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290章 香江四大才子

新华社hK分社位于弥敦道街边,门脸不大,看起来很普通。但胜在这里是hK最繁华地区,交通方便,得地利之便。

门口挂着一个灯箱,上面都是繁体字。走进去,墙壁上挂着好多名人黑白照片,最醒目的是周公那张英俊到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脸,接着是几任社长。在其中,孙朝阳看到老朋友陈凯哥未来亲戚乔冠化。凯哥的电影《黄土地》已经上映,据说票房还可以。孙朝阳也没去看,主要原因是一部电影时间太长,实在是坐不住。而且,孙朝阳平时从事的是脑力劳动,看电影专挑爆米花,太费神的就免了。凯哥同志和在美国留学的前妻已经办完离婚手续,听说最近正在和洪姓女士交往,即将步入婚姻殿堂。接下来等待他的还有两段婚姻,直到最后遇到嫦娥姐姐,陈导年纪大了,折腾累了,才开始安心过日子。

真叫人不知道该说什么。

孙朝阳从不关注朋友的私生活,站在道德高度去批判别人的道德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前段时间,四川的爹娘给孙朝阳写信说他们去看了《黄土地》,老两口对这部片子意见挺大,说都不知道讲的什么。实际上,陈凯哥,包括后来的张艺谋的电影都有个大问题——不会讲故事,情节乏味不说,很多地方也有逻辑漏洞,经不起推敲。

但摄影却是很棒的,当风光片看很有意思,享受画面之美。

孙朝阳三人从门口进去,上了二楼,里面豁然开朗,地方大,房屋装修得也漂亮。工作人员接待了他们,又引去会场。

今天的两地文艺座谈规模不大,只五六十人左右。包括穗港两地作家、分社领导和hK社会贤达。

蒋见生丢下孙朝阳和莱斯莉,自去寻他那个哥们儿。

会场里的人孙朝阳一个都不认识,只能在里面溜达。正是下午茶时间,会场边上摆了几张桌子,上面放着点心、水果和锡兰红茶,都是以往在大陆见不着的稀罕玩意儿。

莱斯莉吃得那叫一个痛快,满口都塞满了食物。孙朝阳却对这些东西敬谢不敏,毕竟是当过老年人的,注重养生,很排斥这种高糖高热量的东西。伸了几次手,却又缩回来。

“不知道该选什么?”一个声音从后面传来。

孙朝阳转过头去,就看到两个中年人。一个戴眼镜的,一个不戴。

说话的正是那个戴眼镜的,此人白白胖胖,脸肿得像个粽子。他穿着一件灰色西装,领带上夹着领夹,胸口的 名牌上写着“倪框”两个字。另外那个中年人则国字脸,气质甚好,胸口的名牌则写着“蔡澜”二字。

孙朝阳啊一声,顿时激动,急忙尊敬地说:“原来是倪框先生和蔡澜先生,我是来自北京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孙三石,来hK公干,恰逢盛会,不胜荣幸。”

眼前这二人可是了不起的人物,倪框是科幻作家。孙朝阳前世做生意开租书店的时候,倪框的《卫斯理》和《原振侠》系列出租率极高,很是帮他赚了不少钱。他当年熬夜读倪框的科幻小说,每每看到精彩的地方,禁不住击节叫好。

他尤其喜欢《原振侠》,喜欢女主角黄娟,曾经还幻想过“娶妻当娶黄娟。”至于卫斯理的女主角白素,他倒是没什么印象,感觉人物形象不是太突出,就是个Npc。

至于蔡澜,则是位散文家,文章写得极好,发表在报纸上的社论观点犀利。

倪框、蔡澜,加上黄沾和金庸,乃是hK的香江四大才子,此四人撑起了hK文学的一片天空。

偶像,偶像啊,孙朝阳很兴奋,急忙伸出手去。

不料倪框却将手背在身后,问:“没吃过茶点吧,你们那里没有这些东西。嗯,机会难得,多吃些,等回国可就吃不到了。”

蔡澜忙握住他的手,打圆场:“孙作家你好,别搭理倪框,他就这脾气,不会说话。”

孙朝阳心中怒气暗生,什么不会说话,分明就是看不起人,当我是土包子。不对,什么等回国就吃不到了,你hK是国外吗,什么立场?

他正色道:“倪框先生,hK是中国固有领土,只不过当初清朝政府**无能,和英国签下屈辱条约。但是,九十九年租期即将过去,游子也必将回家。所以,我觉得你所说的回国这句话是不对的。”

孙朝阳二十出头,小年轻一个,倪框心中本就轻视,见他顶撞自己,便淡淡说道:“《贞观政要》一书中说,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我认为,名义什么的不重要,要看民心所向。”

孙朝阳:“你所认为的民心如果只限于港岛一地那是不对的,也是有局限的。那么,内地十亿人民的民心就不是民心了?大是大非不容含糊。”

“内地?”倪框呵呵一声。

两人同时用犀利的眼神对视,互不相让,眼见着就要争执起来。那边,工作人员招呼大家入座,蔡澜忙将他们分开。

会议正式开始。

会议的主持人是蒋见生的那个哥们儿,在分社担任一定的职务。他热情洋溢地说,hK是一片文化的沃土,文学的沃土,但一直以来,hK文学都没有成立自己的组织。因此,在倪框先生的倡议下,港台将为未来成立作家协会,现在有请倪先生讲话。

倪框讲话。

然后,是金庸讲话。

孙朝阳顿时激动,偶像啊。他忙定睛看上去,却见台上是一位白面书生,有着江南士子特有的儒雅之气。

先生今年已经六十,现在是《明报》老板,主业是新闻出版。

昨天孙朝阳他们下飞机的时候,就看到满大街都是海报在宣传邵氏即将上映的电影《飞狐外传》,主演是黄日华,万梓良。女主角万万没想到是惠英红大姐,她演袁紫衣,这不搭啊。

金庸在一九七二年的时候写完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鹿鼎记》后就宣布封笔,迄今已经十二年,令人遗憾。不过一想也对,当年的他毕竟是五十出头的老人了,武林中有“拳怕少壮”一说,其实,艺术创作也是个吃青春饭的行当。一个优秀作家最好的作品大多创作于三十到四十岁之间,那十年是一个人经验、阅历和体力的巅峰。

金庸先生是浙江海宁人,家族出了很多文化界大姥。

最着名的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的诗人徐志摩,乃是金先生的表哥。

不过,金庸好像和徐志摩性相不合,甚至有很大的茅盾。

于是,金书中的表哥都是反派,比如王语嫣的表哥慕容复。

对了,据说《天龙八部》中的云中鹤就是以徐诗人为原型写的。

金庸小说中,孙朝阳最喜欢《连城诀》,喜欢里面的苦情戏,尤其喜欢后记,这大概是所谓的文青病吧。

金庸、蔡澜、倪框,香江四才子其三都来了,只缺了“沧海一声笑”的黄沾。

问旁边一个hK作家,回答说黄先生有事出国了,错过了这次盛会,很遗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