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976章 974【真真假假】

九锡 第976章 974【真真假假】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976章 974【真真假假】

大齐永宁二年,五月下旬。

定州最北部,东亭府境内。

“许相,前方便是通往古县的直道。”

现任定州刺史丁会望着走下马车的右相许佐,脸上堆满谦恭的笑容。

旁边站着的东亭知府邹文等当地官员,反倒没有丁会这般谄媚,他们固然敬重许佐,却带着几分敬而远之的意味。

这一幕让姜晦心中暗伏。

丁会的态度其实当不得真,这位几次改换门庭却依然如鱼得水的官场老油条面上再恭敬,心里未必会这样想。

如今丁会以及宁潭丁家都上了陆沉的大船,加上他过去一年多在任上表现得着实不错,进一步飞黄腾达几乎可以预见,直入中枢也非难事,又怎会对许佐发自内心地敬畏?

反倒是邹文这些官员的态度值得琢磨。

按照常理而言,以许佐在清流文人心目中的名望和地位,再加上右相可以直接决定三品以下官员的前途和命运,邹文等人就算没有丁会的厚脸皮,也不至于摆出这种疏离的姿态。

只有一种解释,在这些定州当地官员看来,相对于距离遥远的中枢,他们更敬重和亲近江北大地如今实质上的掌权者——自然不是丁会,而是那位再造大齐河山的淮安郡王。

这也是姜晦一路走来最真切的感受。

从淮州到定州,沿途的官员每每几句话就能拐到陆沉身上,言谈之间极其崇敬。

民间对陆沉的崇拜更是达到让姜晦吃惊的地步。

而许佐对此仿佛习以为常,一如此刻,他面带微笑地望着远处的直道,淡然道:“丁大人忽然止步于此,想来另有缘由?”

“许相明见。”

丁会赔笑解释道:“非是下官不恭,只是从去年冬天开始,古县一带便已成为禁地,七星军的将士把守所有入境的通道。若是没有陆王爷的手令,便是下官也不能擅闯。”

此言一出,姜晦面色微变。

堂堂一州刺史,居然不能踏入自己的辖地,这还是大齐治下之所?

他出京前做过功课,知道这东亭府古县在许佐还是定州刺史的时候,便已划给七星帮为新的家园,并且允许由这些从北地迁来的草莽施行自治,但这不代表他们可以独立于大齐的制度之外,如今这样岂不是国中之国?

许佐倒是面色如常,平静地说道:“想来这是淮安郡王亲自下的谕令?”

“是的。”

丁会恭敬地应下,又道:“请许相稍待,下官已经派人前去通禀。”

许佐颔首道:“无妨。”

便在这时,远处驰来数十名骑士,无比矫健地翻身下马,领头大将走上前来,一丝不苟地行礼道:“七星军副指挥使叶继堂,拜见许相、丁刺史!”

许佐看着这位满身剽悍之气的边军虎将,温言道:“叶将军无需多礼。”

丁会则是颔首致意。

叶继堂直起身来,沉稳地说道:“禀许相,末将奉王爷之令前来相迎。”

“好,有劳叶将军带路。”

“许相,末将还有一事禀明。”

叶继堂看向不远处负责保护许佐的数十名精锐护卫,委婉地说道:“请许相放心,古县境内绝无歹人,末将定能替这些兄弟们履行保护许相的职责。”

许佐双眼微眯。

周遭丁会和邹文等官员十分明智地低下头。

“岂有此理?”

从进入淮州开始,心里便压着某种情绪的姜晦上前一步,凛然道:“吾师乃大齐中书右相,这些亲卫乃圣人所赐宫中禁卫,叶将军此言何意?莫非是觉得古县并非大齐疆域?还是怀疑我等心怀不轨?”

叶继堂看了他一眼,镇定地说道:“姜修撰莫要误会,此乃王爷之令,末将只是奉令行事。”

“少阳。”

许佐开口阻止姜晦接下来要说的话,淡淡道:“郡王此举必有其用意,你且稍安勿躁。”

姜晦垂首道:“是。”

许佐这才平和地看向叶继堂。

“许相,请!”

叶继堂并未失了礼数,待许佐和姜晦再上马车,他便向丁会等人告声罪,将许佐带来的数十名禁卫留在原地,随后率麾下数十骑护卫着马车,不急不缓地进入古县境内。

“诸位,不如随本官返回府城,让本官和邹知府略尽地主之谊。你们放心,许相和姜修撰在古县绝对不会有任何危险,眼下陆王爷也在县城内,那里可谓是全天下仅次于皇宫的安全之所。”

丁会带着一众官员,笑呵呵地招呼起那些禁卫,然后也不等他们推辞,一群官员便将他们裹挟在中间,启程往南边的府城而去。

另一边平稳的马车里,许佐望着他此生最重视的弟子,微笑道:“心里有怨气?”

