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975章 973【人生难两全】

九锡 第975章 973【人生难两全】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975章 973【人生难两全】

数日后,城外某处军营,校场之上。

那场震惊全城的行刑让城内弥漫着肃杀的气息,但这里的校场上满是欢声笑语,一派格外和谐的场面。

三千多名将士盘腿坐在地上,从外表就能看出他们和一般士卒的区别。

要么年龄偏大,要么存在不是特别严重的伤残,在近几年不会再有大规模战事的前提下,他们显然已经不太适合继续留在军营之中。

但是从他们脸上看不到低沉黯淡的情绪,相反一个个兴高采烈地看着前方的土台。

那上面可谓将星荟萃,无论是李承恩和刘隐这样的新晋大将,还是裴邃和段作章这样年过四旬的老将,他们此刻不再刻意维持平日里的威严,和下方的将士们一样,也都盘腿坐在土台边缘。

这三千多人里面有他们各自手下的兵。

当然,包括他们本人在内,都是坐在最中间的陆沉的兵。

将士们坐得很紧凑,和土台离得很近,这看起来完全不像是军中的行事风格,更像一场别开生面的茶话会。

在过去小半个时辰里,不断有人站起来,向台上的陆沉和各军大将,以及周遭的同袍们,讲述他在军中的生涯和故事。

说到一些有趣的回忆,校场上便笑声雷动。

说到和景军的厮杀,又是一阵针对敌人的怒骂声。

当然也免不了生离死别,眼睁睁看着同袍离开人世,周遭虽无哭声,却有虎目含泪。

陆沉安静地听着,看着眼前这些可爱的将士们,他不由得想起前面几天和那些官员名士的沟通。

虽然他将这件事交给陈循统筹,但也不会完全放手,至少他要掌握每个人的大致情况,因此免不了挨个谈话。

得益于陈循提前把关,能够出现在他面前的人基本都有真才实学,当然让他印象最深的还是崔浩和另外一位名叫高汝砺的中年男人。

在经过初步的考察之后,一部分人留在河洛,另一部分人被陆沉派往江北各地。

崔浩去了青州,暂代青州长史一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陆沉让王翰与他同行,两人此后一段时间会是形影不离的同僚。

“再过半年,应该就能看出谁是真英杰,谁在滥竽充数。”

陆沉心中默念,他当然不会以为这种事可以一劳永逸,只有通过具体实践才能分辨出那些官员的成色。

周遭渐渐安静下来,陆沉抬眼望去,只见下面的将士们满怀敬畏地看着他。

“朝廷已经下了明旨,大家按照军功可以分到不少良田,此外还有一笔银子,足够你们回去娶媳妇和安置家人。这些天你们的将军为了给你们每个人争取更好的地界,吵得我脑仁疼。最终我决定一视同仁,反正江北各地都有大量无主之地,所以大家每个人都能领到足额的上好良田。”

陆沉的话得到将士们的热烈欢呼。

等声浪稍稍平息,他微笑道:“从此就要离开行伍,你们会不会怨我?”

“不会!”

将士们发自内心地喊着,紧接着便有一位手指残缺的士卒说道:“王爷对卑下这些人真的很好,这几年再也没人克扣我们的军饷,攒下的军饷、朝廷发下来的赏银还有那么多良田,足够卑下娶个懂事的媳妇了!”

余者皆笑。

陆沉也在笑,但是笑容中多了几分感慨,继而道:“但是我始终放心不下,你们这些年都在军中,除了学会一身杀人的手段,其他方面并不擅长。等成家立业之后,万一生活不顺心或者遇到麻烦,以你们的脾气肯定不会来找我,到时候怎么办呢?”

另一人高声道:“我们都是王爷的兵,就算不在行伍,谁敢欺压我们?”

“没错!”

“王爷,我们离去后不会给您丢人,但是谁要敢欺负到我们头上,让他吃不了兜着走,反正王爷肯定会为我们撑腰!”

陆沉欣慰地说道:“好,就要有这种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豪气。你们能这样想,我心里要舒坦不少,但我还是希望你们的生活多一份保障。这些天我仔细想了想,你们即便不在行伍,可也不能就此荒废在行伍中学到的本领,所以趁着各地官府在筹建的当口,我给你们另外准备了两项营生。”

一名原先隶属于飞云军的将士好奇地问道:“王爷,您要让我们去当官?”

宋世飞忍不住笑骂道:“王二牛,你他娘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当个鸟官?给王爷丢人呢?”

