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386章 组织谈话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386章 组织谈话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户籍问题解决了,就轮到工作调动。

接下来两天,孙朝阳依旧揣着他搁家里搁到发霉的各类商调函、证明文件什么的跑区人事局。

他现在是干部身份,工作关系要走人事局。

手续办好,然后核工资。

现在实行的是五六十年代的标准,分为二十四级工资。

一二三级属于国家级,部队那边对应的则是帅以上军衔,每月工资从五百九十四、五百三十六和四百七十八元。

四级为大将,每月四百二十五块。五六级为省部和副省,分别是三百八十二块、三百五十五块、三百一十块。

……

反正分得很细。

孙朝阳是国家干部,现在是办事员,按照京城的标准,每月四十五,比在仁德县的时候多了十几块。

如果按照悲夫同志的说法,将来自己提了主任助理,正科,应该能拿到八十九块钱。

回想起自己刚以返城知青身份回厂里当大集体时,刚开始一个月才十七块钱,孙朝阳就一阵唏嘘。人和人的区别真大,不同地区的工资待遇区别真大。

如果换成老家仁德县,即便是正科,工资也比北京同级别少一大截,更别说其他福利。

有的人,一生下来就在罗马。

听到他的感慨,人事局干部科的人笑道,孙朝阳同志好好工作,有消息说今年年底,最迟明年年初国家要普调工资标准。像你这种情况,估计能拿到一百多块。

听到这话,孙朝阳心中一惊,才想起,明年好像真要涨工资了。普通居民每月工资基本都能拿到五十以上,到八十年代末,都突破一百。

这是和经济发展相适配的,经济发展了,老百姓自然要享受改革开放的福利。

不过,钱发多了,市面上的商品就不足,物价也跟着普遍上涨,这引起了一定的心理恐慌。于是,老百姓开始疯狂囤货,盐巴、肥皂、毛巾,见啥抢啥。这就是有名的物价闯关。

当然,适度温和的通货膨胀其实对经济是有好处的。

正如春晚那天孙朝阳对周伟所说:“一个新的时代来了。”

孙朝阳很庆幸自己在物价闯关之前购入了大量房产,否则,再过一两年,四合院就涨到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价格。

忙了一气,所有手续就办完了,孙朝阳成了正式的北京居民,政治面貌党员,成分,国家干部。

接下来就是他的主任助理的考察和组织谈话了。

《中国散文》的一把手悲夫是老革命,为人正直,有原则,从不和人谈起孙朝阳的任命这事。但大林却很上心,在食堂吃饭的时候跟同志们做思想工作,说,朝阳是大作家,是咱们杂志社的门面。是他的《文化苦旅》把咱们杂志给撑起来的,不然,谁知道《中国散文》啊?我希望组织谈话的时候,大家要凭良心说实话。

他不说还好,一说,顿时轰动。原来,这事背夫都是严格保密的,知道的人不多。这下好了,连门房覃大爷都晓得了。

齐娜更是容光焕发,道:“大伙儿听着,孙朝阳是我家嘎子的干爹,到时候谁乱嚼舌头,就是跟我齐娜过不去,我可就不客气了。”

林彩霞和齐娜不对付,冷冷道:“你打算怎么不客气?”

“我对着她家门锁泼粪,对了,算了一下,组织上找孙朝阳谈话那几天是我生理期,我脾气可不好,到时候说不定连纸都给你糊门上去,倒霉了可别怪我。”齐娜恶狠狠地看着林彩霞。

众皆哗然,都说惹不起惹不起。

林彩霞恼了:“齐娜,你不要脸。”

齐娜:“你如果乱说话,我会更不要脸。”

林彩霞拍案而起:“姑奶奶就是要乱说,我就说,孙朝阳是位好同志,热爱本职工作,关心同志,勇于担当,他就是八十年代的时传祥。如果不选他做领导,我骂死她小瘟桑。”

齐娜:“得了,你还是闭嘴吧。”

老丁道:“孙朝阳当领导我看行,谁乱说话的话,我或许不能对她怎么样。但别忘记了,你们的午饭都是经过我手的,我年纪大,眼花手抖,不小心搁进去什么东西,各位爷多担待。”

众人继续大哗:“老丁你的眼睛可不能花。”

正说着话,齐娜的儿子周卫国跑食堂来蹭吃。老丁拿起一个馒头逗他:“嘎子,喊爹。”

嘎子抓起桌上一个盆儿就撼到老丁脑壳上。

原来,周卫国已经有点懂事,知道别人是在占他老娘的便宜。

老丁脑袋上被打出一个血包。

正义的审判虽迟但到。

区委组织部门的干部下来找孙朝阳谈话了,提到让他担任《中国散文》杂志社主任助理一职,问孙同志有没什么想法。

孙朝阳表态,既然组织上和同志们信任,我愿意挑起这副担子,认真工作,砥砺前行,为单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然后,上级又找单位其他员工谈话。

接着是最后一道程序,全体员工投票。

孙朝阳拿了个全票通过。

组织部们的人都觉得奇怪,全票通过的事情他们可没遇到过,群众基础这么好,不会有什么幺蛾子吧?

走完所有流程,就等正式任命了。

时间已经到了大年十一,还有两天春节就正式结束。孙朝阳放松下来,准备给京城的友人们拜个晚年。

他先是去找了史铁森,和他们两口子吃了顿饭。然后分别到川籍在京老作家们那里走了一趟,马识途、艾芜都要敬酒。马拉前辈那里也去喝了一台大酒,还把李可染先生也请了过来。

这几天,他几乎是在酒醉状态中度过的。

何情心疼,熬了小米粥给给他养胃,又拉他去看电影。

南斯拉夫电影《黑名单上的人》,孙朝阳前世没有看过,坐进电影院,发现在这片儿好看到爆炸。

影片最后,主角吹起了口琴。

悠扬的音乐声响起,孙朝阳一拍脑袋:“原来这首音乐的出处是在这里啊!”青春的记忆又回来了。

就在孙朝阳没完没了的吃吃喝喝的时候,木呐同志出现。

孙朝阳:“老木,我倒把你忘记了,走走走,喝酒去,拜个晚年,您吉祥。”

木呐:“您吉祥,我很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