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993章 991【文胆】

九锡 第993章 991【文胆】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993章 991【文胆】

十二月,十七日。

承平坊,秦王府。

前宅宽敞的四面厅内,一众武勋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除了昨日入宫面见太后和天子、辞去一应职事归府养老的萧望之,奉陆沉之令领兵镇守河洛九门的李承恩和刘隐,提兵南下组建江南大营的霍真,以及在王府后宅养胎的厉冰雪,陆沉麾下其余武勋都出现在这场宴席上,一同庆贺他受封秦王之喜。

“好了,你们继续喝,我就不陪了。”

陆沉应了一圈酒,随即将酒盏放下,看着众将说道:“时日还长,不急于片刻之间,往后有的是机会找我拼酒,你们也不要喝得烂醉如泥,让下面的将士们看见不像话。”

这番话看似是在谈酒,却又仿佛藏着几分深意,就连一贯粗鲁的宋世飞都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

众将起身相送。

陆沉让他们吃好喝好,随即迈步离去,穿过九曲回廊,来到一处颇为安静雅致的偏厅。

“下官参见王爷。”

已经得到朝廷正式任命的顺天府尹陈循起身行礼。

“不必多礼,坐。”

陆沉微笑示意,然后平静地看着这位淮右名士,徐徐道:“德遵,我记得你今年三十九岁?”

陈循答道:“是的,王爷。”

陆沉道:“昨日在宫中,薛相举荐你为刑部左侍郎,许相则举荐你为左御史中丞,你可知他们为何要这样做?”

陈循思忖片刻,斟酌道:“回王爷,下官觉得两位宰相并非是因为欣赏下官,而是他们很清楚顺天府尹这个职位的重要性。当然,因为下官是王爷身边的人,他们不好直言撤换,于是就以朝中高位作为交换,意欲从王爷手中夺去河洛城的治理之权。”

陆沉微微颔首道:“在你看来,两位宰相拿出的官位有何不同?”

“刑部尚书尹博乃是薛相的同年,亦是薛相这些年为数不多的至交之一,其人素以忠耿刚强闻名。下官若履任刑部左侍郎,姑且不论公私之分,想要得到尹尚书的认可极难,时间一长难免会沦为边缘人物。在朝堂规制之内,尹尚书有几十种法子让下官有力使不出,届时想来王爷也不便出手相助,因为那会显得下官过于无能。”

陈循没有丝毫遮掩,继而道:“至于许相的提议,左御史中丞位高权重,现任御史大夫张苍虽有宪台之名,却无法掌控住御史台的一干御史,因为这里本就是许相的根基所在。在下官看来,许相应该不会刻意打压,只要下官持身甚正,这左御史中丞一职倒是能帮到王爷。”

陆沉饶有兴致地问道:“这般说来,你愿意履任御史台?”

“下官并无此意。”

陈循摇了摇头,坦然道:“王爷,下官只擅庶务,不擅与人言辞争锋。下官若任左御史中丞,一者弃顺天府于不顾,贻误王爷大计,二者下官难有建树,白白浪费这等紧要之职。下官斗胆,举荐秉元公为左御史中丞。”

陆沉凝望着他的双眼,感叹道:“若非暂时找不到人代替你,我确实想尽早将你推上中枢。”

陈循道:“承蒙王爷提携赏识,下官感激不尽。对于王爷而言,目前有三件事极为要紧,容不得丝毫松懈。”

“细细说来。”

“其一便是军权,这是王爷手中最大的筹码,亦是朝中百官不敢擅动的根源。在军权的处置上,王爷决不能心慈手软,但凡有人逾越一步,便要以雷霆之势斩断其手脚,否则必然会引出更多的麻烦。”

看着这位文臣脸上凛然的杀气,陆沉欣慰地说道:“言之有理。”

陈循便继续说道:“其二便是顺天府衙,只要王爷不松口,下官就会牢牢钉在这个位置上。王爷切勿大意,虽说京城主官历来难做,但是其能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如今皇城防卫归禁军执掌,京城九门暂由李将军和刘将军掌管,再加上城外驻扎的大军,明面上王爷处于绝对的优势,然则京城之内一旦动了刀兵就没有回头路,必须要斩尽杀绝方无后患。下官深知王爷之雄伟志向,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走这一步棋。”

陆沉敛去笑意,颔首道:“知我者,德遵也。”

