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155章 你好,暗算!

王火是江苏南通人,现任四川人民主出版社社长,挂了四川作协一个主席的职位。四川作家群总的来说分为老中青三代。

老作家以巴金、艾芜、马识途为旗帜,中年作家则是以王火、周克勤为代表,年轻一代还没有成长起来,现在最出名的也就是孙三石这根独苗苗。

所以王火同志自然是关注孙朝阳的,这才喊他小老乡。

老王还有几年才退休,未来他会写出自己的代表作《战争和人》三部曲,并荣获茅盾文学奖。老爷子这次来前线采风,估计就是为将来的创作做准备。他临退休了还主动申请来云南,相当的了不起。

当天晚上,枪炮声不断,远方不停有闪光,来采风的作家们都睡得不是太好,皆精神萎靡,除了王火和李存保。

次日,老王作为临时负责人,安排大家会餐,开了许多罐头和铁盒装的饼干,味道都不是太好。他笑着说,前线就这条件,大家克服一下。不过,烟酒管够。

烟是中华和红塔山,酒都是茅台。

他一边跟向大家敬酒,一边安排工作,说接下来几天,大家会去前面采访一线战士。另外,还要参加几场慰问演出,到时候,大家不管会不会酒,既然战士们把碗端起来了,咱们就得一饮而尽。醉了也没关系,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至于前线的安全问题,以及受伤后如何救治问题,李存保同志是军人出身,我们有请他为大家讲解。”

掌声中,李存保站起来向大家敬了个军礼,然后开始讲解战场上应该怎么躲避枪炮,应该如何发现敌踪。

最后说到受伤后如何救治的问题,还特意让一位河南来的作家扮演骨折的士兵,用两根木棍把他的一只腿固定好,捆上绷带。

接着那位作家又扮演腹部中弹,肠子流出来后怎么办。

李存保又用一只碗扣在河南作家的肚子上,说,一旦肠子流出来,就用碗接住,没有碗就用行军的搪瓷缸子,然后用绷带缠好。

肠子流出来的问题解决后,他又教大家头部的伤势该如何处理。

一套流程下来,河南作家被绷带缠得像个木乃伊。

忙碌了一天回到房间,李存保照例坐在书桌前写稿子。写不了几个字,就把纸撕下来揉成一团扔地上。

再写几个字,还是不满意,继续撕。

不片刻,地上就丢满了纸团。

孙朝阳也只作家,顿时明白老李着是遇到瓶颈了,难怪这几天一言不发,心情不好的样子。

很快就到了下基层的日子,大家都头戴钢盔钻起了猫耳洞。第一次到前线,听说敌人就在对面山头上,说不紧张也是假话。好在没有发生战斗,一切平安。

作家们一边和战士们聊天,一边提笔在本子上记录,收获了不少一手资料。

去了几个哨点后,大家畏惧之心尽去,都显得很放松。猫耳洞里,又潮又热,战士们都脱得只剩一条裤衩,就这样还是免不得皮肤病。作家们也热得实在扛不住,加之又都具备浪漫主义情怀。便有人也跟着脱得只挂一丝,给大家来了一段诗朗诵:

“喜见东方瑞气生,

不问收获问耕耘。

愿以我血献后土,

换得神州永太平。”

“好!”战士们齐齐鼓掌。

看到最可爱的人喜欢诗歌,又有另外一个作家高声朗诵:

“你是倒下的山,你是站起来的峰。

你是远去的背影,你是走来的英雄。

不能忘记的,并不是你的功名。忘记不了的,是你聚散之间。

你选择了诀别,而不是重逢。

你选择了奔赴国难,而不是苟且偷生……”

这诗仿佛写到战士们的心里,巴掌都拍红了。

那位作家很激动。

突然,他跳上了战壕,拉下裤子对着对面的鬼子就要撒尿,还是孙朝阳眼疾手快把那哥们儿给拉了下来。

作家们该死的浪漫主义情怀太令人头疼,担心他们的安全,上级下令都撤回来,去稍微靠后的一个通讯连指挥部,让他们再采访一下通讯兵。

通讯站在一个溶洞里,放了很多材料,还有电报机在滴滴地响。

孙朝阳好奇地凑过去,看了半天那些打孔的纸带,忍不住问:“用的是摩尔斯密码吗?”

