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133章 蒋见生的新思路

其实,以陈凯哥一星期拍一集的速度,孙朝阳也只比他早半个月回北京。

“终于到家了。”刚进租住的四合院,孙朝阳就看到眼眼的绿色。院子里的墙角和石板缝中都长出了草。两棵合欢树树叶遮天蔽日,开了好多紫红色的花儿。

孙小小忍不住问:“哥,这花能不能吃?”

孙朝阳:“又不是槐树,吃了估计要中毒吧。”

家里的家具上都积了厚厚一层灰,北京的风沙颇大,魏芳也不知道过来收拾收拾,这姑娘可恼。

搞了一天卫生,孙朝阳就带上买回来的礼物去了杂志社。

地方还是那样,变化不大,刚到门口,就看到陈红军从里面出来。孙朝阳凑到他面前定睛看,小陈也虚着眼睛端详。

孙朝阳又伸出手在他眼睛前晃了晃,陈红军没好气:“孙朝阳你少装神弄鬼,我们眼睛不好的人耳朵灵得很,早听出你的脚步声了。”

孙朝阳丧气:“瞎子,你就不能装出惊喜的样子让我高兴高兴。”

陈瞎子:“孙朝阳,你就喜欢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我可不能配合你。”

正说着话,史铁森推着轮椅到门口,咧嘴笑:“朝阳,回来了。”

孙朝阳端详着他:“铁森你气色不错啊。”

史铁森:“人只要有事做,精神多半不错。”

他最近的心情确实非常美丽,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经发表就轰动文坛,不断被转载,收获名声和稿费无数。报社那边知道他的事迹后,不停报道,如今,史同志已经是北京青年作家的代表,身残志坚的时代楷模。平时不断被邀请参加各类文化界的活动,还顺利的加入了北京市作家协会。

反正一句话,大史现在是名利双收。

孙朝阳听其他同事说完,替老朋友高兴的同时,又哇哇叫:“什么身残志坚,纯粹胡说八道,铁森你知道吗,当年老家报社广播站宣传我的时候,也说我身残志坚,你这是抢我的头衔。”

众人惊讶,说孙朝阳你好手好脚,怎么就残了。听孙朝阳说完那段故事,大伙儿爆笑,皆曰:你要当典型,就得残点缺点,欲戴皇冠,必受其重。不然,你身上还真找不到任何激励青年奋发上进的闪光点。孙朝阳,你这个落后份子!

孙朝阳要争辩,但想了想,自己身上确实没有什么正能量,只得把手中从苏州买回来的稻香村的点心一一分发给大家。

在他不在杂志社的这段日子里,单位人员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是那些人。小陈瞎、杨鹤咳,魏芳风风火火,读报三老还成天拿着《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琢磨。

史铁森因为社会活动多,身体也不是太好,具体的编辑工作也干不了多少,蒋见生倒不在意。他是干了一辈子编辑的,还是纯文学编辑,自然知道大史的分量和前程。铁森将来很有可能是单位的门面,是逼格,他值得起那份工资。当然,孙朝阳也是一样。

正热闹着,蒋见生就回来了:“朝阳,今天早上我还念叨着你,说曹操曹操就到,来我办公室喝茶,正好把上次电话时的事情跟你讲讲。”

蒋见生是个喜欢享受的,办公室又不少好茶,孙朝阳老实不客气地抓了一大把太平猴魁泡上:“老蒋,我们是朋友。但生意场上,你太精明,我可不想跟你打交道,再说了,我也没什么可以帮到你的地方。”

老蒋笑眯眯:“这事还真得拉上你。”

孙朝阳:“你那生财之道是什么,还是做文化事业?”

蒋见生:“当然了,做生意的一大原则就是做自己熟悉的行当,我在文化界混了一辈子,熟悉这里面的门路,不做这个,难道还干别的还从头学起?”

孙朝阳:“有道理。”

蒋见生站起身来,掏出钥匙打开柜子,从里面找出一个录音机,又扒拉出一张磁带塞进去,摁下播放键盘。

悠扬的音乐声传来:“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你的情也真,你的爱也深,月亮代表我的心。轻轻的一个吻,已经打动我的心……”邓丽君姐姐的歌声绵软动情,仿佛朝你嗓子眼中塞进去一颗白巧克力,甜到忧伤。

孙朝阳:“见生你放这个做啥?”

蒋见生:“好听吗?”

孙朝阳:“好听,怎么了?”

蒋见生站起身来,背手在办公室转了一圈:“朝阳,如今录音机已经开始普及了,但磁带却稀缺,尤其是邓丽君的歌,非常不好弄。你说我们干这个行不行?”

