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135章 周老师的指点

孙朝阳抓了自己的板寸,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贫僧从燕赵而来,鹿过贵宝地,见祥云笼罩,知是积善人家,特来化顿斋饭。”

周妻一心想搬进城去住,无奈周克勤却因为创作缘故要扎根农村。老太太跟着丈夫没有享过一天福,心中难免有怨言。春节时孙朝阳安慰她说周老师肯定要拿大奖,他掐指一算,你们老两口马上就会搬进城,还是成都省这种大城市。

果然,不几月,周克勤就调成都来。

周妻这是彻底地服了,看孙朝阳是越看越喜欢,忙问:“小菩萨你想吃什么斋饭,我马上去做。”

孙朝阳正色:“小衲近日勤修内省,对于佛法的理解更进了一个层次。如果有夫妻肺片、凉拌鸡片、樟茶鸭子吃吃最好不过。周老师的茅台也开一瓶吧,阿弥陀佛,欢喜欢喜。”

周克勤无奈地摆了摆头,道:“别管他,随便弄点素就好。”

晚饭确实很素,就一碟花生米,一盘凉拌折耳根,一钵清炒莴苣片,都是四川人爱吃的。孙朝阳一口气干了两碗饭,才端起了酒杯。

孙朝阳先是感谢了周老师对自己的推荐,现在终于入会,找到组织了,然后恭喜周克勤调到文联,最后预祝他年底拿到茅盾文学奖。

周克勤风风雨雨几十年,什么都经历过,对这些东西都无所谓。

孙朝阳道,周老师你德高望重不在乎,可我们这种后辈还是要勇猛精进有所作为。

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聊着天,不片刻,半瓶茅台下肚。两人说话也随便起来,自然谈到私人生活上面。

如果不出意外,济公就在这几天正式播出,以她在电视剧里的戏份,跟北师大附中申请一下,特招进高中部问题应该不大,这一点孙朝阳还是有自信的。

他现在烦恼的是自己的问题。

孙朝阳既然决定要和蒋见生合作一把在音乐出版发行上做出一番事业,就得呆在北京。毕竟那里才是全国文化的中心。如果呆四川,还干得成什么?

前番他去北京陪读是借调,那时候他是个工人,无论是请假还是调动都方便。但这次回家后,他要从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也要从以工代干变为正式国家干部。

既然是国家干部了,人事关系政治关系什么的都在组织部,不是你想走就走,想请假就请假的,除非你要不编制。

前世的孙朝阳经历过大下岗和市场经济时代,知道编制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是的,目前的他在写作上收入颇丰,一年就能赚别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但下一步跟蒋见生创业,必须会拿出不少钱投资,估计手头也会很紧。另外有一句话说得好,花无千日红人无千日好,未来的事情谁说得清楚,有了个国家干部的编制兜底,心里也踏实。

听孙朝阳说完心中的烦恼,周克勤想了想,忽然道:“朝阳,既然你想留京,我倒是可以给你出个主意,或许能成。”

孙朝阳精神一振:“周老师请讲。”

周克勤:“你可以走我现在这条路子。”

孙朝阳:“怎么说?”

周克勤:“中作协每年都有扶持项目,钱不多,也就是发个基本工资,两三百块钱的样子,你可以去争取一下。”

孙朝阳:“你说的是创作员?”

周克勤:“对,在作协创作室做创作员,那边我熟,可以向上级推荐一下。”

孙朝阳苦笑:“中协的创作员都是大师大家,我孙朝阳何德何能敢去当创作员?再说了,我才加四川作协,离中协还有一段距离。”

“今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要开始评定了,我听肖轻云说《青年作家》推荐了你的小说《棋王》,可以去争取一下。如果得奖,也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毕竟是全国性大奖,官方认可的,到时候四川作协再推荐你入中协也就顺理成章。”按照制度,中协的会员得省作协推荐。

入了中协,再谋求一个创作员的名额,以周克勤的声望,四川这边再努一把力,应该不是太难。

孙朝阳大喜,忙说谢谢周老师,但这拿大奖的事谁也保证不了。

周克勤却道,以《棋王》的质量和在读者中的口碑,应当不难,也不用担心。孙朝阳你还是想想真当了创作员,人家让你交稿的时候,你得掏出作品,不要想着靠一部《棋王》就混一辈子饭吃。

这已经是在责怪孙朝阳最近没什么成绩了。

孙朝阳欢喜的同时又羞愧,忙保证以后一定努力创作,争取拿出更好的东西来,不辜负周老师的期望。

是啊,他这几个月又是写通俗小说赚钱,又是弄剧本,倒是没有弄纯文学。

通俗文学只是为自己带来金钱,却不能带来社会地位。很多东西,并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到的,还是应该回归纯文学,抓住文学这黄金十年的机遇。

接下来两天,孙朝阳在成都办了入协会的手续,开了一场会,这才带妹妹孙小小回老家去见父母。

孙小小这两日成天呆宾馆复习功课,哪里也没去,刷题刷得昏天黑地。而孙朝阳又在忙自己的事情,倒是忘记了《济公》已经在电视上播出的事情。

在孙朝阳和二妹去北京的第二个月,国营仁德县机制砖瓦厂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牡丹牌的,价值人民币三百二十元整,工业票一张。

之所以买这玩意儿,主要是为了政治学习。

事情是这样,前番上级下文件要求全厂职工收看中央电视台公审四大害人虫的直播,所有人都不得缺席。厂里的车间主任以上,含车间主任人人都要写心得体会,人人过关。

这是重大政治任务,必须不折不扣执行。

那么问题来了,没电视机啊,难道去隔壁的煤机厂挤一挤。

这么多干部职工跑人家那里去看直播,且不说讨人嫌,面子上也挂不住,你机砖厂好歹是地区管辖的企业,怎么穷得连电视都买不起?更重要的是,永远不要相信人民群众的觉悟。几百号人马和隔壁兄弟单位的人混在一起,如果有人乱说话,瞎说话,说怪话,说反动话儿,闹出事来算谁的?

于是,厂领导凑一起开了几天会,最后由书记拍板:“把用来买装载机的款子挪出来,买电视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