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149章 关于意识流和新文学流派的争议

晚饭是在宾馆里举行,巴金巴老从七十年代起身体就不行,这次来京旅途劳顿,实在撑不住,在房间休息,未能出席,只他的秘书做了代表过来跟大家敬酒。实际上,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巴老都住在医院病房里,直到去世。

光未然来了,这个延安时期的文艺界领袖之一的老同志身体也是不太好,显得精神很差。但还是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谈话,欢迎各位青年作家的到来。

《黄河大合唱》可是经典中的经典,当年鼓舞了无数爱国志士投身于抗日战争大业。看到老人家矍铄而高大的身影,孙朝阳心中油然生起崇敬之情:大丈夫,如果能在有生之年写出这样一部作品,死而无憾!

虽然史铁森对孙朝阳意见很大,也不搭理他,但孙同志还是笑嘻嘻地挤到他身边,成功地把他跟铁凝同志分开。

铁凝未来可是中协书记处书记,和作协主席,是位有大才的,浑身儒雅之气。另外更重要的是,铁主席长得好美,风度气质绝佳。只可惜,这个时期的她仅仅是个青年作家,刚出道,人显得内敛,话不多,别人跟她聊的时候,就抿嘴笑笑。

倒是粱晓声和蒋子龙话多,很开朗,谈吐中充满自信,一桌人,就听他们两在聊,跟说相声一样。

粱晓声在北大荒插过队,人生经历丰富,蒋子龙一直奋斗在工业战线,对工厂一块很熟,大有后世网络上工业党的风采。这二人成名得早,隐约成为一众获奖作家之首——作家圈也讲资历的,你有作品,就有地位,有话语权——相比之下,孙朝阳和史铁森是新人,后辈中的后辈,根本就插不上嘴。

光未然陪了几杯酒,吃了几筷子菜,就被陪护的公务员劝回房间休息。

接下来就是作协的工作人员安排大家一边吃饭,一边座谈。

谈什么呢,谈如今的文学流派。

从八零年到九零年是文学的黄金十年,在小说创作中产生了许多着名的文学流派。比如伤痕小说,意识流小说,再到寻归小说,新现实主义小说。

伤痕文学且不说,出了大多经典。意识流小说则以王蒙的《夜的眼》为代表,包括八五年以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韩少功的《爸爸爸》。当然,莫言和韩少功的作品,已经有意无意地朝东方传统审美上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属于寻根文学了。到后面的《红高粱家族》更是纯粹。寻根文学解决的是“我们的祖先是谁,我们是谁,我们的根是什么”的问题。

到八十年代末的时候,新现实主义题材小说出现。以舒童、余华、刘震云、格非、刘醒龙等青年作家为代表,他们以冷静到近乎冷酷的视角,不带任何个人感**彩似地为你讲述一个个故事,告诉你,生活的真相就是这样。你想《活着》,但你身边所有最可珍惜的事物都会一个个消失,你仅仅是活着。活着就是一切。

新现实主义之后,文学十年也结束了,孙朝阳个人认为,所谓的纯文学也死去了,轰轰烈烈的网络文学时代开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然,这都是后话。现在的纯文学刚刚进入意识流小说的时期,随着改革开放,一大批几十年前的西方文学作品传入中国。意识流小说以其怪诞和不可思议的想象力,瞬间就把专业作家们给震住了。

其中的代表作品是《尤尼西斯》以及《喧哗与骚动》,一本小说,故事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意识的流动,外带上时空交错。

这个时代国内的很多作家都有有意识转变写作风格朝那方面靠,编辑们也鼓励大家创新,过稿率也高,很多文学刊物都有刊载。

一谈到意识流小说,大家都有点兴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作协的工作人员见大家很热情,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非常高兴,就让大家分别就新时期文学革新发表观点,人人都要谈,有点行政命令的意思。

蒋子龙和梁晓声和中协的人熟,插科打诨一番就过了。至于我们未来的铁主席,只谦虚说自己是新新人,不是太懂,这次来开会的目的是向大家学习。她是位女士,上级也不为难。

孙朝阳也打算学蒋、梁二位大哥的模样,等下说几句笑话了事。

但等轮到史铁森的时候,他那里却出了纰漏。

老铁最近陷入了爱情,妹妹我思之,哥哥不答应,心情本就恶劣。加上人也直率,当领导让他讲话的时候,他却顶牛:“各位领导,各位作家同志,在史铁森看来,意识流小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上面提倡大家写这个,我个人写不来,也不想写。而且,我认为,扶持意识流小说,属于是走了弯路。”

文学艺术界学习西方的意识流小说比较文学,在改革开放初期,标志着思想解放,属于政治正确,史铁森唱反调,中协的几位小领导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原来,中协其实并不是行政单位,而是一个社会团体。但因为会员都是全国着名作家,这时代作家地位极高,不能不加强领导。所以,其中又引入了一套行政管理班子,负责日常事务。这些管理日常的工作人员都是国家干部,有行政编制的,并不是作家,平时也不写文章。跟作家们打交道的时候,还沿用衙门那一套。

几个小领导脸色不好看,就有几位作家有心讨好,纷纷开口表态。

“史铁森同志,你这是在质疑上级领导的文艺工作路线吗?”

“史铁森,意识流小说是西方文学中的大流派,代表着先进的文化思想。我们改革开放,就是要打开窗户,让新鲜空进来。只有接受和学习,才能让我们的创作更进一步。”

“铁森,你太保守了,你还有年轻人朝气吗?固步自封,只能让我们裹足不前。更何况,你不过是发表了几篇小说,得了一个奖项,又有什么资格评判先进的文学潮流?”

“西方文学,就是比我们的好。”

史铁森本来就不善言辞,斗嘴自然是斗不过大家,憋得满面通红,最后才憋出一句:“凭什么说西方文学就是先进的,中国现代文学就是落后的?”

“难道不是吗?”又有人气势汹汹反问。

孙朝阳一看,心叫一声:铁森这是要糟,我得助拳啊!妈的,铁森讲得对,凭什么说西方的就一定先进,我其他都可以忍,这个实在是忍不了。

他插嘴道:“西方的就代表先进吗?花柳不就是从欧洲传入中国的,先进吗?流行感冒也是西方传来的,先进吗?”

刚才大谈西方文学那人见被孙朝阳成功激怒,道:“孙三石,我们谈文学,你又是扯花柳病又是扯流感,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是医院。”

孙朝阳:“西方古代的文学也不怎么样,我们的祖先写出‘关关雎鸠在河之州’写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时候,欧洲野人还挥舞着石斧互相砍杀,抢钱抢娘们儿。说到文章华服,还得数咱们炎黄子孙。西方文学先进个鬼啊!”

这是在开炮了。

虽然不符合孙同志习惯“你好我好大家好”“花花轿子人抬人”“能不得罪人就不得罪人”的处世原则,但大是大非问题却不容打马虎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