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265章 不说十分把握,九分还是有的

孙朝阳的情况已经很糟糕了,但没想到何情的事情比自己更加无法可说。

何妈妈说,她与何情这次回杭州呆了很长一段时间,其目的主要有三。一,母女因为是在北京过的春节,忽略了家里的老头,这次回去看看他,加强管理;其次,是为何情和孙朝阳买房子的事情;最后是销假,并再请一年的长假。

先说请长假的事情,何妈妈已经接近五十的人了,还有两年就退休,在老家单位早就退居二线。她请假的事情,领导是同意的,甚至开玩笑地说不用那么麻烦,等退休的时候来办个手续就行。

至于何情,因为工作关系和户口关系在越剧团,又是青年演员,程序都得走到。何情现在已经红得烫人,她的两张唱片,分别创下来销量四百万张和两百万张的惊人成绩。如今剧团里的青年演员都以她为榜样,对于剧团能够飞出这只金凤凰,大家都是非常骄傲的。实际上,未来浙江越剧团还会出不少转行影视歌的大明星,比如何赛飞、何英等五人,被称之为越剧团的五朵金花。现在加上何情,就是六朵金花了。

在杭州的日子里,何情那里成天都有访客,收获了许多羡慕的目光。另外,还应邀参加了不少社会活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妥妥的衣锦还乡。这让何妈妈老怀大慰,感觉自己当初带女儿不管不顾去北京寻找机会那步棋走对了,人不出门身不贵,不逼女儿一把,你不知道她有多大的能量。

可是,就在前一段时间,报纸和刊物上出现了不和谐声音。有专家学者和记者开始批判何情的歌曲,说国家现在正在打击以邓丽君为代表的靡靡之音,黄色歌曲。何情的《美酒加咖啡》《粉红色的回忆》不就是标准的靡靡之音吗,这样的歌曲,究竟向表达什么是面思想,传递什么观念?没错,就是腐朽堕落的,是西方资产阶级奢靡的生活方式。青年如果听了这样的流行歌曲,难道不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丧失斗志吗,又如何建设我们的新生活?

于是,一夜之间,何情在杭州的处境都变了。

以前预约的几个演出都黄了,何情那里也从门庭若市变成门可罗雀。

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何妈妈陈忂在电话联络北京的时候,有两个坏消息。因为何情被封杀,她夏天在河南拍摄的电影《少林俗家弟子》在备案的时候出了问题,过不了审。hK那边的导演很生气,说是要换个女主角补拍所有的镜头。这动静就大了,损失也大。人家已经放出话来,如果最后走到那一步,要跟何情打官司的。

另外一个坏消息是蒋见生说,何情的前两张唱片已经没有商家愿意进货,怕哪天就被彻底封禁。本来,老蒋还打算给何情出第三张唱片的,现在自然是无限期搁置。

事情大条了,陈忂也是果断,知道再在浙江老家呆着解决不了问题,当即就买了两张火车票带着女儿一路北上。

不过,她老人家心情不好,沿途都在埋怨女儿。何情本是个温柔的女孩子,但泥菩萨也有三分火性,被母亲三天两夜念紧箍咒,也精神崩溃,两人在火车上就吵了起来。一到北京,何情下车就跑。

听陈忂说完这事,孙朝阳脑子一阵发热,他现在已经是浑身癞子没地方擦,却不想何情比自己更倒霉。小两口还真是苦瓜配黄连,苦做一路。

孙作家的工作和户口问题解决不了,问题还不是太紧迫。毕竟二妹高考还有一年缓冲时间,慢慢想办法,未必就没辙。

但何情这里却不能缓,毕竟她每天都会为公司,为家庭带来大量的收入,多封杀一天就多一天天文数字的损失。虽然说何情未来的艺术生命长得惊人,但一个女明星的艺术黄金期也就那几年。这一封杀鬼知道封杀几年,冷上一段时间,说不好就退出顶流。

何妈妈说这事的时候,何水生一直规规矩矩地站在旁边,俯首帖耳。孙朝阳实在看不下去了,忙说,伯父,何情和伯母坐了那么长时间来北京,粒米未沾牙。我的饮食习惯和她们不一样,要不麻烦您帮做一下?

