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211章 大吉大利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211章 大吉大利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孙朝阳看了看屋中情形,主屋有三个房间,一间堂屋,两个卧室。堂屋平时可以当客厅使用,一个房间当寝室,另外一个则作书房,倒合适,只可惜面积都不是太大。和厢房一样,只**个平米左右。想想也合理,这一带是全国核心的地段,寸土寸金,即便是古代也贵得咬人。

他又看了看里面的家具,客厅有六把椅子,一个柜儿还是什么的,他也叫不上用途。另外还有两张小几。看木料,不是小叶紫檀,黄灿灿的却不晃眼,很柔和的那种光泽,不知道是什么。

两间房一间是空的,另外一间则有张床,有一对桌椅,床的木料很普通,也不值钱。但桌椅子依旧是明式红木,看样式和他以前去苏州博物馆看到的一模一样。最妙的是靠墙的地方放了个红木大架子,可以放很多东西。

红木古董家具在八十年代还不怎么值钱,但书画和瓷器什么的价格已经开始炒得很高。据说开放之后,大量的海外华侨乌泱泱扑进文物商店和琉璃厂,见啥买啥。也因此,古董市场里的玩意儿真真假假,也搞不明白。

孙朝阳不懂鉴宝,暂时没有心思去弄古董字画什么的。你投入了大量时间和金钱,未必就能买到真货。民国时四川省主席大军阀王陵基霸道吧,有身份有地位吧。他被关在功德林的时候,为了戴罪立功,把一辈子收藏的古董都交给国家。结果文物专家一看,咦,全是赝品,这就尴尬了。

所以,他觉得,以后即便要收藏古董,也要收那种有明确来路,有传承,可以百分之百肯定是真品的 东西。比如,你当面请李苦禅、关山月给你画一幅画,你直接从齐白石徒弟手里收一个斗方什么的,这种事情需要机缘。

眼前的明式家具抛开是否是古董不说,是红木总没有假,反正是值老钱了,摆家里也好看呀。

孙朝阳却不知道,这些家具却是真的崇祯年古物。事情是这样,老冯当年不是上海洋行的职员吗,抗日战争结束后,他被公司派到北平分部主持工作。当年,南京派出大量大员北上接收。那些大佬们经历八年抗战,一个个穷得叮当响,这次来北方,好不容易逮到接收敌伪资产的机会,自然是要上下其手,敲骨吸髓。看到好东西,说一句这是敌产就抢了。北方沦陷区百姓深受其苦,把这些接收大员称之为“劫收大员。”

建国初期,大员们要逃,就把如古董家具、青铜器、瓷器什么的不便携带的东西,以强卖的形式卖给老冯他们,换成黄金美金,溜了。盛世古董,乱世黄金,这些家具也不值几个钱,老冯一直丢在院子里懒得理睬,这次索性都送给了孙朝阳。

看完屋中情形,孙朝阳并没急着搬进去。上午的时候,他先是写了两千字《暗算》第二部中陈二胡的部分。《暗算》第一部刚发表在《当代》,孙朝阳这段时间实在太忙,也不知道读者反响如何,打算等过了这段时间再约西米还有主编见见面。

既然《暗算》已经被当代刊发,下一步就是出版实体书,得尽快把第二部弄出来,再找一家出版社聊聊。另外,《寻秦记》还在连载,每天还得写两千字稿子,留到晚上弄吧。

孙朝阳忽然有点怀念何抄写员,有她在,自己省多少工夫呀。

自从上次音乐公司围堵事件后,已经有一段时间没看到何情,不知道她在做什么。嗯,小丫头现在身家并不比我孙某人逊色多少,估计正在吃喝玩乐享受生活吧。你不要怕年轻人乱花钱,如果能力允许,你让她花。在花钱过程中,他们就会慢慢建立起正确的金钱观。一味节约,一味延迟满足,并不是什么好事。

中午,孙朝阳煮了一碗面条吃,味道不行。

他是个典型的四川人,四川人早上吃面。家里随时都准备了辣椒油花椒油,每周都会用碎米芽菜炒臊子。再配上葱花和豌豆尖,美得很。

但这里是北方的东西,豌豆尖没有,葱花也没有,只墙角像摞柴禾一样摞了两千斤大白菜,鬼知道吃到猴年马月,都把人吃出心理阴影来。

午饭后,孙朝阳也顾不得午休,拿起笤帚和抹布开始打扫卫生。顿时,家里灰尘四起,落到头发上脸上,把他变成了一个泥人儿。

扫完地,抹了桌子椅子,就开始搬东西。

不觉到了下午五点过样子,天已经黑了。一阵脚步声传来,孙小小进院,好奇地看着孙朝阳:“哥,你在干什么,身上弄那么脏?”

