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395章 被迫营业孙小小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孙永富杨月娥这次回来要呆一周左右,日常生活问题都要解决。住好办,还是住原来的宿舍。就是这里好长时间没有住人,里面积满了灰尘。尤其是窗户玻璃,更是黑糊糊都看不清外面。

原来,机砖厂烧煤的,煤灰随风吹过来,脏得厉害。

他们一家和邻居关系好,大伙儿都来帮忙,倒是很快就收拾干净,可以住人。

至于吃饭,这段时间只能暂时吃食堂了。

于是,晚饭的时候,一家三口一人捧着一口搪瓷盆儿干起来。

大伙儿都不富裕,孙永富为人低调,内心中也没想过要衣锦还乡,大摆筵席什么的,以前的日子怎么过,现在还怎么过。

这两天仁德县天气很好,又开始旱起来。孙永富就捧着盆儿蹲花坛上和其他邻居边吃边聊。

“我们两口子这次回来要办个病休,去北京和朝阳一起过日子,小小和他的户口都迁移过去了,以后估计也留北京。这次走了,以后每年就领工资的时候回来一趟,大家见面的日子就少了。”

邻居:“老孙,杨月娥,你们辛苦了一辈子把孩子盼大,也该到了享福的时候,朝阳现在是大作家,小小也是大明星,你这是要当老太爷了。”

孙永富:“什么大作家大明星,朝阳现在有单位的,都没写作了,每个月也就几十块钱死工资。你也知道的,大城市开销大,再加上我们两个老人,日子过得苦啊。至于孙小小,她都没拍电视了,没办法,要上学要高考。反正一个字,苦。你们不知道,北京的日常消耗多高啊。咱就说暖气吧,每年交一次,管四个月,要交四十多块钱,一个月工资都不够。你不交吧,夜里零下十几度,那是要死人的。”

大伙儿都是一阵唏嘘,道,朝阳也不容易。不过老孙你别叹气,我们听说今年下半年就要涨工资了。

他们在外面聊天,杨月娥在屋里听得着急,这死老头平时就喜欢装穷,说得家里好像明天就要断粮似的。我儿那么有出息,买了那么多房子,顿顿有肉,偏偏不好跟人说,真是急死我了。

“妈你是不是有点锦衣夜行的感觉,想学韩信?”孙小小正在刷题,笑了笑。她的思想已经开始成熟了,对父母言行举止不敢苟同。别人羡慕你嫉妒你,或者同情你,其实都不重要,做好自己,干好自己的事就好。

她云淡风轻不了几分钟,麻烦就来了。听说大明星孙小小回家,以前的子弟校同学和老师都跑过来看她。

很快,屋里就坐满了人。

同学还是以前的那些同学,但孙小小却惊讶地发现他们怎么变矮了,一个个跟豆芽菜似的。以前欺负过自己的那个小男生,当时看起来挺威武的嘛,现在就是颗精豆儿,这样的小屁孩子,自己能够打十个。

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孙小小的穿着打扮,“小小,你这件衣服就是夹克衫吗?”“毛衣真漂亮啊,是纯羊毛的吗?”“小小,你的头发好黑,皮肤好白,身上的味道真好闻。”“小小,你这双小皮靴是牛皮的吗?啊,是羊皮的,难怪摸起来那么软。”

同学们正说话间,大人也来了,屋子也挤不下,于是,聊天会就转移到院子里。孙小小很无奈,只得跟着大家一起去院里说话。

大人们的问题千奇百怪,所有的话题都是围绕着电视连续剧《济公》,问戏是怎么拍的,游本倡多大年纪了,真的和电视里看起来那么老吗?对了,你们拍戏的时候多少钱一天,是不是很多钱啊。

孙小小一一耐心地回答,说,游爷爷五十多岁了,看起来很年轻很英俊的,只不过在剧里扮相老。拍戏的时候六块钱一天,她总共才拿了几十块钱。

来孙家的还有孙小小以前的班主任老师梁平。

梁老师跳上花坛:“大家静一静,听我说两句话。首先,我对自己培养出孙小小这样一位优秀的学生感到骄傲。其次,我想请大明星孙小小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你们说好不好?”