正在发报的那个军人回答说是专用密码,如果用摩尔斯让对面的鬼子收到可不得了。

孙朝阳心中一动,问:“如果是专用密码,会不会被敌人破译?”

军人:“所以经常换密码本呀,我军总部也有不少破翻译专家在破译敌方电报,这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比最前面的战场还凶险残酷。因为如果破译错误或者破译不出来,贻误军情,会有更多战友流血,责任重大,不容有失。而专家们都是国内有名的数学家,前年战事最紧张的时候,我们的破翻译专家一连三天三夜,都吐血了。专家们说,他们的神经时刻都紧绷着,生怕错过敌人任何一个滴滴声。他们是听风者,是刀尖上的舞者。”

“听风者,刀尖上的舞者。”孙朝阳心中的念头开始清晰,禁不住喃喃道:“听风者,看风者,捕风者。陈二胡,黄依依、瞎子阿炳……”

忽然,那位军人跳起来,一把抱住李存保:“存保,存保,你小子,果然是你。”

李存保也惊喜地大叫起来:“国庆,原来是你!”

两人你给我肩膀一拳我给你肩膀一拳,都哈哈大笑起来。

孙朝阳好奇:“你们认识?”

李存保:“何国庆,我们是战友,一起上下铺睡了三年。后来我调去别的部队文艺创作室,他提了干。到如今已经是好几年没见面了。”

何国庆:“对对对,好几年了。存保,你等一下,我把衣服穿好。”

何同志颇瘦,赤条条的身子仿佛一条不屈的战魂。

众作家见李存保和战友重聚,都很高兴,忙说,他乡遇故知,得喝一杯。

何国庆:“对对对,得喝他妈一顿才行。”忙让手下战士弄来酒,又用刺刀开了一箱压缩饼干招待客人。

李存保最近创作遇到瓶颈,心情不好,一天下来说不了几句话。但此刻的他一边喝酒一边跟战友聊,满溶洞都哈哈大笑声,很快就有点醉了。忙按下何国庆给自己倒酒的手:“国庆,不能再喝了,大家都还有任务。”

何国庆在送一众作家离开的时候,给李存保挎包里塞了瓶茅台。

李存保:“你给我酒做什么?”

何国庆道:“这次没喝痛快,是我招待不周,你自己带酒回去慢慢品。说起这酒还有点来历。上次总攻的时候,我和战友们一人领了两瓶。大家打开盖子就朝嘴里灌,相约烈士陵园见。结果打了个大胜仗,所有人都全须全尾的回来了。我还剩了一瓶,你带回去。”

孙朝阳他们撤下来回到营地后,夜已经很深。李存保照例坐书桌前写了半天稿子,照例摇头叹息。

孙朝阳没抢到书桌,就躺床上写。写了两千字《寻秦记》后,想起白天时的情形,想起前线,想起溶洞里的电台的指示灯闪光,想起那滴答的发报声,心潮顿如波澜起伏。

他换了本新的稿子,奋笔信手在纸上写了几段文字:“我去世已久的父母不知道,我以前和现在的妻子不知道,还有我的三个女儿包括女婿他们也都不知道,我是特别单位701的人。”

“在我们701,大家把像阿炳这样的人,叫听风者。”

“他们是靠耳朵吃饭的,耳朵是他们的武器,是他们的饭碗,也是他们的故事。”

……

是时候拿出一部有分量的作品了。

孙朝阳心在砰砰地跳。

你好,安在天院长,黄依依博士,阿炳同志,陈二胡同志。你好,陈数,你好,柳云龙,你好王宝强!

你好,《暗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