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992章 990【秦王】

九锡 第992章 990【秦王】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992章 990【秦王】

大齐永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辰时初刻。

淮安郡王陆沉携荣国公萧望之、中书右相许佐、安陆侯刘守光、永定侯张旭、军机大臣童世元、礼部尚书孔映冬、工部尚书朱衡、顺天(河洛)府尹陈循等文武官员,裴邃等数十位虎将,并一万锐卒出河洛东门十里,迎接从南直隶永嘉千里迢迢而来的圣驾和满朝文武。

两方人马相遇,自然是无尽唏嘘感慨,又都不由自主地生出荣耀之心。

极其繁琐又必须的礼仪之后,发生一件在百官意料之中、亲眼目睹之后又百感交集的事情。

宁太后亲下谕旨,着淮安郡王登上天子车架,与天家共享今日之殊荣,以表彰他这些年几度力挽狂澜、为大齐立下的汗马功劳。

陆沉自然不肯领受,但宁太后态度十分坚决,最后让两位宰相亲自来请。

看着两位以清正刚直闻名于世、天下士人无不敬仰的宰相,一本正经地好言相劝,再加上满朝文武都在看着,陆沉只好领旨谢恩。

于是今日前来迎接圣驾的河洛百姓便看到这样一幕,威严华贵的天子车架上,当朝皇太后牵着年幼的天子,朝他们微笑致意,而那位他们早已熟悉的年轻郡王肃然站在侧后面,似乎有意想要低调一些。

欢呼声接连不断。

只不知这里面有多少是冲着天家母子,又有多少是冲着刻意站在后面的陆沉。

但是满朝文武却都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此持久又热烈的欢呼声里,并没有听到特别明显的“万岁”之名,其实这已经能说明很多问题。

薛南亭和许佐对视一眼,前者目光幽深,后者神色平静。

以吏部尚书姚崇为首的各部衙高官在这种场合下自然喜怒不形于色,无论他们此刻如何看待河洛百姓的反应,面上都维持着春风一般和煦的笑容。

那些年轻的官员却没有这么好的养气功夫。

有人眉头紧皱,有人面色冷肃,也有人和身边志同道合的同僚低声交谈。

大抵而言,文臣这边的氛围较为克制,武将那边明显要热闹许多。

宋世飞看着前方的天子车架,摸着自己的大脑门,笑呵呵地说道:“你们有没有觉得,王爷站在那上面特别像一幅画?”

众人侧目,段作章打趣道:“宋愣子,你还懂画?”

“谁说我不懂?”

宋世飞得意一笑,稍稍压低声音道:“那分明就是一家人嘛!”

众人一愣,再抬眼望去,太后牵着年幼的天子,陆王爷站在另一边,从他们的角度来看确实很像一男一女,中间站着孩子……

裴邃忍不住扭头骂道:“闭上你的鸟嘴!”

宋世飞向来只怕陆沉和萧望之,但他也知道裴邃是他们这一批淮州系武勋中当仁不让的老大哥,因此悻悻道:“我就是随口一说,难道你们几个还会去告密?”

段作章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道:“放心,我们不会向王爷告密,改明儿跟几位王妃说一声,就说你老宋觉得那上面才是一家人。”

寒冬腊月,宋世飞的冷汗瞬间冒了出来,连忙求饶道:“我再也不胡说八道了,哥几个饶了我吧!”

“行了,别闹了。”

裴邃头疼地斥了一声,随即转头望向前方的天子车架,心中轻轻一叹,默默道:“王爷,到了这个时候,您可一步都不能退啊,不然这些老伙计怕是一个都活不下来。”

陆沉自然不知这些细节,但是他大概能猜到各方势力的反应,他似乎没有任何情绪的波动,那张俊逸的面庞上始终挂着和煦又不失恭敬的微笑。

在禁军一部和礼乐队伍的导引下,天子车架终于来到暌违二十年的河洛皇宫之前。

宁太后望着这座恢弘巍峨的皇城,眼眶不禁微红,随即牵着李道明走下车架,陆沉紧随其后。

这三人后面便是朝中文武百官。

宁太后携天子从午门正门而入,这一次陆沉及时停下脚步,和其他官员一道从东侧门而入。

过承天门,前方便是宽阔的宫前广场,映入眼帘的是那座拥有一百八十多年历史的大齐第一殿——承天殿。

承天之命,统御万方,遂名承天殿。

一百八十多年前,大齐太祖皇帝李仲景便是在此处举行登基大典。

看到这座历经风雨沧桑的雄伟大殿,不少老臣已经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宁太后轻吸一口气,握紧李道明的手迈步而上。

文臣以左相薛南亭为首,武勋以淮安郡王陆沉为首,从两侧辅道而上。

当大气庄重的丹乐响起,宁太后携李道明登临御座,满朝文武分两班而立。

“升朝!”