孙朝阳大惊:“走私可是犯法的。”

蒋见生:“你说到哪里去了,我是说,咱们弄个音乐公司,找几个歌唱家唱邓丽君的歌,录成磁带,肯定会大卖的。”

“邓丽君,据我所知道,现在还定性为黄色歌曲吧?”孙朝阳明白他想说什么了,八十年代流行歌曲刚在国内兴起歌星们一开始都是翻唱邓丽君的歌,或者直接拿了国外的歌曲重新填词。那时候的国人什么时候见过这种东西,无论什么磁带,瞬间就能卖到爆炸。也催生出了第一代歌星,比如张蔷和后来的张行和迟志强。那时候也没有版权一说,反正只要觉得歌好听,你唱就是了。

蒋见生又道:“朝阳,听人说,明年中央电视台要办春节联欢晚会。电视晚会嘛,不就是唱歌跳舞,我预计这个晚会会出不少歌星,搞不好国家会放开流行歌曲的管控。那不就是个巨大的财富机遇吗?什么黄色歌曲,到明年,估计也没有这种说法了。社会在进一步开放,思想也应该进一步解放。这也是我和三位老同志探讨多天得出的结论。”

他们说话间,读报三老一直在旁边喝茶抽烟。听蒋见生说完这段话,同时抬头,道,对的,邓丽君的流行歌曲有一段时间被人称之为靡靡之音,说歌曲内容都是爱情这类的小情小调,青年听了,会消磨斗志。但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是上纲上线的。爱情怎么就消磨人斗志了,爱情是古今中外文艺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必须,是美好的,为什么就不能表现?而且,国家政策将来的重心要放在经济建设上。经济建设好了,人民的生活富足了,必然会追求更简单更赏心悦目的文艺作品,流行歌曲,爱情歌曲正符合大家的精神需要。国家一直说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为什么就不能接受文艺作品表现风花雪月,为什么一定要搞刀光剑影热血洪流?须知参差多态,才是人民幸福之本源。百花齐放,才能繁荣文艺。

蒋见生:“三位老同志说得好啊,让我大受启发。朝阳,我曾经也想过搞影视,不过,现在的影视都是行政管辖,不对民间开放的。唯独音乐,好像国家也不怎么重视,给了民间资金机会。”

孙朝阳本来对读报三老不太瞧得上,但此刻却对他们的理论水平颇为佩服。他也佩服老蒋的眼光,竟然从春节联欢晚会想到了流行歌曲即将解禁,再想到是不是弄个音乐公司赚钱。

这蒋见生真是个人物。

孙朝阳自然是熟悉后来的历史的,道:“这事也许行也许不行,谁说得清楚呢,你找我说这些做什么。”

蒋见生解释说自己搞了一辈子出版,对于影视音乐一窍不通,孙朝阳你不是杀进电影电视剧圈子吗,肯定认识搞音乐的,要不你琢磨一下以后怎么弄,咱们一起干。

孙朝阳心中大动,确实正如老蒋和读报三老刚才所说,未来国家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再强调意识形态的东西,毕竟刚过去的特殊十年教训在前,没饭吃,你把口号喊得山响都没有丝毫用处,大伙儿的觉悟也提不上去。

未来几十年,娱乐业确实是一大风口,自己是搞文艺的,属于产业链最上游,迟早也要进入影视行业。但是,影视这块国家管控很严,第一家民营的影视公司要等到九四年才会成立,那已经是十一年后的事情。倒是音乐这块,国家好像放得挺松。流行歌曲嘛,主题不外是你爱我我爱你,或许她爱我我不爱她,她不爱我但我爱她,小情小调,没有任何社会性危害。或许,可以在这上面动动脑筋。

孙朝阳:“老蒋,我其实对音乐也不熟悉,我连简谱都看不懂。不过,你这思路是对的,我下来调查一下再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蒙着双眼朝前冲,小心步子大了扯着蛋。

蒋见生说,下来咱们留意一下,等明年春节联欢晚会之后,看看音乐界是什么风向再说。朝阳,你还是抓紧写稿吧。

孙朝阳回答道,放心,我孙朝阳就没有拖稿的习惯,你要相信我的人品。

我们的孙作家来杂志社出来闲聊,还有正事。到七月份,他的借调期就满了,要回四川。他要入作协,要活动一下。《寻秦记》出了三期连载,已经够得上入会的标准。另外,老家那边以工代也不是长法,需要想个办法转正,正式进入体制。将来老了退休了,好歹有个不错的退休金。

在单位坐了一天,下班的时候,孙朝阳叫上相熟几人,和二妹请他们去莫斯科餐厅吃了顿饭。老莫的菜不好吃,早知道去东来顺,后悔,就是后悔。

次日,孙朝阳带着孙小小去北师大附中销假。

刚和班主任老师说好这事,谢桦就过来了:“孙朝阳你和我们的小明星一起回来了,什么时候能够看到妹妹的戏啊?”

孙朝阳:“快了,快了,暑假就能上映。”

二人就下楼,去外面大街上溜达。

孙朝阳:“我寻思着现在回四川考试还早了点,最后再回学校突击补几天课,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等到考试前一周再说回去的事情。对了,二妹的学习一直由你关心,她现在的程度如何了?”

谢桦:“我看过她寄回来的作业,都做对了,回四川应该能考个好成绩。”

“那就好,那就好。”

“对了,孙朝阳,借点钱给我。”

“说啥钱啊,以咱们的关系,谈钱生分了。你要多少,吱一声。”

谢桦想了想,道:“借三百块吧。”

三百块可不是小数字,孙朝阳恰好带着,就掏出包数了三十张大团结过去,好奇地问:“你要钱做什么?”

谢桦:“换点外汇券,这钱估计我会迟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还你。”

孙朝阳以为她要买进口电器什么的,这才需要兑换外汇券,也不在意:“什么时候有再说吧,谈钱太俗,我们的友谊不容玷污。”

谢桦笑了笑:“是的,友谊,珍贵的友谊。人的情感中有三种东西最重要,亲情,爱情,友情,上天对我不薄,让我三者都拥有。朝阳同志,我的朋友,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