“回恩师,没有。”

姜晦回答得很坦然,但是眉眼间确实多了几分沉郁之色,继而道:“弟子只是觉得这一路所见所闻,渐渐勾勒出淮安郡王的形象,与弟子以前的认知颇有出入。不瞒恩师,弟子当初在太学的时候,与钱少卿的次子私交甚笃,偶尔也会谈论国朝大事。”

“钱德高?他的文章虽然不及你所思深入,但在年轻人当中已属难得,榜眼之位名副其实。”

许佐一言带过,然后饶有兴致地问道:“你们都谈论些什么呢?”

姜晦答道:“弟子知道自己见识浅薄,一般不敢妄议朝政,但是因为对淮安郡王的看法不同,弟子和德高兄发生过几次争执,最后只能分道扬镳。弟子一直认为,听其言莫如观其行,淮安郡王对大齐的忠心有目共睹,若是没有他几度力挽狂澜,景贼早已兵锋直指江南。”

“但是自从踏上江北大地,你发现他并不符合你心中的纯臣形象。”

许佐接过话头,悠悠道:“尤其是方才他麾下一名副指挥使,就敢直截了当地将禁卫拒之门外,至于为师这当朝右相的身份,在他眼里似乎不值一提。基于此,陆沉在你看来便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那就是飞扬跋扈,对否?”

姜晦默然,片刻后坦诚道:“是。”

许佐不禁轻声笑了起来。

姜晦不解地看着他。

“倘若淮安郡王真是这样的人,为师和薛相又何必为之烦恼?”

许佐喟然一叹,继而道:“你还年轻,不必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次多看多想少说,如此便好。”

“弟子记下了。”

姜晦将心中的疑惑压下。

等到他跟随许佐来到县城内一处不算奢华的宅子,见到那位名满天下的年轻郡王,他只觉愈发感到茫然——并未出现他想象中剑拔弩张的景象,陆沉亲至大门外迎接,怀中还抱着一位两三岁的幼儿,想必就是他的长子陆九思。

这位郡王穿着一身简单的常服,容貌气度十分出众,但他脸上并无趾高气扬之色,相反主动上前几步笑道:“两年不见,许相风姿更胜,不愧是大齐百官之领袖。”

许佐拱手道:“郡王谬赞。”

“不过这话可不能让薛相听到,否则他肯定会以为我是在挑拨两位宰相的关系。”

陆沉爽朗一笑,随即看向许佐身后的年轻官员,打趣道:“姜状元,你不会告密吧?”

许佐摇头失笑。

姜晦上前行礼,不卑不亢地说道:“回王爷,下官不会。”

陆沉微微颔首,这个年轻官员倒是有点意思。

他将陆九思放下来,说道:“来,给这位许爷爷行礼。”

“爷爷好。”

陆九思人小鬼大,像模像样地作揖。

许佐躬身将他扶起来,微笑道:“九思好,几岁了?”

陆九思脆生生地答道:“快三岁了。”

“真好。”

许佐直起身来,对陆沉说道:“不知郡王会定在此处相见,没有准备见面礼,失礼之处,还请勿怪。”

“许相这话就见外了,朝中谁不知道你两袖清风,我怎好意思让你破费?”

陆沉打了个哈哈,牵着陆九思笑道:“请。”

“请。”

两人并肩入府,秦子龙和姜晦跟在后面,叶继堂则行礼告退,他如今承担着全县防务,丝毫不敢大意。

来到正堂,请茶之后,众人相继落座。

陆沉让人将陆九思送去后宅,随即对许佐说道:“我知道朝廷会派人北上,所以特意安排人在淮州等着,因为我这段时间会在定州停留,免得来人去河洛多跑数百里。只是我没有想到,陛下会让许相走一遭,看来朝中这段时间并不安稳?”

许佐道:“郡王勿忧,朝中还算安稳。”

“许相,你我之间就不必相互试探了。”

陆沉摇头道:“其实我很清楚京中的情形,很多人都在私下议论,陆沉如今掌握大齐军权,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早晚必会谋至尊之位,行篡逆之举。”

此言一出,许佐尚无反应,姜晦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他有些看不明白陆沉的真实面容,就好像藏在一团浓雾之中。

尽收江北人心的是他,携子出迎光明磊落的是他。

如今一言挑破当前局势、似乎根本不屑于遮掩的还是他。

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他?

在姜晦心念电转的时候,陆沉接下来短短一句话却仿佛带着无尽肃杀之意,顷刻间穿透浓雾。

“许相,你是否也这样认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