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192章 三个邀请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192章 三个邀请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又是一个周六的夜里,孙朝阳从广播电台上完节目出来,急冲冲赶回家。今天晚上七点,广播电台开会,他被留下了。

本来孙朝阳的工作关系并不在台里,他甚至连户口问题都还没有落实,台里也管不着他。

但金姐发话让他参加,孙朝阳无奈,只得走进会议室坐下。

金姐最近春风得意,据说要升台里的书记,担任一把手,这可是孙朝阳在文化圈里的人脉,得维持好了。再说了,人对自己也不错,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

会议就是那个会议,不外是布置一下未来台里的工作,宣讲一下国家的宣传政策。孙朝阳灌了一肚子茶水,等到会议结束进直播间的时候,小肚子都快憋爆了。

节目最近搞得不错,听说收听率节节攀升,已经有很多外省的听众在追,而不仅仅局限于北京一地,这是个好现象。

其实,孙朝阳选择的信件也不尽是屎尿屁,如果全是那种内容,节目格调不高,也办不下去。信件中更多的是家长里短,主要内容是婆媳关系、父子母子关系,夫妻感情,同学同事之间的交往,主打的就是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倒不是太离谱。

当然,每期必放何情的磁带,《美酒加咖啡》《粉红色的回忆》都快成月下夜谈的主题歌了。至于销量,暂时还是不温不火,这需要一个过程,急不得。

播完节目,孙朝阳急忙乘了最后一班地铁赶回家去。

二妹住校,只每周六晚上回家睡一觉,第二天一大早起床背书,上午做作业,下午又要回学校。兄妹俩在一起也说不了几句话,自然格外珍惜在一起的时间。

回到家后,孙小小竟没有学习,而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孙朝阳又买了台电视机,牡丹牌的,支持国货。——未来十年是电视的时代,不能落后了。

最近天气好,落了几天雪后就放晴,地上的积雪也化了,屋里开着暖气,很舒服。

孙朝阳:“小妹回来了,如果不温习功课就早点睡吧,你这个年纪正是缺瞌睡的时候。”

孙小小:“哥,有两件事。”

“什么两件事。”

孙小小:“第一件事,爸妈来信了。”

孙朝阳啊一声:“信呢,快给我看。”

信还没有拆,于是,兄妹俩就凑一块儿读起来。

信是孙永富找人帮写的,这次语句倒也通俗。大概意思是,吾儿朝阳,吾女小小,你们的来信我们已经收到,家里一切都好,勿念。

另外,你们让我们去北京看病的事情,经过郑重考虑,同意了。倒不是我们怕死,一把年纪了,病了就病了呗,哪天撑不下去死了,你们找个地方把我们埋了就是,没什么大不了。不过,我们主要是想念你们兄妹,想看看你们在京城过得怎么样。

我们打算请一个月探亲假,年前一星期乘车去北京。

等过完大年再走。

……

看到这里,兄妹俩同时欢呼。

小小更是高兴得不住鼓掌:“爸妈要来了,爸妈要来了,哥我好开心。”

孙朝阳轻轻捶了妹妹肩膀一拳,故意板着脸:“你别高兴得太早,如果期末考试考砸了,看你怎么跟他们交代。”

小小不高兴,哼了一声:“哥,你就那么对我没信心?放心好了,为了爹妈,为了咱家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我拼了命也要考出个好成绩了。”

看她生气,孙朝阳忙笑道:“好了好了,哥跟你开玩笑呢!说吧,春节想要什么礼物,我给你买。”

小小摇头:“不要不要,我什么都不缺。”

两人高兴了半天,孙朝阳又问:“对了,第二件事是什么?”

孙小小:“第二件事,傍晚的时候,陈西米姐姐和史铁森大哥来看你,等了半天,等不到人,就回去了。”

“啊,铁森和西米来过,妈呀,早知道他们要来,我开什么不相干的会啊。”孙朝阳跌足:“你知不知道铁森现在身体好些了吗?”

孙小小回答说:“铁森大哥看起来气色好多了,刚才聊天的时候,西米姐姐说他前一段时间腰疼,脚有点浮肿。西药和中药都在吃,现在肿消下去了,腰也不痛了,饭量也大。哥,你别担心。”

孙朝阳笑道:“那就好,能吃就好,我这个哥们儿啊,总是让人操心。可惜我今天不在,没办法陪他们。说起来,还真有好多天没看到他,怪想念的。”

孙小小:“对了,铁森大哥今天来找你是说正事的,有两件。”

孙朝阳:“你这个丫头什么毛病,一套一套的,快说快说。”

孙小小先是拿出一张请柬,道,本月二十五号不是首届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吗,铁森大哥做为北京作协的会员,国内知名青年作家得到邀请去观礼。他大约是觉得自己去没意思,又通过北京作协给孙朝阳申请了一份。

接过二妹递过来的请柬,孙朝阳欣喜。这个史铁森有心了,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影响力巨大,这种热闹倒不能不去瞧瞧。不对,他不会是想找我帮他推轮椅,找个免费的劳动力吧?

孙小小说完这事,又摸出一封信,道,史铁森和西米下午去《今古传奇》领工资的时候,帮孙朝阳读了一堆读者来信,其中有一封他觉得很重要,就带过来了。说是一份邀请,他个人觉得孙朝阳应该去一趟。

孙朝阳读完信,眼皮子一跳,心中暗道:“确实应该去。”

信是北大一家诗社的负责人寄来的,大概意思是诗社星期天要举办文学讲座。孙三石是国内有名的诗人,同学们都喜欢他所作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问孙作家能不能去给大家座谈座谈,认识一下。

写信人是骆一禾,诗人海子的密友,也是未来中国现代诗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孙朝阳:“啊,明天不就是星期天了,好,明天就去。”

孙朝阳所住四合院大门挂了个邮箱,里面也有不少信件。看完骆一禾的信后,他翻了翻其他信件,惊讶第发现周克勤也有信来,随信还附着一封请柬。

周克勤说,他打算乘二十四号的飞机来北京,参加次日的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四川作协给孙朝阳争取了一个观礼的名额,四川也有人一同来京,到时候大家聚聚。

两份请柬,这不是碰车了吗?

孙朝阳睡了个懒觉,第二天中午给小小做了顿丰盛的午餐。兄妹俩吃过饭,小小自回学校,他则去了北大找骆一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