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210章 后会无期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210章 后会无期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老冯冷哼一声:“很好吗,呵呵,真的是很好啊。”

语气中带着不屑和讽刺。

蒋见生顿时面红耳赤:“惭愧,惭愧。”就不再讲究什么书法,飞快将一式两份合约写好,请二人签字画押。

老冯提笔签名:“冯天恩。”

孙朝阳一看,书法也不怎么样嘛,黑乎乎三坨,实在没什么美感。他忍不住道:“老冯,你这名字有点反动啊,逢什么恩,念什么恩?”

老冯尴尬:“家祖三十年寒窗,屡试不第。后来遇到恩科,终于高中举人。家祖欣喜若狂,便将家父改名遇恩,到生下我的时候赐名天恩。”

孙朝阳:“溥仪自己都说,‘拉倒吧,朕的江山已经亡了。’”说完就哈哈大笑。

老冯面露怒色。

等到孙朝阳鸡爪子一样提着毛笔在合约上歪歪斜斜签下名字,他呵呵一声:“孙作家修的是哪位大家的书法,钟王还是颜柳。不不不,看你的这三个字大有陈仓石鼓文的气韵嘛。”

这已经是人身攻击了,蒋见生见事不妙,正要打圆场。

孙朝阳却不生气:“我确实不会书法,某乃巴蜀布衣。”

合约孙朝阳和老冯一人一份,蒋见生做保人。至于买房钱,则从公司财务上走,开了汇票,让老冯自己去银行取钱。

送走老冯,孙朝阳好奇:“老蒋,我看你的毛笔字写得很好看嘛,老冯那样挖苦你,怎么不反击?”

蒋见生更尴尬,回答说,瘦金体始创于宋徽宗,那玩意儿刚开始用的是硬笔,说穿了就是印刷专用字体,讲究的是工整,相当于宋朝的馆阁体,确实没有什么书法。老冯刚才签名用的是褚遂良,很妙,功底很深。书法界有鄙视链,钟王鄙视褚遂良董其昌,褚遂良董其昌鄙视米芾蔡京。

所有人都鄙视苏东坡的墨猪,

当然,鄙视链的最底端是瘦金体和馆阁体。

孙朝阳:“写个字儿还互相鄙视了,你们旧时代的知识分子真是麻烦。以后大家直接用电子计算机打字,不但书法,连纸和笔都要被淘汰,等着被降维打击吧。”

蒋见生忽然一笑:“朝阳,想不到你这么会砍价,真是让我开眼了。”

孙朝阳:“我还是觉得贵了点。”

蒋见生:“已经是白菜价了,我估计你这套四合院最多半年价格就会翻一番。”

孙朝阳:“怎么说?”

蒋见生道,他前一段时间去西安出差,和当地的城建部门的领导聊过。现在各地的城市设施都老旧,已经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特别是住房,大部分人还住在筒子楼里,连厕所厨房都没有,因此,国家在重点城市开始商品房试点。当时我去看了西安的一套五十多平方的新楼房,价格就达到惊人的五千之巨。首付两千,剩余款项分十年还清。那边开了这个头,我估计国内商品房也会跟着涨,只是不知道会涨到什么程度。

孙朝阳心中暗想:涨到什么程度?说出来吓死你。

他心中庆幸自己下手早,不然等到年底,这个价格别说四合院,估计也就买套普通的三居室了。

孙朝阳忙问蒋见生:“老蒋,你不是说也要买套四合院吗,有目标没有?”

蒋见生:“已经谈得差不多了,距你住的地方要走十来分钟,面积比你的小一些,价格也便宜。没办法,我的钱既要赎回武汉的房子,还要弄公司,不好乱花的。朝阳,安家后,咱们常走动。”

老蒋的新院子其实跟孙朝阳一般大小,只不过他是一进的院子,不像孙作家是两进。孙朝阳多了个入户的一进,那点空间其实也没有什么用处。

第二日,孙朝阳带上所有个人证件和资料和老冯约着去区房管局办过户手续。

八十年的房管局隶属城建系统,职能很多,权力也大。除了负责私人住宅交易手续外,还负责管理公房。老百姓结婚生孩子了,家里住房不够,要去房管局申请,当然,这个申请多半是没有用的,蛋糕就那么大点一点,根本就不够分。

另外,公房的水电卫生什么的出了问题,比如爆管了,线路老化烧了,你也得去房管局申请,那边派人过来维修。因此,房管局又相当于后世的物业中心。

因为住房紧张,或者地段不好影响生产生活,当时房管局还组织过几次声势浩大的换房活动,让市民自己谈换房的事情,谈好跟工作人员说一声,现场办手续。

因为直接关系到老百姓住房问题,房管局的工作很吃香,里面的干部都是拿下巴看人的。

孙朝阳和老冯去了那里,找了半天,人家都不带搭理的。问就是负责你这个事的人出差了,等等再说,至于等几天,谁知道人什么时候回来。或者说,你这涉及到海外华侨,挺复杂,我们办不了。

