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1014章 1012【甘为蚍蜉】

九锡 第1014章 1012【甘为蚍蜉】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1014章 1012【甘为蚍蜉】

其实苑玉吉知道的隐秘并不多,确切来说只有一件不太寻常的事情。

大概从半年前开始,年幼的天子便让他收集各种信息,基本都是和陆沉有关。

包括军中将领的生平履历、新政衙门各级官员的家世背景、陆沉个人的行踪规律以及承平坊秦王府的大致情况。

宁太后何等智慧,很快就从这些蛛丝马迹中判断出天子的意图。

她无比失望地看着苑玉吉说道:“哀家将内侍省乃至内卫都交到你手中,你就是这样回报哀家的信任?”

“扑通”一声,苑玉吉跪倒在地,颤声道:“陛下,臣累受先帝和您的信重,岂敢有半分不忠之心?若是奴婢有此念,便叫臣永世沉沦不得超生!”

“住口!”

宁太后皱眉道:“既然你无不忠之心,为何要瞒着哀家做这些事?”

苑玉吉颓然道:“陛下,皇上虽然年幼却聪慧过人,他说此举并无他意,只是想稍微了解朝堂的局势,以免对外面的情况两眼一抹黑。皇上还说不想陛下担忧,如果臣将此事告知陛下,便是陷皇上于不孝之地。故此,臣不敢不听从皇上的旨意。”

表面上来看,他这个理由合乎情理,毕竟天子也是君,现在只是因为年幼才让宁太后代为理政。

他身为臣子夹在中间又能如何?

然而宁太后对他太了解,因此在短暂的思忖过后,她神情复杂地说道:“你不是不忠,相反你很忠心,只不过你的忠心是对先帝和天子。至于哀家,想来这两年哀家对秦王的不断让步让你失望透顶。你觉得哀家应该调动一切力量和秦王厮杀,哪怕血流成河生灵涂炭,也好过如今这般什么都不做,眼睁睁看着秦王一点一点掌控权柄,对吗?”

这一次苑玉吉没有立刻回答,反而沉默下去。

宁太后缓缓道:“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将天子卷入这场旋涡,有可能会直接害死他?”

“陛下,先帝驾崩真和秦王无关吗?”

苑玉吉抬起头,老泪纵横。

宁太后眼神一黯,木然道:“是了,哀家险些忘了那些事情。那次你当面讽刺太皇太后,又对哀家说秦王提前调兵渡江南下是心存反意,这些事情都表明你心中藏着恨意,而且直到现在都没有消退。你对秦王恨之入骨,同时又对哀家心存怨望,所以才挑唆年幼的天子。”

“不,陛下,臣从未挑唆天子。”

苑玉吉连忙摇头,道:“臣确实恨秦王不死,但是臣从未想过陷天子于不利,岂敢以言挑唆?”

其实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

不论苑玉吉主动还是被迫,他都辜负了宁太后的信任,因此短暂的沉默之后,宁太后疲惫地说道:“你去内府待一阵子罢,这段时间由吕威暂时代替你的职事。”

苑玉吉也知道这是宁太后从轻发落,否则光是一个蛊惑天子的罪名他就承担不起。

“谢陛下恩典。”

苑玉吉哽咽着叩首拜谢。

当他拖着蹒跚的步伐退下不久,原本应该在午歇的天子李道明再度来到东暖阁,规规矩矩地行礼后说道:“母后,苑少监只是囿于我的请求做那些事,还请母后息怒。”

宁太后定定地看着他。

若岚等人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

李道明没有像往常一样诚惶诚恐,他努力镇定甚至倔强地和自己的母亲对视。

良久,宁太后缓缓道:“哀家对你说过那么多话,看来你一句都没有听进去。”

“母后,儿臣知道您是为儿臣好,但是儿臣不想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一味躲在集贤殿读书。”

李道明恳切地说道:“这世上对儿臣最好的人是母后,全心全意不计得失为儿臣考虑的人亦是母后,儿臣自忖不是愚笨之人,岂会忽略母后的良苦用心?但是,儿臣不知道母后想要退到哪一步,届时天家又能否承受那样的后果。”

宁太后道:“所以你让苑玉吉帮你打探消息,然后呢?你还想做什么?”

李道明垂下眼帘,回道:“连母后都不能对秦王如何,儿臣又能做什么呢?母后,儿臣只是想知道秦王做到哪一步了,只是不想将来糊里糊涂地被逼禅位,然后又糊里糊涂地死了。母后,儿臣不想做一个糊涂鬼,这个要求很过分吗?”