校场上猛然爆发一阵哄笑。

王二牛不愧是宋世飞带出来的兵,一点都不尴尬,抬手摸着自己的脑门傻乐。

陆沉笑吟吟地看着将士们,示意王二牛坐下,然后说道:“当官也不是不行,但是得先从你们熟悉的事情做起,比如维持治安抓捕盗贼。我的兵在战场上勇猛杀敌,难道连区区蟊贼都对付不了?江北十州加上河洛地区,有一百多个府,七百多个县,需要无数捕贼官和三班差役,我想你们肯定可以胜任,这就是我给你们准备的第一条路。”

将士们敛去笑意,认真地看着台上为他们筹谋未来的郡王。

“至于第二条路……”

陆沉微微一顿,亲切地说道:“你们应该都听过陆家商号的名头。以前陆家商号只在靖、淮、定三州经营,如今要向江北各地铺展,需要大量的精干人手。你们若是有意,可以去商号里做一个护院教习,也可学习如何经营商贸,当然这听起来肯定不如官府差官体面,只是胜在报酬多一些。总之,无论你们选择哪一项,或者是回家平静度日,我都可以接受,只希望你们能过上好日子,不枉你们追随我历经生死。”

短暂的沉寂过后,三千余将士自发地起身,向陆沉行以最标准的军礼。

陆沉和身旁的大将们也都站起来,他微笑道:“好了,我们不必弄得那么矫情,一会就去找你们各自的主将,说清楚你们的选择。”

将士们抬头望着他,异口同声地说道:“愿为王爷效死!”

陆沉冲他们挥挥手。

他缓步走下土台,抬头看了一眼蔚蓝的天空,心中涌起复杂的思绪。

河洛及江北各地逐渐进入正轨,过段时间他得抽身去一趟定州北部。

那里是他将来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的宝地。

……

衡江南岸,白石渡口。

一辆马车缓缓行来,周遭有数十名精锐护卫随行。

只看这等架势,路人便知车内一定是朝中大员。

“恩师。”

车内出来一名衣着简朴的年轻官员,正是翰林院修撰姜晦,他搀扶下车的中年男人便是当今右相许佐。

亲随前去安排渡船,许佐则迈步来到江畔一处凉亭。

望着面前波涛汹涌的衡江,许佐负手而立,平静地说道:“四年前,我便是从这里北上定州。当时先帝觉得淮安郡王怀有不臣之心,便命我担任定州刺史从旁监督。那时我曾心怀疑虑,不知先帝为何会有这样的担忧。在定州那两年,淮安郡王从无逾矩之处,我亦亲眼见证他为了大齐边防劳碌不休,因此愈发不解先帝忧从何来。”

姜晦静静地听着。

许佐继续说道:“先帝决意北伐之时,我毫不犹豫地站在淮安郡王那边,甚至允许陆家商号在定州境内畅行无阻,官府给予其最大的便利。时至今日,我并不后悔当初的决定,因为我确信那个时候的淮安郡王没有私心,他的一应作为都是为大齐的安危着想。故此,我理当助他一臂之力。”

姜晦听出座师心情复杂,不由得开口说道:“恩师是想说时移世易,人心易变?”

许佐收回视线,转而看着他问道:“时至今日,你依然坚信淮安郡王是一介纯臣?”

姜晦默然。

他只是心志坚韧,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迂腐之人,对于如今大齐朝野上下的动静多有耳闻。

就连翰林院中那些同僚,也时常背着翰林学士王安,在私下议论陆沉如今立下这等不世之功,手中掌握大齐军权,恐怕随时都有可能窥伺至尊之位。

片刻过后,姜晦垂首道:“恩师,弟子坚信眼见为实,不能用揣测断定一个人的忠奸。”

许佐不置可否,轻叹道:“其实你不必随我北上。”

姜晦恳切地说道:“有事弟子服其劳,恩师长途跋涉,师母担心不已,弟子岂能不随行侍奉?”

“罢了。”

许佐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意,继而道:“等到河洛之后,你要记住只带眼睛和耳朵,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许冒然开口。”

姜晦不解其意,但出于对座师的信任和敬重,应道:“是,弟子记下了。”

远处亲随已经安排好渡船,许佐见状便迈步离开凉亭,朝渡口行去。

姜晦跟在后面,望着座师瘦削的背影,终究忍不住问道:“恩师,此行莫非有危险?”

“当然不会有危险,淮安郡王是何等人物,怎会为难我这个旧识?”

许佐自嘲一笑,缓缓道:“我只是不知该以哪种心态面对大齐一百多年历史上,最让人捉摸不透的俊杰。”

这句话饱含沧桑之意。

他望向远处奔腾不息的江水,发出一声无尽怅惘的叹息。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