字不差的记下来。很多时候只想得起大概,细微之处还需要自己亲手去写。

而这正是最要命的地方。

细微之处就是细节,一本小说的成败,其实就在细节描写。文学界,或者说小说界有一句话说得好“细节之中有神在。”

周克勤:“其实,单线结构最简单。不过,三石你没有大长篇的写作经验,单线写到后面会无事可写,就是撑不住。至于网状结构,难度最大,群像人物笔墨的分配,人物什么时候出场,什么时候退场,大的故事怎么推进,时间空间如何转换,都是一门大学问,没有几十年写作经验控制不住,到后面会写崩。”

孙朝阳:“周老师,你这么说我心里怎么有点慌呢?”

周克勤:“所以,我建议你如果有志于长篇小说创作,刚入手可以选择撞珠式结构。先确定题材和主题,然后做几个人物卡。再让你设计的这几个人物分别出场。”

孙朝阳:“一部长篇那么多人物,就算是撞珠式,也不可能一个人物谢幕下场和就再不出现,水浒传最后一百零八将不还一起整体亮相,这有点难。”

周克勤笑笑:“三石你如果实在控制不住笔墨,有一个讨巧的方法,那就是杀主角。出场一个杀一个,出场一个杀一个,这样就不会到最后因为出场人物太多,你收不了尾。”

“皆杀的田中!”孙朝阳心中闪过这么一句话。

这手法田中芳树不经常干吗,原来是害怕写到后面写崩,索性让人物领盒饭。

看来,无论是纯文学还是通俗小说,其写作原理都一样,殊途同归。

孙朝阳:“多谢周老师指导,小子受教了。我今年要一本长篇小说,我有信心写得很好看,老师推荐一个发表的地方。”

“《红岩》吗,我的许茂就是在那里发的,到时候可以帮你推荐一下。而且,杂志社毕竟一向喜欢提携本省作家,只要质量够好。”

正在这个时候,周妻又唠叨起来,《红岩》又有什么好,发那里又没几个钱。上个月发了你一篇文章,才三十来块。

周克勤:“不错了,不错了,关键是全国有名的刊物,影响力摆在那里。”

周妻:“你不是说京城那个什么杂志向你约稿,千字给二十,你写两千字就相当于一个月工资,为什么不写?”

千字二十,那已经是这个时代的天价了,孙朝阳非常吃惊。心中大动,正要问究竟是哪家老板这么大方,推荐给小弟认识一下,大家发财噶。

周克勤却显得很不愉快很厌烦的样子,显然对那家杂志不以为然:“我们发表作品,就好像女子嫁人,要看人家门第身世。三石,来,我们继续喝酒。”

他是个古典才子式的雅士,能够和孙朝阳喝酒聊文学,不亦快哉!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过,胸前的红花映彩霞……”正在这个时候,一队民兵扛着枪,排着队伍从远处过来,歌声嘹亮。

原来,民兵们已经在河滩地那边训练完回来了。

周妻热情,连忙招呼老乡们过来吃酒。

于是,几个民兵又各自回家拿来腊肉香肠花生瓜子烤红薯什么的,又开了两桌,大伙儿开始喝烧刀子。

四川老乡喜欢白酒,喜欢浓香型,茅台竟无人问津,只便宜了孙朝阳一人。

周克勤抽烟凶,喝酒也凶,通常是抽一口烟,喝一口酒,再吃一口菜。一顿午饭吃到下午四点才结束,众民兵各自搀扶着告辞而去,周克勤也醉得不省人事。

孙朝阳忙和阿姨一起把周老师扶上床,就要告辞而去。

周妻却一把拉住他:“小孙,阿姨有一句话想问问你。”

孙朝阳:“阿姨您请说。”

阿姨期期艾艾半天,见床上的丈夫实在是醉得不省人事,也不用怕他责怪。才问:“小孙你刚才说你是学道的,懂得占卜起卦,阿姨想起你给我起个卦。”

“这不好吧……”孙朝阳觉得尴尬,正要想用什么理由推辞,阿姨却将三枚铜钱塞他手中,说是她上去去道观烧香,看道士都是用铜钱起卦的,小孙你快整。

孙朝阳没有办法,手中摇动那三枚道光通宝:“阿姨你要问什么?”

阿姨:“问老周能不能拿奖,能不能调进城去。”

孙朝阳:“那就是问前程了。”说着就把铜钱撒地上,装模作样看了看:“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阿姨,这是上上大吉,如果没有意外,今年之内,周老师和你肯定要进城,而且是去成都省。”

阿姨高兴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谢谢小孙,你等等,阿姨给你看一样东西。”

她在房间抽屉里找了一封信递给孙朝阳。

孙朝阳不解:“阿姨,这是什么?”

阿姨:“先前你和老周说起要发一部长篇小说,谈到那个千字二十的杂志。看得出来小孙你也是个苦出身,想要多赚钱,这就是那家杂志给老周的约稿信。小孙你如果愿意,可以投稿给他们。”

孙朝阳大喜:“对对对,我是苦出身,我太苦了,苦瓜一样。”

说着就紧了紧手脸,定睛朝信纸上看去。

信是一个叫蒋见生的人写的,自我介绍是京城一家通俗文学杂志的总编,杂志以刊载原创长篇通俗小说为主,现在正在创刊,拟定于在四月份出创刊号。

蒋见生又说,他认识周克勤已经好多年了,以前在地方上的文学期刊做编辑的时候,大家合作过两次,彼此都相处愉快。这次创刊号,稿件稀缺,如果周克勤手头有已经写好,故事性很强的作品,还请投稿,照顾一下老朋友。润笔好说,千字二十顶格给。

盼回信。

……

孙朝阳看完,摇摇头,说:“阿姨,周老师是写纯文学严肃文学的,这位蒋编辑让他投稿,好像是找错人了。单稿酬确实很优厚,可周老师又不缺钱。而且,投稿到那边对周老师来说不太合适。”

是啊,周克勤今年可是要获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大家,你让人写通俗小说,确实过分了。这事太损逼格,难怪先前周老师说,作家和杂志社出版社的关系,好像是女子嫁人,要看人家门第身世。门不当,户不对,这事自然搞不成,并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阿姨:“而且,我听克勤说,那位蒋总编办的杂志好像不合法。”

孙朝阳迷糊:“我不明白。”

阿姨:“好像是说什么,杂志不是国营单位,是蒋见生和京城某个区的文化结构还有某所大学合办,自己又掏了腰包入股什么的。等杂志办好,赚了钱大家分,反正挺乱。”

孙朝阳大惊,这不是股份制文化企业吗,这么超前?拜托,现在才1982年。在小地方,自己和老娘出去卖鸡蛋,还担心被人以投机倒把抓起来,就有人敢办杂志社,搞企业。蒋见生,壮士也!

或许……这人真有什么不得了的背景吧?

孙朝阳又看了看信封,脑子嗡一声差点宕机。

却见信封上豁然印着“《今古传奇》杂志社编辑部”一行大字。

苍天,《今古传奇》不是湖北的吗,怎么跑京城去了,还变成了混合制单位。

这什么乱七八糟的世界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