算是帮可怜的老岳父解了围。

何水生这才屁颠屁颠跑去厨房给母女俩各自煮了一碗面,和上秃黄油,闻气味,滋味应该不错。

可惜,母女俩吵过架,心情都郁闷,吃得也不香。

只见,何情依旧红着眼圈,陈忂却一脸恨其不争的样子,吃一口面看女儿一眼,然后吃一口面又看丈夫一眼。

何水生在老家教委上班,负责培训老师的,平时挺闲。考虑到妻子女儿以后估计都会在北京生活,他也请了长假,先一步来京,整治隔壁院子,顺便考察未来女婿。毕竟女儿是他的贴心小棉袄,不能所托非人。

这年头的人有个生活习惯,只要家里来人,都会打开电视机,属于待客之道。孙朝阳也不能免俗,也开了电视。里面的正在播新闻,好像京城要开个什么很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各省都派出了代表,很隆重很热烈。

孙朝阳看何情母女情绪很低落,心中自然难过。不过,身为家里的男人,得扛事儿。看着爸爸那惧内的模样,估计也没指望,只能靠自己了。

孙朝阳装出很轻松的样子,笑笑:“我还说多大点事儿,不就是被封杀而已。这年头被封杀的艺术家多了,也没见把人怎么样?大不了下来做做工作,把这一影响消除掉。”

何妈妈眼睛一亮:“朝阳,你有办法?”

何情也用欣喜的目光看着他。

孙朝阳哪里有什么办法,但还是故做轻松地说:“问题不大,你们放松些,我来处理。对了,咱们说些高兴的事儿。伯母,何情,房子买没有,有证吗,快给我看看。”

何妈妈陈忂:“还真忘记这件事了。”就打开行李箱,把一叠叠房产证拿出来给孙朝阳看。

孙朝阳愣住:“这……就是房产证吗?好奇怪。”

说是房产证,实际上就是一张纸片,有点像银行存折,上面印这很多暗花,最底下还印了一排楼房、稻禾什么的。证件名字叫:私有房屋产权证。

最上面是一行小字,上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为保护私有房屋产权人的合法权益,特颁发此证。

中间印有一个表格,分别是产权人姓名,共有人数,现住址,房屋建筑面积,登记号,确立确定日期。

落款杭州市人民政府,还盖了大红印章。

孙朝阳和何情的房产证加一起上百张,厚厚一叠,跟钞票一样。

孙作家回想起自己三十多岁的时候,为了结婚,在县城买房的时候,几乎被家底子都掏空了。那是在九十年代,一套七十平米的房子才三万多块,但那已经要老命了。

摸着这么多房产证,他心里踏实,彷佛摸着丰衣足食的未来,人生至此,无憾啊!

何水生嘀咕:“买这么多房子做什么,跟旧社会的地主老财一样,说不定政策一变,咱们都得倒霉。再说,我们都是国家干部,不缺吃不缺穿,钱财都是身外之物,一家人平平安安才是最要紧的。”

陈忂:“你也就这个见识,不求上进说的就是你,去洗碗。”

“诶,陈老。”

孙朝阳看着老丈人背影,忍不住问何情:“伯父怎么叫伯母陈老。”

何情:“我怎么知道?”

陈忂:“朝阳,情情的事情你打算怎么做?”

这个时候,电视里还在播放那次大会的新闻,正要播到山东代表团的部分。记者先是采访了一把手,然后采访群众团体。在接受采访的人中,孙朝阳发现了一位老朋友,霍然正是李存保。

他眼珠子都快掉地上了,忍不住道:“存保不是军宣系统的吗,怎么成了老家代表了?”

陈忂本就是国家干部,解释说:“可以的,根据选举办法的规定,军人由驻该区域的县市和军队选举的人员按选区直接产生,县市省的代表都是如此。”

李存保最近很红,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又是拍电影,又是拍电视连续剧,一夜之间他的名字就被全国人民所熟知。

看到电视屏幕里意气风发的老朋友,孙朝阳摸了摸下巴,忽然道:“有了。”

陈忂急问:“朝阳,有什么了?”

孙朝阳指着李存保说:“这李代表是我战友,一起在战壕里摸爬滚打过的,何情的事情要落实在他头上。明天我们……先去音乐公司,何情的事情不说十分把握,九分还是有的。”

何妈妈:“那就好,那就好。”

孙朝阳劝道:“阿姨,你的心情我理解,也是为了何情。但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家和万事兴,你也别跟她吵了。”

陈忂:“我跟她吵什么,我是看不得她遇到事就没有主张的样子,跟她爹一个样子。”

何水生:“管我什么事,陈老你不要凡事就朝我头上扯。”

陈忂:“累了,早点回院子休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