两人在那里弄了一上午,腿跑软,口说干,不但没办成事,反把自己给弄糊涂了。

中午,两人在附近吃片儿汤,老冯不住摇头,说,这衙门作风太严重了,看来我出国是对的。这垃圾地方,垃圾人,垃圾国家。

孙朝阳听心中邪火一阵阵冒,就哼了一声,回嘴骂道:“垃圾国家垃圾人?冯天恩,你出生在这个国家,你不也是垃圾?对,现在有的单位工作作风是差,是该骂,但还轮不到你这个外国人说三道四。”马勒戈壁的,早知道再砍他房价。

老冯面露怒色:“事实胜于雄辩,难道不是吗,你告诉我该怎么弄。”

孙朝阳:“我今天就把这事办成了给你开开眼。”

老冯:“那我就看你表演了。”

二人话不投机半句多。

下午继续问,办公室里是个小姑娘,捧着一本杂志看得津津有味,根本就不理睬人。老冯也是一句话也不说,就用嘲讽的目光看着孙朝阳。

孙朝阳有点尴尬,定睛看去,心里嗨一声,这不是巧了吗?

只见,小姑娘看的正是这一期的《当代》正翻在《暗算》那一页。

孙朝阳:“同志,看暗算啊?其实,这小说写得不是太好。”

小姑娘翻了个白眼,重重将杂志朝写字台上一拍:“文学,你懂什么是文学?写得不好,那你写一部给我看看。你谁呀,又有什么资格对这部绝世佳作指手画脚,心中没有点数。”

孙朝阳苦笑:“创作长篇小说是一场文化苦旅,要消耗大量的精气神。作家在写完之后,身体不好的立即就扛不住。我当时写《暗算》的时候,就重感冒半个月,差点死掉。再写,那是不成的,我还想多活几年呢!”

“你你你……“小姑娘瞪大了眼睛。

孙朝阳从包里掏出自己的作协会员证递过去:“今天来房产过户手续,把我脚跑折了。鄙人孙三石,不擅长奔跑。”

小姑娘飞快地翻看着孙朝阳的证件,然后发出尖叫:“孙三石,你是孙三石。孙作家,我太喜欢你的小说了。来人了,快来人了!”

孙朝阳的小说爆红,整个房管局的人都在读。听说大作家光临,所有的人都跑了过来围观,房管局的领导更是抓住他的手就不停地摇,并做批评和自我批评,说没想到是孙作家来办手续,我们工作态度不好,抱歉抱歉。等下就算是加班,也要把你的事儿办了。

领导又让人叫来工会主席,让工会的人拿出珍藏的相机,全体合影。

老冯要挤进去,孙朝阳这个好好先生平生第一次翻脸,讽刺道:“我们中国人合影,你一个洋鬼子来凑什么热闹。”说洋鬼子还是轻的,这黑厮就是个二鬼子。

老冯面红耳赤,尴尬地退到一边等着。

房屋过户手续挺简单的,出示旧房契,换户主名,再将相应手续留档。

拿到房契的那一刻,孙朝阳禁不住叫了声:“开眼界了。”

那张房契估计有上百年历史,纸张都穰了,拿到手里软哒哒一张。上面写得很详细,房屋位于那条街那个地方,坐北朝南,南北有几步,东西有几步。几套房,位置,面积……云云。

上面有清朝地方衙门的官印,有北洋政府的骑缝章,有民国的,浓浓的历史沧桑感。

上午来的时候,孙朝阳本打算办完过户手续请老冯吃顿好吃的,现在可没有兴趣搭理他。

孙朝阳:“冯天恩,咱们银货两清,以后不要再见面了。”

老冯:“还大作家了,就这点素质,后会无期。”

二人彼此拂袖而去。

孙朝阳回到家后,小心地把房契锁进柜子里,自言自语:”奋斗了七十年,总算有了自己的房子,还是北京四合院,圆满了!咱从现在开始就算是什么都不干,混他几十年,也有亿万身家。养老这事,保险了。”

前世,他在机砖厂有一套两居室。但小地方的房子不值钱,而且又是距离县城三公里的厂矿,更是毫无价值。两千一零年代,县城房价破万,他那套老破小才十几万块,还有价无市。在他心目中,那就不算是房子。

回忆了前世几十年的人生,孙朝阳心中一阵唏嘘。

当晚竟失眠了。

次日是周六,孙小小要回家。孙朝阳开始打扫卫生,现在房子已经完全属于自己,自然要搬到北面的主屋去。

主屋比东西两厢房大得多,孙朝阳觊觎那边已经许久了,也曾经偷看过里面。但窗户后面拉着窗帘,却看不清楚。

今天拿到钥匙,他大大方方地开了门。

刚一跨进去,眼珠子因为吃惊差点掉地上。

只见,里面全是明式古典家具,他用手指抹掉上面的灰尘,里面都是红木。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料子,但值钱是肯定值钱的。这张纱帽椅在古董商场里,怎么也得卖几十上百块钱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