宁太后无言以对。

李道明又道:“有时候想想,母后和儿臣若是寻常人家的母子,固然不能享有这等天家恩荣,未必是一件坏事。不过儿臣知道这没得选,从父皇宾天那一刻起,儿臣的命运就已经注定,即便没有秦王这样的权臣,也会有皇祖母和三皇叔那样的人。母后这几年劳心劳力,儿臣都看在眼里,只恨自己不中用,不能帮母后分忧。”

这番话搅得宁太后心中生疼,同时也让她明白一件事。

她的儿子虽然还很小,但是在这样一个独特的环境中成长,他远比同龄人要想得多。

шшш★ tt n★ co

故此,她放缓语气问道:“皇儿,你告诉母后,你究竟想做什么?”

李道明抬起头迎着母亲的凝视,摇头道:“母后,儿臣真的什么都没做,也不打算做什么,您不要怪责苑少监,那都是儿臣逼他的。”

宁太后勉强一笑,道:“你不必担心,哀家不会大动干戈,只是对苑玉吉略施薄惩而已,让他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好了,你读了一上午的书,去好生歇歇吧,哀家也要歇息了。”

“是,母后。”

李道明恭敬一礼,然后迈着沉稳的步伐退下。

看着他渐渐有了少年人模样的背影,宁太后心中百折千回。

若岚见宁太后的脸色有些难看,便示意其他几名女官退下,然后近前宽慰道:“陛下,或许天子真的什么都没做。”

“他是在试探哀家。”

宁太后摇摇头,轻声道:“现在想来,他应该是故意在哀家面前露出这个破绽,然后通过哀家对苑玉吉的处置来确定哀家的态度。”

若岚一怔。

她有些不敢置信,年仅九岁的天子真有这样的心机?

宁太后忽地笑了笑,这笑容中满是伤感,道:“他希望哀家能够孤注一掷解决秦王,但是哀家一直没有这样做,所以他不再对哀家抱有期望。从这一点来说,他确实很像他的父皇。当然,也有可能是一些人在旁挑唆,让他以为杀死秦王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并且过后就能一劳永逸。”

若岚担忧地说道:“陛下,那该如何是好?”

宁太后沉默片刻,眼中逐渐泛起决然之意,轻微又坚定地说道:“等陆沉回京,哀家会见他一次。”

……

傍晚时分,北城祥符坊一座外表普通的民宅内。

一身常服的薛若谷起身迎接走进来的禁军左卫副指挥使王竑,微笑道:“公度兄,路上没被人注意吧?”

“子渊兄安心,秦王府那些人纵然不会忽视禁军,但他们的注意力大都放在沈大帅身上,哪里会注意我们这些小人物。”

王竑洒然一笑,继而道:“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我特意绕了一圈,确认沿途没有眼线盯梢。”

薛若谷点头道:“如此甚好。”

自从陆沉离京之后,很多人心里都松了一大口气,只觉头上浓厚的乌云暂时消散,但是薛若谷并未大意,他知道这反而是最危险的时候,稍微松懈就可能被陆沉的人抓住马脚。

王竑期盼地问道:“如何?”

“已经定了。”

薛若谷给出一个让他十分振奋的答案,随即从怀中取出一块绸缎,摊平放在桌上。

王竑抬眼望去,只见抬头便是“清君侧,诛权奸”六个大字,下方已经有十几个名字,排在最前面的便是薛若谷的亲笔签名。

他心中热血涌动,毫不犹豫地提起一旁的笔,薛若谷却忽地伸手拦住他,然后正色道:“公度兄,秦王势大鹰犬遍布,我们做的是十死无生的事情,你可要想清楚了。一旦签下这个名字,便再无后悔的余地。”

“子渊兄,何故小瞧于我?”

王竑拉开他的手,龙飞凤舞一般签上名,笑道:“我记得你上次说过,这世上总有一些人愿意做送死的蠢事,只要心里觉得值当就好。如今天家有旦夕倾覆之忧,我辈岂能视而不见?就算是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总好过做一个背主贰臣。”

“好!”

薛若谷将那块绸缎收起,拱手道:“生死与共。”

王竑还礼,然后有些惋惜地说道:“如果能在秦王离京的这段时间,杀他一个措手不及,或许会有意外之喜。”

薛若谷摇头道:“秦王惯会请君入瓮,他主动离京就是希望有人出手,然后趁机裹挟大义,继而威逼宫里的圣人,所以我们一定要忍住,等他回到京城,慢慢放下戒备的时候再动手,那样才有比较渺茫的希望。”

王竑叹息一声,他知道薛若谷说的没错,以陆沉现在掌握的权势和力量,哪怕他真的放松警惕,而他们这些人准备得足够周全,最后成功的希望也非常渺茫。

他按下心中杂乱思绪,轻声问道:“所以确定在那一天?”

“是。”

薛若谷沉声道:“十二月二十六,岁末大朝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