陈循肃然道:“谢王爷称赞。既然王爷不会妄动刀兵,那么顺天府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京城居民逾百万,可谓鱼龙混杂各行其道,若是用心钩织,足以牵出一张大网。便如街上一青皮闲汉,通过他甚至可以关联上宰相府邸,宫中亦不例外。这一年多来,下官已将府衙上上下下都换成了值得信任的人,以他们为根基向外延伸,便能深入京城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

他微微一顿,正色道:“届时无论宫中还是各家高官权贵府邸,只要有风吹草动,下官都能第一时间告知王爷。下官知道王爷另有消息渠道,但如今秦大人重掌织经司,想来两边会出现不少碰撞,那位苏大人未必是秦大人的对手。有下官借助顺天府铺开这张大网,既能为王爷补足情报的缺失,也能避开织经司的耳目,让王爷可以真正彻底地掌握京城。”

从始至终,他的情绪都非常冷静,但是这番话对陆沉造成很大的触动。

陆沉站起身来,负手踱步,缓缓道:“我会再调一批人给你,他们由你全权调派。”

“下官谢过王爷信重。”

陈循也站了起来,道:“第三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王爷要尽快推行后续其他新政。”

陆沉颔首道:“此事我已经筹谋多时,开年便会上折奏请施行。”

陈循望着他的侧脸,稍稍犹豫之后,下定决心说道:“王爷,下官十分赞同您的决断。”

陆沉转头略带问询看着他。

陈循道:“王爷如今尽掌军权,若要强行改朝换代并非不可能,流血虽难以避免之事,只要杀得人足够多,反对的声音也就会逐渐消失,只是这样做后患无穷。”

“坐下说。”

陆沉并未就此事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但他很想知道这位淮右名士的想法。

陈循落座之后,不疾不徐地说道:“王爷虽有不世之功在身,然而天家并未失去士林和民心的支持,屠戮固然可以强行压服百官,却会引起国内此起彼伏的反抗,姑且不说青史会如何评述,这至少会让北方的景国缓过来,将来难免内忧外患顾此失彼。”

“是。”

“所以王爷一直谨慎自持,不陷自身于千夫所指,此乃最明智的选择。”

陈循的眼神愈发清明,继而道:“下官方才所言推行新政,便是在为王爷设想将来局势。新政者,必然会触及很多权贵官绅的利益,王爷作为首倡者可承其功,让中书作为施行者可避其怨,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官场肯定会震荡,有人下便有人上。那些升上来的官员明白自家利益系于王爷一身,只有紧紧围绕在王爷身边,只有新政持续深入推行,他们的官位才会稳固!”

陆沉双眼一亮,点头道:“继续。”

“下官需要坐镇顺天府,既然许相让出左御史中丞一职,王爷大可笑纳,让刘元兄接任。他素来不畏强权嫉恶如仇,心思缜密口才出众,定能在新政推行的过程中掀翻大批官员。如此一来,王爷便可稳坐庙堂之高,在朝中从容建立起自己的势力,此乃百官之心。再者,王爷可以施恩于年轻士子,不拘一格提拔人才,适当增加恩科,便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收服士林之心。”

陈循看着陷入沉思中的陆沉,微笑道:“与此同时,新政施行得益的是黎民苍生。王爷手中还有陆家商号,有的是人手宣扬造势,只要让百姓们知道是谁在为他们谋利,他们自然就会向着谁。最多三年时间,世间便会传扬王爷之仁德,王爷可尽收黎民之心。”

陆沉道:“你这番条理清晰的分析,让我心中杂乱的想法渐渐有了脉络,其实你可以早些明言。”

“不瞒王爷,下官这一年来暗中思虑良多,只是因为不清楚王爷作何打算,故而不敢妄言大政。但是如今的局势对于王爷而言已经刻不容缓,一旦王爷被天家拖住脚步,以为早晚能让天家自动退让,却忽略人心诡谲真伪难辨,三五年后必生不忍言之乱。王爷心怀天下,不愿国朝陷于内耗,下官才敢斗胆直言。”

陈循眼中浮现一抹神采,坚定地说道:“王爷本就有军心在手,再得百官之心、士林之心、黎民之心,两三年后挥军北上直取景国,届时天下归心,何愁大事不成?以此震古烁今之功业、天下富足之壮举,王爷登临至尊之位可谓举世之愿,得国之正足以奠定后世基业!”

直到此时此刻,他终于显露出几分激动,语调微微发颤。

陆沉看着这位多年前便矢志追随、任劳任怨的忠心下属,微笑道:“德遵可愿与本王共创盛世之景?”

陈循心中大定,起来躬身一礼,凛然道:“下官得遇明主,愿效犬马之劳,虽九死亦不悔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