今天是周六,孙小小放假回家。

孙朝阳:“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二妹,过来帮忙。”

看到以前大门紧闭的主屋和东厢房的房门都是大敞开的,孙小小吃了一惊:“哥哥,不经过主人家的同意,咱们就把人的门给撬了,不好吧。”

孙朝阳:“主人家同意了,主人家说,孙朝阳一家人居住面积太小,生活空间有限,得扩大地盘。”他一边和妹妹抱着东西,一边把自己买了这套四合院的事情详细说了。

孙小小惊喜:“哥,你真的买了这里。太好了,太好了,咱们再北京总算有个根了。每到周六下午,同学们都要回家。我一想,我回哪里呢,回这里吗,可这里就是租的,总归不是我们自己的屋。到一定时候,还得还给人家。对了,买房花了多少钱?”

听孙朝阳说了价格后,孙小小吐了吐舌头,说,好贵,不过地段好,走不了几步就到**。另外,这院子里的两棵合欢树我好喜欢,夏天开花的时候,粉粉红红,怎么也看不够。

孙朝阳笑道:“喜欢啊,我送给你啊。”

孙小小摇头:“不要。”

孙朝阳:“我是你亲哥,送你东西都不要,这么好的院子啊。”

孙小小:“我自己赚钱买房。”

“你就算大学毕业找个单位上班,一个月也就三四十块钱,要想买房,做梦吧。”

“反正我不要你的东西,以后就算没地方住,我不能来这里吗,难道你还能把我撵了。这里是我的娘家,有哥的地方就是娘家。”

“对对对。”孙朝阳哈哈大笑。

他以前和孙小小都住在西厢房,现在都腾给二妹,自己去住北屋,东厢房则留给过年来探亲的爹妈。

东西搬完,孙朝阳倒了四暖水瓶热水美美地洗了个澡,换上干净衣服,这下子爽快了。那头,孙小小已经做好了晚饭,依旧是臊子面,里面搁了大白菜叶子,差点吃吐了。

他们兄妹俩的厨艺也就那么回事,关键是天天吃大白菜,谁受得了。

这个时候真的很怀念老爹的川菜啊!

现在是1983年1月上旬,距离老爹老娘来北京探亲还有一个月,孙朝阳掰着手指头计算时间,心中的思念竟是无法遏制。

他心理年龄七十多岁,很是沧桑,对亲情和家人尤其看重。

他回忆起九十年代初的日子,那时候小小已经去世有些年头了,父母也老得不像话。当时厂子破产,所有工人下岗,生活没有着落。

恰好当时有个朋友正在经营一辆东风牌大卡车,在矿山拉煤,需要一个跟车的。,就叫上孙朝阳,开出一千块钱一个月工资。

只是,跑车时吃住都在车上,一个月只能回一次家。

但一千块钱在当时已经是非常优厚的待遇了,而且,他心中计较自己跟车可以慢慢学习人家如何经营车辆,以后也可以干这行,就不顾母亲的反对执意要走。

走的那天早上,妈妈在后面轻轻地叫着他的小名:“秀姑儿,秀姑儿,不要走,不要走啊!”

孙朝阳当时还年轻,憧憬着未来美好的前程,走的那天几乎没有任何回头,只说:“妈,等着我赚大钱,等我回来孝敬你。”

他并不知道,当时母亲的病已经很严重了,这一走,就是天人两隔。

“秀姑儿,秀姑儿……”这一声声呼唤,在未来几十年里,每每在夜里,在朦胧的睡梦中把他唤醒。

刻骨铭心,铭心刻骨。

……

当天夜里,孙朝阳睡在北屋,看着满屋的红木家具,摸了摸枕头下的存折,忽然无声哭泣:“妈,你的秀姑儿回来了。”

为了迎接母后和父皇的省亲,次日一大早,孙小小连作业都不做了,陪同着大哥去百货商店买了父母所用的全套生活用品。有漱口的杯子,喝水的杯子,洗脸洗脚的毛巾,牙膏牙刷、床单被褥。

至于新鲜蔬菜什么的,等二老来的时候再买不迟。

“哥,小心摔了。”孙小小在下面喊。

“没事,我练过千斤坠,脚下是生了根的。”孙朝阳正站在屋顶摆弄着室外天线,不停变换方位,不停问图像出来没有,有雪花点没有,效果好不好。

电视机也搬到主屋的客厅里,做为一家人聚会的场所。

今年是首届春节联欢晚会,有好多精彩节目,不容错过。别到时候电视图像不好,扫了大家兴。

“有图了,有图了,声音也好。”孙小小喊。

“啊!”孙朝阳忽然一声大叫。

孙小小心慌:“怎么了怎么了?”

孙朝阳:“没事。”原来,刚才他鼓捣室外天线的时候,突然从瓦片下面蹿出来一只黄皮子,差点把他吓得掉下去。

孙同学双手合十:“大仙,大仙,保佑我全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等会儿我请你吃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