大家激动,同时鼓掌:“好好好,小小,来一个,来一个。”

孙小小可不会表演什么文艺节目,顿了半天,才无奈地说:“梁老师,要不我现场给大家解一道代数题。”

众人:“……”

表演解题是不错,可我们看不懂啊。

梁平老师:“孙小小同学,你还是唱首歌吧。”

孙小小没办法,被迫营业,唱;“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雄鹰展翅飞,哪怕那风雨……”

瞬间,重金属摇滚风扑面而来。

五音不全,旋律抽象。

大家瞠目结舌。

好半天,孙小小才满头大汗唱完这首歌。

“好!”梁平老师鼓掌,大家跟着热烈鼓掌。

众人聚会到半夜才散去,孙小小羞愧得要命:“好烦,爸,妈,我们还是早点去看外婆吧。”

夜很静,,车间那边隐约有机器的轰鸣声传来。工厂里的灯都亮着,一片灯火。

孙小小没有睡意,在院子里走了两圈,发现花坛里那株凤仙花已经有了花苞。

她摘下一朵,揉碎了,抹在指甲上,淡淡的红色,很好看。

在以前每当凤仙花开,她都会很开心。她会把手脚的指甲全部涂红,在夜里嗅着夜来香,看着来去的萤火虫的亮屁股。

这些在北京可见不着,以后也看不到了。

嗯,这次回来相当于和过去告别。虽然有点些微不舍,但未来应该会更好,没有什么好留恋的。

孙小小的被迫营业还在继续,她接到县里文艺汇报演出的邀请。

孙同学大惊,说自己不会文艺节目啊,下乡演出人设要崩的。

主持这次活动的是县委宣传部的一把手,她笑眯眯地说,孙小小同志不要谦虚,你是我县城走出去的第一个大明星,是得到全国观众认可的。家乡人民都为你骄傲,如果你不表演个节目,大家都会很失望的。

孙小小无力地说:“我只是个学生。”

一把手:“孙小小同志,你会什么节目,想要表演什么节目,我给你创造一切条件。唱歌会吗?”

孙小小:“不会,我走音。”

一把手:“跳舞会不会?”

孙小小:“跳舞不会,高一军训的时候站过军姿,走过队列,算不算?”

一把手:“那么,杂技魔术会不会?”

“不会。”

“那孙小小同志你会什么呀?”一把手很无奈。

孙小小本想说“各位同志,我叫孙小小,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节目是吃东西.”哎,这可下不来台了。

她没办法,怯生生问:“我能不能表演个诗朗诵?”

一把手眼睛大亮;“朗诵可以,可以,太可以了。”

下乡慰问表演去的是一个叫汪洋煤矿的地方。

孙小小朗诵:“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汕头斜照却相迎。”朗诵“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反正就是苏轼过去,东坡过来。

她本就是硬着头皮应付,尴尬得要命,每次演出都会出一头大汗。

不料节目效果却好。工人同志们都连声喝彩,反正能够看到明星就行,至于表演什么却不要紧,图的就是个追星。

一起演出的演员们却说“绝了,这普通话绝了。什么叫专业,这就是专业。”

原来,孙小小在北京读了两年书,乡音早就改了。以前在《济公》剧组的时候,演员们都是普通话行家,她又肯学。孙朝阳就让剧组那两个扮流氓公子的演员,从发音练习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纠正。

仁德县本来就有广播站,可惜播音员的普通话实在够呛,一张口就惹笑话。比如“回锅肉”念成“肥锅肉。”“菜籽花花非黄”念成“菜籽发发非房。”

被听众嘲笑打击过几次后,播音员很郁闷,摆烂改成了仁德土话。

可这样不行啊。

现在有孙小小这个专家在,播音主持们便虚心要求她过去上了几天课,还录了磁带日常练习。

孙小小:“好烦啊,爸,妈,我们什么时候去看外婆和舅舅啊?”

孙永富:“明天,就在明天。”

老孙在办长期病假,这需要一个过程,另外,杨月娥也要请假。

折腾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弄好,接着就是收拾家里的东西了。

家里的东西没办法带北京去,只能送人。他们和邻居关系好,问大伙儿有没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过来拿,其他的再打包回娘家。

很快,锅碗瓢盆都送了人,只剩粗重家具和孙朝阳以前留在家里的样书。

县城里考虑到孙朝阳和孙小小的杰出贡献,特意派了一辆130轻卡过来帮着搬家。

杨月娥摘下挂在墙壁上的几个相框,用抹布不停擦,突然伤感:“永福,我们这是要离乡背井了。”

孙永富:“每年不还回来领工资吗,我可不留恋这里,我喜欢大城市。在四川不能露富,其实我挺郁闷的。”

杨月娥:“你没有心,你胸中只有铁石。”

孙小小:“ 妈你说话不客观,爸爸心中还有我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