内侍省少监苑玉吉用颤抖又高亢的语调,正式宣告大齐重归故土、河山光复。

群臣山呼万岁。

礼毕,宁太后平复心中的万千思绪,动容地说道:“二十一年前,河洛陷于景贼之手,江山动荡,苍生离乱,几有倾覆之忧。幸得圣明高宗皇帝中兴国祚,又有李文正公、东阳郡王、忠义郡王以及千千万万的忠心之士,为社稷抛头颅洒热血,方能外抗强敌内保黎民。还有今日在朝诸位,若非你们宵衣旰食用心国事,大齐焉能还于旧都,收复江北大好河山?”

“哀家才浅德薄,天子年幼稚嫩,幸得诸位爱卿辅佐护持,才能不负大齐历代君王之托付。”

“故此,哀家代表李氏皇族,向诸卿致以谢意。”

言罢,她缓缓起身,朝着百官微微一礼。

这个举动登时迎来满朝文武的震动和惶恐,有一些文臣甚至涕泗横流,连连叩首。

好一番喧闹过后,殿内才渐渐平复下来。

宁太后落座之后,徐徐道:“忠心不分高低,功劳终有大小,赏罚明断方为朝廷正道。大齐能有今日,淮安郡王居功甚伟,哀家与天子理当以朝廷名器嘉赏之。”

她转头看向肃立在侧的苑玉吉,后者随即捧着一卷圣旨,迈步走到丹陛边缘。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德懋懋官,功懋懋赏,经邦盛则,哲王彝训。是以华衮龙章,允洽希世之勋;玉戚朱干,实表勋臣之贵。军务大臣兼提督江北军务淮安郡王陆沉,器宇冲深,智谋英果,亲率熊罴,搴旗斩将,廓清区夏,忠孝克彰。”

他略显尖锐的声音响彻承天殿内,满朝文武肃然倾听。

“逆乱盗寇故土,景贼扰乱江山,陆沉受命专征,屡平妖丑。御侮折冲,朝寄尤切,任惟勋德,实伫亲贤。三军爰整,一举克定,戎威远畅,九围静谧。鸿勋盛绩,朝野具瞻,申锡宠章,实允佥议。”

这份圣旨极尽溢美之词,却没人认为不妥,因为从建武十二年到现在,陆沉的军功已经多到无法计数的地步。

江北一京十州都是靠他领兵夺回,可谓再造江山之功。

“宜崇徽命,位高群品,文物所加,特超恒数。建官命职,因事纪功,肇锡嘉名,用标茂实。兹特加封陆沉为秦王,领军机处总理军机大臣,授开府建衙之权,赏邑一万户,加赐金辂一、衮冕之服、玉璧一双、前后鼓吹九部之乐、班剑四十人。”

满殿肃静。

在无数双眼睛的密切注视中,陆沉迈着沉稳的步伐出班,行至御前大礼参拜道:“臣陆沉,谢陛下和皇上恩赏!”

苑玉吉上前,将这封圣旨交到陆沉手中。

宁太后微笑道:“秦王,免礼平身。”

“谢陛下!”

陆沉缓缓站起来,周身气度愈发沉凝。

武勋班列之中,萧望之面带微笑,张旭垂首低眉,刘守光、沈玉来和童世元神情各不相同,后面那些功封侯伯的武将们则是满面喜色,与另一边肃然的文臣们形成鲜明的对比。

宁太后将下面的反应尽收眼底,随即开口说道:“依前所议,军事院改为军机处,负责处置一应军务,哀家对此颇为赞同。现今军机处中,有军机大臣五人,分别是秦王、安陆侯、永定侯、禁军主帅沈玉来和原成州都督童世元,哀家还想再添一人。”

陆沉心中一动,垂首道:“请陛下示下。”

宁太后微笑道:“哀家属意临江侯,他目前还在边境驻守,不过哀家觉得以他的资历和才干,足以兼任军机大臣一职,不知秦王意下如何?”

陆沉毫不迟疑地说道:“陛下圣明,臣无异议。”

“好。”

宁太后暗暗松了口气,既然陆沉推辞秉政之议,那么陈澜钰入军机也就是必然之举。

她看向右边那些文臣,视线停留在左相薛南亭身上,郑重地说道:“薛相,哀家决定于本月十九日出京,与天子一道祭拜皇陵告慰历代君王之灵,还请薛相妥善安排。”

薛南亭拱手道:“臣遵旨。”

宁太后再度看向陆沉,温言道:“军机处掌大齐一应军务,各位军机大臣如何分派权责,还望秦王能够尽快拟定章程,哀家用印之后便成定例。”

陆沉应道:“臣遵旨。”

宁太后随即提高语调道:“除军机处外,朝廷各部衙因循旧例,各司其职,望诸位卿家勤勉治政,勿负黎民苍生之望。”

群臣齐声应下。

至此,这场初临旧都的朝会落下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